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径向轴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22168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瓦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强度径向轴瓦。



背景技术:

轴瓦是滑动轴承和轴颈接触的部分,形状为瓦状的半圆柱面,非常光滑,一般用青铜、减摩合金等耐磨材料制成,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用木材、工程塑料或橡胶制成。轴瓦有整体式和剖分式两种,整体式轴瓦通常称为轴套(Bushing)。整体式轴瓦有无油沟和有油沟两种。轴瓦与轴颈采用间隙配合,一般与不随轴旋转。现有的轴瓦作为滑动轴承和轴接触的部分,滑动轴承工作时,由于轴瓦上缺少耐磨层、是直接与转轴接触的,导致出现磨损程度高、使用寿命短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的高强度径向轴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高强度径向轴瓦,包括和轴颈转动连接且由上瓦本体和下瓦本体合围而成的轴颈孔,其特征在于:上瓦本体、下瓦本体内侧分别设有长度和厚度相同的上端耐磨结构、下端耐磨结构,上端耐磨结构和下端耐磨结构合围形成一个环形耐磨结构,上端耐磨结构和上瓦本体内侧表面围合起来的用于存储润滑油的润滑腔,润滑腔与上瓦本体径向外侧通过输油通道相连,轴颈孔周侧设有通向上瓦本体和下瓦本体径向外侧表面的散热结构。上端耐磨结构和下端耐磨结构的设置提高了径向轴瓦的耐磨度、延长了使用寿命,由上瓦本体内侧表面和上端耐磨结构围合起来的装有润滑油的润滑腔的设置增加了径向轴瓦在使用过程中的润滑性、进一步减小了径向轴瓦的磨损率。

优选地,上端耐磨结构包括分别位于润滑腔沿轴颈旋转方向两侧的横截面呈直角的角型耐磨合金层和横截面呈水平直线型的一字型耐磨合金层,角型耐磨合金层的竖直边设于上瓦本体轴向一端的端部、水平边设于上瓦本体的内侧;下端耐磨结构包括横截面形状分别呈竖直线、水平线的竖直耐磨合金层和水平耐磨合金层,竖直耐磨合金层覆设于下瓦本体靠近角型耐磨合金层的一端的端表面。角型耐磨合金层和竖直耐磨合金层的设置提高了对径向轴瓦外端部的保护。

优选地,上瓦本体、下瓦本体径向内侧沿轴颈旋转方向设有若干并行设置的底端大、出口端小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的环形安装槽,环形安装槽内嵌有与其相适配的梯形耐磨合金层。环形安装槽和与其相适配的梯形耐磨合金层的设置增强了梯形耐磨合金层与径向轴瓦的连接牢固度。

优选地,所有的梯形耐磨合金层中的大部设于润滑腔的底部。增加润滑腔底部的耐磨度。

优选地,上瓦本体和下瓦本体轴向靠近角型耐磨合金层的一端的端表面凸设有内端小、外端大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的环形凸条,角型耐磨合金层、竖直耐磨合金层内设有与环形凸条相适配的嵌合槽。等腰梯形的环形凸条和角型耐磨合金层、竖直耐磨合金层上嵌合槽的设置增强了角型耐磨合金层、竖直耐磨合金层与径向轴瓦的连接牢固度。

优选地,散热结构包括若干个位于连通于润滑腔和上瓦本体径向外侧表面的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的第一散热通道,下瓦本体内侧设有下端耐磨结构处设有若干连通轴颈孔和下瓦本体径向外侧表面的且同处于另一竖直面上的第二散热通道。第一散热通道、第二散热通道的设置加快了使用过程中的径向轴瓦上的热量排放速度、为径向轴瓦有可靠的工作强度提供了一份保证。

优选地,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沿轴颈孔的轴向呈错位设置,且第二散热通道比起第一散热通道更靠近轴颈孔一端的端部。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的轴向错位设置进一步加快了热量的排放速度、提高了散热效率。

优选地,上瓦本体内未覆设有上端耐磨结构段设有若干个连通于轴颈孔和上瓦本体径向外侧表面的注水通道。注水通道的设置大大提高了径向轴瓦内的热量快速排出,提高了其使用寿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高强度径向轴瓦的优点在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上端耐磨结构、下端耐磨结构、及由上瓦本体内侧表面和上端耐磨结构围合起来的装有润滑油的润滑腔的设置增加了径向轴瓦在使用过程中的润滑性、进一步减小了径向轴瓦的磨损率,保证径向轴瓦在工作时有稳定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提供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中,上瓦本体11、下瓦本体12、轴颈孔13、上端耐磨结构2、角型耐磨合金层21、一字型耐磨合金层22、下端耐磨结构3、竖直耐磨合金层31、水平耐磨合金层32、梯形耐磨合金层33、润滑腔4、输油通道5、散热结构6、第一散热通道61、第二散热通道62、环形安装槽7、环形凸条81、嵌合槽82、注水通道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高强度径向轴瓦,包括和轴颈转动连接且由上瓦本体11和下瓦本体12合围而成的轴颈孔13,其特征在于:上瓦本体11、下瓦本体12内侧分别设有长度和厚度相同的上端耐磨结构2、下端耐磨结构3,上端耐磨结构2和下端耐磨结构3合围形成一个环形耐磨结构,上端耐磨结构2和上瓦本体11内侧表面围合起来的用于存储润滑油的润滑腔4,润滑腔4与上瓦本体11径向外侧通过输油通道5相连,轴颈孔13周侧设有通向上瓦本体11和下瓦本体12径向外侧表面的散热结构6,上端耐磨结构2和下端耐磨结构3的设置提高了径向轴瓦的耐磨度、延长了使用寿命,由上瓦本体11内侧表面和上端耐磨结构2围合起来的装有润滑油的润滑腔4的设置增加了径向轴瓦在使用过程中的润滑性、进一步减小了径向轴瓦的磨损率。

具体地,这里的上端耐磨结构2包括分别位于润滑腔4沿轴颈旋转方向两侧的横截面呈直角的角型耐磨合金层21和横截面呈水平直线型的一字型耐磨合金层22,角型耐磨合金层21的竖直边设于上瓦本体11轴向一端的端部、水平边设于上瓦本体11的内侧;下端耐磨结构3包括横截面形状分别呈竖直线、水平线的竖直耐磨合金层31和水平耐磨合金层32,竖直耐磨合金层31覆设于下瓦本体12靠近角型耐磨合金层21的一端的端表面,角型耐磨合金层21和竖直耐磨合金层31的设置提高了对径向轴瓦外端部的保护;这里的上瓦本体11、下瓦本体12径向内侧沿轴颈旋转方向设有若干并行设置的底端大、出口端小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的环形安装槽7,环形安装槽7内嵌有与其相适配的梯形耐磨合金层33,环形安装槽7和与其相适配的梯形耐磨合金层33的设置增强了梯形耐磨合金层33与径向轴瓦的连接牢固度;这里的所有的梯形耐磨合金层33中的大部设于润滑腔4的底部,增加润滑腔4底部的耐磨度;这里的上瓦本体11和下瓦本体12轴向靠近角型耐磨合金层21的一端的端表面凸设有内端小、外端大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的环形凸条81,角型耐磨合金层21、竖直耐磨合金层31内设有与环形凸条81相适配的嵌合槽82,等腰梯形的环形凸条81和角型耐磨合金层21、竖直耐磨合金层31上嵌合槽82的设置增强了角型耐磨合金层21、竖直耐磨合金层31与径向轴瓦的连接牢固度。

进一步地,这里的散热结构6包括若干个位于连通于润滑腔4和上瓦本体11径向外侧表面的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的第一散热通道61,下瓦本体12内侧设有下端耐磨结构3处设有若干连通轴颈孔13和下瓦本体12径向外侧表面的且同处于另一竖直面上的第二散热通道62,第一散热通道61、第二散热通道62的设置加快了使用过程中的径向轴瓦上的热量排放速度、为径向轴瓦有可靠的工作强度提供了一份保证;这里的第一散热通道61和第二散热通道62沿轴颈孔13的轴向呈错位设置,且第二散热通道62比起第一散热通道61更靠近轴颈孔13一端的端部,第一散热通道61和第二散热通道62的轴向错位设置进一步加快了热量的排放速度、提高了散热效率;这里的上瓦本体11内未覆设有上端耐磨结构2段设有若干个连通于轴颈孔13和上瓦本体11径向外侧表面的注水通道9,注水通道9的设置大大提高了径向轴瓦内的热量快速排出,提高了其使用寿命。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上瓦本体11、下瓦本体12、轴颈孔13、上端耐磨结构2、角型耐磨合金层21、一字型耐磨合金层22、下端耐磨结构3、竖直耐磨合金层31、水平耐磨合金层32、梯形耐磨合金层33、润滑腔4、输油通道5、散热结构6、第一散热通道61、第二散热通道62、环形安装槽7、环形凸条81、嵌合槽82、注水通道9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