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管管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76340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软管管接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接头。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软管连接方式为参考图8、图9,连接软管的波纹管接头1的一端有台阶5,管帽2套在波纹管接头1上可以绕波纹管接头1转动,管帽2受台阶5的限制只可以沿波纹管方向移动,管帽2有同需要连接的管接头3相同的螺纹,螺纹通常为管牙螺纹,安装时管帽2对准管接头3并拧紧螺纹,这时管帽2通过台阶5带动波纹管接头1与管接头3在管帽2内对接,为了密封在波纹管接头1与管接头3之间安放了密封圈4,这种方式的软管管接头结构简单、安装可靠,被广泛的采用。但是,这种方式的软管管接头在经常拆卸的情况下,尤其是管直径比较小的情况下,因管帽2可以沿波纹管方向自由移动,拆卸后的软管管接头在拿放过程中,波纹管接头1很容易将密封圈4从管帽2中顶出脱落,由于密封圈4比较小,常常造成丢失,在实际使用中很不方便;为防止密封圈4脱落,也有在管帽2的螺纹根部加工出一个环槽,将密封圈4卡在环槽中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的效果也不好,原因是,首先,为密封圈安放上去方便,环槽或密封圈4的外圈不能太大,否则密封圈安放时变形就大,安放时就非常费力,鉴于上述原因密封圈防止脱落的力就小,其次,顶出密封圈的力因情况不同变化非常大,手拿取软管管接头时,除非非常小心不能保证密封圈还卡在环槽中,同样会造成密封圈丢失,使用也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管管接头,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密封圈脱落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软管管接头,包括波纹管接头,可以转动的管帽套在其上,在所述波纹管接头的外圆靠近管帽的位置设置挡圈槽,限制管帽轴向移动的挡圈卡在该挡圈槽中;所述管帽的内螺纹根部设有环槽,密封圈安放在该环槽中,密封圈外缘设有齿爪,齿爪外缘以密封圈轴心所确定的直径大于管帽的内螺纹内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在波纹管接头上设置挡圈,限制了管帽轴向移动,使软管管接头在经常的拆卸过程中以及拆卸后的拿放过程中,波纹管接头不能顶出密封圈,从而避免了密封圈从管帽中脱落、丢失;用密封圈的外圈齿爪卡在管帽的专用环槽中,不仅避免密封圈的脱出,而且安放密封圈轻松,在实际使用中非常方便、可靠。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软管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
图1中I部的放大图。
图3是
图1中波纹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
图1中管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
图1中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挡圈的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软管管接头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8是现有技术软管管接头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9是图8中J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
图1-7,本实用新型的软管管接头,包括波纹管接头1,可以在波纹管接头1上转动的管帽2套在其上,波纹管接头1用来与软管连接,波纹管接头1的一端有台阶5,台阶5限制管帽2不能从台阶5方向移出波纹管接头1,并通过管帽2带动波纹管接头1与目标管接头3在管帽2内对接,在波纹管接头1的外圆靠近管帽2的位置设置挡圈槽9,挡圈槽9为圆弧形,用来限制管帽2轴向移动的挡圈6卡在该挡圈槽9中,挡圈6采用环形钢丝挡圈,挡圈和台阶5限制管帽2只能转动,不能移动;所述管帽有内螺纹孔,用来与需要连接的管接头3连接,管帽2的内螺纹根部加工了一个专用环槽7,密封圈4安放在该环槽7中,密封圈4的外缘设有齿爪8,齿爪8外缘以密封圈4轴心所确定的直径大于管帽的内螺纹的内径,使密封圈4只用外圈齿爪8在管帽的专用环槽7中定位和卡紧,密封圈4起密封作用的部分直径可以小于等于管帽2的内螺纹的内径,安放时只使密封圈4的齿爪8变形,不仅避免密封圈的脱出,而且安放密封圈轻松。
权利要求1.一种软管管接头,包括波纹管接头(1),可以转动的管帽(2)套在其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波纹管接头(1)的外圆靠近管帽(2)的位置开设有挡圈槽(9),限制管帽(2)轴向移动的挡圈(6)卡在该挡圈槽(9)中;所述管帽(2)的内螺纹根部设有环槽(7),密封圈(4)安放在该环槽(7)中,密封圈(4)外缘设有齿爪(8),齿爪(8)外缘以密封圈(4)轴心所确定的直径大于管帽(2)的内螺纹内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圈槽(9)为圆弧形,挡圈(6)为环形钢丝挡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软管连接的软管管接头,包括波纹管接头,可以转动的管帽套在其上,在所述波纹管接头的外圆靠近管帽的位置设置挡圈槽,限制管帽轴向移动的挡圈卡在该挡圈槽中;所述管帽的内螺纹根部设有环槽,密封圈安放在该环槽中,密封圈的外圈设有齿爪,齿爪外缘以密封圈轴心所确定的直径大于管帽的内螺纹的内径。该软管管接头在拆卸和拿放过程中,波纹管接头不能顶出密封圈,从而避免了密封圈从管帽中脱落、丢失;用密封圈的外圈齿爪卡在管帽的专用环槽中,不仅避免密封圈的脱出,而且安放密封圈轻松,在实际使用中非常方便、可靠。
文档编号F16L33/00GK2727530SQ20042006080
公开日2005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16日
发明者肖树生 申请人: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