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制动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05877发布日期:2019-02-19 18:2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离合器制动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用于离合器制动器组件的背板,该离合器制动器组件包括一对环形布置的侧板、构造成与各个侧板支承连接的扭矩杆、和可膨胀管,该可膨胀管能操作成当背板被安装在该组件中时使该背板能相对于轴向延伸的扭矩杆在径向向内的方向上移动;

其中,所述背板包括多个开放的腔室,

其中,所述多个开放的腔室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

其中,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中的每个腔室均被外壁、内壁和相对的侧壁中的每一个的内表面界定,

其中,每个外壁相对于每个内壁径向向外定位,

其中,第一腔室的侧壁的内表面和第二腔室的侧壁的内表面在基本平行的方向上延伸,

其中,第一腔室的外壁的内表面和第二腔室的外壁的内表面基本对齐,

其中,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每个的尺寸设计成分别在其内部接纳扭矩杆的一部分和向外偏压的复位弹簧部分,

其中,

所述多个开放的腔室包括中间腔室,

其中,该中间腔室位于该第一腔室和该第二腔室之间,

其中,该中间腔室被外壁、内壁和相对的侧壁中的每一个的内表面界定,

其中,该中间腔室的外壁相对于中间腔室的内壁径向向外定位,

其中,该中间腔室的内壁和外壁两者的内表面在基本平行的方向上延伸,

其中,该中间腔室的侧壁的内表面在基本平行的方向上延伸,

其中,

该中间腔室的外壁的内表面相对于该第一腔室的外壁的内表面径向向外定位,

其中,该中间腔室的外壁的内表面相对于该第二腔室的外壁的内表面径向向外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腔室的内壁的内表面与第二腔室的内壁的内表面基本对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中间腔室的内壁的内表面相对于该第一腔室的内壁的内表面径向向外定位,

其中,该中间腔室的内壁的内表面相对于该第二腔室的内壁的内表面径向向外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腔室的内壁包括下列两者:

第一曲形表面部,它与第一腔室的第一侧壁相邻,以及

第二曲形表面部,它与第一腔室的第二侧壁相邻;

其中,该第一腔室的内壁的内表面位于该第一腔室的内壁的第一曲形表面部和第二曲形表面部之间,

其中,该第一腔室的内壁的内表面定位成比该第一腔室的内壁的第一曲形表面部和第二曲形表面部两者都更加径向向外,

其中,该第二腔室的内壁包括下列两者:

第一曲形表面部,它与第二腔室的第一侧壁相邻,以及

第二曲形表面部,它与第二腔室的第二侧壁相邻;

其中,该第二腔室的内壁的内表面位于该第二腔室的内壁的第一曲形表面部和第二曲形表面部之间,

其中,该第二腔室的内壁的内表面定位成比该第二腔室的内壁的第一曲形表面部和第二曲形表面部两者都更加径向向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腔室的内壁的内表面包括基本平直的表面部,

其中,该第二腔室的内壁的内表面包括基本平直的表面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背板是包括扭矩杆、复位弹簧和可膨胀管的离合器制动器组件的一部分,

其中,第一扭矩杆延伸通过第一腔室,

其中,第一复位弹簧的至少一部分在第一腔室中延伸,

其中,第一腔室的外壁定位成接纳来自该第一复位弹簧的向外的偏压力,

其中,第二扭矩杆延伸通过第二腔室,

其中,第二复位弹簧的至少一部分在该第二腔室中延伸,

其中,第二腔室的外壁定位成接纳来自该第二复位弹簧的向外的偏压力,

其中,该可膨胀管相对于背板径向向外定位,

其中,该可膨胀管能径向地膨胀和收缩,

其中,该可膨胀管的膨胀能被操作以克服来自第一复位弹簧的偏压力和来自第二复位弹簧的偏压力,从而使得背板向内运动,

其中,该可膨胀管的收缩允许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施加有助于背板的向外运动的偏压力,

其中,该向外运动与该向内运动在径向上相反。

7.一种用于离合器制动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用于离合器制动器组件的背板,该离合器制动器组件包括一对环形布置的侧板、构造成用于与所述侧板中的每一个支承连接的扭矩杆、和可膨胀管,该可膨胀管能操作成当背板安装在该组件中时使该背板能相对于轴向延伸的扭矩杆在径向向内的方向上移动,

其中,所述背板包括多个开放的腔室,

其中,所述多个开放的腔室包括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中间腔室,

其中,所述中间腔室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之间,

其中,该第一腔室、该第二腔室和该中间腔室中的每一者分别由外壁、内壁和相对的侧壁中的每一个的内表面界定,

其中,每个外壁相对于每个内壁径向向外定位,

其中,该内壁和该外壁两者的内表面沿基本平行的方向延伸,

其中,所述侧壁的内表面沿基本平行的方向延伸;

其中,所述第一腔室的尺寸设计成能接纳从其中穿过的所述扭矩杆中的第一扭矩杆,

其中,所述第一腔室的尺寸设计成能在其中接纳与该第一扭矩杆相关联的第一复位弹簧的至少一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腔室的外壁构造成接合地接纳来自该第一复位弹簧的向外定向的偏压力;

其中,所述第一腔室的所述侧壁的内表面构造成用于在所述背板径向移动期间与所述第一扭矩杆引导地接合;

其中,所述第一腔室的侧壁的内表面允许在与所述第一扭矩杆接合期间通过它传递扭矩;

其中,所述第二腔室的尺寸设计成能接纳从其中穿过的所述扭矩杆中的第二扭矩杆,

其中,所述第二腔室的尺寸设计成能在其中接纳与该第二扭矩杆相关联的第二复位弹簧的至少一部分;

其中,所述第二腔室的外壁构造成接合地接纳来自该第二复位弹簧的向外定向的偏压力;

其中,所述第二腔室的所述侧壁的内表面构造成用于在所述背板径向移动期间与所述第二扭矩杆引导地接合;

其中,所述第二腔室的侧壁的内表面允许在与所述第二扭矩杆接合期间通过它传递扭矩,

其中,

所述第一腔室的内壁包括下列两者:

第一曲形表面部,它邻近所述第一腔室的第一侧壁;和

第二曲形表面部,它邻近所述第一腔室的第二侧壁;

其中,所述第一腔室的内壁的内表面位于所述第一腔室的内壁的该第一曲形表面部和该第二曲形表面部之间,

其中,所述第二腔室的所述内壁包括下列两者:

第一曲形表面部,它邻近所述第二腔室的第一侧壁;和

第二曲形表面部,它邻近所述第二腔室的第二侧壁;

其中,所述第二腔室的内壁的内表面位于所述第二腔室的内壁的该第一曲形表面部和该第二曲形表面部之间,

其中,

所述第一腔室的内壁的内表面定位成比所述第一腔室的内壁的该第一曲形表面部和该第二曲形表面部两者都更径向向外;

其中,所述第二腔室的内壁的内表面定位成比所述第二腔室的内壁的该第一曲形表面部和该第二曲形表面部两者都更径向向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的外壁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二腔室的外壁的内表面基本对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的内壁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二腔室的内壁的内表面基本对齐。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的内壁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二腔室的内壁的内表面基本对齐。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为包括扭矩杆和可膨胀管的离合器制动器组件的一部分,

其中,第一扭矩杆延伸穿过该第一腔室,

其中,第一复位弹簧与所述第一扭矩杆相关联,

其中,所述第一腔室的外壁接纳来自该第一复位弹簧的向外定向的偏压力;

其中,第二扭矩杆延伸穿过该第二腔室,

其中,第二回位弹簧与所述第二扭矩杆相关联,

其中,所述第二腔室的外壁接纳来自该第二复位弹簧的向外定向的偏压力,

其中,所述可膨胀管定位在所述背板的径向外部,

其中,所述可膨胀管能响应于流体压力的施加径向膨胀,

其中,该可膨胀管的膨胀能操作成克服来自该第一复位弹簧的偏压力和来自该第二复位弹簧的偏压力,以使该背板沿向内的方向径向移动,

其中,所述向内的方向与向外的方向相反,

其中,所述可膨胀管能响应于流体压力的移除径向收缩,

其中,所述可膨胀管的收缩允许该第一复位弹簧和该第二复位弹簧施加有助于背板沿向外的方向径向运动的偏压力。

12.一种用于离合器制动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离合器制动器组件,

其中,所述离合器制动器组件包括整体环形的本体,

其中,所述本体包括一对环形布置的侧板和位于所述侧板之间的环形辋,

其中,所述本体包括中心轴线,

其中,所述制动器离合器组件包括多个扭矩杆,

其中,每个扭矩杆沿轴向方向延伸;

其中,各扭矩杆与各侧板操作性支承地连接,

其中,所述多个扭矩杆包括第一扭矩杆和第二扭矩杆,

其中,所述离合器制动器组件包括多个分离弹簧,

其中,所述多个分离弹簧包括第一分离弹簧和第二分离弹簧,

其中,所述离合器制动器组件包括多个背板;

其中,每个背板可移动地安装成与所述本体操作性支承地连接,

其中,每个背板能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径向移动,

其中,所述多个背板包括第一背板,

其中,所述第一背板包括至少两个腔室,

其中,每个腔室由外壁、内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界定,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腔室包括第一腔室,

其中,所述第一腔室由第一腔室外壁、第一腔室内壁、第一腔室第一侧壁和第一腔室第二侧壁界定;

其中,所述第一腔室外壁定位成比该第一腔室内壁更径向向外;

其中,所述第一腔室外壁包括第一腔室外壁内表面,

其中,所述第一腔室内壁包括第一腔室内壁内表面,

其中,所述第一腔室内壁内表面和所述第一腔室外壁内表面沿基本平行的方向延伸,

其中,所述第一腔室内壁包括邻近该第一腔室第一侧壁的第一曲形表面,

其中,所述第一腔室内壁包括邻近该第一腔室第二侧壁的第二曲形表面,

其中,该第一腔室内壁内表面位于该第一腔室内壁的第一曲形表面和第二曲形表面之间,

其中,该第一腔室内壁内表面比该第一腔室内壁的第一曲形表面和第二曲形表面两者径向向外更多地定位,

其中,该第一腔室第一侧壁包括第一腔室第一侧壁内表面,

其中,该第一腔室第二侧壁包括第一腔室第二侧壁内表面,

其中,该第一腔室第一侧壁内表面和该第一腔室第二侧壁内表面沿基本平行的方向延伸,

其中,该第一扭矩杆延伸穿过该第一腔室,

其中,该第一扭矩杆构造成在该第一背板的径向运动期间接合地引导该第一腔室第一侧壁和该第一腔室第二侧壁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该第一扭矩杆构造成在响应于转动力的扭矩传递期间接合第一腔室第一侧壁和第一腔室第二侧壁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该第一分离弹簧在第一扭矩杆和第一腔室外壁之间至少部分地定位在该第一腔室中,

其中,该第一分离弹簧构造成偏压该第一背板至沿向外方向的径向运动,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腔室包括第二腔室,

其中,该第二腔室由第二腔室外壁、第二腔室内壁、第二腔室第一侧壁和第二腔室第二侧壁界定,

其中,该第二腔室外壁比该第二腔室内壁径向向外更多地定位,

其中,该第二腔室外壁包括第二腔室外壁内表面,

其中,该第二腔室外壁内表面和该第一腔室外壁内表面沿基本平行的方向延伸,

其中,该第二腔室外壁内表面和该第一腔室外壁内表面在基本对齐的方向上延伸,

其中,该第二腔室内壁包括第二腔室内壁内表面,

其中,该第二腔室内壁内表面和该第二腔室外壁内表面沿基本平行的方向延伸,

其中,该第二腔室内壁内表面和该第一腔室内壁内表面沿基本平行的方向延伸,

其中,该第二腔室内壁内表面和该第一腔室内壁内表面沿基本对齐的方向延伸,

其中,该第二腔室内壁包括第一曲形表面,该第一曲形表面邻近该第二腔室第一侧壁,

其中,该第二腔室内壁包括第二曲形表面,该第二曲形表面邻近该第二腔室第二侧壁,

其中,该第二腔室内壁内表面位于该第二腔室内壁的第一曲形表面和第二曲形表面之间,

其中,该第二腔室内壁内表面比第二腔室内壁的第一曲形表面和第二曲形表面两者径向向外更多地定位,

其中,该第二腔室第一侧壁包括第二腔室第一侧壁内表面,

其中,该第二腔室第二侧壁包括第二腔室第二侧壁内表面,

其中,该第二腔室第一侧壁内表面和该第二腔室第二侧壁内表面沿基本平行的方向延伸,

其中,该第二腔室第一侧壁内表面和该第一腔室第一侧壁内表面沿基本平行的方向延伸,

其中,该第二扭矩杆延伸穿过该第二腔室,

其中,该第二扭矩杆构造成在该第一背板的径向运动期间接合地引导该第二腔室第一侧壁和该第二腔室第二侧壁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该第二扭矩杆构造成在响应于转动力的扭矩传递期间接合第二腔室第一侧壁和第二腔室第二侧壁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该第二分离弹簧在该第二扭矩杆和该第二腔室外壁之间至少部分地定位在该第二腔室中,

其中,该第二分离弹簧构造成偏压该第一背板至沿向外方向的径向运动,

其中,该离合器制动器组件包括可膨胀管,

其中,该可膨胀管相对于第一背板径向向外地定位,

其中,该可膨胀管能响应于流体压力的施加而膨胀,

其中,该可膨胀管的膨胀能操作成克服第一分离弹簧的偏压和第二分离弹簧的偏压,由此使第一背板沿向内的方向径向移动,

其中,该向内的方向与所述向外的方向相反,

其中,该可膨胀管能响应于流体压力的移除而径向收缩,

其中,该可膨胀管的收缩允许偏压第一分离弹簧和第二分离弹簧,以便有助于第一背板沿向外方向的径向运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腔室包括第三腔室,其中,该第三腔室定位在该第一腔室和该第二腔室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腔室由第三腔室外壁和第三腔室内壁界定,

其中,该第三腔室外壁包括第三腔室外壁内表面,

其中,该第三腔室内壁包括第三腔室内壁内表面,

其中,该第三腔室内壁内表面和该第三腔室外壁内表面沿基本平行的方向延伸,

其中,该第三腔室由第一腔室第二侧壁和第二腔室第一侧壁界定。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摩擦衬片,

其中,该摩擦衬片包括至少一个摩擦垫,

其中,该摩擦衬片相对于第一背板沿径向向内定位。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摩擦衬片附装在该第一背板上。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