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油离合器加工机器人用轨道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45407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化生产设备领域,涉及一种轨道组件,具体涉及一种硅油离合器加工机器人用轨道组件。



背景技术: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环境条件和运行工况的变化,发动机的热状况也在改变。因此,必须随时调节发动机的冷却强度。例如,在炎热的夏季,发动机在低速、大负荷下工作,冷却液的温度很高时,风扇应该高速旋转以增加冷却风量,增强散热器的散热能力;而在寒冷的冬天,冷却液温度较低时,或在汽车高速行驶有强劲的迎面风吹过散热器时,风扇继续工作就变得毫无意义了,不仅白白消耗发动机功率,而且还产生很大的噪声。因此,根据发动机的热状况随时对其冷却强度加以调节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在风扇带轮与冷却风扇之间装置硅油风扇离合器,是实现这种调节的方法之一。

硅油风扇离合器,又称为硅油离合器,用硅油作为介质,利用硅油剪切粘力传递扭矩。风扇的转速是考虑在使用条件最恶劣时保证发动机不过热的条件下设计的,因此,在车辆通常行驶过程中,应该把风扇的转速控制在适当范围内,这样才能降低噪声,提高发动机经济性。为了提高硅油风扇离合器的生产效率和精密程度、同时降低人力成本,很多厂家采用自动化生产系统并整合机械人实现了自动化的生产。然而,硅油风扇离合器通常由三种零部件组装而成,先在的很多厂家通常采用三个对应的机械人处理加工每种不同的部件,这样严重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如果能够对这三种不同的机械人进行整合,只使用一台便能实现三种零部件的夹取则能大幅降低成本,这是就需要使用供机械人行走的轨道组件;但是现有的轨道通常长度较短,需要使用多个轨道拼接成完整的机械人行走的轨道,这需要非常严谨的设计,否则会造成硅油风扇离合器不良率的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硅油离合器加工机器人用轨道组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硅油离合器加工机器人用轨道组件,它包括首尾相接且水平设置的多块连接板、垫于相邻两块所述连接板连接处底部的多块垫块、设置于相对应两块所述垫块底部的多块底板、安装在所述连接板上方且首尾相接的多块轨道梁、设置于所述轨道梁和所述连接板之间的多个轨道调整件、安装在所述轨道梁顶部的滑轨以及设置于所述滑轨上方的挡灰板。

优化地,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挡灰板两端的限位块。

优化地,它还包括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滑轨上的移动座,所述移动座还与设置于所述轨道梁两侧的齿条相啮合。

优化地,它还包括固定在所述轨道梁侧面用于放置坦克链的链槽。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硅油离合器加工机器人用轨道组件,通过采用相配合的连接板、垫块、底板、轨道梁和轨道调整件的配合,能够保证轨道梁严格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从而保证机器人在轨道组件上行走的精度和质量,确保产品的生产良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硅油离合器加工机器人用轨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连接板;2、底板;3、垫块;4、链槽;5、轨道调整件;6、轨道梁;7、齿条;8、滑轨;9、挡灰板;10、限位块;11、坦克链;12、机器人;13、移动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的硅油离合器加工机器人用轨道组件,主要包括连接板1、底板2、垫块3、轨道调整件5、轨道梁6、滑轨8和挡灰板9。

其中,连接板1有多块,它们首尾相接且水平设置,形成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的两排。垫块3也有多块,它们分别对应垫于相邻两块连接板1的连接处底部(形成与连接板1相对应的两排)。底板2有多块,它们分别设置于两排垫块3中相对应的两块垫块3的下方。轨道梁6也有多块,它们安装在连接板1的上方,首尾相接并形成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的两排。轨道调整件5有多个,它们分作两排设置于轨道梁6和连接板1之间(每个轨道调整件5为两块调整块或者与其间隔设置的一块调整块)。滑轨8安装在轨道梁6的顶部,用于保证机器人12的直线运行。挡灰板9设置于滑轨8的上方,用于放置灰尘落入轨道组件中,影响机器人12的运行。

在本实施例中,该轨道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挡灰板9两端的限位块10,限位块10通常由弹性材料制得,以向机器人12提供缓冲。机器人12是安装在移动座13上进行移动的;移动座13可滑动地安装在滑轨8上,它与设置于轨道梁6两侧的齿条7相啮合。轨道梁6的侧面固定有用于放置坦克链11的链槽4。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