复合式避震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06814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合式避震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避震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提供机械运转时产生良好避震效果的复合式避震器。
一般机械以马达高速运转而作动时,容易因其本身产生的震动与地面接触而致造成机械产生位移及噪音,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一般的高压气垫式避震器,如


图1所示,其是在一容气壳体1内部设有一开口朝上的容室101,且在该容室101下段设有一贯通至外部的气门嘴102,又该容室101在开口处设有一呈中空圆盘状的顶板103,而该容室101内另设有一弹性承座2,该弹性承座2是以一橡胶材质制成中空圆盘状的定位环体201及在底部固设一金属固定座202组成,该定位环体201的顶端面并以粘剂固设在顶板103底面及内环面处,而该固定座202外径大于顶板103孔径,且其顶面中央凸伸一圆筒状的套座203,一顶持台体3设置在该弹性承座2顶部,其底面中央设有一套设在该套座203内的凸柱301,另外,该顶持台体3顶面在凸柱301位置处设有一螺孔302,该螺孔302可供机台脚座4锁固定位,使用时是将高压气体自该气门嘴102灌入容室101内部,且高压气体顶推该固定座202朝上压制定位环体201,而当该顶持台体3固设在机台脚座4时,机台本身重量负荷于该顶持台体3及固定座202上,其向下施压的负荷将与该固定座202压制定位环体201的向上压迫力互相抵抗、平衡,且藉该容室101内部的高压气体,可承受机台运转所产生的震动,而达到气垫避震效果。
虽然,由上述结构组成的避震器在应用时可以产生良好的吸震效果,但是,其在使用之前需先灌注高压气体而为缓冲吸震的方式,造成部份使用者认为此程序较不方便,而该避震器是对纵向的震动吸震效果较佳,而对于部份机台(如磨床)所产生的横向震动却无法有效吸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供机械运转时产生良好避震效果的复合式避震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复合式避震器包含一容器本体、数个装设在所述容器本体内部的吸震元件,以及受所述吸震元件所顶持的一定位环座及一顶板,其中,所述容器本体具有一底板,在所述底板上以同轴心设置一外环框与一内环框,且所述外、内环框构成具有单向开口朝上的一外容槽与一内容槽;诸所述吸震元件是以橡胶及弹簧相结合组成,而设置在所述外容槽内,且凸伸出所述内、外环框的顶缘,并与所述内、外环框的内、外壁面抵触;所述定位环座具有一平板,所述平板中央向下凹设有一具容室的且套置于所述内容槽内的套座,所述平板是延伸至外环框外侧,其底面与诸所述吸震元件顶面贴抵,所述套座底部外周面上环设一槽沟,所述槽沟套置一与所述内环框的内壁面抵触形成止漏的止漏环圈,且所述套座底面上设有数个回流孔及数个逆止阀;所述顶板是盖覆在定位环座的顶面,并固定所述机台底部的脚座;在所述容器本体的内容槽中容设有具有阻尼效果且为高粘滞性液体的流体。
藉由上述结构组成的避震器,当承受震动负载时,诸吸震元件变形以吸收震能,且只藉由该流体位能适时变化以达到缓冲效果,而可具有良好的避震功效。
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该复合式避震器是装设在一机台的底部,它利用橡胶及弹簧结合组成的吸震元件作为吸收震能,又利用改变吸震元件的排设方式而可对横向的震动有效吸收其震能,且藉由流体位能适时的变化以达到缓冲效果,当装设在机台底部时可达到良好的避震效果。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避震器进行详细说明。诸附图为
图1是一般高压气垫式避震器的组合剖面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吸震元件的排设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于未承受震动负载时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在承受震动负载时的动作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吸震元件另一种排设方式示意图;以及图7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另一种吸震元件型态的示意图。
如图2、3、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避震器100,该避震器100是装设在一机台200底部的脚座201上,其由一容器本体10、数个吸震元件20、一定位环座30、一顶板40及一流体50所组成。容器本体10是在一矩形底板11上以同轴心设置有圆形框体的一外环框12及一内环框13,且外、内环框12、13构成具有单向开口朝上的一外容槽14与一内容槽15。
诸吸震元件20是以橡胶及弹簧相结合组成,而设置于外容槽14内,且凸伸出内、外环框13、12的顶缘,并与内、外环框13、12的内、外壁面抵触,在本实施例中,其是在外容槽14内紧密排设有九个吸震元件20(如图3所示)呈互相抵触状,并且,这些吸震元件20是在一橡胶材质制成剖面呈U型的上、下承座21、22内面各贴设一金属垫片23后,再于该上、下承座21、22之间设置一弹簧24而组成,且诸吸震元件20彼此之间为相互抵触。
定位环座30是在一圆盘状的平板31中央向下凹设有一具容室32的套座33,该套座33并套置在内容槽15中,平板31外周缘延伸至外环框12外侧,其底面并与诸吸震元件20的上承座21顶面贴抵,而套座33底部外周面上环设一槽沟331且套置一橡胶制成的止漏环圈34,可与内环框13的内壁面抵触形成止漏,另外,在套座33底面上还贯设有多数回流孔332及数只逆止阀333,在本实施例中,逆止阀333为一呈漏斗状的贯孔3331,且在贯孔3331上容置有一珠体3332,而在贯孔3331顶缘形成逐渐外扩的导引面3333,该导引面3333可将珠体3332顺利导引至贯孔3331内。
顶板40是盖覆在定位环座30的顶面,其中央贯设有一螺孔41,并藉由一螺杆42穿设一螺帽43及机台200脚座201上的穿孔202及螺孔41后,使得螺杆42可向下延伸并抵触于套座33上。
流体50是容设在容器本体10的内容槽15中,为具有阻尼效果佳的高粘滞性液体,例如润滑油、乙二醇等。
如图4所示,避震器100已组装完成并固设于机台200脚座201上时,机台200本身重量是平均落于各脚座201上,其产生向下施压的负载将由顶板40及定位环座30而下传至诸吸震元件20及流体50上,并达到一平衡及稳定状态。
如图5所示,当机台200于高速运转而产生震动时,其纵向的震动(也就是机台200产生微量的上下位移变化)使得定位环座30随之产生上下位移变化,当避震器100于承受震动负载时,定位环座30下移而使诸吸震元件20变形以吸收震能,且内容槽15的流体50有部份将自贯孔3331处顶开珠体3332而流向容室32内,然后珠体3332可再滚落回贯孔3331内,藉由流体50的位能变化可达到缓冲效果,而当震动负载释放时(也就是机台200因震动而产生瞬间上移时),定位环座30因诸吸震元件20的弹簧24回复原状而受顶推上移,并使容室32内的流体50由回流孔332处回流至内容槽15中,所以,其导流作用使得流体50始终维持平衡状态,同时藉由吸震元件20的变形及流体50位能的变化,可达到良好的避震效果,而机台200也可能产生横向震动,因诸吸震元件20嵌置于外容槽14中且彼此贴触将可承受较多的侧向负载,套座33上的止漏环圈34也可为吸震,所以,该避震器100同时具有吸收纵向及横向震能的功效。
如图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避震器100’,其结构组成与上述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的是该避震器100’主要针对容易产生左右晃动(横向偏震)的机台(如磨床)而设计,其是将数个吸震元件20设置在容器本体10’上呈矩形框体的外环框12’与内环框13’之间,而呈现以矩形方式排列,藉由增加一侧吸震元件20的数量而达到强化吸收横向震能的功效。
另外,如图7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吸震元件60以橡胶及弹簧结合组成的另一型态示意图,该吸震元件60是在橡胶材质制成中空状的弹性体61,且内部包藏设有一弹簧62。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避震器100在机台200水平度呈现些许偏差时,可以旋控该避震器100的螺帽43及螺杆42以带动顶板40上撑,而可达到调整机台200水平度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避震器具有如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的避震效果主要是藉由流体50的位能变化以达到缓冲效果,且由数个吸震元件20适当变形而为吸震,其整体结构以上述两者结合而成,可达到良好的避震功效,且提供部份不习惯使用气垫式避震器的使用者有另一选择。
2.本实用新型的避震器100除了可对一般产生纵向震动的机台200为吸收震能外,其对于横向震动也可经由彼此抵触排列的吸震元件20及橡胶制成的止漏环圈34而吸震,并可针对不同机械所产生横向震动而以不同排设吸震元件20的方式设计,而可增加吸收横向震能的功效,如应用于磨床使用时,其将吸震元件20以矩形排设,可以强化横向吸震的效用。
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式避震器,它包含一容器本体、数个装设在所述容器本体内部的吸震元件,以及受所述吸震元件所顶持的一定位环座及一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体具有一底板,在所述底板上以同轴心设置一外环框与一内环框,且所述外、内环框构成具有单向开口朝上的一外容槽与一内容槽;诸所述吸震元件是以橡胶及弹簧相结合组成,而设置在所述外容槽内,且凸伸出所述内、外环框的顶缘,并与所述内、外环框的内、外壁面抵触;所述定位环座具有一平板,所述平板中央向下凹设有一具容室的且套置于所述内容槽内的套座,所述平板是延伸至外环框外侧,其底面与诸所述吸震元件顶面贴抵,所述套座底部外周面上环设一槽沟,所述槽沟套置一与所述内环框的内壁面抵触形成止漏的止漏环圈,且所述套座底面上设有数个回流孔及数个逆止阀;所述顶板是盖覆在定位环座的顶面,并固定所述机台底部的脚座;在所述容器本体的内容槽中容设有具有阻尼效果且为高粘滞性液体的流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避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中央贯设有一螺孔,且在所述机台脚座的穿孔及所述螺孔中穿设一螺杆,所述螺杆向下延伸并抵触在所述套座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避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体的内、外环框是圆形框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避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体的内、外环框是矩形框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避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震元件包含由橡胶材质制成的上、下承座,在所述上、下承座内面各贴设一金属垫片,以及一设置在所述上、下承座之间的弹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避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震元件是由一橡胶材质制成中空弹性体,且内部设有一被所述弹性体包藏的弹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避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逆止阀为是设在所述套座底面上且呈一漏斗状的贯孔,在所述贯孔上容置有一珠体,且在所述贯孔顶缘形成逐渐外扩的导引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避震器,其特征在于,诸所述吸震元件彼此之间为相互抵触。
专利摘要一种复合式避震器,是在一容器本体上设有一外环框与一内环框而构成一外容槽与一内容槽,在外容槽中设有多数吸震元件,在内容槽中则容纳有一流体,一定位环座中央凹设一套座而套设于内容槽中,套座外周面具一止漏环圈,且其底面设有多数回流孔及逆止阀,一顶板盖覆在定位环座顶面且供一机台脚座固定,当承受震动负载时,吸震元件变形以吸收震能,且藉由流体位能变化以达缓冲效果,而可具有良好的避震功效。
文档编号F16F9/00GK2415205SQ00201699
公开日2001年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0年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0年2月18日
发明者陈东茂 申请人:陈东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