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尤其是一种新型外圈注塑槽带滚花的轴承。
背景技术:
轴承是在机械传动过程中起固定和减小载荷摩擦系数的部件,也可以说,当其它机件在轴上彼此产生相对运动时,用来降低动力传递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和保持轴中心位置固定的机件。现在的轴承在使用时都是通过轴承外圈与轴承内圈之间发生相对转动来进行动力传递,由于轴承外圈与轴承内圈易发生相对转动,所以现在的轴承无法作为固定转轮进行使用,使用时比较单一,而且,现在轴承的内圈与外界的轴杆连接时连接不牢固,容易滑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轴承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外圈注塑槽带滚花的轴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外圈注塑槽带滚花的轴承,包括轴承外圈、轴承内圈、多个钢珠以及保持架,所述轴承外圈套装在轴承内圈的外侧,轴承外圈与轴承内圈的对置周面上设有安置所述钢珠的导轨槽,所述保持架套装在钢珠上;
所述轴承还包括防尘盖,所述导轨槽的两侧设有卡槽,所述防尘盖卡合在该卡槽内,所述轴承外圈与轴承内圈的对置周面之间位于所述钢珠的两侧连接有支撑柱,在轴承外圈与轴承内圈上设有便于支撑柱插入的插入槽,在轴承外圈的插入槽和轴承内圈的插入槽内固定有弹簧,所述支撑柱的两端分别插入到插入槽内与所述弹簧连接,所述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轴承外圈与轴承内圈之间的间隙大于钢珠的直径,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时,轴承外圈与轴承内圈之间的间隙小于钢珠的直径;
所述轴承内圈的内侧设有可拆卸的轴套,轴套上设有与外界轴杆连接的连接孔,在连接孔的中部设有卡轴槽。
上述的一种新型外圈注塑槽带滚花的轴承,所述轴承外圈的外周面上设有周向延伸的注塑槽。
上述的一种新型外圈注塑槽带滚花的轴承,所述轴套的外侧设有多个卡扣,轴承内圈的内壁上设有与卡扣对应的卡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轴承在使用时,轴承外圈受到径向挤压力,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之间支撑柱两端的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轴承外圈与轴承内圈之间的间隙小于钢珠的直径,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与钢珠的表面接触,即可作为正常的轴承使用,在轴承外圈受到的径向挤压力消失时,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之间支撑柱两端的弹簧恢复自然状态,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圈之间通过固定的支撑柱连接,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圈无法发生相对转动,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圈即为一个整体可作为转轮进行使用,此轴承可根据不同的环境选择不同的功能进行使用;轴承内圈的内侧设有可拆卸的轴套,轴套上设有与外界轴杆连接的连接孔,在连接孔的中部设有卡轴槽,卡轴槽便于与轴杆卡接,保证了高速转动轴承高强度的连接需求,而且轴套的外侧设有多个卡扣,轴承内圈的内壁上设有与卡扣对应的卡口,轴套可以随意拆装,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区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新型外圈注塑槽带滚花的轴承,包括轴承外圈1、轴承内圈2、多个钢珠3以及保持架4,轴承外圈1套装在轴承内圈2的外侧,轴承外圈1与轴承内圈2的对置周面上设有安置钢珠3的导轨槽,保持架4套装在钢珠3上;
轴承还包括防尘盖5,导轨槽的两侧设有卡槽6,防尘盖5卡合在该卡槽6内,轴承外圈1的外周面上设有周向延伸的注塑槽7,注塑槽7为直角槽,轴承外圈1与轴承内圈2的对置周面之间位于钢珠3的两侧连接有支撑柱8,支 撑柱8的数量为多个,在轴承外圈1与轴承内圈2上设有便于支撑柱8插入的插入槽9,在轴承外圈的插入槽和轴承内圈的插入槽内固定有弹簧10,支撑柱8的两端分别插入到插入槽9内与弹簧10连接,弹簧10处于自然状态时,轴承外圈1与轴承内圈2之间的间隙大于钢珠3的直径,弹簧10处于压缩状态时,轴承外圈1与轴承内圈2之间的间隙小于钢珠3的直径。
该轴承在使用时,轴承外圈1受到径向挤压力,轴承外圈1和轴承内圈2之间支撑柱8两端的弹簧10处于压缩状态,轴承外圈1与轴承内圈2之间的间隙小于钢珠3的直径,轴承内圈2和轴承外圈1与钢珠的表面接触,即可作为正常的轴承使用,在轴承外圈受到的径向挤压力消失时,轴承外圈1和轴承内圈2之间支撑柱8两端的弹簧10恢复自然状态,轴承内圈2与轴承外圈1之间通过固定的支撑柱8连接,轴承内圈2与轴承外圈1无法发生相对转动,轴承内圈2与轴承外圈1即为一个整体可作为转轮进行使用,此轴承可根据不同的环境选择不同的功能进行使用。
进一步,轴承内圈2的内侧设有可拆卸的轴套11,轴套11上设有与外界轴杆连接的连接孔12,在连接孔12的中部设有卡轴槽13,卡轴槽13便于与轴杆卡接,保证了高速转动轴承高强度的连接需求,而且轴套11的外侧设有多个卡扣14,轴承内圈2的内壁上设有与卡扣14对应的卡口15,轴套11可以随意拆装,使用方便。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