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轴承温度的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674141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降低轴承温度的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降低轴承温度的装置,包括轴承本体,在所述本体的侧下方开有一组回油孔,所述回油孔的轴心线与轴承中心线呈45°角。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轴承上开回油孔增加回油量,以降低轴承的温度,在不影响轴承整体结构、强度及工作环境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地控制径向轴承温度过高的问题,避免了因回油不足而引起的轴承温度过高,进而避免了轴承温度过高引起的联锁跳车现象,保证了生产稳定运行。
【专利说明】一种降低轴承温度的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降低轴承温度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4TYD112型空压机为炼钢项目空分配套机组,单轴四级压缩,其额定排气量为53000m3/h,转速7353r/min。现有技术中轴承的每两块瓦之间具有一供油孔,周向均匀布置5个供油小孔,回油则是通过轴承瓦块固定挡环和轴之间的间隙在压力作用下强制排出,在回油排出的过程中,轴承温度快速升高。该机组运行一段时间后,检查发现其径向轴承温度出现了大幅度上升现象,在105°C左右,而机组温度测点的联锁跳车值为120°C,因而影响了空分装置的稳定运行,降低了生产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降低轴承温度的装置。
[0004]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降低轴承温度的装置,包括轴承本体,其改进之处在于,在所述本体的侧下方开有一组回油孔,所述回油孔的轴心线与轴承中心线呈45°角。这样,回油孔斜向上分布在轴承上,以确保通过回油孔回油时不直接喷到轴上。
[000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轴承为全浸式可倾瓦轴承。
[0006]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回油孔分布在轴承的瓦块固定架上。所述回油孔分布在瓦块固定架上的瓦块间隙内。
[0007]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回油孔的数目为2个,所述回油孔的直径为
6.5mm,其回油面积为进油面积的47%。
[0008]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降低轴承温度的装置,通过在轴承上开回油孔增加回油量,以降低轴承的温度,在不影响轴承整体结构、强度及工作环境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地控制径向轴承温度过高的问题,避免了因回油不足而引起的轴承温度过高,进而避免了轴承温度过高引起的联锁跳车现象,保证了生产稳定运行。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实施例一
[0013]本实施例的降低轴承温度的装置,其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轴承本体,在本体的侧下方开有2个直径为Φ6.5mm的回油孔1,其回油面积为进油面积的47%,回油孔I的轴心线与轴承中心线呈45°角。其中,轴承为全浸式可倾瓦轴承,回油孔I分布在轴承的瓦块固定架上,具体为回油孔I分布在瓦块固定架上的两瓦块2间隙内。
[0014]使用时,先参照实物,将回油孔、轴承内径、轴径等相关尺寸参数进行一一测量,利用测量出的尺寸参数,计算该轴承的进油截面积与回油截面积,通过比较判断轴承温度偏高是否为回油不足引起,然后根据判断结果,分析出在该径向轴承现有回油的一侧增加回油孔。在不影响轴承整体结构及强度,同时不改变轴承的工作环境的前提下,使得回油截面积达到进油截面积的一定百分比设置,先根据进油孔的尺寸参数计算现有轴承总的进油截面积,按照轴承所有回油孔截面积为进油孔截面积所要求的百分比,计算出回油孔的截面积的范围,然后通过计算,在不影响轴承整体结构及强度的前提下开几个与进油孔尺寸相近的孔最合适,同时满足轴承全浸的设计要求。如图1和2所示区域,按照计算得出的孔径开孔。
[0015]按照计算得出的开孔孔径开孔以后,回油量增加,同时也加快了润滑油的循环,润滑油在润滑的过程中带走了轴承的一部分热量,从而达到降低轴承温度的目的。
[0016]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降低轴承温度的装置,包括轴承本体,其特征是:在所述本体的侧下方开有一组回油孔,所述回油孔的轴心线与轴承中心线呈45°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轴承温度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轴承为全浸式可倾瓦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低轴承温度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回油孔分布在轴承的瓦块固定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低轴承温度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回油孔分布在瓦块固定架上的瓦块间隙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低轴承温度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回油孔的数目为2个,所述回油孔的直径为6.5mm,其回油面积为进油面积的47%。
【文档编号】F16C37/00GK203477104SQ201320561369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1日
【发明者】汪雁, 金浩 申请人: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