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压无极变速器油口结构。
背景技术:
在传统工农业中,变速传动装置主要为机械式变速箱,这种变速箱是通过不同的齿轮传动比来实现变速的,这样的变速器要实现不同齿轮之间的啮合,啮合时噪声大,而且结构比较复杂,维修保养不方便。因此,液压无极变速器使用越来越广泛。液压无极变速器在工作过程中,需要通过液压油作为传动介质,然而由于与液压无极变速器对接的工农业机械各不相同,因此需要根据客户的设备需求,在液压无极变速器上开设油口。然后现有的液压无极变速器在油口位置,经常会出现漏油的现象,不仅降低了传动效率,而且影响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压无极变速器油口结构,解决了现有液压无极变速器油口密封性能差,经常漏油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压无极变速器油口结构,包括液压无极变速器壳体、壳体盖板以及密封结构;所述无极变速器壳体上开设有一通孔,所述壳体盖板插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密封结构设置于所述通孔和所述壳体盖板之间。
上述的一种液压无极变速器油口结构,其中,所述壳体盖板包括颈部和底座,所述颈部插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底座通过螺母与所述液压无极变速器壳体固定连接。
上述的一种液压无极变速器油口结构,其中,所述壳体盖板上开设有一油口,所述油口贯穿所述壳体盖板且连通所述通孔。
上述的一种液压无极变速器油口结构,其中,所述底座和所述液压无极变速器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结构。
上述的一种液压无极变速器油口结构,其中,所述颈部和所述通孔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结构。
上述的一种液压无极变速器油口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包括开设于所述底座上的槽,所述槽内设置有密封圈。
上述的一种液压无极变速器油口结构,其中,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包括开设于所述颈部上的槽,所述槽内设置有密封圈。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能够达到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根据不同客户的设备需求,在液压无极变速器壳体上开设油口,而且设置有第一密封结构和第二密封结构,能够达到较佳的密封性能,解决了油口漏油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压无极变速器及其油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液压无极变速器油口结构,包括液压无极变速器壳体1、壳体盖板2以及密封结构;无极变速器壳体1上开设有一通孔11,壳体盖板2插设于通孔11内,密封结构设置于通孔11和壳体盖板2之间;具体的,壳体盖板2包括颈部21和底座22,颈部21插设于通孔11内,底座22通过螺母与液压无极变速器壳体1固定连接,最终使整个壳体盖板2与液压无极变速器壳体1固定连接;在壳体盖板2上开设有一油口23,油口23贯穿壳体盖板2且连通通孔11,具体工作时,与液压无极变速器对接的设备上的液压油箱内的液压油通过油口23进入到液压无极变速器内。
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底座22和液压无极变速器壳体1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结构3,具体的,第一密封结构3包括开设于底座22上的槽31,槽31与液压无极变速器壳体1贴合,槽31内设置有密封圈,通过密封圈和液压无极变速器壳体1贴合,实现油口一级密封,提高了密封性能。
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中,颈部21和通孔11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结构4,具体的,第二密封结构4包括开设于颈部21上的槽41,槽内41设置有密封圈,通过密封圈和通孔11内壁贴合,实现油口二级密封,进一步提高油口密封性能,解决了油口漏油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