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级补偿式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48873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级补偿式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动间隙无级自动补偿装置,适用于安装在鼓式气制动装置上,可实现自动补偿制动间隙和手动正反两个方向的调节。
技术背景在现有鼓式制动技术中,汽车的制动功能是通过安装在制动蹄上的制动衬片与制动鼓之间的摩擦功能来对汽车实现制动的。它要求在制动时,制动衬片应能迅速地压紧制动鼓而产生制动力矩,而在行车中,又允许制动衬片拖摩制动鼓,因此,制动衬片和制动鼓之间希望有一个恒定合理的间隙值。由于制动衬片的不断磨损,制动间隙会增大,导致气室推杆行程增大,耗气量增加,造成能源的消耗,加之制动反应时间延长,由于气室活塞行程加长改变了气室推杆与制动臂的夹角,直接影响制动力矩的有效输出,严重地威胁着行车制动安全。因此鼓式制动器极希望安装一种能及时补偿和维护一个恒定合理的制动间隙的装置。为此气制动鼓式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应运而生,以适应安全和法规的需要。
现中国专利公报上公告的一些专利,大多数为有级式自动补偿装置,有的还不能反向增大间隙调节,给维修换件带来不便。同时,有级自动补偿最大的弊端在于;对于要求较小的制动间隙的车辆,其间隙本来就小,加之热膨胀,就容易出现过调现象,从而造成拖磨,严重时会抱死,这是不允许的。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壳体,置于壳体内的蜗轮、蜗杆,贯穿在蜗杆上并与之连动的蜗杆轴,依次套在蜗杆轴上带有齿轮的单向轴承、联接套,封合蜗杆腔并套在联接套上的端盖,装在壳体上的控制环和联动控制环与齿轮的齿条。其中单向轴承与联接套端面之间为花键结合,联接套与蜗杆轴之间沿垂直轴心线方向插有弹性开口销,该弹性开口销将单向轴承和蜗杆轴联成一体;当拨出弹性开口销,使联接套与单向轴承之间脱离,可以实现手动正反两个方向的调整,为安装和维修提供了便利条件。所述的单向轴承由兼作外圈的齿轮、内圈和装在内外圈之间的保持架、楔块及装在保持架内的弹簧组成。弹簧的一端抵在保持架上,另一端顶在楔块上。弹簧和楔块的作用,使单向轴承作单方向转动。所述的齿条一端与单向轴承上的齿轮啮合,另一端设有两个互相垂直的指爪,一指爪支承两个叠加复位弹簧,另一指爪伸入与蜗轮同轴并列的控制环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它利用支架将壳体与控制环联接后,固定在制动凸轮支架上;当制动蹄磨擦片与制动鼓的间隙在预置范围内(制动蹄磨擦片无磨损状态),制动气室推动制动臂的转角值在控制环的预置范围内(控制环槽边缘未推动齿条指爪),自动补偿装置不工作。当制动蹄磨擦片与制动鼓的间隙超过预置范围(制动蹄磨擦片已磨损)时,此时制动气室推杆行程增大,制动臂的转角也随之相应增大,控制环边缘则推动齿条上的指爪向上移动一个变量值,此值随磨擦片的磨损程度而变化,齿条则推动单向轴承作相应的转动,而蜗杆轴不动;当解除制动时,调整臂复位,控制环也复位且要带动齿条、齿轮复位,由于齿轮的单向作用,且与单向轴承、蜗杆轴固定为一体,故蜗杆轴作相应的转动,从而实现了无级自动补偿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且该结构将自动与手动融于一体,具备良好的维修条件。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4的B-B剖视图。
图4是单向轴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参见图1,无级补偿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包括壳体1,设在壳体1内的蜗轮14、蜗杆2,贯穿在蜗杆2上的蜗杆轴3,依次套在蜗杆轴3上带有齿轮9的单向轴承4、联接套7,封合在蜗杆腔上并套在联接套7上的端盖5,装在壳体1上的控制环11和联动控环11与齿轮9的齿条10。
蜗杆轴3与蜗杆2花键配合装成一体,单向轴承4内圈17左端面开有十字槽,与联接套7右端面上的凸爪间隙配合;联接套7左端伸出壳体1外,并沿垂直于轴心线方向贯穿蜗杆轴3开有米字槽,该米字槽内装入弹性开口销8,此开口销8将单向轴承4和蜗杆轴3联成一体。当此开口销8压入米字槽内时,可实现自动补偿和手动补偿;当拨出弹性开口销8,可使联接套7右端的凸爪脱离单向轴承4内圈十字凹槽,联接套7与单向轴承4不联动;这样,可实现手动正反两个方向的调整,从而为安装和维修提供了便利条件。
端盖6上制有外蜗纹,其功能一方面是间接支承蜗杆轴3,另一方面是抵销自动调节时来自蜗杆2的反力。为了确保无杂质进入蜗杆轴腔和单向轴承4,使壳体1内清洁润滑和运转无阻,在联接套7伸出壳体1端装有防尘罩6。
齿条10一端与单向轴承4的齿轮9齿合,其齿数根据齿条10上的齿数和齿条10的有效行程而定。齿条10的另一端设有两个互相垂直的指爪10-1、10-2,一指爪10-2支承两个叠加复位弹簧13,参见图2,另一指爪伸入与蜗轮14并列的控制环11的凹槽11-1内,控制环11的外径与蜗轮腔间隙配合,并通过悬臂销18固定在制动凸轮支架上。
参见图3、图4,单向轴承4由兼作外圈的齿轮9、内圈17和装在内圈17与齿轮9之间的保持架16、楔块14和装在保持架16内的弹簧15组成。楔块14由三段园弧对称分布所组成,其园为支承园,也是同心圆,其尺寸为单向轴承4的齿轮9与内圈17的半径差值;弹簧15的一端抵在保持架16内,另一端顶在楔块14大端的一侧,使楔块14大端始终贴紧单向轴承4内外圈9、17;正转时弹簧15受力被压缩,楔块14由大径变成最小径;止动时弹簧15释放,推动楔块14由小径变大径,从而实现了园弧楔块14的单向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无级补偿式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包括壳体(1),装在壳体(1)内的蜗轮(14)、蜗杆(2),贯穿在蜗杆(2)上并与其连动的蜗杆轴(3),依次套在蜗杆轴(3)上带有齿轮(9)的单向轴承(4)、联接套(7),封合蜗杆腔并套在联接套(7)上的端盖(5),装在壳体(1)上的控制环(11)和联动控制环(11)与齿轮(9)的齿条(10),其特征在于单向轴承(4)与联接套(7)端面之间为花键结合,联接套(7)与蜗杆轴(3)之间沿垂直轴心线方向插有弹性开口销(8),所述的单向轴承(4)由兼作外圈的齿轮(9)、内圈(11)和装在内外圈(9、17)之间的楔块(14)、保持架(16)及装在保持架(16)内的弹簧(15)组成;弹簧(15)的一端抵在保持架(16)上,另一端顶在楔块(1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级补偿式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其特征在于单向轴承(4)与联接套(7)相配合的内圈(11)端面为十字槽,联接套(7)制成相应的十字凸键,与十字槽间隙配合。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级补偿式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接套(7)另一端设有防尘罩(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动间隙无级自动补偿装置。它包括壳体,置于壳体内的蜗轮、蜗杆、蜗杆轴,依次套在蜗杆轴上带有齿轮的单向轴承、联接套,装在壳体上的控制环和联动控制环与齿轮的齿条。其中单向轴承与联接套端面之间为花键结合,弹性开口销将单向轴承和蜗杆轴联成一体;所述的单向轴承由兼作外圈的齿轮、内圈和装在内外圈之间的保持架、楔块及装在保持架内的弹簧组成;弹簧和楔块的作用,使单向轴承作单方向转动。它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文档编号F16D65/38GK2577043SQ0226716
公开日2003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11日
发明者夏春望 申请人:玉环县工交机械厂, 夏春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