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导电辊及其检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照相式复印机以及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导电辊及其检查方法,尤其与带电辊及其检查有关。
背景技术:
作为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带电辊大多使用在表氯醇系橡胶中添加了高氯酸锂等离子导电剂的产品。
此种添加了离子导电剂的带电辊具有电阻值随环境变化而变化大的缺点,往往造成图像不良。
另外,也曾探讨过利用炭黑付与导电性的辊以及除离子导电剂之外又添加了炭黑的混合式带电辊。在此情况下,环境依赖性较小,但在炭黑局部性凝聚(分散不良)的情况下,产生从凝聚点向感光体的漏泄,存在产生黑纹等图像不良的问题。
于是,又有人提出下述显影辊方案---虽然也是利用炭黑付与导电性的显影辊,但可通过抑制电阻值的均值离差获得规定的电阻值,实现稳定使用(参照专利文献1)。
然而,现已搞清仅仅靠电阻值的均值离差实际是无法判断图像评价时的特性的。也就是说,即使电阻值的均值离差程度相同,有时也会在图像评价时产生差别。
(专利文献1特开2003-202750号公报(权利要求等)发明内容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导电辊及其检查方法,其不会因炭黑的聚集及漏泄而产生黑纹等图像不良。
本发明解决前述课题的第1种方式是提供一种导电辊,其特征在于在铁芯的外周上具有离子导电性的同时,至少具有一层由含有炭微粉的导电橡胶构成的橡胶弹性层的导电辊之中,对前述橡胶弹性层施加交流电压1.0V时的频率100mHz~10kHz的相位差θ的最大值θmax以及最小值θmin的关系满足下式。
(式1)|θmax/θmin|≤5本发明的第2种方式是在第1种方式中的导电辊,其特征在于前述最小值θmin满足下式。
(式2)θmin≥30(degrees)本发明的第3种方式在第1或第2种方式中的导电辊,其特征在于前述橡胶弹性层由表氯醇系橡胶构成。
本发明的第4种方式是在第1至第3种方式中任一项的导电辊,其特征在于前述橡胶弹性层含有离子导电剂本发明的第5种方式是在第1至第4种方式中任一项的导电辊,其特征在于前述橡胶弹性层的表面上设有表面处理层,其利用含有异氰酸酯的表面处理液进行了表面处理,施加交流电压1.0V时的频率100mHz~10kHz的相位差θ的最大值θmax以及最小值θmin的关系满足上式,而且对去除了上述表面处理层的橡胶弹性层施加交流电压1.0V时的频率100mHz~10kHz的相位差θ的最大值θmax以及最小值θmin的关系也满足上式。
本发明的第6种方式是在第5种方式中的导电辊,其特征在于前述表面处理液至少还含有炭黑、和至少从丙烯酸氟系聚合物以及丙烯酸硅系聚合物中选择出的一种聚合物中的一方。
本发明的第7种方式是一种导电辊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铁芯的外周上具有离子导电性的同时,至少具有一层由含有炭微粉的导电橡胶构成的橡胶弹性层的导电辊之中,检查给前述橡胶弹性层施加交流电压1.0V时的频率100mHz~10kHz的相位差θ的最大值θmax以及最小值θmin的关系是否满足下式。
(式3)|θmax/θmin|≤5本发明的第8种方式是在第7种方式中的导电辊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查给前述橡胶弹性层施加交流电压1.0V时的频率100mHz~10kHz的相位差θ的最小值是否满足下式。
(式4)θmin≥30(degrees)本发明的第9种方式是在第7或第8种方式中的导电辊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橡胶弹性层由表氯醇系橡胶构成。
本发明的第10种方式是在第7至第9种方式中任一项的导电辊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橡胶弹性层的表面上设有表面处理层,其利用含有异氰酸酯的表面处理液进行了表面处理,检查给去除了上述表面处理层的橡胶弹性层施加交流电压1.0V时的频率100mHz~10kHz的相位差θ的最大值θmax以及最小值θmin的关系是否也满足上式。
本发明的第11种方式是在第10种方式中的导电辊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查给设置了前述表面处理层的橡胶弹性层施加交流电压1.0V时的频率100mHz~10kHz的相位差θ的最大值θmax以及最小值θmin的关系是否满足上式。
本发明的第12种方式是在第10或第11种方式中的导电辊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表面处理液至少还含有炭黑、和至少从丙烯酸氟系聚合物(acrylic fluoropolymer)以及丙烯酸硅系聚聚合物(acrylic sillicone polymer)中选择出的一种聚合物中的一方。
(发明效果)正如上文所述,若采用本发明,可提供一种导电辊及其检查方法,该导电辊具有离子导电性的同时,还含有炭微粉,施加交流电压1.0V时的频率100mHz~10kHz的相位差θ的最大值θmax以及最小值θmin的关系处于规定的范围内,具有例如作为带电辊使用时的特性非常稳定的效果。
图1是实施例1及比较例1的频率特性图。
图2是实施例2及比较例2的频率特性图。
图3是实施例3及比较例3的频率特性图。
图4是实施例4及比较例4的频率特性图。
图5是实施例5及比较例5的频率特性图。
图6是实施例6及比较例6的频率特性图。
图7是实施例7及比较例7的频率特性图。
图8是实施例8及比较例8的频率特性图。
图9是实施例9及比较例9的频率特性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是根下述观点而完成的在具有离子导电性的同时,具有含炭微粉的橡胶弹性层的导电辊之中,炭微粉的分散状态的不良,虽仍像过去那样无法用电阻值判断,但可利用相位差θ的频率特性判断。
本申请人先前曾提出下述发明关于具有利用导电性炭微粉付与导电性的橡胶弹性层的导电辊,虽然仍像过去一样无法用电阻值判断分散状态的真正优劣,但可利用阻抗进行判断(专利申请2004-381374号)。本发明是根据下述观点完成的具有离子导电性的橡胶弹性体与利用炭微粉付与导电性的弹性橡胶弹性体虽呈现出不同的特性,但如果观察规定的频率范围的相位差,就可检出凝聚等分散不良。
也说是说,本发明人发现,如果仔细观察炭微粉的分散状态,对于分散状态有些不好的橡胶,可观察到因炭微粉的局部凝聚引起脱炭的橡胶区域,该脱炭的橡胶区域的有无对电阻值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却在规定频率范围的相位差上产生了变化,从而使本发明得以完成。
本发明的导电辊以具有离子导电性同时含有炭微粉为前提条件。
构成本发明此处的对象的导电辊含有炭微粉是作为填充材料,其要点是尽可能使之不显现由炭微粉的导电通道性引起的电子导电性,而是使之有意显现离子导电性。因此,通过尽量使添加的炭微粉均匀分散,使之不至于因凝聚到某处而形成导电通道至关重要。当作为填充材料使用碳酸钙等不形成导电通道的材料的情况下,由于碳酸钙的吸水性高,因而存在由于环境变化吸水后引起离子导电性急剧升高的问题。
在本发明之中,具有离子导电性是指诸如表氯醇之类,橡胶材料自身具有离子导电性的材料,或通过在具有此种离子导电性的橡胶材料或普通橡胶材料中添加离子导电剂而付与离子导电性的。
形成橡胶弹性层的橡胶材料虽可列举出表氯醇系橡胶、氯丁二烯、丁腈橡胶(NBR)、混炼型聚氨酯橡胶等或其混合物,但其主体最好使用表氯醇橡胶。
作为表氯醇系橡胶可列举出氯甲代氧丙环均聚物、氯甲代氧丙环-环氧乙烷共聚物、氯甲代氧丙环-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共聚物、氯甲代氧丙环-乙烯-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三元共聚物等。
此外,在橡胶弹性层之中也可添加离子导电剂。作为离子导电剂可列举出Li、Na、K等碱金属盐、醋酸盐、硫酸盐、高氯酸盐等。此外,离子导电剂的添加量只须设定在可付与所需导电性的范围内即可,例如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橡胶,使用0.001~3重量份。
此外,本发明的橡胶弹性层含有炭微粉。此处的炭微粉是指以炭黑为主体的至少一种炭黑等。炭黑有导电性炭黑、导电性较弱的弱导电性炭黑等,但在本发明之中,由于导电性主要通过离子导电显现,因而最好使用弱导电性炭黑。当然,也可混合使用多种炭黑。而炭黑的添加量依目标电阻值而异,例如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橡胶材料,可添加40~150重量份,最好添加70~110重量份。
在本发明的导电辊之中,由于炭微粉的分散性最好尽可能良好,因而在不损害本发明的目的范围内也可添加提高分散性的添加剂。此外,要想提高上述炭微粉的分散性,还可考虑橡胶成分的混合,例如使用表氯醇橡胶的情况下,通过混合NBR,可提高炭微粉的分散性。而作为NBR,尤其是如果使用液态NBR,则具有提高碳分散性的添加剂的作用,因而最理想。
本发明的导电辊如上所述,在具有离子导电性的同时还含有炭微粉,其电阻值随外加电压而变化,但分别外加5V、50V以及100V时的电阻值RV5、RV50,以及RV100最好在104~109Ω的范围内。
本发明的导电辊具有导电性橡胶弹性层,其对此种橡胶弹性层施加交流电压1.0V时的频率100mHz~10kHz的相位差θ的最大值θmax以及最小值θmin的关系满足上式,如果具有此种导电性橡胶弹性层,单层结构与双层结构均可。此外,即使是表面具有用来防止污染及防止漏泄的保护层及高阻抗层的,如果其下面的橡胶弹性层可满足上述条件即属于本发明的范围。详情后述,当橡胶弹性层由表氯醇系橡胶构成,在该橡胶弹性层的表面上设有利用含异氰酸酯橡胶的表面处理液表面处理过的表面处理层的情况下,去除了该表面处理层的橡胶弹性层自然满足上述条件,但设有表面处理层的弹性层本身也最好满足施加交流电压1.0V时的频率100mHz~10kHz的相位差θ的最大值θmax以及最小值θmin满足|θmax/θmin|≤5,最小值θmin如能达到30(degrees)以上则更好。
在此处的本发明之中,施加交流电压1.0V时的频率100mHz~10kHz的相位差θ的最大值θmax以及最小值θmin的关系满足|θmax/θmin|≤5的条件是根据后述的试验结果计算出的,但也可按下述解释。此处的最大值θmax是频率100mHz~10kHz的相位差θ的最大值,最小值θmin是频率100mHz~10kHz的相位差θ的最小值。
若最大值θmax以及最小值θmin的绝对值的差小,则容易满足上述条件,若最大值θmax以及最小值θmin的绝对值的差大,则难以满足上述条件,最大值θmax以及最小值θmin的关系偏离上述范围的状态是指在规定频率范围内相位差的变化极大的状态,该状态是因为炭微粉在导电性弹性层内局部性凝聚,形成导电通道,在频率100mHz~10kHz的低频范围内相位差的最大最小差明确显现出来之故。
因此,要想制造出本发明导电辊,只要尽可能提高炭微粉的分散性即可办到,其制造方法虽无特殊限定,但由于即使一度设定了炭黑的分散性良好的制造条件,炭黑的批次不同,其分散性也各异,因而通过检查相位差θ的频率特性可获得有效满足上述关系的炭黑。
根据该观点完成了本发明的检查方法。也就是说,本发明的检查方法是在导电辊的检查方法之中,检查施加交流电压1.0V时的频率100mHz~10kHz的相位差θ的最大值θmax以及最小值θmin的关系是否满足|θmax/θmin|≤5,以及检查最小值θmin是否最好能在30(degrees)以上的方法。这样一来,例如不必检查图像特性即可判断炭微粉的分散性的优劣。此外,由于通过制造橡胶片并对此进行检查也可判断炭微粉的分散性的优劣,因而具有可大幅度降低最终产物不良的效果。
本发明的检查方法同样适用于用任何制造方法制造出的导电辊,当用于采用炭微粉的分散性易产生均值离差的制造方法制造出的导电辊的情况下,可大幅度降低不良率。
此处,施加交流电压1.0V时的频率100mHz~10kHz的相位差θ的最大值θmax以及最小值θmin的关系不满足|θmax/θmin|≤5的,以及最小值θmin不足30(degrees)的估计是因为炭微粉的凝聚体形成过多,凝聚体之间形成了导电通道之故。
之所以将本发明的检查方法中的外加电压设定为1.0V是为了在检查时,不使高电压的经历残留在橡胶弹性层中之故。例如当作为带电辊安装于实机中的情况下,将外加本发明的检查方法中的外加电压的500~1000倍左右的高电压。然而,若用这样的高电压进行检查,则高电压的经历将残留在带电辊中,有可能产生外观不良(橡胶表面的伤痕等),必定不理想。检查中不必直接再现实机中产生的现象,只要能进行相对性判断就足够,因而较为理想。本发明的检查方法,是在极低电压下的检查,而且在不必检查图像特性即可防止产品不良这一点上也是极好的。
本发明的导电辊虽然也可采用被覆保护层及作为高电阻层的树脂制套管等构成,但在以表氯醇系橡胶为主体的橡胶弹性层的情况下,也可在表面上设置用含异氰酸酯的表面处理液进行过表面处理的表面处理层。这是因为如此形成的表面处理层较之被覆套管时,具有可使电阻值不发生大的变化,并可付与非污染性的优点。
此处用于通过异氰酸酯处理形成表面处理层的表面处理液是使异氰酸酯化合物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形成的,还可使用在其中添加了炭黑的。可使用在使异氰酸酯化合物溶解于有机溶剂的材料中添加了从丙烯酸氟系聚合物以及丙烯酸硅系聚合物中选择出的至少1种聚合物,也可使用添加了上述聚合物和导电性付与剂的。
此处所述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可列举出2,6-二异氰酸甲苯酯(TDI)、二苯甲烷-4,4′-二异氰酸酯(MDI)、对苯二异氰酸酯(PPDI)、1,5-萘二异氰酸酯(NDI)以及3,3-二甲二苯基-4,4′二异氰酸酯(TODI)以及前文所述的多聚体及改性物等。
本发明的导电辊尤其适用于带电辊。
下面根据实施例加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实施例1)相对于100重量份的表氯醇橡胶(EPICHLOMER CG102大阪曹达社制造),作为填充剂添加100重量份的平均粒径为200nm的炭粉,作为导电剂添加0.3重量份的高氯酸锂(LiClO4),加上硫化剂后用开炼机混炼,用平板硫化机冲压硫化,制作出平板片。将此作为第1实施例。
(实施例2)将实施例1的导电橡胶在直径为8mm的金属制轴的表面上冲压硫化,研磨加工为直径11mm,制作出导电辊。将此作为实施例2。
(实施例3)将实施例2的导电辊,用相对于100重量份的醋酸乙酯添加20重量份的异氰酸酯化合物(MDI大日本油墨社制造)的混合溶解了的表面处理液进行表面处理,形成表面处理层。即,在将表面处理液保持在23℃的条件下,将辊浸渍30秒钟,然后以保持在120℃的硫化罐加热1小时,形成表面处理层,将此作为实施例3。
(实施例4)相对于100重量份的表氯醇橡胶(EPICHLOMER(G102大阪曹达社制造),作为添加剂添加10重量份的液状NBR(Nipol1312日本ゼオン社制造),作为填充剂添加20重量份的平均粒径200nm的炭粉,作为导电性付与剂添加15重量份的作为导电碳的乙炔黑,(电化黑电气化学社制造),作为离子性导电剂添加0.8重量份的P-甲苯磺化四乙胺(Et4N-pTS),加上加硫剂后用辊式搅拌机混合,利用平板冲压机制作出冲压加硫平板片。将此作为实施例4。
(实施例5)除使用实施例4的导电橡胶之外,采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制造方法,制造出实施例5的导电辊。
(实施例6)采用与实施例3相同的方法,处理实施例5的导电辊的表面,作为实施例6的导电辊。
(实施例7)相对于80重量份的表氯醇橡胶(氯甲基聚合物CG102大阪曹达社制造)作为添加剂添加20重量份的液状NBR(Nipol1312日本ゼオン社制造),作为填充剂添加80重量份的平均粒径为200nm的炭粉,作为导电性付与剂添加20重量份的导电碳(东炭黑#5500东海炭社制造),作为离子导电剂添加0.8重量份的三氟乙酸钠(CF3C00Na),加上硫化剂后用开炼机混炼,用平板冲压机制作出冲压硫化平板片。将此作为实施例7。
(实施例8)除使用实施例7的导电橡胶外,采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制造,作为实施例8的导电辊。
(实施例9)对实施例8的导电辊表面实施与实施例3相同的处理,作为实施例9的导电辊。
(比较例1)除添加与实施例1不同制造批次的炭粉之外,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造,将此作为比较例1。
(比较例2)除添加比较例1中使用的制造批次的炭粉之外,采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制造,将此作为比较例2。
(比较例3)对比较例2的导电辊表面实施与实施例3相同的表面处理,将此作为比较例3。
(比较例4)去掉实施例7中的液状NBR(Nipol 1312日本ゼオン社制造)后配炼,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造,作为比较例4。
(比较例5)除使用比较例4的导电橡胶之外,采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制造,作为比较例5的导电辊。
(比较例6)对比较例5的导电辊表面,实施与实施例3相同的处理,作为比较例6的导电辊。
(比较例7)将实施例7中的导电性炭(东炭黑#5500东海炭(株)社制造),变更为其它导电性炭的凱奇恩黑EC(凱奇恩黑国际(株)社制造)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造,作为比较例7。
(比较例8)除使用比较例7的导电橡胶之外,采用与实施例2相同方法制造,作为比较例8的导电辊。
(比较例9)对比较例8的导电辊表面实施与实施例3相同的处理,作为比较例9的导电辊。
(试验例1)平板片的电阻测定在实施例1、4、7以及比较例1、4、7之中,将外加电压定为100V,测定其电阻值(表面电阻以及体积电阻)。测定时边改变电极的位置边对八处进行测定,分别测定了此时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此外,测定时使用ULTRA HIGH RESISTANCE METERR8340A(株式会社ADVANTEST制造)进行了测定。其结果示于下述表1及表2。
(试验例2)辊的电阻测定针对实施例2、3、5、6、8、9以及比较例2、3、5、6、8、9的导电辊,测定了外加电压为100V时的电阻值。电阻值的测定是将辊放置于由SUS304板构成的电极材料之上,在辊的两端施加了500g的负载的状态下,外加30秒的电压之后,用ULTRA HIGHRESISTANCE METER R8340A(株式会社ADVANTEST制造)测定其铁芯与电极材料间的电阻值。此外在周向上每次旋转45°,在旋转方向上测定了八处,分别测定了此时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
关于表面电阻,是在辊表面上卷绕导电性条带,间隙距离设为1cm,外加电压设为100V,测定外加30秒钟之后的电阻值。此外,测定时测定了轴向上的八处,测定了此时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其结果示于下述表1及表2。
(试验例3)相位差θ的频率特性评价使用阻抗测定仪(BHA社制造,阻抗测定仪IM6e)对实施例1~9,比较例1~9的片及辊的相位差θ的频率特性进行了测定。测定是在N/N环境(25℃、50%RH)下,给辊两端施加了500g负载的状态下,外加1V电压进行测定,求取交流频率100mHz~10kHz时的相位差θ的比率θmax/θmin的。
实施例1~9以及比较例1~9的|θmax/θmin|示于表1。此外,实施例1、4、7比较例1、4、7(片),实施例2、5、8以及比较例2、5、8(导电辊)以及实施例3、6、9、以及比较例3、6、9(带电辊)的频率特性示于图1~图9。
(试验例4)图像评价将实施例3以及比较例3的辊作为带电辊,安装到市售的打印机上,分别在L/L环境(10℃、30%RH)、N/N环境(25℃、50%RH)、以及H/H环境(35℃、85%RH)下进行了图像评价,其结果一并示于表1及表2。
(试验例5)再研磨件的阻抗测定通过将实施例3、6、9以及比较例3、6、9的带电辊的表面再研磨0.5mm,去除表面处理层,采用与试验例3相同的方法测定阻抗,求取作为相位差θ的比率的θmax/θmin。其结果示于表3。
表1
表2
表3
(试验结果)根据以上试验结果,可得出下述结论。
实施例1~3的情况下,|θmax/θmin|小于5,相对于聚合物,炭的分散性良好,在聚合物中并未形成微粉的导电通道。其结果是可抑制因导电通道造成的漏泄,维持稳定的电阻值,而且相位差θ也稳定在上述值上。
此外,针对这些实施了表面处理之后(实施例3),进行图像评价的结果,在所有环境下均获得了良好的结果。
另外,在比较例1及2的情况下,也许是因为使用了对聚合物中的分散带来不良影响批次的炭,|θmax/θmin|比5大出许多,在相同的混炼条件下,分散性恶化得到确认。此外,从该结果可知由于形成了许多凝聚块,很容易在聚合物内形成导电通道,显现出电子导电性,构成漏泄产生的原因。表面处理之后(比较例3)仍在图像评价时,确认产生了电漏泄引起的黑纹,形成图像不良。
与实施例1~3相同的趋势,在作为添加剂添加了液态NBR,此外,在变更了离子导电性的实施例4~9之中得到确认,当添加了液态NBR的情况下,即使使用导电性炭,也许是因为分散非常好之故吧,并未显示出电子导电性,仍维持离子导电性。
另外,在添加导电性炭而不添加液态NBR的比较例4~6之中,显现出电子导电性,而在添加了导电性强的凱奇恩黑的比较例7~9之中,即使添加液态NBR,仍显现出电子导电性。
还有,从试验例5的结果可知,表面处理之后,去除了表面处理层时的|θmax/θmin|及θmin的值与表面处理前的值大致相同。该结果证明,即使在表面处理之后,若通过研磨去除表面处理层,即可确认表面处理前的状态。
权利要求
1.一种导电辊,其特征在于在铁芯的外周上具有离子导电性的同时,至少具有一层由含有炭微粉的导电橡胶构成的橡胶弹性层的导电辊之中,对前述橡胶弹性层施加交流电压1.0V时的频率100mHz~10kHz的相位差θ的最大值θmax以及最小值θmin的关系满足下式。(式1)|θmax/θmin|≤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辊,其特征在于前述最小值θmin满足下式。(式2)θmin≥30(degrees)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电辊,其特征在于前述橡胶弹性层由表氯醇系橡胶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导电辊,其特征在于前述橡胶弹性层含有离子导电剂。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导电辊,其特征在于前述橡胶弹性层的表面上设有表面处理层,其利用含有异氰酸酯的表面处理液进行了表面处理,施加交流电压1.0V时的频率100mHz~10kHz的相位差θ的最大值θmax以及最小值θmin的关系满足上式,而且对去除了上述表面处理层的橡胶弹性层施加交流电压1.0V时的频率100mHz~10kHz的相位差θ的最大值θmax以及最小值θmin的关系也满足上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电辊,其特征在于前述表面处理液至少还含有炭黑、和至少从丙烯酸氟系聚合物以及丙烯酸硅系聚聚合物中选择出的一种聚合物中的一方。
7.一种导电辊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铁芯的外周上具有离子导电性的同时,至少具有一层由含有炭微粉的导电橡胶构成的橡胶弹性层的导电辊之中,检查给前述橡胶弹性层施加交流电压1.0V时的频率100mHz~10kHz的相位差θ的最大值θmax以及最小值θmin的关系是否满足下式。(式3)|θmax/θmin|≤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电辊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查给前述橡胶弹性层施加交流电压1.0V时的频率100mHz~10kHz的相位差θ的最小值是否满足下式。(式4)θmin≥30(degrees)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导电辊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橡胶弹性层由表氯醇系橡胶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导电辊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橡胶弹性层的表面上设有表面处理层,其利用含有异氰酸酯的表面处理液进行了表面处理,检查给去除了上述表面处理层的橡胶弹性层施加交流电压1.0V时的频率100mHz~10kHz的相位差θ的最大值θmax以及最小值θmin的关系是否也满足上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导电辊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查给设置了前述表面处理层的橡胶弹性层施加交流电压1.0V时的频率100mHz~10kHz的相位差θ的最大值θmax以及最小值θmin的关系是否满足上式。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导电辊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表面处理液至少还含有炭黑、和至少从丙烯酸氟系聚合物以及丙烯酸硅系聚合物中选择出的一种聚合物中的一方。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导电辊及其检查方法,该导电辊不会因炭黑的凝聚集及漏泄而产生黑纹等图像不良。在铁芯的外周上具有离子导电性的同时,至少具有一层由含有炭微粉的导电橡胶构成的橡胶弹性层的导电辊之中,对前述橡胶弹性层施加交流电压1.0V时的频率100mHz~10kHz的相位差θ的最大值θmax以及最小值θmin的关系满足下式。(式1)|θmax/θmin|≤5。
文档编号F16C13/00GK1993655SQ20068000057
公开日2007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18日
发明者山崎正志, 长谷川忍 申请人:北辰工业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