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密封填料的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45121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免密封填料的密封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结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效果好、安全和环保的免密封填料的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常规性风、烟等气体介质检修人孔门及检修孔洞均采用盘根、石棉、塑胶或陶瓷纤维等材料作为人孔门关闭后的密封填料,采用螺栓压紧方式提升严密性。但在实际应用中受各种原因影响,风门密封往往无法满足系统的长周期密封要求。如安装初期密封件填装的不合格,风门紧固不均匀,长期运行密封件的老化、吹损,温度影响紧固螺栓的疲劳松动等一系列的原因均会引起人孔门的泄漏,且还会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泄漏量持续增大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系统的安全运行,且不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免密封填料的密封结构,该密封结构在不使用密封填料的基础上就能实现优良的密封效果,且具有安全、可靠、经济、环保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免密封填料的密封结构,该密封结构可应用于各种形式及尺寸的人孔门、检修孔洞、观察视窗等的封闭密封,也可应用于中低压力的其它气体、液体以及气体、液体、细小颗粒状固体的混合型可流动介质的孔洞密封方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免密封填料的密封结构,包括:

第一密封门,其包括第一板体以及焊接在所述第一板体板面上且由至少两个相互紧贴套设的第一框架组成的第一框体,所述第一框架的框面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凹陷部,以使得所述第一框架的框面上形成内凹外凸的波纹状;

第二密封门,其包括第二板体以及焊接在所述第二板体板面上且由至少两个相互紧贴套设的第二框架组成的第二框体,所述第二框架的框面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凹陷部,以使得所述第二框架的框面上形成内凸外凹的波纹状;

其中,所述第二框架的框面上的波纹状的凸出部位嵌设在第一凹陷部内,所述第一框架的框面上的波纹状的凸出部位嵌设在第二凹陷部内,以将所述第一密封门和所述第二密封门紧贴扣合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免密封填料的密封结构通过第一密封门和第二密封门相扣合,将第二密封门上的凸出部位容置在第一密封门上的多个第一凹陷部内,将第一密封门上的凸出部分容置在第二密封门上的多个第二凹陷部内,实现了迷宫式密封工作原理,泄漏风在通过第一密封门和第二密封门之间的间隙时,因为涡流的产生,能量在动能、势能中相互转换消耗,直至最终消亡。这种结构能够形成完整的密封空间,有效保证密封性。同时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能够增强第一密封门和第二密封门的刚性,有效的防止密封结构的变形。

优选的是,所述的免密封填料的密封结构中,所述多个第一凹陷部的形状与大小与所述多个第二凹陷部的形状和大小均相同。从而能够实现最佳的密封效果。

优选的是,所述的免密封填料的密封结构中,所述第一框体由5~10个相互紧贴套设的第一框架组成,且所述第二框架的数量与所述第一框架的数量相同。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的大小以及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个数,从而在节省原料的基础上,起到良好的密封效果。

优选的是,所述的免密封填料的密封结构中,所述第一框体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板体的厚度,所述第二框体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板体的厚度。

优选的是,所述的免密封填料的密封结构中,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的大小相同,且均为矩形。

优选的是,所述的免密封填料的密封结构中,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的外周缘均向外延伸出翅部,所述翅部上开设有贯通孔,所述第一密封门和所述第二密封门通过螺钉穿过所述贯通孔,使得所述第一密封门和所述第二密封门固定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免密封填料的密封结构中,所述第一框体和所述第二框体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密封门和所述第二密封门通过螺钉穿过所述通孔,使得所述第一密封门和所述第二密封门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免密封填料的密封结构在第一密封门和第二密封门相扣合以后,还需要对第一密封门和第二密封门进行紧固,其紧固方式有多种,例如,在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外周缘分别延伸出多个翅部,在多个翅部上开设贯通孔,通过螺钉实现第一密封门和第二密封门的固定连接;或者在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上开设贯通孔,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免密封填料的密封结构中,所述多个第一凹陷部和所述多个第二凹陷部的宽度均为其深度的1.5~2.5倍,可达到最佳严密性效果。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免密封填料的密封结构能够适应于高温气体孔洞的密封,可有效防止因介质温度的频繁交变、紧固螺栓的疲劳松动、密封填料老化吹损等引起的密封性能差及时间越长密封效果越差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免密封填料的密封结构可应用于各种形式及尺寸的人孔门、检修孔洞、观察视窗等结构的封闭密封,也可应用于中低压力的其它气体、液体以及气体、液体、细小颗粒状固体的混合型可流动介质的孔洞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免密封填料的密封结构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免密封填料的密封结构的第一密封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免密封填料的密封结构的第二密封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免密封填料的密封结构中第一密封门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免密封填料的密封结构中第二密封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免密封填料的密封结构中第一密封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免密封填料的密封结构中第一密封门和第二密封门的紧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免密封填料的密封结构,包括:

第一密封门1,其包括第一板体110以及焊接在所述第一板体110板面上且由至少两个相互紧贴套设的第一框架121组成的第一框体120,所述第一框架121的框面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凹陷部3,以使得所述第一框架121的框面上形成内凹外凸的波纹状;

第二密封门2,其包括第二板体210以及焊接在所述第二板体210板面上且由至少两个相互紧贴套设的第二框架221组成的第二框体220,所述第二框架221的框面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凹陷部4,以使得所述第二框架221的框面上形成内凸外凹的波纹状;

其中,所述第二框架221的框面上的波纹状的凸出部位嵌设在第一凹陷部3内,所述第一框架121的框面上的波纹状的凸出部位嵌设在第二凹陷部4内,以将所述第一密封门1和所述第二密封门2紧贴扣合在一起。所述多个第一凹陷部3的形状与大小与所述多个第二凹陷部4的形状和大小均相同。并且所述第一凹陷部3和第二凹陷部4的深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可小于第一框体120和第二框体220的厚度,可等于,也可大于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的厚度。并且第一框体120的外周缘可与所述第一板体110的外周缘重合可以置于第一板体110外周缘的内部,第二框体220的外周缘可与第二板体210的外周缘重合,也可以置于第二板体210外周缘的内部,并且相邻的两个第一框架121中,第一框架121的内周缘和外周缘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第一凹陷部3和第二凹陷部4形状和大小相同时,多个第一凹陷部3和多个第二凹陷部4的宽度均为其深度的1.5~2.5倍。

该实施例所述的免密封填料的密封结构通过第一密封门1和第二密封门2相扣合,将第二密封门2上的凸出部位容置在第一密封门1上的多个第一凹陷部3内,将第一密封门1上的凸出部分容置在第二密封门2上的多个第二凹陷部4内,实现了迷宫式密封工作原理,泄漏风在通过第一密封门1和第二密封门2之间的间隙时,因为涡流的产生,能量在动能、势能中相互转换消耗,直至最终消亡。这种结构能够形成完整的密封空间,有效保证密封性。同时第一框体120和第二框体220能够增强第一密封门1和第二密封门2的刚性,有效的防止密封结构的变形。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框体120由5~10个相互紧贴套设的第一框架121组成,所述第二框架221的个数与所述第一框架121的个数相同。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第一框体120和第二框体220的大小以及第一框架121和第二框架221的个数,从而在节省原料的基础上,起到良好的密封效果。

所述第一框体120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板体110的厚度,所述第二框体220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板体210的厚度。所述第一板体110和所述第二板体210的大小相同。所述第一板体110和所述第二板体210均为矩形。

在第一密封门1和第二密封门2相扣合以后,还需要对第一密封门1和第二密封门2进行紧固,其紧固方式有多种,例如,如图6所示,在第一板体110和第二板体120的外周缘分别延伸出多个翅部5,在多个翅部5上开设贯通孔510,通过螺钉实现第一密封门1和第二密封门2的固定连接;或者如图7所示,在第一框体120和第二框体220上开设通孔6,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与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