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式变速箱油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48056阅读:12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内置式变速箱油冷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变速箱油冷器,尤其涉及一种内置式变速箱油冷器。
背景技术
自动变速箱工作时,会有相当大的一部分能量转化成热量,致使变速箱机油温度 升高,工作性能下降。为保证变矩器的效率和变速器操纵系统及润滑系统的正常工作,应将 机油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因此需要设置机油冷却器,将流过冷却器的变速箱机油冷却, 再流回变速箱的润滑油道。变速箱油冷器结构通常是铝制板翅式,一般外置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上,布置占用 空间较大。由于具有独立的油道和水道,故结构较复杂,成本较高。当车辆因造型限制,前 舱布置空间较小时,外挂式的变速箱油冷器难以满足系统布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 便、密封效果好的内置式变速箱油冷器。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内置式变速箱油冷器,油冷器置于散热器 的下水室内;所述的油冷器包括设置有机油进、出口的油冷器本体,设置在油冷器机油进、 出口上的油冷器接头,安装在两油冷器接头上的卡套式组合直角接头体;所述的油冷器本 体包括一组叠加在一起且相互连通的散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冷器接头上设置用 于连接卡套式组合直角接头体的内螺纹和连接散热器水室用的外螺纹,所述的连接接头外 螺纹上设置密封垫片和螺母。所述的散热单元包括将冲压有凹坑的一对盘形铝板(中片),对接钎焊到一起,中 间形成油腔,即铝制板翅式。每个铝板都在相同的位置开有对应的保持所有的油腔相通的 连接孔和使机油流入油腔的豁口。为了增加了散热面积,所述的散热单元外还设置了油侧散热带和水侧散热带。为了便于安装,所述的下水室壳体上设置有起支撑油冷器本体的支撑架。所述的 支撑架为散热器下水室壳体上注塑出的狭窄凸台。优选的是,所述的油冷器本体内的散热单元有三组。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是,将冲压有凹坑的一对盘形铝板,对接钎焊到一起,中间 形成了油腔。通过外侧的冷却水将油腔内流过的变速箱机油冷却。每组铝板都在相同的位 置开有对应的连接孔和豁口,连接孔可保持所有的油腔相通,豁口使机油流入油腔。同时设 置了油侧散热带和水侧散热带,增加了散热面积。油冷器接头上有内螺纹和外螺纹。通过 外螺纹和带有密封垫片的螺母将其固定到散热器水室上了。最后将卡套式组合直角接头体 (相当于油管)拧紧到接头的内螺纹上。高温的机油从进油口流入,冷却后从出油口流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铝制板翅式散热单元,并设置油侧散热带和水 侧散热带,增加了散热面积,以及采用有内螺纹和外螺纹的油冷器接头;并通过密封垫片和螺母实现散热器下水室的密封;油冷器本体的结构和进、出油口的相对位置使高温机油与 冷却水的热交换更充分,提高机油冷却速度。装配简单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工艺性好; 在下水室上设置支撑油冷器本体的支撑架,避免由于重力作用产生的剪切应力,克服疲劳 损伤,延长油冷器的使用寿命。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图1为变速箱油冷器集成到散热器上的总成图。图2为沿图1的Fl-Fl线剖切的放大图。示意油冷器的结构。图3为沿图1的F2-F2线剖切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散热器,2、油冷器,3、油冷器本体,4、密封垫片,5、螺母,6、套式组合直角 接头体,7、支撑架,8、底板,9、中片,10、盖板,11、连接接头,12、油侧散热带,13、水侧散热 带,12a,油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变速箱油冷器2内置于散热器1的下水室中,且布置时使水流方向和 变速箱机油流动方向相反,以实现充分的热交换。如图2、图3所示,变速箱油冷器包括设置有机油进、出口的油冷器本体3,设置在 油冷器机油进、出口上的油冷器连接接头11,安装在油冷器两连接接头11上的卡套式组合 直角接头体6 ;其中油冷器本体3包括三组叠加在一起且相互连通的散热单元。连接油冷 器连接接头11的散热单元包括依次通过钎焊连接盖板10、油侧散热带12、中片9 ;设置在 最下端的散热单元包括依次通过钎焊连接的底板8、油侧散热带12、中片9 ;以及中间散热 单元。在两两元件单元之间还设置有水侧散热带13,它与元件单元也通过钎焊连接。所述 的油冷器本体3的机油进、出口的连接接头10上设置连接卡套式组合直角接头体6的内螺 纹和连接散热器水室用的外螺纹,所述的连接接头10外螺纹上设置密封垫片4和螺母5,通 过外螺纹和带有密封垫片4的螺母5将油冷器2固定到散热器1下水室上。从变速箱流出 的高温机油从进油口流入,冷却后的机油从出油口流出。所述的中片9为冲压有凹坑的盘形铝板,两中片9焊接在一起,中间就形成一个油 腔12a,每个中片9都在相同的位置开有对应的保持所有的油腔12a相通的连接孔和使机油 流入油腔的豁口。如图3所示,所述的下水室壳体上设置有起支撑油冷器本体3的支撑架7,支撑架 7为下水室壳体上注塑出的狭窄凸台。变速箱油冷器2与散热器1下水室的组装工艺顺序为第一步将油冷器本体3放置到散热器1下水室壳中,连接接头11穿过下水室壳 上对应的孔,坐落在支撑架7上,此支撑架7为下水室壳体上注塑出的狭窄凸台。这样既可 以在装配时起定位和支撑作用,又防止装配后油冷器2由于重力作用对水室壳体在安装孔 周围产生剪切应力。第二步将密封垫片4和薄螺母5拧紧到油冷器2的连接接头11上。第三步将卡套式组合直角接头体6与连接接头拧紧。
4[0025] 油冷器本体组装时,将底板8和一个中片9和两者之间的一个油侧散热带12焊接 到一起,形成第一焊接单元。再将另一组两个中片9和一个油侧散热带12焊接到一起,形 成第二焊接单元,钎焊叠加到第一个焊接单元上。将一个盖板10和中片9和一个油侧散热 带12焊接到一起,形成第三焊接单元。然后将第一焊接单元、第二焊接单元和第三焊接单 元按顺序排列,并在两焊接单元之间放置水侧散热带13,将它们焊接在一起;最后将连接 件头11焊到最上端的盖板10上。
权利要求一种内置式变速箱油冷器,油冷器置于散热器的下水室内;所述的油冷器包括设置有机油进、出口的油冷器本体,设置在油冷器机油进、出口上的油冷器接头,安装在两油冷器接头上的卡套式组合直角接头体;所述的油冷器本体包括一组叠加在一起且相互连通的散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冷器接头上设置用于连接卡套式组合直角接头体的内螺纹和连接散热器水室用的外螺纹,所述的连接接头外螺纹上设置密封垫片和螺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内置式变速箱油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单元包括将冲 压有凹坑的一对盘形铝板,对接钎焊到一起,中间形成油腔;每个铝板都在相同的位置开有 对应的保持所有的油腔相通的连接孔和使机油流入油腔的豁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内置式变速箱油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单元外还 设置了油侧散热带和水侧散热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置式变速箱油冷器,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起支撑油 冷器本体的支撑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置式变速箱油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为散热器 下水室壳体上注塑出的凸台。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置式变速箱油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冷器本体 内的散热单元有三组。专利摘要一种内置式变速箱油冷器,油冷器置于散热器的下水室内;油冷器包括设置有机油进、出口的油冷器本体,设置在油冷器机油进、出口上的油冷器接头,安装在两油冷器接头上的卡套式组合直角接头体;油冷器本体包括一组叠加在一起且相互连通的散热单元;所述的油冷器接头上设置用于连接卡套式组合直角接头体的内螺纹和连接散热器水室用的外螺纹,所述的连接接头外螺纹上设置密封垫片和螺母。所述的散热单元是铝制板翅式。所述的散热单元外还设置了油侧散热带和水侧散热带。由于采用铝制板翅式散热单元,并设置油侧散热带和水侧散热带,油冷器本体的结构和进、出油口的相对位置使高温机油与冷却水的热交换更充分,提高了机油冷却速度。
文档编号F16H57/04GK201747911SQ20102026337
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9日
发明者孙婧 申请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