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路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2066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油路构造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路构造。



背景技术:

例如,带锁止离合器的液力变矩器在由泵叶轮和变矩器罩构成的变矩器壳内具有由泵叶轮、涡轮及定子形成的流体传动部,在变矩器壳内的涡轮和变矩器罩之间设置有构成锁止离合器的活塞。

锁止离合器通过控制变矩器壳内的供给压与释放压的压差,在使活塞压接于变矩器罩的锁止状态和不压接于变矩器罩的解锁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与液力变矩器连接的油压路径通常为两系统(例如专利文献1)。

另一方面,作为锁止离合器的其它方式,有使用多板离合器的方式(例如专利文献2),该方式中,由于追加向用于使多板离合器联接的油压室的油路,所以与液力变矩器连接的油压路径为三系统。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1097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2007-16833号公报

与液力变矩器连接的油压路径利用输入轴的内部、或输入轴的外周与外插于输入轴的筒状部件的内周的间隙等进行设定。

在此,由于在输入轴的外周与筒状部件的内周的间隙存在配置有可相对旋转地支承输入轴和筒状部件的轴承的区域,所以在该间隙设定油路的情况下,需要避开轴承的位置来设定油路。

设定这种油路时的制约不仅仅限于液力变矩器的情况,在油压驱动的自动变速器的各部位共通存在。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如专利文献2,如果油路的数量增多,则难以避开轴承的位置来设定油路,该情况下,轴承位于油路内的结果是,油路中的油的流动在设置轴承的区域被阻碍。

在此,为了使油的流动不受轴承阻碍,考虑变更轴承的位置,但如果变更轴承的位置,则位于轴承的内径侧的旋转部件和位于外径侧的旋转部件的支承位置会发生变化,因此,可能产生这些旋转部件的轴心偏斜等问题。

但是,为了不改变轴承的位置而变更油路的位置,需要大幅度地变更输入轴周围的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于是,寻求不需要轴承的位置变更或油路构造的大幅度的设计变更而能够提高油压路径的设定自由度的技术。

本发明的油路构造的特征在于,具有第一轴,在所述第一轴的外周具有第一轴承、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在所述第一轴的内周具有第一套筒,在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一轴之间具有第三油路,所述第一油路经由所述第三油路与所述第二油路连接,从所述第一轴的径向观察时,所述第三油路与所述第一轴承重合。

根据本发明,通过第一套筒,在第一轴内周的区域(空间),在与抵接于第一轴的第一轴承重合的位置,配置用于迂回与第一轴抵接的第一轴承的迂回油路(第三油路)。因此,在追加油压路径时,可以不变更与第一轴抵接的第一轴承的位置而形成迂回与第一轴抵接的第一轴承的油压路径。

因此,不需要进行第一轴承的位置变更或油路构造的大幅度的设计变更,就能提高油压路径的设定自由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实施方式的液力变矩器的油路构造的图;

图2是液力变矩器中的油路构造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3是液力变矩器中的油路构造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4是变形例的液力变矩器的油路构造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符号说明

1液力变矩器

15流体传动部

16锁止机构部

2变矩器壳

25变矩器罩

28变速器箱

29支承部

3泵叶轮

31泵壳

32泵叶片

33泵叶轮套筒

331筒状部

332圆板部

4变矩器罩

41圆盘部

5涡轮

51涡轮壳

52涡轮叶片

53涡轮轮毂

531筒状部

532圆板部

6定子

62定子叶片

63外圈

64离合器主体

65内圈

66定子轴

661薄壁部

67套筒

67a前端

67c、67d贯通孔

68、69、69a、69b油路

7套筒

71扩径部

8从动板

9离合器毂

91圆板部

92筒壁部

93外径侧摩擦板

94内径侧摩擦板

95支承毂

96活塞

960基部

961内周壁

962外周壁

963按压部

100支承部件

101槽部

102轴部

104支承孔

105壁部

120输入轴

120a前端

121油路

121a扩径部

122薄壁部

123、124油孔

b1、b2、b3衬套

owc单向离合器

r油室

r1铆钉

s油封

s1~s8油路

s1a~s1c、s3a~s3b油路

x旋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以将本发明的油路构造适用于液力变矩器1的油路构造的情况为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说明液力变矩器1中的油路构造的图。图2是液力变矩器1的锁止机构部16周边的放大图。图3是液力变矩器1的旋转轴x周边的放大图。

如图1所示,液力变矩器1在由泵叶轮3和变矩器罩4构成的变矩器壳2内具备流体传动部15和锁止机构部16。

在流体传动部15,泵叶轮3和涡轮5被设置成在共通的旋转轴x上可相对旋转,定子6位于这些泵叶轮3和涡轮5之间。

在变矩器壳2内,在其与变矩器罩4的圆盘部41之间隔开间隔设置有流体传动部15,锁止机构部16位于该流体传动部15和变矩器罩4的圆盘部41之间。

变矩器罩4经由未图示的驱动板与发动机的曲轴连结,当发动机的旋转驱动力经由变矩器罩4输入泵叶轮3时,被输入的旋转驱动力经由变矩器壳2内的油传递到涡轮5。

泵叶轮3具备泵壳31、安装于泵壳31的多个泵叶片32、与泵壳31的内径侧连结的泵叶轮套筒33而构成。

在泵壳31的与涡轮5的相对面设置有多个泵叶片32,泵叶片32在绕旋转轴x的周向上,从轴向观察放射状地配置。

泵叶轮套筒33具备沿着旋转轴x的轴向(以下也标记为旋转轴x方向)延伸的筒状部331、和从筒状部331的涡轮5侧(图中右侧)的端部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圆板部332,截面观察具有大致l字形状。

圆板部332的外周侧和泵壳31的内周侧的连接部分遍及全周被焊接w。

筒状部331贯通设于变矩器罩25的开口26的油封s而设置,在位于变矩器罩25的外部的前端部331a安装有链轮27。

实施方式中,当将发动机的旋转驱动力输入泵叶轮3,泵叶轮套筒33的筒状部331绕旋转轴x旋转时,筒状部331的旋转经由卷绕于链轮27的外周的链条(未图示)传递给油泵(未图示),从而驱动油泵。

泵叶轮3的旋转也经由变矩器壳2内的油传递给涡轮5,该涡轮5具备涡轮壳51、安装于涡轮壳51的多个涡轮叶片52、将涡轮壳51和作为旋转轴的输入轴120连结的涡轮轮毂53而构成。

在涡轮壳51的与泵叶轮3的相对面设置有多个涡轮叶片52,涡轮叶片52在绕旋转轴x的周向上,从轴向观察放射状地配置。

如图2所示,涡轮轮毂53具备沿着旋转轴x延伸的筒状部531、和从筒状部531的圆盘部41侧(图中右侧)的端部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圆板部532。

在筒状部531的内周,遍及全周设置有沿着旋转轴x方向延伸的花键,涡轮壳51在从未图示的变速机构部向液力变矩器1侧延伸的输入轴120的外周花键嵌合地设置有筒状部531。

实施方式中,当发动机的旋转驱动力从泵叶轮3向涡轮5传递,涡轮5绕旋转轴x进行旋转时,涡轮5与输入轴120一体旋转,发动机的旋转驱动力被输入到位于图中左侧的变速机构部(未图示)。

在圆板部532的外周部532a,通过铆钉r1固定有涡轮壳51的内周侧的连结部51a、和减振装置的未图示的从动板的内周侧的连结部81。

构成锁止机构部16的离合器毂9具有筒壁部92,在该筒壁部92的内周,沿绕旋转轴x的周向以规定间隔设置有沿着旋转轴x方向的花键92a。

在离合器毂9,沿旋转轴x方向隔开间隔设置有使外周花键嵌合于筒壁部92的外径侧摩擦板93,外径侧摩擦板93被设置成在限制着向绕旋转轴x的周向的旋转的状态下,沿旋转轴x方向可移动。

内径侧摩擦板94位于在旋转轴x方向邻接的外径侧摩擦板93、93之间,这些内径侧摩擦板94和外径侧摩擦板93在旋转轴x方向交互存在。

内径侧摩擦板94与固定于变矩器罩4的圆盘部41的筒状的支承毂95的外周花键嵌合,内径侧摩擦板94被设置成在通过支承毂95的外周的花键95a限制了向绕旋转轴x的周向的旋转的状态下沿旋转轴x方向可移动。

活塞96的按压部963从旋转轴x方向与这些内径侧摩擦板94和外径侧摩擦板93中的、位于最靠流体传动部15侧(图中左侧)的外径侧摩擦板93抵接。

活塞96在从旋转轴x方向观察形成环状的基部960的内周和外周具有周壁部(内周壁961、外周壁962),这些周壁部(内周壁961、外周壁962)向变矩器罩4的圆盘部41侧延伸设置。

按压部963从外周壁962的圆盘部41侧的端部向径向外侧延伸,该按压部963遍及从旋转轴x方向观察形成环状的外周壁962的全周而设置。

活塞96被设置成在使该活塞96的基部960位于设置于支承部件100的环状的槽部101内的状态下沿旋转轴x方向可移动,被槽部101和活塞96的基部960围成的空间成为供给活塞96的驱动油压的油室r。

在活塞96的基部960的与油室r相反侧的面和变矩器罩4的圆盘部41之间设置有未图示的弹簧,从未图示的弹簧一直对活塞96作用使基部960收纳于槽部101内的方向(图中左方向)的按压力。

在实施方式中,当向油室r供给油压时,活塞96向变矩器罩4的圆盘部41侧位移。

而且,通过该活塞96向圆盘部41侧的位移,在旋转轴x方向交互配置的外径侧摩擦板93和内径侧摩擦板94在活塞96的按压部963与圆盘部41之间被压缩时,保持外径侧摩擦板93的离合器毂9和保持内径侧摩擦板94的变矩器罩4的相对旋转根据压缩力而被限制,最终达到变矩器罩4和离合器毂9相对不能旋转地连结的状态(锁止状态)。

另外,当油压向油室r的供给被切断时,活塞96通过从未图示的弹簧作用的作用力向将基部960收纳于槽部101的方向(图中左方向)位移,返回到允许保持外径侧摩擦板93的离合器毂9和保持内径侧摩擦板94的变矩器罩4的相对旋转的状态(解锁状态)。

在实施方式中,通过活塞96、该活塞96和支承部件100的槽部101之间的油室r、由离合器毂9保持的外径侧摩擦板93、由支承毂95保持的内径侧摩擦板94构成锁止机构部16。

而且,由于离合器毂9与和输入轴120一体旋转的涡轮5的涡轮轮毂53连结,所以当锁止机构部16成为锁止状态时,输入到变矩器罩4的发动机的旋转驱动力直接输入到输入轴120。

在支承活塞96的支承部件100中,活塞96的内周壁961外插于轴部102,在活塞96沿轴线方向位移时,内周壁961沿着轴部102的外周面102a进行滑动,由此,防止活塞96相对于旋转轴x的倾斜。

位于轴部102的一端侧的突起部103是用于未图示的发动机的曲轴的定位的部位,贯通设置于变矩器罩4的圆盘部41的贯通孔41a,位于未图示的发动机侧。

在轴部102,沿着旋转轴x设置的有底的支承孔104在变矩器壳2内开口,前端120a侧插入了该支承孔104的输入轴120通过该支承孔104绕旋转轴x可旋转地支承。

在轴部102的与突起部103相反侧,向径向外侧延伸设置有环状的壁部105,在该壁部105的与圆盘部41的相对面设置有上述的槽部101。

在轴部102,沿旋转轴x的径向(厚度方向)贯通轴部102设置有油路s5、s8(油孔),这些油路s5、s8在旋转轴x方向上隔开间隔设置。

一油路s8从与支承孔104的底104a大致一致的位置以与旋转轴x正交的朝向形成,以锁止机构部16为锁止状态的情况的活塞96的基部960的位置为基准,被设置为将比活塞96更靠圆盘部41侧的区域和支承孔104连通。

因此,即使在锁止机构部16为锁止状态时,比活塞96更靠圆盘部41侧的区域和支承孔104也能够经由油路s8总是连通,变矩器壳2内的油路s8的开口(参照图3中符号p1)成为油相对于变矩器壳2的给排口。

另一油路s5相对于旋转轴x倾斜规定角度设置,以锁止机构部16为解锁状态时的活塞96的基部960的位置为基准,被设置为将槽部101(油室r)和支承孔104连通。

在此,在支承孔104内插入输入轴120的前端120a侧,在该输入轴120的前端120a侧,与后述的油路s6连通的油孔123在支承孔104的内周开口。

在实施方式中,以支承孔104的内周的油路s5的开口位置与支承孔104的内周的油孔123的开口位置一致的方式设定油路s5和油孔123的位置。

因此,即使在锁止机构部16为解锁状态时,油室r和油路s6也能够经由油孔123及油路s5总是连通。

如图1所示,被支承孔104支承前端120a侧的输入轴120贯通定子6的圆筒状的定子轴66延伸到变速器箱28内的未图示的变速机构部侧。

定子6由基部61、和配设于基部61的外周面的多个定子叶片62构成,并通过支承基部61的内周的单向离合器owc,仅在绕旋转轴x的一方向上可旋转。

如图1所示,单向离合器owc具备外周固定定子6的基部61的外圈63、抵接于外圈63的内周面的离合器主体64、抵接于离合器主体64的内周面设置的内圈65。

在内圈65的内周花键嵌合有沿着输入轴120延伸的定子轴66的一端部66a,定子轴66在泵叶轮套筒33的筒状部331和输入轴120之间向变速器箱28侧(图中左侧)延伸。

定子轴66的另一端部66b侧内嵌固定于变速器箱28的环状的支承部29。作为固定轴的定子轴66不能绕旋转轴x旋转。

如图3所示,在定子轴66,在从旋转轴x的径向观察与泵叶轮套筒33的筒状部331和链轮27重合的区域,设置有与其它区域相比旋转轴x的径向的厚度薄的薄壁部661。

该薄壁部661在定子轴66的内周设置凹向旋转轴x的径向的凹部而形成,在薄壁部661的外周,沿旋转轴x方向隔开间隔设置有支承泵叶轮套筒33的内周的衬套b1、和支承链轮27的内周的衬套b3。

定子轴66的薄壁部661设置于,在旋转轴x方向上位于一侧的衬套b1和位于另一侧的衬套b3从旋转轴x的径向观察位于薄壁部661的区域内的长度l1的范围。

在筒状的定子轴66,从变速器箱28侧(图中左侧)内插筒状的套筒67,该套筒67的前端67a位于比薄壁部661更靠单向离合器owc侧(图中右侧)。

就套筒67而言,除薄壁部661的区域以外的其它区域的外周无间隙地与定子轴66的内周相接,在除薄壁部661以外的其它区域,在定子轴66的内周和套筒67的外周之间油不流通。

实施方式中,将定子轴66的设有凹部的区域的内周(薄壁部661的内周)和套筒67的外周之间的间隙作为油流通的油路(s3、s3a)使用,该定子轴66的内周和套筒67的外周之间的油路(s3、s3a)在绕旋转轴x的周向上设有多个。

在图3中的位于比旋转轴x更靠上侧的定子轴66的薄壁部661,在旋转轴x方向上的一端部设置有使形成于薄壁部661和套筒67之间的油路s3、与泵叶轮套筒33的筒状部331的内周和定子轴66的外周之间的油路s2连通的油路68。

另外,在另一端部也设有使油路s3和设于变速器箱28的支承部29的油路s1(油的给排路径)连通的油路69。

在此,从旋转轴x的径向观察,油路s3将设有在泵叶轮套筒33的筒状部331的内周和定子轴66的外周之间的衬套b1、b3的区域横切旋转轴x方向设置。

因此,将设有衬套b1、b3的区域夹在中间的油路s1和油路s2迂回位于定子轴66的厚度内的油路s3而相互连通。

此外,在旋转轴x方向上横切油路s2中的泵叶轮套筒33的圆板部332的区域(参照图中符号p2)成为油相对于变矩器壳2的给排口。

在定子轴66的设置有薄壁部661的区域的内径侧,套筒67的内周和输入轴120的外周之间的间隙成为构成锁止机构部16的动作油压的供给路的一部分的油路s4。

在图3中的位于比旋转轴x更靠下侧的定子轴66的薄壁部661,在旋转轴x方向上的另一端部设置有使油路s3a和设于变速器箱28的支承部29的油路s1a连通的油路69a。

另外,在套筒67的与该油路s3a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贯通孔67c,位于定子轴66的外侧的油路s1a和位于定子轴66的内侧的油路s4经由油路s3a相互连结。

因此,从变速器箱28侧的油路s1a向位于定子轴66的内侧的油路s4供给油,在实施方式中,通过从该油路s1a供给锁止机构部16的动作油压,将定子轴66的薄壁部的内周和套筒67的外周之间的油路s3a作为锁止机构部16的动作油压的供给路的一部分使用。

而且,该动作油压的供给路为了避开介于输入轴120的外周和定子轴66之间的衬套b2、涡轮轮毂53和输入轴120的花键嵌合部并向锁止机构部16的油室r供给动作油压,而迂回输入轴120的内部。

在输入轴120形成有在该输入轴120的内部沿着旋转轴x直线状延伸的油路121。该油路121在输入轴120的前端120a侧具有内径比变速器箱28侧大的扩径部121a,该扩径部121a在输入轴120的前端120a开口,使油路121和上述的支承部件100的支承孔104的内部连通。

在输入轴120,油路121中的设有扩径部121a的区域成为输入轴120的径向的厚度减薄的薄壁部122,从输入轴120的前端120a向该油路121插入圆筒状的套筒7。

套筒7的前端7a贯通扩径部121a到达通常的内径的油路121的区域,套筒7以无间隙地压接于输入轴120(油路121)的内周的状态设置前端7a侧的规定范围。

在套筒7的基端7b侧设置有外径比前端7a侧大的扩径部71,套筒7以无间隙地压接于扩径部121a(薄壁部122)的内周的状态设置设有扩径部71的区域。

因此,在位于套筒7的前端7a侧的油路121内的区域和基端7b侧的设有扩径部71的区域,在油路121的内周和套筒7的前端7a侧的区域的外周之间、或薄壁部122的内周和扩径部71的外周之间不流通油。

实施方式中,将油路121中的扩径部121a内的空间通过套筒7划分成外径侧的空间(油路s6)和内径侧的空间(油路s7),将内径侧的空间(油路s7)作为油向流体传动部15的给排路使用,另一方面,将外径侧的空间(油路s6)作为锁止机构部16的动作油压的供给用的油路利用。

因此,在输入轴120的薄壁部122,在旋转轴x方向的前端120a侧(图中右侧),沿旋转轴x的径向贯通薄壁部122地形成有使输入轴120的内周与套筒7的外周之间的油路s6、和与油室r连通的油路s5连通的油孔123。

另外,在薄壁部122的变速器箱28侧(图中左侧),沿旋转轴x的径向贯通薄壁部122地形成有使输入轴120的外周与定子轴66的内周之间的油路s4、和油路s6连通的油孔124。

而且,在实施方式中,在定子轴66的内周和输入轴120的外周之间设有可相对旋转地支承定子轴66的一端部66a侧和输入轴120的衬套b2,在比该衬套b2更靠变速器箱28侧(图中左侧),油孔124与油路s4连通。

进而,在输入轴120,在比涡轮轮毂53花键嵌合的区域更靠前端120a侧(图中右侧),油孔123经由油路s5与油室r连通。

因此,锁止机构部16的动作油压的供给路迂回形成于输入轴120内的扩径部121a的区域的油路s6即在旋转轴x方向上具有规定长度l2的油路s6而设定,向油室r供给的驱动油压的流动不会受到衬套b2或涡轮轮毂53的干涉而被阻碍。

此外,作为油向流体传动部15的给排路使用的油路s8,经由上述的支承部件100的支承孔104和油路s8,与变矩器罩4内的空间连通。

对该结构的液力变矩器1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将油路121(油路s7)作为用于泵叶轮3和涡轮5之间的转矩传递的油的供给路而使用的情况下,从油路121供给的油经由支承部件100的支承孔104和油路s8向变矩器罩4内的空间供给。

而且,变矩器罩4内的空间内的油从定子轴66和泵叶轮套筒33的筒状部331之间的油路s2,并通过形成于定子轴66的内周侧的油路s3,排出到变速器箱28的油路s1。

在将油路121(油路s7)作为用于泵叶轮3和涡轮5之间的转矩传递的油的排出路使用的情况下,从变速器箱28的油路s1供给的油,通过形成于定子轴66的内周侧的油路s3、和定子轴66与泵叶轮套筒33的筒状部331之间的油路s2,向变矩器罩4内的空间供给。

而且,变矩器罩4内的空间内的油通过支承部件100的支承孔104和油路s8,从输入轴120的油路121排出。

锁止机构部16的动作油压从设置于变速器箱28的支承部29的油压供给路(油路s1a),并通过定子轴66的内周和套筒67的外周之间的油路s3a,供给到输入轴120的外周和套筒67的内周之间的油路s4后,通过设置于输入轴120的薄壁部122内的油路s6,之后,通过油路s5供给到活塞96的油室r。

如上,在实施方式中,(1)一种油路构造,其特征在于,具有定子轴66(第一轴),在定子轴66的外周具有衬套b1(第一轴承)、油路s1(第一油路)和油路s2(第二油路),在定子轴66的内周具有套筒67,在套筒67和定子轴66之间具有油路s3(第三油路),油路s1经由油路s3与油路s2连接,从定子轴66的径向观察,油路s3与衬套b1重合。

当这样构成时,则通过套筒67,在定子轴66的内周的区域(空间),在与定子轴66抵接的衬套b1重合的位置,配置用于迂回与定子轴66抵接的衬套b1的油路s3(迂回油路)。

因此,在追加油压路径时,可以不变更与定子轴66抵接的衬套b1的位置而形成迂回与定子轴66抵接的衬套b1的油压路径。

因此,不需要进行衬套b1(第一轴承)的位置的变更、或油路构造的大幅度的设计变更,而提高油压路径的设定的自由度。

(2)设为如下结构:在定子轴66的内周的区域(空间)具有通过套筒67与油路s3分离的油路s4(第四油路)。

当这样构成时,则通过套筒67将定子轴66的内周的区域(空间)分割成相互分离的油路s3和油路s4,因此,可以使形成于定子轴66的内周和套筒67的外周之间的油路与定子轴66的内侧和外侧的其它油路连通,因此,油路的设定的自由度提高。

(3)一种液力变矩器1的油路构造,在由泵叶轮3和变矩器罩4构成的变矩器壳2内具备由泵叶轮3、涡轮5和定子6构成的流体传动部15、和可以将变矩器罩4与涡轮5不能相对旋转地联接的锁止机构部16,其中,在流体传动部15,在共通的旋转轴x上(同轴上)可相对旋转地相对配置的泵叶轮3和涡轮5之间配置有定子6,从驱动源输入到泵叶轮3的旋转驱动力经由变矩器壳2内的流体(油)传递给涡轮5,该油路构造具有:筒状的定子轴66(第一轴),其沿着旋转轴x设置,并且长边方向的一端侧与定子6的内径侧连结,将定子6保持在规定位置,另一端侧被固定于变速器箱28(固定侧部件);泵叶轮套筒33,其沿着旋转轴x设置,长边方向的一端侧与泵叶轮3的内径侧连结,内侧由定子轴66沿旋转轴x方向贯通;衬套b1(第一轴承),其设置于定子轴66的外周和泵叶轮套筒33的筒状部331的内周之间,相对可旋转地支承定子轴66和筒状部331;油路s1(第一油路),其在旋转轴x方向上位于衬套b1的变速器箱28侧(一方侧);油路s2(第二油路),其位于流体传动部15侧(另一侧)的定子轴66的外周和筒状部331的内周之间;筒状的套筒67(第一套筒),其内插于定子轴66;油路s3(第三油路),其形成于套筒67的外周和定子轴66的内周之间;套筒67的内侧的油路s4(第四油路),油路s3从旋转轴x的径向观察,设置在从一侧向另一侧跨过衬套b1的范围,将油路s1(第一油路)和油路s2(第二油路)经由油路s3(第三油路)连接。

当这样构成时,则避开衬套b1,形成由油路s1、油路s2和油路s3构成的油压的给排路(第一油压路径)。

因此,当将油路s1设为油压的供给路或排出路时,则定子轴66和泵叶轮套筒33之间的油路s2与变矩器壳2内的空间连通,因此,可以将参与在由泵叶轮3、涡轮5和定子6构成的流体传动部15中的旋转驱动力的传递的油,适当地向收纳流体传动部15的变矩器壳2供给,或者从变矩器壳2适当地排出。

而且,如果衬套b1位于油路的中途,则不能获得油路中的设有衬套b1的区域的油路面积,但如果如上构成,则可能阻碍油的移动的部件(衬套b1等)不位于油路s1至油路s3之间,可以遍及流路的全长确保油路面积。

由此,由于油的供给或排出没有延迟,所以能够适当防止对油泵(未图示)或油泵的驱动源(例如发动机)的负荷增大的情况发生。

(4)设为如下结构:在定子轴66的内周形成凹向外周侧的凹部,通过套筒67堵塞该凹部的区域的内侧,形成油路s3。

如果这样构成,则不需要为了设置油路s3而增大从液力变矩器1向变速器箱28延伸的泵叶轮套筒33的筒状部331的外径,因此,可以不大幅度地变更已有的液力变矩器的设计而设定油路s3。

(5)设为如下结构:泵叶轮套筒33的筒状部331贯通设置在收纳变矩器壳2的变矩器罩25上的开口26并向变速器箱28侧延伸,衬套b1在密封变矩器罩25的开口26的内周和筒状部331的外周之间的油封s的内径侧,可相对旋转地支承筒状部331和定子轴66。

当变更衬套b1的位置时,则变矩器罩25的开口26的内周和筒状部331的外周之间的密封性可能降低、或者可能产生绕旋转轴x旋转的输入轴120或泵叶轮套筒33的轴心偏斜,因此,需要进行输入轴120周围的设计变更。

如上所述,通过形成由套筒67堵塞定子轴66的内周的凹下的区域的内侧而形成油路s3,从而不需要变更衬套b1的位置,因此,也不会出现密封性的降低或轴心偏斜的产生的问题。

(6)一种油路构造,其特征在于,在套筒67(第一套筒)的内周具有输入轴120(第二轴),在输入轴120的内周具有套筒7(第二套筒),在输入轴120的外周具有衬套b2(第二轴承)和油路s5(第五油路),在套筒7的内周具有油路s7(第七油路),油路s4经由油路s6与油路s5连接,从输入轴120的径向观察,油路s6与衬套b2重合。

当这样构成时,则即使在定子轴66的内周和外周配置有衬套b1、b2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开衬套b1、b2而形成油压路径。因此,在追加油压路径时,可以不变更衬套b1、b2的位置,且可以形成迂回衬套b1、b2的油压路径。

(7)一种油路构造,具有:输入轴120(第二轴),其从变速器箱28侧(另一侧)贯通套筒67的内侧,且使前端120a侧位于锁止机构部16的内径侧;油路121,其在输入轴120内沿着旋转轴x延伸,并且在前端120a开口;套筒7(第二套筒),其从输入轴120的前端120a侧插入到油路121内;衬套b2(第二轴承),其设置于定子轴66的内周和输入轴120的外周之间,并且可相对旋转地支承定子轴66和输入轴120;在旋转轴x方向上的衬套b2的一侧(变速器箱28侧)位于输入轴120的外侧的油路s4(第四油路);及位于另一侧,并且成为驱动油压向锁止机构部16的供给路的油路s5(第五油路),油路121(内部油路)通过插入到该油路121的筒状的套筒7划分成套筒7的外周和输入轴120的内周之间的油路s6(第六油路)、和套筒7的内侧的油路s7(第七油路),在油路121,油路s6从旋转轴x的径向观察,设置在从旋转轴x方向的一侧向另一侧跨过衬套b2的范围,油路s4和油路s5经由油路s6连接。

如果这样构成,则驱动油压向锁止机构部16的供给路(第二油压路径)从油路s4、油路s5和油路s6避开衬套b2而形成。

因此,如果将锁止机构部16的驱动油压向油路s4供给,则该油路s4最终与活塞96的油室r连通,因此,可以适当控制锁止机构部16进行的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的切换。

而且,如果衬套b2位于油路的中途,则不能获得油路中的设有衬套b2的区域的油路面积,但如果如上构成,则可能阻碍油的移动的部件(衬套b2等)不位于油路s4至油路s6之间,可以遍及流路的全长确保油路面积,因此,油的供给不会滞后。

因此,可以以适当的时刻进行锁止机构部16向锁止状态的切换。

(8)设为如下结构:在沿着旋转轴x配置的定子轴66的内周,沿绕旋转轴的周向隔开间隔形成至少两个以上的凹向外周侧的凹部,由筒状的套筒67堵塞设置有这些凹部的区域的内侧,且在定子轴66的径向的厚度范围内形成有至少两个油路s3、s3a,将位于定子轴66的外侧的油路s1和油路s2经由油路s3连接,且将位于定子轴66的外侧的油路s1a和位于定子轴66的内侧的油路s4经由油路s3a连接。

当这样构成时,则可以从设置有定子轴66的区域的绕旋转轴x的周向上的任意的位置向定子轴66的内侧或外侧供给从油路s1、s1a供给的油,因此,定子轴66的内侧或外侧的其它油路的配置的自由度提高。

另外,由于利用定子轴66的径向厚度形成新的油路s3、s3a,所以不需要为了设置新的油路而增大定子轴66或位于该定子轴66的外径侧的泵叶轮套筒33的外径。因此,成为液力变矩器1中的油压的给排路径的设定自由度高的油路构造。

(9)设为如下结构:定子轴66的内周和套筒67的外周之间的油路s3a经由设于定子轴66的油路69a与位于定子轴66的外侧的油路s1a连通,并且,经由设于套筒67的贯通孔67c与位于定子轴66的内侧的油路s4连通。

这样,在图3所示的油路构造中,通过在套筒67设置贯通孔67c,形成于定子轴66的内周和套筒67之间的油路s3a与位于定子轴66的外侧的油路s1a和位于定子轴66的内侧的油路s4连通,因此,可以根据要求向位于定子轴66的内侧的油路s4适当供给油。

(10)一种油路构造,为具有流体传动部15(变矩器室)和锁止机构部16(离合器活塞室)的液力变矩器1的油路构造,其特征在于,构成含有油路s1、s2、s3的第一油路路径,构成含有油路s4、s5、s6的第二油路路径,构成含有油路s7的第三油路路径,第一油压路径与流体传动部15的油压供给口及油压排出口的一方连接,第二油压路径与锁止机构部16连接,第三油压路径与变矩器室的油压供给口及油压排出口的另一方连接。

当这样构成时,则可以不进行液力变矩器1的设计变更等而适当地进行经由流体传动部15的驱动源的旋转驱动力向输入轴120的传递、和经由锁止机构部16的旋转驱动力向输入轴120的传递。

(11)设为如下结构:在输入轴120的油路121,内径比该油路121大的扩径部121a被设定于距输入轴120的前端120a规定范围,在套筒7的基端7b侧设置有内径比前端7a侧大的扩径部71,套筒7以使前端7a侧无间隙地压接于油路121的内周,同时使设有扩径部71的区域无间隙地压接于扩径部121a(薄壁部122)的内周的状态设置,油路121中的扩径部121a内的空间通过套筒7划分成外径侧的空间(油路s6)和内径侧的空间(油路s7)。

当这样构成时,由于不需要为了设置油路s6而增大输入轴120的外径,所以可以不大幅度地变更已有的液力变矩器的设计而设定油路s6。

图4是说明变形例的油路构造的图。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下述情况:(a)一种油路,其位于定子轴66的外侧,其中,将在旋转轴x方向位于夹着衬套b1的一侧(变速器箱28侧)的油路s1、和位于另一侧(流体传动部15侧)的油路s2经由设置于套筒67的外周和定子轴66的内周之间的油路s3连接,进而,(b)一种油路,其位于定子轴66的外侧,其中,将在旋转轴x方向位于夹着衬套b1的一侧(变速器箱28侧)的油路s1a和位于定子轴66的内侧的油路即跨过衬套b3、b1的内径侧延伸至位于流体传动部15侧的衬套b2的油路s4,经由设置于套筒67的外周和定子轴66的内周之间的油路s3a连接。

在此,形成于套筒67和定子轴66之间的油路不仅限于将位于定子轴66的外侧的油路彼此连接的方式、或者将位于定子轴66的外侧的油路和位于定子轴66的内侧的油路连接的方式。

例如,如图4所示,也可以为下述结构:将套筒67和定子轴66之间的油路s3在旋转轴x方向上分为两个油路,一油路s3b将位于定子轴66的外侧的油路s1b和油路s2连接,另一油路s3c将位于定子轴66的外侧的油路s1c和位于定子轴66的内侧的油路s4连接。

该情况下,在定子轴66的内周,沿旋转轴x方向隔开间隔设有两个成为薄壁的区域,且在套筒67和定子轴66之间形成两个油路s3b、s3c。

而且,在变速器箱28的支承部29的内周,沿旋转轴x方向隔开间隔开设有两个油路s1b、s1c,使这些油路s1b、s1c和油路s3b、s3c连通的油路69b、69b通过将定子轴66沿厚度方向(旋转轴x的径向)贯通而形成。

另外,在套筒67,在与油路s3c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贯通孔67d,将油路s3c和油路s4经由贯通孔67d相互连通。

因此,将定子轴66的外侧的油路s1b和油路s2经由套筒67和定子轴66之间的油路s3b连通,定子轴66的外侧的油路s1c和定子轴66的内侧的油路s4经由套筒67和定子轴66之间的油路s3c连通。

这样,在图4所示的油路构造中,通过在旋转轴x的轴向上适当变更形成于定子轴66的内周的凹部的位置,将形成于定子轴66的内周和套筒67之间的油路隔开间隔在旋转轴x的轴向上设置多个,可以根据要求向位于定子轴66的内侧的油路s4或位于定子轴66的外侧的油路s2适当供给油。

(12)设为如下结构:利用形成于套筒67的外周和定子轴66的内周之间的油路s3c,将位于定子轴66的外侧的油路s1c和位于定子轴66的内侧的油路s4连接。

当这样构成,则可以向位于定子轴66的内侧的油路s4供给从变速器箱28侧的油路s1c供给的油。

由此,在旋转轴x的轴向,油路s1c和油路s4分开存在,衬套等可阻碍油的流动的部件位于定子轴66的这些油路s1c和油路s4之间的区域的内周或外周,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也能够经由形成于定子轴66的内部的油路s3c,从油路s1c向油路s4供给油。

(13)设为如下结构:在沿着旋转轴x配置的定子轴66的内周,沿旋转轴方向隔开间隔形成至少两个凹向外周侧的凹部,用筒状的套筒67堵塞设置有这些凹部的区域的内侧,在定子轴66的径向的厚度范围内形成有至少两个油路s3b、s3c。

当这样构成时,则可以从旋转轴x方向的设置有定子轴66的区域的任意的位置向定子轴66的内侧或外侧供给向油路s3b、s3c供给的油,定子轴66的内侧或外侧的其它油路的配置的自由度提高。

另外,由于利用定子轴66的径向的厚度形成新的油路s3b、s3c,所以不需要为了设置新的油路而增大定子轴66或位于该定子轴66的外径侧的泵叶轮套筒33的外径。因此,成为液力变矩器1的油压的给排路径的设定自由度高的油路构造。

此外,沿绕旋转轴x的周向隔开间隔形成用于形成油路的凹部与在旋转轴x上沿轴向隔开间隔形成用于形成油路的凹部的情况相比,由于划分(分割)本来就有的槽,所以对设计有利。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包含在其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可进行的各种变更、改进的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