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孔底马达用万向节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673418阅读:7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孔底马达用万向节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孔底马达用万向节装置,属于万向节【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万向节装置,包括传动轴连接体、圆柱体接头、堵塞、连杆、连接套、转动轴连接体;连杆的两端与传动轴连接体后端和转动轴连接体前端之间通过半球面连接,且在两个半面相接处开有的圆柱体连接槽内放入有圆柱体接头,使连杆与传动轴连接体和转动轴连接体之间周向定位;两个堵塞分别套接在连杆两端半球体的后部并螺纹连接在传动轴连接体后端和转动轴连接体前端,使连杆分别与传动轴连接体和转动轴连接体之间轴向定位。本实用新型的万向轴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作用可靠,可有效减少工作失效的机率,延长使用寿命,成本降低。
【专利说明】一种孔底马达用万向节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孔底马达用万向节装置,属于万向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马达转子和传动轴之间是通过万向节装置实现连接的,万向节装置将马达转子的行星运动转换为传动轴的定轴转动,从而传递马达的扭矩给传动轴和钻头。万向节使用比较频繁,万向节失效也是孔底马达失效的主要形式之一,常用的万向节结构主要是花瓣式和球铰式两种,现实中又以花瓣式万向节使用量最大。花瓣式万向节实际平均使用寿命较短,常见失效形式有焊缝处断裂和花瓣掉落。而球铰式的结构复杂,维护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传统万向节装置结构复杂,在长时间使用时,易发生焊缝断裂和花瓣掉落失效等问题,而提出一种孔底马达用万向节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孔底马达用万向节装置,包括传动轴连接体、圆柱体接头、堵塞、连杆、连接套、转动轴连接体;
[0005]传动轴连接体的前端加工有与传动轴后端相匹配的螺纹孔,传动轴连接体的后端加工有连接盲孔,该连接盲孔的内形包括外侧带螺纹的圆柱段和内侧半球体段,在内侧半球体段的内壁开有沿轴向开槽且周向均布的半圆柱体连接槽;
[0006]转动轴连接体的后端加工有与转动轴前端相匹配的螺纹孔,转动轴连接体的前端加工有连接盲孔,该连接盲孔的内形与传动轴连接体后端的连接盲孔内形一致;
[0007]连杆为两根直杆通过螺纹连接在连接套的两端组成的连接杆,连杆的两端端部分别加工有与传动轴连接体后端和转动轴连接体前端的连接盲孔内侧半球体段内形相匹配的半球体,连杆两端的半球体上分别加工有与传动轴连接体后端和转动轴连接体前端的连接盲孔内半圆柱体连接槽相匹配的半圆柱体连接槽;
[0008]堵塞为中心开有通孔的圆柱体结构,堵塞的侧壁加工与传动轴连接体后端和转动轴连接体前端的连接盲孔内带螺纹的圆柱段相匹配的螺纹段,堵塞侧壁螺纹段的后端向外延伸出卡位台,堵塞的通孔内径大于连杆的直杆段外径;
[0009]传动轴连接体的前端与传动轴的后端螺纹连接,转动轴连接体的后端与转动轴的前端螺纹连接,连杆的两端端部半球体分别插入传动轴连接体后端和转动轴连接体前端的连接盲孔内的半球体段,在连杆的两端端部半球体与传动轴连接体后端和转动轴连接体前端的连接盲孔内的半球体段之间形成的每个圆柱体连接槽内均放入有圆柱体接头,使连杆两端分别与传动轴连接体和转动轴连接体之间通过圆柱体接头周向定位,且该圆柱体连接槽与各自圆柱体接头之间留有偏心间隙;两个堵塞分别套接在连杆两端半球体的后部并螺纹连接在传动轴连接体后端和转动轴连接体前端的连接盲孔内的螺纹段,使连杆分别与传动轴连接体和转动轴连接体之间轴向定位,且连杆的两个半球体后端与每个堵塞之间均有活动间隙。[0010]有益效果
[0011]本实用新型的万向轴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作用可靠,可有效减少工作失效的机率,延长使用寿命,成本降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本实用新型万向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3]其中,1-传动轴;2_传动轴连接体;3_圆柱体接头;4_堵塞;5_连杆;6_连接套;7-转动轴连接体;8_转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作进一步描述。
[0015]实施例
[001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孔底马达用万向节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传动轴连接体2、圆柱体接头3、堵塞4、连杆5、连接套6、转动轴连接体7 ;
[0017]传动轴连接体2的前端加工有与传动轴I后端相匹配的螺纹孔,传动轴连接体2的后端加工有连接盲孔,该连接盲孔的内形包括外侧带螺纹的圆柱段和内侧半球体段,在内侧半球体段的内壁开有沿轴向开槽且周向均布的半圆柱体连接槽;
[0018]转动轴连接体7的后端加工有与转动轴8前端相匹配的螺纹孔,转动轴连接体7的前端加工有连接盲孔,该连接盲孔的内形与传动轴连接体2后端的连接盲孔内形一致;
[0019]连杆5为两根直杆通过螺纹连接在连接套6的两端组成的连接杆,连杆5的两端端部分别加工有与传动轴连接体2后端和转动轴连接体7前端的连接盲孔内侧半球体段内形相匹配的半球体,连杆5两端的半球体上分别加工有与传动轴连接体2后端和转动轴连接体7前端的连接盲孔内半圆柱体连接槽相匹配的半圆柱体连接槽;
[0020]堵塞4为中心开有通孔的圆柱体结构,堵塞4的侧壁加工与传动轴连接体2后端和转动轴连接体7前端的连接盲孔内带螺纹的圆柱段相匹配的螺纹段,堵塞4侧壁螺纹段的后端向外延伸出卡位台,堵塞4的通孔内径大于连杆5的直杆段外径;
[0021 ] 传动轴连接体2的前端与传动轴I的后端螺纹连接,转动轴连接体7的后端与转动轴8的前端螺纹连接,连杆5的两端端部半球体分别插入传动轴连接体2后端和转动轴连接体7前端的连接盲孔内的半球体段,在连杆5的两端端部半球体与传动轴连接体2后端和转动轴连接体7前端的连接盲孔内的半球体段之间形成的每个圆柱体连接槽内均放入有圆柱体接头3,使连杆5两端分别与传动轴连接体2和转动轴连接体7之间通过圆柱体接头3周向定位,且该圆柱体连接槽与各自圆柱体接头3之间留有偏心间隙;两个堵塞分别套接在连杆5两端半球体的后部并螺纹连接在传动轴连接体2后端和转动轴连接体7前端的连接盲孔内的螺纹段,使连杆5分别与传动轴连接体2和转动轴连接体7之间轴向定位,且连杆5的两个半球体后端与每个堵塞之间均有活动间隙。
【权利要求】
1.一种孔底马达用万向节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传动轴连接体、圆柱体接头、堵塞、连杆、连接套、转动轴连接体; 传动轴连接体的前端加工有与传动轴后端相匹配的螺纹孔,传动轴连接体的后端加工有连接盲孔,该连接盲孔的内形包括外侧带螺纹的圆柱段和内侧半球体段,在内侧半球体段的内壁开有沿轴向开槽且周向均布的半圆柱体连接槽; 转动轴连接体的后端加工有与转动轴前端相匹配的螺纹孔,转动轴连接体的前端加工有连接盲孔,该连接盲孔的内形与传动轴连接体后端的连接盲孔内形一致; 连杆为两根直杆通过螺纹连接在连接套的两端组成的连接杆,连杆的两端端部分别加工有与传动轴连接体后端和转动轴连接体前端的连接盲孔内侧半球体段内形相匹配的半球体,连杆两端的半球体上分别加工有与传动轴连接体后端和转动轴连接体前端的连接盲孔内半圆柱体连接槽相匹配的半圆柱体连接槽; 堵塞为中心开有通孔的圆柱体结构,堵塞的侧壁加工与传动轴连接体后端和转动轴连接体前端的连接盲孔内带螺纹的圆柱段相匹配的螺纹段,堵塞侧壁螺纹段的后端向外延伸出卡位台,堵塞的通孔内径大于连杆的直杆段外径; 传动轴连接体的前端与传动轴的后端螺纹连接,转动轴连接体的后端与转动轴的前端螺纹连接,连杆的两端端部半球体分别插入传动轴连接体后端和转动轴连接体前端的连接盲孔内的半球体段,在连杆的两端端部半球体与传动轴连接体后端和转动轴连接体前端的连接盲孔内的半球体段之间形成的每个圆柱体连接槽内均放入有圆柱体接头,使连杆两端分别与传动轴连接体和转动轴连接体之间通过圆柱体接头周向定位,且该圆柱体连接槽与各自圆柱体接头之间留有偏心间隙;两个堵塞分别套接在连杆两端半球体的后部并螺纹连接在传动轴连接体后端和转动轴连接体前端的连接盲孔内的螺纹段,使连杆分别与传动轴连接体和转动轴连接体之间轴向定位,且连杆的两个半球体后端与每个堵塞之间均有活动间隙。
【文档编号】F16D3/16GK203441995SQ201320543200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3日
【发明者】卫嵬, 窦外外, 马福保, 裴卫栋, 赵瑜, 畅宁, 李忠九 申请人:山西北方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