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齿轮箱中的磁性油塞及其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32891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塞及其加工方法,尤其是一种满足轨道交通行业的高可靠性的要求的轨道交通齿轮箱中的磁性油塞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磁性油塞一般置于齿轮箱底部润滑油池的最低点,用于吸附因正常工作磨损后产生的游离铁磁杂质。传统的磁性油塞对磁铁固定基本采用过盈联接、或挡圈固定、或螺栓联接的方式进行固定,其中,过盈联接由于机体与永久磁铁的膨胀系数不同,温度的变化会导致两者分离;挡圈固定和螺栓联接都需要配置相应的附件,即便如此,设备工作中的震动容易引起螺栓松动,或挡圈产生震动噪音,如果挡圈的弹力不足,同样失去对永久磁铁的限位固定作用。目前磁性油塞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尤其是不能满足轨道交通行业对齿轮箱提出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传统的磁性油塞中永久磁铁的固定方式不可靠,或需要通过其他附件定位等一系列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轨道交通齿轮箱中的磁性油塞及其加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轨道交通齿轮箱中的磁性油塞,包括油塞本体和永久磁铁,其特征在于:油塞本体含有圆柱沉孔的外螺纹旋塞,沉孔内设有永久磁铁固定区、铆压边和收纳区,其中,永久磁铁通过铆压边固定在位于杯底的永久磁铁固定区。

在本发明中:油塞本体的螺帽体上设有防松铁丝孔。

在本发明中:油塞本体由不锈钢材料制作。

一种上述磁性油塞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a)按照传统工艺将坯料加工形成实心的油塞本体;

b)在实心的油塞本体与永久磁铁匹配的沉孔;

c)在沉孔中扩孔,扩孔深度抵达永久磁铁固定区与收纳区交汇处,预留铆压边;

d)将永久磁铁置于沉孔后由铆压边固定。

在上述磁性油塞的加工方法中:沉孔的外螺纹在实心的油塞本体工序完成后加工,或在沉孔工序完成后加工,或在永久磁铁的铆压边固定工序完成后加工。

在上述磁性油塞的加工方法中:步骤a的油塞本体的螺帽体上还要加工防松铁丝孔。

在上述磁性油塞的加工方法中:所述的坯料为不锈钢坯料。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由于永久磁铁是通过铆压边固定在磁性油塞的沉孔中,固定后一般不会拆卸,固定及其可靠,且结构紧凑,无需维护。由于油塞本体上设有收纳区,可以收纳吸附后的铁磁杂质,防止重复进入润滑油中影响润滑油性能。由于油塞外端设有多组防松铁丝孔,可便于防松铁丝的缠绕。本发明提供的磁性油塞加工方法,工序简单且比较成熟,对永久磁铁通过铆压固定更加可靠且产品合格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油塞本体,2、永久磁铁,3、收纳区,4、铆压边,5、防松铁丝孔。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非限制性的公开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由图1可见,轨道交通齿轮箱中的磁性油塞包括油塞本体1和永久磁铁2,其中:油塞本体1含有圆柱沉孔的外螺纹旋塞,沉孔外螺纹旋塞内设有永久磁铁固定区、铆压边4和收纳区3,其中,永久磁铁2通过铆压边3固定在位于沉孔底部的永久磁铁固定区。

在本发明中:油塞本体1的螺帽体上设有防松铁丝孔5。

具体实施时,油塞本体由不锈钢材料制作。

具体使用时,磁性油塞与普通油塞一样,在齿轮箱注入润滑油前,先将磁性油塞旋装在齿轮箱底部的放油口上,并通过贯通的防松铁丝孔5由铁丝定位。在更换润滑油时,先解除定位铁丝,再从齿轮箱底部的放油口上旋下磁性油塞,放掉陈旧的润滑油。

本发明涉及的磁性油塞的加工方法是:

首先选择不锈钢坯料按照传统工艺将坯料加工形成实心的油塞本体1。然后在实心的油塞本体1与永久磁铁2匹配的沉孔。再在沉孔中扩孔,扩孔深度抵达永久磁铁2固定区与收纳区3交汇处,预留铆压边4。最后将永久磁铁2置于沉孔后由铆压边4将永久磁铁2固定。

在具体进行加工方法时,沉孔的外螺纹可以在实心的油塞本体工序完成后加工,还可以在沉孔工序完成后加工,也可以在永久磁铁2的铆压边固定工序完成后加工。

在本实施例中,油塞本体的螺帽体上的防松铁丝孔是在形成实心的油塞本体1后加工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