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尼过油调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23281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阻尼过油调整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开合装置上的阻尼机构,特别是指一种令开合装置开
启起无阻尼,而闭合时产生阻尼,以防止产生撞击伤害的阻尼过油调整机构。
背景技术
阻尼机构被广泛应用在一些可开关活动的盖子上,通常要起单向的阻尼作用,如应用在马桶盖板上时,在马桶盖掀起的过程中不产生阻尼作用,而在马桶盖板下落的过程中产生阻尼作用,以实现盖板缓慢落下不会对马桶造成撞击。 而现有的马桶阻尼缓降机构中有利用单向叶片作为油路开关,对阻尼油起单向阻挡作用,从而实现单向阻尼,但是单向叶片与壳体之间往往因制造误差和形变等原因无法使油路完全闭合,无法起到很好的阻尼效果,因此针对阻尼效果业者出现了各种阻尼机构。但是现存阻尼机构仅是针对重量有限的塑料材质制成马桶盖。而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不同的人群会选择不同材质的卫浴用品,如马桶盖板亦会采用木质或其它更有质感的材质制成,势必存在马桶盖板重量增加的情况,而对于重量较大的马桶盖板或其它如钢琴琴键盖,受到该盖板尾部安装空间限制,机构尺寸无法做大,油箱面积受限,压力受限,现有的阻尼机构无法保证阻尼效果,本案便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尼过油调整机构,其可使重量较大的盖板实现较佳的阻尼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种阻尼过油调整机构,包括转轴、轴套、阻尼油及转轴与轴套的连接件,阻尼油
是填充于转轴与轴套形成的密闭容腔中;其中该转轴上形成有对称的两配合槽,两配合
槽之间便形成两隔断部,各隔断部根部设有过油孔以连通两配合槽,同时过油孔由一单向
阀控制两配合槽之间的阻尼油单向流动;转轴内端是穿过轴套中的縮颈挡墙上的配合孔后
由连接件进行连接;轴套内壁一体向中心延伸设有二片隔片,该隔片的高度恰与配合槽的
深度相适而位于各配合槽中,轴套与转轴之间还设有随二者相互转动而变化的过油间隙。 所述单向阀为一活动油路堵头,其设在隔断部纵向形成的内腔中该内腔一侧为开
口与一配合槽相通,内腔底部形成过油孔,油路堵头活动封堵过油孔的上部。 所述单向阀为一活动油路堵头,其设在隔断部根部的连通两配合槽之间的沉槽
中,该沉槽的外缘与轴套配合形成供油路堵头活动的沉槽腔,沉槽上方形成与其中一配合
槽相通的过油孔,油路堵头活动封堵过油孔的下部。 所述油路堵头为一球体。 所述连接件包括密封挡圈、螺母及轴套固定件,螺母抵压密封挡圈与穿过轴套配
合孔的转轴配合,而轴套固定件与螺母固定在一起,轴套固定件是固定于轴套上。 所述转轴相对轴套在转动时,隔断部前端面与挡墙之间的间隙距离为活动可变过
3油间隙。 所述转轴外部设有与盖板配合的异形配合部,邻接该配合部设有凸缘以套置密封件与轴套密封配合;邻接凸缘向转轴前部延伸有对称的两配合槽。 所述各配合槽接凸缘的根部设有凹沟以与其邻接的其中一隔断部的过油孔相通,该凹沟的开口约占配合槽底部宽度的一半。 所述转轴内部前方进一步形成有縮颈以穿过轴套的配合孔,另在转轴前端形成配合螺纹以与螺母配合。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阻尼过油调整机构中由于单向阀控制两配合槽之间的阻尼油单向流动关系,是利用油腔油压变化而控制过油孔的开启与关闭,再配合轴套与转轴之间随二者相互转动而变化的过油间隙,可以有效控制转轴与轴套之间过油量大小的变化,从而增加盖板缓降的阻尼效果;并且该单向阀此结构无需增加油箱的体积即可保证阻尼效果,因此具有结构简单紧凑的特点,实现大重量盖板在下落时的阻尼效果,达到慢落甚至更慢的效果,防止产生撞击。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阻尼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阻尼机构部份组合剖视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阻尼机构转轴的侧视示意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阻尼机构轴套的侧视示意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阻尼机构转轴与轴套配合的截面示意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阻尼机构的组合立体剖视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阻尼机构的组合剖视图; 图3-1为本实用新型马桶盖板阻尼机构状态1的侧视图; 图3-2为本实用新型马桶盖板阻尼机构状态1的立体示意图; 图3-3为本实用新型马桶盖板阻尼机构状态1转轴侧视示意图; 图3-4为本实用新型马桶盖板阻尼机构状态1轴套侧视示意图; 图3-5为本实用新型马桶盖板阻尼机构状态1转轴与轴套配合的截面示意图; 图3-6为本实用新型马桶盖板阻尼机构状态1部份组合剖视图; 图3-7为本实用新型马桶盖板阻尼机构状态1组合剖视图1 ; 图3-8为本实用新型马桶盖板阻尼机构状态1组合剖视图2 ; 图4-1为本实用新型马桶盖板阻尼机构状态2的侧视图; 图4-2为本实用新型马桶盖板阻尼机构状态2的立体示意图; 图4-3为本实用新型马桶盖板阻尼机构状态2转轴侧视示意图; 图4-4为本实用新型马桶盖板阻尼机构状态2轴套侧视示意图; 图4-5为本实用新型马桶盖板阻尼机构状态2转轴与轴套配合的截面示意图; 图4-6为本实用新型马桶盖板阻尼机构状态2部份组合剖视图; 图4-7为本实用新型马桶盖板阻尼机构状态2组合剖视图1 ; 图4-8为本实用新型马桶盖板阻尼机构状态2组合剖视图2 ; 图5-1为本实用新型马桶盖板阻尼机构状态3的侧视4[0040] 图5-2为本实用新型马桶盖板阻尼机构状态3的立体示意图; 图5-3为本实用新型马桶盖板阻尼机构状态3转轴侧视示意图; 图5-4为本实用新型马桶盖板阻尼机构状态3轴套侧视示意图; 图5-5为本实用新型马桶盖板阻尼机构状态3转轴与轴套配合的截面示意图; 图5-6为本实用新型马桶盖板阻尼机构状态3部份组合剖视图; 图5-7为本实用新型马桶盖板阻尼机构状态3组合剖视图1 ; 图5-8为本实用新型马桶盖板阻尼机构状态3组合剖视图2 ; 图6-1为本实用新型马桶盖板阻尼机构状态4的侧视图; 图6-2为本实用新型马桶盖板阻尼机构状态4的立体示意图; 图6-3为本实用新型马桶盖板阻尼机构状态4转轴侧视示意图; 图6-4为本实用新型马桶盖板阻尼机构状态4轴套侧视示意图; 图6-5为本实用新型马桶盖板阻尼机构状态4转轴与轴套配合的截面示意图; 图6-6为本实用新型马桶盖板阻尼机构状态4部份组合剖视图; 图6-7为本实用新型马桶盖板阻尼机构状态4组合剖视图1 ; 图6-8为本实用新型马桶盖板阻尼机构状态4组合剖视图2 ; 图7-1为本实用新型马桶盖板阻尼机构状态5的侧视图; 图7-2为本实用新型马桶盖板阻尼机构状态5的立体示意图; 图7-3为本实用新型马桶盖板阻尼机构状态5转轴侧视示意图; 图7-4为本实用新型马桶盖板阻尼机构状态5轴套侧视示意图; 图7-5为本实用新型马桶盖板阻尼机构状态5转轴与轴套配合的截面示意图; 图7-6为本实用新型马桶盖板阻尼机构状态5部份组合剖视图; 图7-7为本实用新型马桶盖板阻尼机构状态5组合剖视图1 ; 图7-8为本实用新型马桶盖板阻尼机构状态5组合剖视图2 ; 图8-1为本实用新型马桶盖板阻尼机构状态6的侧视图; 图8-2为本实用新型马桶盖板阻尼机构状态6的立体示意图; 图8-3为本实用新型马桶盖板阻尼机构状态6转轴侧视示意图; 图8-4为本实用新型马桶盖板阻尼机构状态6轴套侧视示意图; 图8-5为本实用新型马桶盖板阻尼机构状态6转轴与轴套配合的截面示意图; 图8-6为本实用新型马桶盖板阻尼机构状态6部份组合剖视图; 图8-7为本实用新型马桶盖板阻尼机构状态6组合剖视图1 ; 图8-8为本实用新型马桶盖板阻尼机构状态6组合剖视图2 ; 图9-1为本实用新型马桶盖板阻尼机构状态7的侧视图; 图9-2为本实用新型马桶盖板阻尼机构状态7的立体示意图; 图9-3为本实用新型马桶盖板阻尼机构状态7转轴侧视示意图; 图9-4为本实用新型马桶盖板阻尼机构状态7轴套侧视示意图; 图9-5为本实用新型马桶盖板阻尼机构状态7转轴与轴套配合的截面示意图; 图9-6为本实用新型马桶盖板阻尼机构状态7部份组合剖视图; 图9-7为本实用新型马桶盖板阻尼机构状态7组合剖视图1 ; 图9-8为本实用新型马桶盖板阻尼机构状态7组合剖视图2。[0079]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单向阀开启);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单向阀闭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2-6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阻尼过油调整机构,其包括转轴1、轴 套2、阻尼装置3、阻尼油、密封挡圈4、螺母5及轴套固定件6 ;密封挡圈4、螺母5及轴套固 定件6形成转轴1与轴套2的连接件。此处以应用于马桶盖板为例进行说明。 该转轴1是装配于轴套2中,该转轴1外部设有与盖板上盖E配合的异形配合部 ll,邻接该配合部设有凸缘12以套置密封件与轴套2密封配合;邻接凸缘12向转轴1前部 延伸有对称的两配合槽13 ;而两配合槽13之间便形成两隔断部14,该隔断部14纵向设有 内腔141以容置阻尼装置3,该内腔141与其中一配合槽13相通,而两隔断部14接凸缘12 的根部设有过油孔142,另在各配合槽13接凸缘12的根部设有凹沟131以与其邻接的其中 一隔断部14的过油孔142相通,该凹沟131的开口约占配合槽13底部宽度的一半;在转轴 1内部前方进一步形成有縮颈15以穿过下述轴套2的配合孔23,另在转轴前端形成配合螺 纹16以与螺母5配合。 该轴套2近中部位置由内壁一体向中心延伸设有二片隔片21,该隔片21的高度恰 与配合槽13的深度相适配,在隔片21前端的轴套2中形成縮颈挡墙22,挡墙22上设有供 上述转轴1前部縮颈15穿过的配合孔23。 该阻尼装置3是分别容置于隔断部14的内腔141中,其包括一油路堵头31、一弹 簧32及一摩擦堵头33,油路堵头31可为一球体或与摩擦堵头33 —样均设为一端为平面, 另一端为圆弧面的块体。 当然,上述内腔141中可仅设置油路堵头31以形成控制过油孔142的单向阀。 装配时,是将阻尼装置3分别置于各隔断部14的内腔141中,即依油路堵头31、弹 簧32及摩擦堵头33的次序而放入上述内腔141中;再将装置有阻尼装置3的转轴1伸置 于轴套2中,轴套2的两隔片21分别套置于转轴1的两配合槽13中,两隔断部14的外缘 壁抵靠于轴套2的内壁上,而摩擦堵头33的后端是顶靠在轴套2的挡墙22上,油路堵头31 圆弧面与过油孔142配合;转轴1的縮颈15穿过挡墙22上的配合孔23及密封挡圈4后, 其配合螺纹16与螺母5锁接在一起,另由轴套固定件6将螺母5与轴套2锁固在一起,则 转轴l相对轴套2在转动时,隔断部14前端面与挡墙22之间的间隙距离是活动可变的,而 挡墙22即为与隔断部14配合的密封端面,阻尼油填充于转轴1与轴套2形成的密闭容腔 中。 配合图示,轴套2的两个隔片21把机构分成两个封闭的腔体,即油腔A与油腔B 的和,及油腔C与油腔D的和;而通过转轴1的两个隔断部14把机构中被轴套2分成两个 封闭的腔体再分成两个油路,即油腔A与油腔B的油路及油腔C与油腔D的油路;而两配合 槽13接凸缘12根部凹沟131的设置,令马桶盖板在下落时使过油量加大,从而使马桶盖板 具有一定的快落过程俗称"空角"(见图中所示的a角),掀开马桶盖板上升过程,也使过 油量加大,起掀起省力作用;而转轴1螺纹16与螺母5的旋和来实现密封端面的开合,实现 过油量的变化,从而带来慢落时间的变化;另阻尼装置3其容置的内腔141中,受阻尼油对内腔141压力的变化,而带动油路堵头31开启与关闭过油孔142,有效控制阻尼机构的阻尼效果。 在马桶盖板E下落时,此阻尼装置3中的弹簧32起欲压油路堵头31的作用;随阻尼油从一腔到达另一腔压强的减少,此弹簧32向外的复位张力增大,即随转轴1螺纹16与螺母5的旋和,带动转轴1向轴套2移动,使隔断部14前端面与挡墙22之间的间隙L减小,弹簧32压縮量加大,则弹簧力加大,从而增加摩擦堵头33与轴套2挡墙22之间的摩擦力,带动慢落时间更慢变化。 以马桶盖板的上盖E相对坐垫G的工作状态为例进行说明[0091] §状态1 : 如图3-1至图3-8所示,此时上盖E打开最大角度,即上盖E贴近马桶水箱边缘。下落时受使用者一个力Fl作用,如图3-5所示,此时进入油腔A的压力大于进入油腔B的压力,加上弹簧32的预压作用,油路堵头31处于对过油孔142的关闭状态;阻尼油只能通过隔断部14前端面与挡墙22之间的间隙从油腔A流入油腔B,(油腔C与油腔D原理相同)通过流量的控制来克服上盖E重力作用,实现阻尼作用,达到使马桶上盖E慢落的效果。[0093] §状态2 : 如图4-l至图4-8所示,此时上盖E下落中途一定角度(约40° ),俗称"空角阶段"。下落中途自身重力F2作用,由于轴套2的隔片21相对转轴1转动到配合槽13的凹沟131位置,油腔C可向油腔B过油,同理油腔A可向油腔D过油从而整体机构过油量加大,上盖E快速下落;进入油腔A的压力大于进入油腔B的压力,加上弹簧32的预压作用,油路堵头31处于对过油孔142的关闭状态;阻尼油只能通过隔断部14前端面与挡墙22之间的间隙从油腔A流入油腔B,(油腔C与油腔D原理相同),由于转轴1相对螺母5螺牙的作用,转轴1向轴套2移动,使隔断部14前端面与挡墙22之间的间隙L减小,带动油量的减少。[0095] §状态3 : 如图5-1至图5-8所示,此时上盖E下落中途一定角度(约90° )。下落中途自身重力F2作用,由于轴套2的隔片21相对转轴1转动过了配合槽13的凹沟131位置,油腔C不可向油腔B过油,同理油腔A不可向油腔D过油;随着油腔A、 C压力的减少,此时弹簧32向外的张力增大,从而增加摩擦堵头33与轴套2挡墙22端面之间的摩擦力,带动慢落时间更慢变化。油腔A的压力大于进入油腔B的压力,加上弹簧32的预压作用,油路堵头31处于对过油孔142的关闭状态;阻尼油只能通过隔断部14前端面与挡墙22之间的间隙从油腔A流入油腔B,(油腔C与油腔D原理相同),由于转轴1相对螺母5螺牙的作用,转轴1向轴套2移动,使隔断部14前端面与挡墙22之间的间隙L减小,带动油量的减少,从而上盖E慢速下落。[0097] §状态4 : 如图6-l至图6-8所示,此时上盖E下落最后(上盖与马桶平面贴近)。下落中途自身重力F2作用,由于轴套2的隔片21相对转轴1转动过了配合槽13的凹沟131位置,油腔C不可向油腔B过油,同理油腔A不可向油腔D过油;随油腔A压力继续的减少,此时弹簧32向外的张力继续增大,从而增加摩擦堵头33与轴与轴套2挡墙22端面之间的摩擦力,带动慢落时间更慢变化;油腔A的压力大于进入油腔B的压力,加上弹簧32的预压作用,油路堵头31处于对过油孔142的关闭状态;阻尼油只能通过隔断部14前端面与挡墙22
7之间的间隙从油腔A流入油腔B,(油腔C与油腔D原理相同),转轴1向轴套2移动,使隔断部14前端面与挡墙22之间的间隙继续减小,带动油量的减少,由于油只能从此通路过,从而上盖E慢速下落。 虽然最后状态上盖E重力作用加大,油腔A、 C油量的减少,阻尼作用会不明显,慢落时间会加快,但由于隔断部14前端面与挡墙22之间的过油间隙及摩擦堵头33与轴套2挡墙22端面之间的摩擦力的增大,有效的加大了阻尼效果,从而达到慢落甚至更慢的效果。 当然,可进一步通过加大螺纹(转轴1螺纹16及螺母5)牙距,或者改变摩擦堵头33的摩擦系数来调节该阻尼机构的阻尼效果。该实施列中摩擦堵头33的一端为平面,另一端为圆弧面,则平面端与挡墙22接触时形成的摩擦力较圆弧面端与挡墙22接触时形成的摩擦力大,因此该摩擦堵头33在实际安装时可依据摩擦力大小的要求而选择配合端面,亦可通过选用摩擦堵头33的不同材料,如尼龙、POM或其它材料以控制摩擦系数的大小。[0101] §状态5 : 如图7-1至图7-8所示,此时上盖E打开中途一定角度(约40° )。掀开中途受使用者外力F3作用,由于使用者外力始终作用,完全克服了摩擦堵头33与轴套2挡墙22端面之间的摩擦力;由于使用者外力始终作用,进入油腔B的压力大于进入油腔A的压力,完全克服了弹簧32的预压力作用,油路堵头31失去对过油孔142的封堵处于开启状态,大量阻尼油通过油腔B流入油腔A (油腔C与油腔D原理相同),使用者可轻松掀起上盖E ;由于油路堵头31处于开启状态,阻尼油一小部分通过隔断部14前端面与挡墙22之间的间隙从油腔B流入油腔A (油腔C与油腔D原理相同),由于转轴1相对螺母5螺牙的作用,转轴1远离轴套2移动,使隔断部14前端面与挡墙22之间的间隙增大,带动过油量的增大。[0103] §状态6 : 如图8-l至图8-8所示,此时上盖E打开中途一定角度(约90° )。掀开中途受使用者外力F3作用,由于轴套2的隔片21相对转轴1转动到配合槽13的凹沟131位置,油腔B可向油腔C过油,同理油腔D可向油腔A过油,从而整体机构过油量加大,上盖E更容易轻松掀起;由于使用者外力始终作用,完全克服了摩擦堵头33与轴套2挡墙22端面之间的摩擦力;由于使用者外力始终作用,进入油腔B的压力大于进入油腔A的压力,完全克服了弹簧32的预压力作用,油路堵头31失去对过油孔142的封堵处于开启状态,大量阻尼油通过油腔B流入油腔A (油腔C与油腔D原理相同),使用者可轻松掀起上盖E ;由于油路堵头31处于开启状态,阻尼油一小部分通过隔断部14前端面与挡墙22之间的间隙从油腔B流入油腔A (油腔C与油腔D原理相同),由于转轴1相对螺母5螺牙的作用,转轴1远离轴套2移动,使隔断部14前端面与挡墙22之间的间隙增大,带动过油量的增大。
§状态7 : 如图9-1至图9-8所示,此时上盖E打开最大角度,即上盖E贴近马桶水箱边缘。掀开中途受使用者外力F3作用,由于轴套2的隔片21相对转轴1转动到配合槽13的凹沟131位置,油腔B可向油腔C过油,同理油腔D可向油腔A过油,从而整体机构过油量加大,上盖E更容易轻松掀起;由于使用者外力始终作用,完全克服了摩擦堵头33与轴套2挡墙22端面之间的摩擦力;由于使用者外力始终作用,进入油腔B的压力大于进入油腔A的压力,完全克服了弹簧32的预压力作用,油路堵头31失去对过油孔142的封堵处于开启状态,大量阻尼油通过油腔B继续流入油腔A(油腔C与油腔D原理相同),使用者可轻松掀起上盖E ;由于油路堵头31处于开启状态,阻尼油一小部分通过隔断部14前端面与挡墙22之间的间隙从油腔B流入油腔A(油腔C与油腔D原理相同),由于转轴1相对螺母5螺牙的作用,转轴1远离轴套2移动,使隔断部14前端面与挡墙22之间的间隙继续增大,带动过油量的增大。 虽然最后状态上盖E重力作用加大,由于使用者外力始终作用,油腔B、D油量的逐渐减少,但由于隔断部14前端面与挡墙22之间的进油间隙加大有效的加大了过油效果及摩擦堵头33与挡墙22端面之间摩擦力的减小,从而达到轻松掀起上盖E的效果。[0108] 配合图10、1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阻尼过油调整机构的另一实施例,其关键是在隔断部14根部设有连通两配合槽13之间的沉槽17,油路堵头为一球体18而设在沉槽17中,该沉槽17的外缘与轴套2配合形成供球体18活动的沉槽腔,沉槽17上方形成与其中一配合槽13相通的过油孔142,球体18活动封堵过油孔142的下部。随着油腔油压变化即可控制球体18对过油孔142的开启与关闭,再配合轴套与转轴之间随二者相互转动而变化的过油间隙,可以有效控制转轴1与轴套2之间过油量大小的变化,从而增加盖板缓降的阻尼效果;并且该球体18单向阀的结构无需增加油箱的体积即可保证阻尼效果,因此具有结构简单紧凑的特点,实现大重量盖板在下落时的阻尼效果,达到慢落甚至更慢的效果,防止
产生撞击。
权利要求一种阻尼过油调整机构,包括转轴、轴套、阻尼油及转轴与轴套的连接件,阻尼油是填充于转轴与轴套形成的密闭容腔中;其特征在于该转轴上形成有对称的两配合槽,两配合槽之间便形成两隔断部,各隔断部根部设有过油孔以连通两配合槽,同时过油孔由一单向阀控制两配合槽之间的阻尼油单向流动;转轴内端是穿过轴套中的缩颈挡墙上的配合孔后由连接件进行连接;轴套内壁一体向中心延伸设有二片隔片,该隔片的高度恰与配合槽的深度相适而位于各配合槽中,轴套与转轴之间还设有随二者相互转动而变化的过油间隙。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阻尼过油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单向阀为一活动油路堵头,其 设在隔断部纵向形成的内腔中该内腔一侧为开口与一配合槽相通,内腔底部形成过油孔, 油路堵头活动封堵过油孔的上部。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尼过油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单向阀为一活动油路堵头,其 设在隔断部根部的连通两配合槽之间的沉槽中,该沉槽的外缘与轴套配合形成供油路堵头 活动的沉槽腔,沉槽上方形成与其中一配合槽相通的过油孔,油路堵头活动封堵过油孔的 下部。
4.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阻尼过油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油路堵头为一球体。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阻尼过油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连接件包括密封挡圈、螺母及 轴套固定件,螺母抵压密封挡圈与穿过轴套配合孔的转轴配合,而轴套固定件与螺母固定 在一起,轴套固定件是固定于轴套上。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过油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转轴相对轴套在转动时,隔断 部前端面与挡墙之间的间隙距离为活动可变过油间隙。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过油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外部设有与盖板配 合的异形配合部,邻接该配合部设有凸缘以套置密封件与轴套密封配合;邻接凸缘向转轴 前部延伸有对称的两配合槽。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过油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配合槽接凸缘的根部 设有凹沟以与其邻接的其中一隔断部的过油孔相通,该凹沟的开口约占配合槽底部宽度的 一半。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过油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转轴内部前方进一步形成有 縮颈以穿过轴套的配合孔,另在转轴前端形成配合螺纹以与螺母配合。
专利摘要一种阻尼过油调整机构,包括转轴、轴套、阻尼油及转轴与轴套的连接件,阻尼油填充于转轴与轴套形成的密闭容腔中;其中该转轴上形成有对称的两配合槽,两配合槽之间便形成两隔断部,各隔断部根部设有过油孔以连通两配合槽,同时过油孔由一单向阀控制两配合槽之间的阻尼油单向流动;转轴内端是穿过轴套中的缩颈挡墙上的配合孔后由连接件进行连接;轴套内壁一体向中心延伸设有二片隔片,该隔片的高度恰与配合槽的深度相适而位于各配合槽中,轴套与转轴之间还设有随二者相互转动而变化的过油间隙。由于单向阀控制两配合槽之间阻尼油单向流动关系,有效控制转轴与轴套之间过油间隙的变化,从而增加盖板缓降的阻尼效果;并且具有结构简单紧凑的特点。
文档编号F16F9/48GK201531521SQ20092018359
公开日2010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8日
发明者柳志芳 申请人:厦门倍恩卫浴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