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26824发布日期:2019-05-22 02:34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封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管道维抢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封堵装置。



背景技术:

管道运输是油气运输作业中的主要运输方式,而地质灾害、材料缺陷、外力损坏等因素都容易导致管道损坏,造成油气泄漏,不仅存在安全隐患,同时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及时对损坏的管道进行维抢修是十分重要的,具体地,在对损坏的管道进行维抢修时,一般在待封堵管线两侧的管线上各焊接有一个旁通三通(待封堵管线是运行管线中的一部分),两个旁通三通的上端口分别与待封堵管线两侧的管线连通,方向与带封堵管线的轴向方向一致。此时,必须将两个旁通三通之间的待封堵管线隔断、介质排空后,才能对该待封堵管线进行更换、修补等维抢修工作,可见,在两个旁通三通之间设置用于隔断待封堵管线的封堵装置是十分必要的。

现有技术将封堵器作为封堵装置,以隔断待封堵管线。具体地,在待封堵管线两侧的管线上各焊接有一个封堵三通,两个封堵三通位于两个旁通三通之间,且两个封堵三通的左右端口的方向与待封堵管线的轴向方向一致。使用开孔机在待封堵管线两侧的管线上打孔,使封堵三通的上端口与待封堵管线和待封堵管线两侧的管线连通。随后,将两个封堵器分别安装在两个封堵三通的上端口,以隔断待封堵管线和待封堵管线两侧管线之间的连通,此时即可进行管道维抢修作业。待管道维抢修作业结束后,将旁通管道和封堵器分别自旁通三通和封堵三通上拆卸,并在旁通三通和封堵三通的上端口分别安装盲板,以将旁通三通和封堵三通的上端口封堵,防止油气运输过程中发生泄漏。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技术在管道维抢修作业结束后会在管线上留下封堵三通,而使用盲板对封堵三通的上端口进行封堵,会对管道的安全运行留下隐患,一旦盲板发生损坏,或因长时间使用而失效,则容易造成油气泄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封堵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封堵装置,所述封堵装置包括:压筒,可轴向滑动地设置在待封堵管线内;

弹性密封组件,套装在所述压筒上;

卡紧组件,可滑动地套装在所述压筒上,用于沿轴向挤压所述弹性密封组件至密封所述待封堵管线,同时通过轴向运动卡紧在所述待封堵管线的内壁上;

压盘,与所述卡紧组件连接;

驱动组件,与所述压盘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压盘轴向运动。

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封堵装置还包括:多个弹簧,沿轴向设置在所述压筒与所述压盘之间,且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压筒和所述压盘相抵。

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压筒包括:底盘、同轴设置在所述底盘同侧的大径管体和小径管体;

多个所述弹簧沿周向均匀布设在所述大径管体和所述小径管体之间的环腔内;

所述弹性密封组件套装在所述大径管体上,且一端与所述底盘相抵。

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压盖和活塞;

所述压盖设置在所述小径管体的端部,用于密封所述小径管体;

所述活塞包括:活塞体和活塞杆;

两侧的所述活塞杆分别穿过所述底盘,以及穿过所述压盖后与所述压盘连接;

所述活塞体动密封地设置在所述小径管体内;

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活塞轴向运动的液压系统。

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封堵装置还包括:清管球;

所述清管球与穿出所述底盘的所述活塞杆连接。

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封堵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弹性密封组件与所述待封堵管线之间密封性的气体试压系统。

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液压系统和所述气体试压系统集成在同一个筒体内。

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液压系统包括:第一液压锁、第二液压锁、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油箱、液压泵;

所述活塞体一侧的所述小径管体内腔通过第一液压管线与所述第一液压锁、所述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所述液压泵、所述油箱顺次连通;

所述活塞体另一侧的所述小径管体内腔通过第二液压管线与所述第二液压锁、所述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顺次连通。

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封堵装置还包括:可滑动地套装在所述大径管体上的隔离环,沿径向设置有多个通气孔;

弹性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胶筒和第二密封胶筒;

所述卡紧组件、所述第一密封胶筒、所述隔离环、所述第二密封胶筒、底盘顺次相抵;

所述大径管体上设置有试压通道,所述试压通道的一端与所述气体试压系统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隔离环的内壁相抵;

当所述弹性密封组件将所述待封堵管线密封时,所述通气孔与所述试压通道连通。

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气体试压系统包括:通过进气管道与所述试压通道的一端顺次连通的气控单向阀、第二三位四通换向阀、贮气罐,以及设置在所述试压通道与所述气控单向阀之间的所述进气管道上的第三压力传感器;

出气管道将所述第二三位四通换向阀和所述气控单向阀顺次连通。

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卡紧组件包括:可滑动地套装在所述大径管体上的止推环,以及通过滑动键在所述止推环上滑动的卡瓦;

所述止推环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密封胶筒的端部相抵;

所述压盘与所述卡瓦连接,且所述卡瓦在所述止推环上滑动后卡紧在所述待封堵管线的内壁上。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封堵装置,通过设置弹性密封组件、卡紧组件、压盘、驱动组件,并使驱动组件驱动压盘轴向运动,进而带动卡紧组件轴向运动,且通过卡紧组件在轴向对弹性密封组件进行挤压,使弹性密封组件发生弹性形变,不需要在管线上焊接封堵三通即可实现对待封堵管线的封堵,避免了在维抢修作业结束后,留在管线上的封堵三通上端口的盲板发生损坏,或因长时间使用而失效,从而造成油气泄漏,产生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封堵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封堵装置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封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分别表示:

1压筒,

101底盘,

102大径管体,

1021试压通道,

103小径管体,

2弹性密封组件,

201第一密封胶筒,

202第二密封胶筒,

3卡紧组件,

301止推环,

302滑动键,

303卡瓦,

4压盘,

5驱动组件,

501压盖,

502活塞,

5021活塞杆,

50211第一过液口,

50212第二过液口,

5022活塞体,

6弹簧,

7液压系统,

701第一液压锁,

702第二液压锁,

703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

704油箱,

705液压泵,

706第一液压管线,

707第二液压管线,

708第三液控单向阀,

709溢流阀,

710泄压阀,

711过滤器,

712第三液压管线,

713第四液压管线,

714第一压力传感器,

715第二压力传感器,

8控制机构,

9清管球,

10气体试压系统,

1001气控单向阀,

1002第二三位四通换向阀,

1003贮气罐,

1004第三压力传感器,

11隔离环,

1101通气孔,

12进气管道,

13出气管道,

14皮碗,

15支撑轮,

16i形滑块,

17圆环状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利用收发球筒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封堵装置发送至待封堵管线内的预定封堵位置。并且,下文提到的“待封堵管线”也可以为:待封堵管线一侧的管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封堵装置,如附图1所示,该封堵装置包括:压筒1、弹性密封组件2、卡紧组件3、压盘4、驱动组件5。压筒1可轴向滑动地设置在待封堵管线内。弹性密封组件2套装在压筒1上。卡紧组件3可滑动地套装在压筒1上,用于沿轴向挤压弹性密封组件2至密封待封堵管线,同时通过轴向运动卡紧在待封堵管线的内壁上;压盘4与卡紧组件3连接;驱动组件5与压盘4连接,用于驱动压盘4轴向运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封堵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

当需要封堵待封堵管线时,利用收发球筒将压筒1发送至预定封堵位置,使用驱动组件5驱动压盘4在待封堵管线内轴向运动,进而带动卡紧组件3轴向运动,使卡紧组件3在沿轴向挤压弹性密封组件2的同时,卡紧在待封堵管线的内壁上。在此过程中,弹性密封组件2在卡紧组件3和底盘101的共同挤压下发生弹性形变,直至弹性密封组件2的外壁与待封堵管线的内壁相抵,即可实现对待封堵管线的密封。可以理解的是:只需在待封堵管线两侧的管线内分别设置一个封堵装置即可实现对待封堵管线的封堵,以进行后续的管道维抢修作业。

当需要将封堵装置自待封堵管线内解封时,只需利用驱动组件5驱动压盘4在待封堵管线内反方向进行轴向运动即可。具体地,通过压盘4反方向作轴向运动可以使卡紧组件3也随之反方向进行轴向运动,从而使弹性密封组件2在失去卡紧组件3和底盘101的挤压力后恢复原状,从而实现封堵装置在待封堵管线内的解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封堵装置,通过设置弹性密封组件2、卡紧组件3、压盘4、驱动组件5,并使驱动组件5驱动压盘4轴向运动,进而带动卡紧组件3轴向运动,且通过卡紧组件3和底盘101在轴向对弹性密封组件2进行挤压,使弹性密封组件2发生弹性形变,不需要在管线上焊接封堵三通即可实现对待封堵管线的封堵,避免了在维抢修作业结束后,留在管线上的封堵三通上端口的盲板发生损坏,或因长时间使用而失效,从而造成油气泄漏,产生安全隐患。

其中,压盘4的结构可以为多种,举例来说,其可以为圆板状结构、方板状结构等。

为了提高该封堵装置的解封速度,如附图1和附图3所示,该封堵装置还包括:多个弹簧6。多个弹簧6沿轴向设置在压筒1与压盘4之间,且该弹簧6的两端分别与压筒1和压盘4相抵。具体地,当封堵装置进行封堵作业时,压盘4沿轴向向弹性密封组件2所在的方向移动,此时,弹簧6不断被压紧。而当该封堵装置需要解封时,驱动组件5驱动压盘4反向进行轴向运动,此时,弹簧6在其自身弹性作用下恢复原状,同时为压盘4提供了推动力(即弹簧6的回复力)。并且,为了保证弹簧6在压筒1与压盘4之间的稳固性,可以在压盘4的端面上设置多个与弹簧6相适配的盲孔,使弹簧6的一端设置在该盲孔内,另一端与压筒1的端面相抵。此外,当驱动组件5出现故障时,弹簧6也可以依靠其自身的弹力独自实现封堵装置在待封堵管线内的解封。

为了保证封堵装置在待封堵管线内的解封效果,将弹簧6的数量设置为8个-12个,举例来说,该弹簧6的数量可以为9个、10个、11个等。

为了保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封堵装置在待封堵管线内运动稳定,如附图1所示,可以在压筒1与压盘4上套装皮碗14,并使皮碗14的外壁与待封堵管线的内壁相抵,或者,在压筒1和压盘4上设置支撑轮15,并使支撑轮15的滚轮外壁与待封堵管线的内壁相抵。并且,为了保证皮碗14和支撑轮15在管道内运动时不会磨损管道,可以将皮碗14和支撑轮15的材质设置为弹性较好的聚氨酯。

其中,为了保证皮碗14与压筒1和压盘4连接紧固,可以将皮碗14与压筒1与压盘4使用螺栓连接,具体地,分别在压筒1与压盘4上设置有内螺纹孔,在皮碗14上设置有与压筒1和压盘4上的内螺纹孔相对的内螺纹孔,随后,使用与该内螺纹孔相适配的螺栓分别将压筒1与皮碗14、压盘4与皮碗14连接即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附图1所示,该压筒1包括:底盘101、同轴设置在底盘101同侧的大径管体102和小径管体103。其中,多个弹簧6沿周向均匀布设在大径管体102和小径管体103之间的环腔内。弹性密封组件2套装在大径管体102上,且一端与底盘101相抵。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大径管体102和小径管体103的直径不同,因此,大径管体102和小径管体103之间形成有环形腔,弹簧6则设置在该环形腔内。

通过设置底盘101、大径管体102和小径管体103,并使大径管体102套在小径管体103外,且多个弹簧6沿周向均匀布设在大径管体102和小径管体103之间的环形腔内,不仅为多个弹簧6提供了存放空间,而且增加了压盘4与底盘101之间的弹力,进而增加了压盘4在封堵装置解封时沿轴向移动的速度。并且,通过将弹性密封组件2套装在大径管体102上,且一端与底盘101相抵,并与卡紧组件3相配合,有效地实现了对弹性密封组件2的挤压,便于弹性密封组件2发生弹性形变。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附图1所示,驱动组件5包括:压盖501和活塞502。其中,压盖501设置在小径管体103的端部,用于密封小径管体103。活塞502包括:活塞杆5021和活塞体5022。两侧的活塞杆5021分别穿过底盘101,以及穿过压盖501后与压盘4连接。活塞体5022动密封地设置在小径管体103内。此外,该封堵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活塞502轴向运动的液压系统7(参见附图3)。

通过在小径管体103的端部设置压盖501,实现了对小径管体103的封堵,进而在小径管体103内形成了封闭空间。通过设置相互垂直的活塞杆5021和活塞体5022,并使两侧的活塞杆5021分别穿过底盘101,以及穿过压盖501后与压盘4连接。活塞体5022动密封地设置在小径管体103内,在小径管体103内通过活塞体5022形成了两个封闭的空间。通过设置液压系统7,实现了对活塞502的驱动,以便其带动压盘4进行轴向运动。

此外,活塞体5022两侧的活塞杆5021上分别设置有与液压系统7连接的第一过液口50211和第二过液口50212(参见附图1和附图3),且第一过液口50211和第二过液口50212均位于小径管体103内。

通过在活塞体5022两侧的活塞杆5021上设置与液压系统7连接的第一过液口50211和第二过液口50212,使液压系统7可以将液压油分别传至小径管体103内的两个封闭空间,并通过控制两个封闭空间内液压油的体积来控制活塞杆5021沿轴向运动的方向,进而带动压盘4、卡紧组件3、弹性密封组件2沿轴向运动,保证了封堵装置封堵作业和解封作业的顺利进行。

其中,底盘101、压盖501、压盘4上均设置有用于穿过活塞杆5021的中心孔,且为了保证压盖501与小径管体103连接紧固,同时便于拆卸,压盖501与小径管体103的端部可以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具体地,在压盖501与小径管体103的端部上设置有相对的内螺纹孔,使用与该内螺纹孔相适配的螺栓将压盖501与小径管体103连接即可。并且,为了保证压盘4与活塞杆5021连接紧固,且便于拆卸,将压盘4与活塞杆5021螺纹连接,具体地,在活塞杆5021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将压盘4上的中心孔设置为与该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孔。

为了提高活塞体5022与小径管体103之间的密封性,在活塞体5022与小径管体103之间设置有多个密封圈。具体地,在活塞体5022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与密封圈相适配的环形密封槽,该密封圈套装在环形密封槽内,且密封圈的外壁与小径管体103的内壁相抵。

为了提高活塞杆5021与底盘101之间的密封性,在活塞杆5021与底盘101之间设置有多个密封圈。具体地,在底盘101的中心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环形密封槽,每个密封圈设置在对应的环形密封槽内,且密封圈的内壁与活塞杆5021的外壁相抵。

为了使封堵装置在待封堵管线内快速地进行轴向运动,且在轴向运动过程中能够对管线内的泥沙、污垢等杂物进行清理,如附图1和附图3所示,该封堵装置还包括:清管球9。该清管球9与穿出底盘101的活塞杆5021连接。

其中,清管球9为本领域所常见的,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市购即可获得,举例来说,其可以为重庆君正新型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生产并销售的清管球。

为了保证活塞杆5021与清管球9连接的紧固性,同时便于清管球9在待封堵管线内滚动,将活塞杆5021与清管球9通过球铰或者使用十字万向节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附图1和附图3所示,该封堵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弹性密封组件2与待封堵管线之间密封性的气体试压系统10。

通过设置气体试压系统10,在通过第一过液口50211和第二过液口50212向小径管体103内输送液压油,控制压盘4轴向运动,实现封堵装置的封堵作业和解封作业的同时。还可以在封堵完成后对弹性密封组件2与待封堵管线之间的密封性进行检测,以避免在管道维抢修过程中,油气通过封堵装置泄漏,从而产生安全隐患。

可以理解的是,此时,液压系统7和气体试压系统10构成了控制系统8(参见附图3)。

为了便于液压系统7和气体试压系统10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封堵装置配合作业,同时方便在待封堵管线内移动,可以将液压系统7和气体试压系统10集成在同一个筒体内。

如附图3所示,该液压系统7包括:第一液压锁701、第二液压锁702、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703、油箱704、液压泵705。活塞体5022一侧的小径管体103内腔(可以理解为第一过液口50211)通过第一液压管线706与第一液压锁701、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703、液压泵705、油箱704顺次连通。活塞体5022另一侧的小径管体103内腔(可以理解为第二过液口50212)通过第二液压管线707与第二液压锁702、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703顺次连通。其中,液压泵705可以通过电机进行驱动。

当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封堵装置进行封堵作业时,利用液压泵705自油箱704内抽取液压油,并使该液压油顺次流经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703、第一液压锁701、第一过液口50211后进入小径管体103内,进而驱动压盘4轴向运动,进而带动卡紧组件3轴向运动,进而通过卡紧组件3挤压弹性密封组件2,完成封堵作业。

当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封堵装置进行解封作业时,利用液压泵705自油箱704内抽取液压油,并使该液压油顺次流经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703、第二液压锁702、第二过液口50212后进入小径管体103内,进而驱动压盘4沿轴向反向运动,进而带动卡紧组件3沿轴向反向运动,进而解除卡紧组件3对弹性密封组件2的挤压,使弹性密封组件2恢复原状,完成解封作业。

通过设置第一液压锁701和第二液压锁702,保证了油箱704内的液压油只能由液压泵705流向小径管体103内,而不会自小径管体103内发生倒流,从而影响封堵装置正常的封堵、解封作业。通过设置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703,实现了液压油流向小径管体103内的油路的切换,即通过使用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703可以控制液压油自第一过液口50211流入小径管体103内,或自第二过液口50212流入小径管体103内。

此外,如附图3所示,该液压系统7还包括:第三液控单向阀708、溢流阀709、泄压阀710、过滤器711、第三液压管线712、第四液压管线713。其中,第三液控单向阀708设置在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703与液压泵705之间的第一液压管线706上。过滤器711设置在油箱704与液压泵705之间的第一液压管线706上。第三液压管线712的入口端设置在第一过液口50211与第一液压锁701之间的第一液压管线706上,出口端与油箱704连通,泄压阀710设置在该第三液压管线712上。第四液压管线713的入口端设置在液压泵705与第三液控单向阀708之间的第一液压管线706上,出口端与油箱704连通,溢流阀709设置在该第四液压管线713上。

通过设置第三液控单向阀708,避免了自液压泵705排出的液压油发生回油,保证了封堵装置能够顺利地进行封堵及解封作业。通过在油箱704与液压泵705之间的第一液压管线706上设置过滤器711,避免了油箱704内液压油中的杂质排入液压泵705,从而造成液压泵705卡堵,影响液压泵705的正常工作。通过在第四液压管线713上设置溢流阀709,当液压泵705排出的液压油压力过高时,溢流阀709自动开启,使该液压油自第四液压管线713排至油箱704内;当该液压油的压力恢复正常后,溢流阀709自动关闭。

如果封堵装置在进行解封作业时,液压泵705、第三液控单向阀708、过滤器711或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703出现故障,那么此时无法通过液压泵705向小径管体103内排入液压油,进而导致封堵装置无法解封。此时,为了保证封堵装置能够顺利解封,可以向管线内加压(具体是对压盘4加压),此时,压盘4所在一侧的压力升高,进而推动活塞杆5021轴向移动。通过在第三液压管线712上设置泄压阀710,当压盘4所在一侧压力升高导致与小径管体103连通的第三液压管线712内的压力超过泄压阀710所设定的压力时,泄压阀710自动开启,小径管体103内的液压油通过第三液压管线712排至油箱704,完成封堵装置的解封作业。

其中,如附图3所示,第一液压锁701与第一过液口50211之间的第一液压管线706上设置有由于第一压力传感器714;第二液压锁702与第二过液口50212之间的第二液压管线707上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715。第一压力传感器714用于测量第一液压管线706内的管道压力,第二液压管线707用于测量第二液压管线707内的管道压力。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附图1所示,封堵装置还包括:可滑动地套装在大径管体102上的隔离环11,沿径向设置有多个通气孔1101。弹性密封组件2包括:第一密封胶筒201和第二密封胶筒202。卡紧组件3、第一密封胶筒201、隔离环11、第二密封胶筒202、底盘101顺次相抵。大径管体102上设置有试压通道1021,试压通道1021的一端与气体试压系统10连接,另一端与隔离环11的内壁相抵,且当弹性密封组件2将待封堵管线密封时,第一密封胶筒201和第二密封胶筒202被挤压,隔离环11在大径管体102上滑动,通气孔1101与试压通道1021连通。

当封堵装置完成对待封堵管线的封堵后,第一密封胶筒201和第二密封胶筒202处于被挤压状态,通气孔1101与试压通道1021连通,气体试压系统10向试压通道1021内排放气体,并使该气体进入待封堵管线、第一密封胶筒201、第二密封胶筒202、隔离环11所形成的封闭空间。此时,通过气体试压系统10可以判断出该封闭空间有无泄漏,进而检测出第一密封胶筒201和第二密封胶筒202与待封堵管线之间的密封性,保证管道维抢修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使卡紧组件3、第一密封胶筒201、隔离环11、第二密封胶筒202、外环限位台阶顺次相抵,保证了卡紧组件3在受到了压盘4的驱动力后能够将动力传递给第一密封胶筒201和第二密封胶筒202,便于第一密封胶筒201和第二密封胶筒202发生弹性形变。

其中,通气孔1101的数量为4-8个,举例来说,该数量可以为4个、5个、6个等。

为了使第一密封胶筒201和第二密封胶筒202在受到挤压后能够快速变形,提高封堵装置的封堵作业效率,将第一密封胶筒201和第二密封胶筒202的厚度设置为由外向内逐渐减小,将隔离环11的厚度设置为由外向内逐渐增大,第一密封胶筒201和第二密封胶筒202与隔离环11的结构相适配。此时,可以将第一密封胶筒201和第二密封胶筒202的截面形状理解为等腰梯形,且该等腰梯形的两个腰所形成的夹角为10°-20°,举例来说,该夹角可以为15°、16°等。

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一密封胶筒201和第二密封胶筒202在受到挤压后的变形速度,并在撤掉挤压力后两者能够快速恢复原状,在第一密封胶筒201和第二密封胶筒20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倒角,具体地,该倒角可以为圆角。

其中,第一密封胶筒201和第二密封胶筒202的材质可以为多种,举例来说,其材质可以为橡胶、聚氨酯等。并且,第一密封胶筒201和第二密封胶筒202的邵氏硬度为68-75度,举例来说,两者的邵氏硬度可以为70度、71度等。

进一步地,如附图3所示,该气体试压系统10包括:通过进气管道12与试压通道1021的一端顺次连通的气控单向阀1001、第二三位四通换向阀1002、贮气罐1003,以及设置在试压通道1021与气控单向阀1001之间的进气管道12上的第三压力传感器1004。出气管道13将第二三位四通换向阀1002和气控单向阀1001顺次连通。

当封堵装置完成对待封堵管线的封堵后,通过贮气罐1003向进气管道12内排入氮气,使该氮气顺次流经第二三位四通换向阀1002、气控单向阀1001、试压通道1021后排入待封堵管线、第一密封胶筒201、第二密封胶筒202、隔离环11所形成的封闭空间,通过第三压力传感器1004即可判断出该封闭空间有无泄漏,进而检测出第一密封胶筒201和第二密封胶筒202与待封堵管线之间的密封性,保证管道维抢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附图1所示,卡紧组件3包括:可滑动地套装在大径管体102上的止推环301,以及通过滑动键302在止推环301上滑动的卡瓦303。止推环301的端部与第一密封胶筒201的端部相抵。压盘4与卡瓦303连接,且卡瓦303在止推环301上滑动后卡紧在待封堵管线的内壁上。

当需要封堵待封堵管线时,利用液压泵705通过第一过液口50211向小径管体103内泵入液压油,进而带动压盘4轴向运动,推动卡瓦303在止推环301上滑动,在此过程中,推动卡瓦303在压盘4的推力作业下也沿轴向运动,以挤压第一密封胶筒201和第二密封胶筒202,直至第一密封胶筒201和第二密封胶筒202的外壁与待封堵管线的内壁紧密贴合,此时,卡瓦303卡紧在待封堵管线的内壁上。当需要解封待封堵管线时,只需利用液压泵705通过第二过液口50212向小径管体103内泵入液压油,使压盘4进行反向的轴向运动,进而使卡瓦303解卡即可。

其中,滑动键302设置在止推环301的外侧壁上。止推环301和卡瓦303上均设置有与滑动键302相适配的滑动槽,滑动键302可以通过螺钉固定在止推环301上的滑动槽内。滑动键302的形状可以为多种,举例来说,其可以为长条形、梯形等。

卡瓦303的数量可以为8个-12个,举例来说,其可以为9个、10个、11个等,为了进一步提高其在待封堵管线内壁上的卡紧效果,将多个卡瓦303沿周向均匀布置。

卡瓦303呈弧形板体结构,其外侧壁沿轴向布设有多个锯齿状的卡瓦牙,为了提高卡瓦303在待封堵管线上的卡紧效果,可以将卡瓦牙与弧形板轴线的夹角设置为30°-60°,举例来说,该夹角可以为55°、60°等。并且,为了提高卡瓦303的解卡速度,可以在多个卡瓦303的外壁上套装有多个圆环状弹簧17(参见附图2)。具体地,在卡瓦303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容纳圆环状弹簧17的凹槽,安装时,将圆环状弹簧17套在多个凹槽内即可。当卡瓦303卡紧在待封堵管线的内壁上时,圆环状弹簧17处于拉伸状态;当卡瓦303自待封堵管线的内壁上解卡时,圆环状弹簧17在自身的弹性作用下恢复原状,进而提高卡瓦303的轴向移动速度,完成解卡。

为了便于卡瓦303卡紧在待封堵管线的内壁上,同时提高卡瓦303与止推环301的配合效果,可以将卡瓦303与止推环301相对的面设置为斜面,即止推环301的外径由前至后逐渐增大,卡瓦303的内径由前至后逐渐减小,止推环301与卡瓦303相适配,此处的“前、后”只是为了表示两者的外径或内径变化方向不同。

此外,为了保证卡瓦303能够随压盘4沿轴向运动,同时不会影响多个卡瓦303在径向上的变化。在压盘4和卡瓦303的端部设置有相对的t形槽,压盘4上的t形槽和卡瓦303上的t形槽在对齐后形成有i形槽,并且在该i形槽内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i形滑块16(参见附图2),作业时,i形滑块16固定在压盘4的t形槽内,卡瓦303随压盘4进行轴向运动的同时,i形滑块16的一端在卡瓦303上的t形槽内沿径向移动。其中,i形滑块16通过螺钉固定在压盘4上的t形槽内,保证了压盘4和卡瓦303在作业过程中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