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45489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电子设备支撑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支撑电子设备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各类智能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相应的辅助性配件也越来越丰富。用于支撑智能电子设备的支架便是其中一种。它可以将智能电子设备支撑起来,使电子设备的屏幕和用户成一个合适的角度,便于用户观看。

但是,现有的支架在使用时,电子设备的线材会裸露出来。这样,一方面由于线材较长,堆叠在一起容易打结;另一方面,也不整洁美观。

虽然也有采用卡线结构来固定线材的支架,但是,若卡的太松则容易脱落,卡的太紧又会难以将线材装进去,使用起来并不十分便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使用过程中便于收纳电子设备的线材的支撑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支撑装置,其包括:外壳以及内壳,该内壳可以拆卸的装设于该外壳中;该外壳包括:外壳底部、外壳支撑件;该外壳支撑件一端固定于该外壳底部,远离该外壳底部的一端包括至少一个外壳支撑部;该内壳包括:内壳底部、内壳支撑件;该内壳支撑件一端固定于该内壳底部,远离该内壳底部的一端包括至少一个内壳支撑部;该内壳底部上设有用于固定充电线的固定装置;该内壳装设于该外壳中时,该外壳底部与该内壳底部位置对应;外壳支撑件与内壳支撑件位置对应;该至少一个外壳支撑部与该至少一个内壳支撑部位置对应;该内壳底部与该外壳底部之间形成用于收纳充电线的容置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可相互的拆装组合的内壳与外壳构成电子设备支撑装置,并将电子设备对于的线材收纳于该电子设备支撑装置的容置空间中。由此,不但保证了可以帮助用户构造简洁的工作及生活环境,而且还便于更换充电线。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子设备支撑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分解立体图;

图2是图1中另一个角度的内壳20以及电子设备40的组合立体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子设备支撑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电子设备40的组装立体图。

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子设备支撑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分解立体图。该电子设备支撑装置包括:外壳10以及内壳20,该内壳20可以滑动的装设于该外壳10中。

该外壳10包括:外壳底部11、外壳支撑件12。该外壳支撑件12一端固定于该外壳底部11,远离该外壳底部11的一端包括至少一个外壳支撑部。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该至少一个外壳支撑部包括:外壳第一支撑部121,外壳第二支撑部122。

该内壳20包括:内壳底部21、内壳支撑件22。该内壳支撑件22一端固定于该内壳底部21,远离该内壳底部21的一端包括至少一个内壳支撑部。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该至少一个内壳支撑部包括:内壳第一支撑部221,内壳第二支撑部222。请一并参阅图2,该内壳底部21上设有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用于固定第一电子设备30的充电线31的头部,进而使得手机放置在支架上的时候固定手机。

具体的,该固定装置包括:设置于该内壳底部21上的线头固定件212,以及设置于该线头固定件212上的头部固定孔2121;该线头固定件212可转动的设置于该内壳底部21。第一电子设备30放置在该支架上并插入充电线31的线头之后,可以在一定范围和方向上调整位置。可选的,该固定装置可以仅包括:一个设置于该内壳底部21上的头部固定孔2121。

具体的,线头固定件212可转动的设置于该内壳底部21的具体结构是:该内壳底部21上还设置有一个避空位213,该线头固定件212则包括一个转轴2122,该转轴2122的两端分别插入该避空位213的内壁中,其中,线头固定件212可以在该避空位213转动。

如图3所示,其中,当该内壳20装设于该外壳10中时,在该内壳底部21与该外壳底部11之间形成用于收纳充电线的容置空间A。优化的,该内壳底部21与该外壳底部11位置对应,该内壳支撑件22与该外壳支撑件12位置对应,该外壳支撑部与该内壳支撑部位置对应。具体的,该内壳20可以通过螺丝、铆钉、卡扣等方式固定于该外壳10中。由于这些固定方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悉的方式,在此就不一一赘述具体结构。

具体的,该外壳第一支撑部121为该外壳支撑件12的顶部边缘的一部分;该外壳第二支撑部122从该外壳支撑件12的顶部边缘的另一部分向下弯折并延伸形成一个支撑面板;在该外壳第二支撑部122上设有一外壳卡置槽1221。该内壳第一支撑部221位该内壳支撑件22的顶部边缘的一部分;该内壳第二支撑部222从该内壳支撑件22的顶部边缘另一部分向下弯折并延伸形成一个支撑面板。在该内壳第二支撑部222上设有一内壳卡置槽2221。该内壳20装设于该外壳10中时,该卡置槽1211与该内壳卡置槽2221位置对应。

优化的,在内壳卡置槽2221顶端设有内壳开口2222。该第二电子设备40的充电线41从该内壳开口2222处伸出到内壳卡置槽2221中,并插接于第二电子设备40的充电接口。

优化的,外壳支撑件12一侧设置有一开口作为外壳出线口123;内壳支撑件22一侧设置有一开口作为内壳出线口223。该外壳出线口123与该内壳出线口223位置对应。

优化的,该内壳20面向该外壳10的一面设置有线槽224。第一电子设备30的充电线31以及第二电子设备40的充电线41可以卡置于该线槽224中。

使用时,第一电子设备30的充电线31的头部从该内壳底部21的固定孔2121向上穿出并固定于该固定孔2121中;充电线31的线材卡置于该内壳20的线槽224中,另一端从内壳出线口223穿出,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露出部分线材的长度,并将多余的线材放置于该内壳底部21的下方;同样的,第二电子设备40的充电线41的头部置于该内壳卡置槽2221中,给第二电子设备40充电,线材部分从该内壳开口2222穿出并卡入线槽224中,另一端则同样从该内壳出线口223穿出,多余的线材放置于该内壳底部21的下方。

请继续参看图3,将内壳20装设于该外壳10中。该外壳底部11与该内壳底部21位置对应;外壳支撑件12与内壳支撑件22位置对应;该外壳第一支撑部121与该内壳第一支撑部221位置对应;该外壳第二支撑部122与该内壳第二支撑部222位置对应;该外壳出线口123与该内壳出线口223位置对应;该外壳卡置槽1221与该内壳卡置槽2221位置对应。

第一电子设备30与充电线31的头部插接后,调整位置,搁置于该内壳第一支撑部221与该外壳第一支撑部121上。第二电子设备40卡置于该外壳卡置槽1221与该内壳卡置槽2221中。第一电子设备30的充电线31与第二电子设备40的充电线41,则收纳于该内壳底座21与该外壳底座11之间的容置空间A中。若需更换充电线31或41,只需将内壳20从该外壳10中抽出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采用可相互的拆装组合的内壳与外壳构成电子设备支撑装置,并将电子设备对于的线材收纳于该电子设备支撑装置的容置空间中。线材冲线从电子设备支撑装置一侧的后方伸出,不易被看到,且不影响工作或生活,从而有利于帮助用户构造简洁的工作及生活环境。并且充电线的更换也较为便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