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用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24452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用壳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混合动力驱动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用壳体。



背景技术: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排放和油耗法规,同时受相关配套设施的影响,混合动力汽车成为主要的节能汽车解决方案。由于混合动力汽车在外形尺寸上与传统燃油汽车差异很小,对于横置前驱汽车,在紧凑的发动机舱内集成至少带有一个离合器的驱动电机装置成为设计的核心难点。

为解决上述驱动电机装置集成困难的问题,一种想法是将至少带有一个离合器的驱动电机装置集成在变速器内部,构成带有电机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然而,由于受装配工艺的影响,难以将驱动电机装置集成到变速器内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壳体,可将至少带有一个离合器的驱动电机装置集成到变速器内部,同时满足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的装配工艺要求和发动机舱的安装空间要求。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用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前端壳体、电机端盖、电机水套、支撑式液压隔板和后端壳体,所述电机端盖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前端壳体连接,所述电机水套设置于所述前端壳体的水套安装孔中,所述支撑式液压隔板与所述前端壳体或者所述后端壳体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前端壳体与所述后端壳体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前端壳体、所述电机水套和所述后端壳体形成的内部空间被所述电机端盖和所述支撑式液压隔板依次分割为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所述第三容纳腔用于安置齿轮传动装置和换挡操纵机构,所述支撑式液压隔板和所述后端壳体上形成有用于将所述齿轮传动装置和换挡操纵机构安装到所述第三容纳腔中的安装孔;所述第二容纳腔用于安置至少具有一个离合器的驱动电机装置,所述电机端盖和所述电机水套上形成有用于将所述驱动电机装置安装到所述第二容纳腔中的安装孔;所述第一容纳腔用于安置内燃机减震装置,所述前端壳体上形成有用于将所述内燃机减震装置安装到所述第一容纳腔中的安装孔。

可选地,所述电机水套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沿圆周方向的冷却水道,所述冷却水道密封通过所述水套安装孔和所述电机水套的外圈的过盈配合实现。

可选地,所述电机水套与所述电机端盖一体形成,所述电机水套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沿圆周方向的冷却水道,所述冷却水道密封通过设置在所述电机水套上的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实现。

可选地,所述前端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内燃机通过连接件连接的连接孔。

可选地,所述电机端盖在中心位置设置有安装电机前轴承的电机前轴承孔和安装电机后轴承的电机后轴承孔;所述电机水套的内腔设置有安装电机定子的定子安装孔。

可选地,所述支撑式液压隔板上设置有安装所述齿轮传动装置上的变速器前端轴承的变速器前端轴承安装孔和安装所述换挡操纵机构上的换挡操纵轴前端的换挡操纵机构前端安装孔;所述后端壳体上设置有安装所述齿轮传动装置上的变速器后端轴承的变速器后端轴承安装孔和安装所述换挡操纵机构上的换挡操纵轴后端的换挡操纵机构后端安装孔。

可选地,所述换挡操纵轴前端与所述换挡操纵机构前端安装孔之间以及所述换挡操纵轴后端与所述换挡操纵机构后端安装孔之间设置有换挡操纵支撑元件。

可选地,所述换挡操纵支撑元件为轴承或者衬套。

可选地,所述齿轮传动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驱动电机装置的输出端通过第一花键组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内燃机减震装置通过第二花键组连接。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为螺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用壳体,包括前端壳体、电机端盖、电机水套、支撑式液压隔板和后端壳体,所述前端壳体、所述电机水套和所述后端壳体形成的内部空间被所述电机端盖和所述支撑式液压隔板依次分割为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以分别容纳内燃机减震装置、至少具有一个离合器的驱动电机装置、齿轮传动装置和换挡操纵机构,从而可将至少带有一个离合器的驱动电机装置集成到变速器内部,同时满足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的装配工艺要求和发动机舱的安装空间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采用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壳体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采用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壳体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装配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采用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壳体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装配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式液压隔板的一结构示意图(能够看见后端结构);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式液压隔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能够看见前端结构);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式液压隔板的液压通道的进口轴线与液压控制模块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式液压隔板与前端壳体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端壳体液压通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前端壳体;

102:电机端盖;

103:电机水套;

104:支撑式液压隔板;

105:后端壳体;

106:冷却水道;

107:第一连接孔;

108:第一连接螺栓;

109:第二连接螺栓;

110:第三连接螺栓;

111:水套安装孔;

112:电机前轴承孔;

113:电机后轴承孔;

114:变速器前端轴承孔;

115:换挡操纵机构前端安装孔;

116:变速器后端轴承孔;

117:换挡操纵机构后端安装孔;

118:定子安装孔;

119:第一主法兰面;

120:第二主法兰面;

121:第三主法兰面;

122:第四主法兰面;

123:第二连接孔;

124:第三连接孔;

125:第四连接孔;

126:第五连接孔;

127:第六连接孔;

128:第七连接孔;

129:第一容纳腔;

130:第二容纳腔;

131:第三容纳腔;

132:齿轮传动装置;

133:换挡操纵机构;

134:变速器后端轴承;

135:换挡操纵轴;

136:换挡操纵支撑元件;

137:变速器前端轴承;

138:驱动电机装置;

139:定子;

140:转子;

141:电机前轴承;

142:电机后轴承;

143:第一花键组;

144:第二花键组;

145:内燃机减震装置;

146:第一密封圈;

147:第二密封圈;

100: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200:驱动电机箱;

300:齿轮传动箱;

A:集成式电机端盖。

148:前端壳体第一离合器冷却液压通道;

149:前端壳体第二离合器冷却液压通道;

150:前端壳体第一离合器控制液压通道;

201:基板;

202:第一轴承孔;

203:第二轴承孔;

204:第三轴承孔;

205:连接孔;

206:第一换挡操纵机构安装孔;

207:第二换挡操纵机构安装孔;

208:第三换挡操纵机构安装孔;

209:第一换挡操纵机构控制液压通道;

210:第二换挡操纵机构控制液压通道;

211:第三换挡操纵机构控制液压通道;

212:第三离合器冷却液压通道;

213:第三离合器控制液压通道;

214:第三离合器控制液压通道进口;

215:第三离合器控制液压通道出口;

216:第二离合器控制液压通道;

217:第二离合器控制液压通道进口;

218:第二离合器控制液压通道出口;

219:第一离合器控制液压通道;

220:第一离合器控制液压通道进口;

221:第一离合器控制液压通道出口;

222:第二离合器冷却液压通道;

223:第二离合器冷却液压通道进口;

224:第二离合器冷却液压通道出口;

225:第一离合器冷却液压通道;

226:第一离合器冷却液压通道进口;

227:第一离合器冷却液压通道出口;

228:液压控制模块;

229:液压控制模块安装面;

230:密封圈;

231:第二轴承挡圈安装槽;

232:第三轴承挡圈安装槽;

233:第一换挡操纵机构控制液压通道进口;

234:第一换挡操纵机构控制液压通道出口;

235:第二换挡操纵机构控制液压通道进口;

236:第二换挡操纵机构控制液压通道出口;

237:第三换挡操纵机构控制液压通道进口;

238:第三换挡操纵机构控制液压通道出口;

239:第三离合器冷却液压通道进口;

240:第三离合器冷却液压通道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第1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用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前端壳体101、电机端盖102、电机水套103、支撑式液压隔板104和后端壳体105,所述电机端盖102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前端壳体101连接,所述电机水套103设置于所述前端壳体的水套安装孔111中,所述支撑式液压隔板104与所述后端壳体105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前端壳体101与所述后端壳体105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前端壳体101、所述电机水套103和所述后端壳体105形成的内部空间被所述电机端盖102和所述支撑式液压隔板104从前到后依次分割为第一容纳腔129、第二容纳腔130和第三容纳腔131。其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三容纳腔131用于安置齿轮传动装置132和换挡操纵机构133,所述支撑式液压隔板104和所述后端壳体105上形成有用于将所述齿轮传动装置132和换挡操纵机构133安装到所述第三容纳腔131中的安装孔;所述第二容纳腔130用于安置至少具有一个离合器的驱动电机装置138,所述电机端盖102和所述电机水套103上形成有用于将所述驱动电机装置138安装到所述第二容纳腔130中的安装孔;所述第一容纳腔129用于安置内燃机减震装置145,所述前端壳体101上形成有用于将所述内燃机减震装置145安装到所述第一容纳腔129中的安装孔。

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壳体沿轴向设置有第一主法兰面119、第二主法兰面120、第三主法兰面121和第四主法兰面122。

前端壳体101的内腔设置有水套安装孔111,在第一主法兰面119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孔107,在第二主法兰面120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连接孔123,在第三主法兰面121上设置有多个第三连接孔124。

电机端盖102的中心处设置有电机前轴承孔112和电机后轴承孔113,在第二主法兰面120上设置有第四连接孔125。

电机水套103外表面上设置有沿圆周方向的冷却水道106,内腔设置有定子安装孔118。

支撑式液压隔板104上设置有多个变速器前端轴承孔114和多个换挡操纵机构前端安装孔115,在第四主法兰面122上设置有多个第五连接孔126。

后端壳体105上设置有多个变速器后端轴承孔116和多个换挡操纵机构后端安装孔117,在第三主法兰面121上设置有多个第六连接孔127,在第四主法兰面122上设置有多个第七连接孔128。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可为螺栓,驱动电机装置138可具有1至3个离合器。详细地,电机端盖102通过第四连接孔125、第二连接孔123和多个第一连接螺栓108在第二主法兰面120上与前端壳体101实现紧固连接;电机水套103过盈地安装在水套安装孔111里,冷却水道106的密封由水套安装孔111与电机水套103的外圈的过盈配合实现;前端壳体101通过第三连接孔124、第六连接孔127和多个第二连接螺栓109在第三主法兰面121上与后端壳体105实现紧固连接;支撑式液压隔板104通过第五连接孔126、第七连接孔128和多个第三连接螺栓110在第四主法兰面122上与后端壳体105实现紧固连接。

下面结合附图1和附图2概略地说明采用第1实施例所述壳体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的装配过程。

首先,将齿轮传动装置132和换挡操纵机构133安装到第三容纳腔131里:将齿轮传动装置132上的变速器后端轴承134安装到后端壳体105上相应的变速器后端轴承孔116里;将换挡操纵机构133上的换挡操纵轴135安装到后端壳体105上相应的换挡操纵机构后端安装孔117里,换挡操纵轴135与换挡操纵机构后端安装孔117之间可选地安装换挡操纵支撑元件136;将齿轮传动装置132上的变速器前端轴承137安装到支撑式液压隔板104上相应的变速器前端轴承孔114里,将换挡操纵机构133上的换挡操纵轴135安装到支撑式液压隔板104上相应的换挡操纵机构前端安装孔115里,换挡操纵轴135与换挡操纵机构前端安装孔115之间可选地安装换挡操纵支撑元件136;将支撑式液压隔板104通过多个第三连接螺栓110连接到后端壳体105上,从而完成齿轮传动箱300的装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换挡操纵支撑元件136优选地为轴承或衬套。

其次,将驱动电机装置138安装到第二容纳腔130里:将电机端盖102通过多个第一连接螺栓108固定连接到前端壳体101上;将电机水套103压装到水套安装孔111里;将驱动电机装置138的定子139压装到定子安装孔118里;将驱动电机装置138的转子140上的电机前轴承141安装到电机前轴承孔112里,将电机后轴承142安装到电机后轴承孔113里,从而完成驱动电机箱200的装配。

最后,通过多个第二连接螺栓109将齿轮传动箱300固定连接到驱动电机箱200上,完成混合动力驱动装置100的装配,驱动电机箱200与齿轮传动箱300的动力传递通过第一花键组143实现,即齿轮传动箱300的输入端(具体为变速器输入轴)与驱动电机箱200输出端(具体为电机输出轴)可通过花键实现动力传递。

安装好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100可通过多个第一连接孔107在第一主法兰面119上与内燃机(未示出)固定连接,从而使与内燃机连接的内燃机减震装置145容纳于第一容纳腔129里,内燃机减震装置145通过第二花键组144与驱动电机装置138连接,即驱动电机装置138的输入花键与内燃机减震装置145的输出花键连接,以实现动力传递。

第2实施例

第2实施例与第1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将电机端盖102和电机水套103集成为一个部件——集成式电机端盖A。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用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前端壳体101、电机端盖102、电机水套103、支撑式液压隔板104和后端壳体105,所述电机端盖102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前端壳体101连接,所述电机水套103设置于所述前端壳体的水套安装孔111中并与所述电机端盖102一体形成,所述支撑式液压隔板104与所述后端壳体105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前端壳体101与所述后端壳体105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前端壳体101、所述电机水套103和所述后端壳体105形成的内部空间被所述电机端盖102和所述支撑式液压隔板104从前到后依次分割为第一容纳腔129、第二容纳腔130和第三容纳腔131。其中,如图4所示,所述第三容纳腔131用于安置齿轮传动装置132和换挡操纵机构133,所述支撑式液压隔板104和所述后端壳体105上形成有用于将所述齿轮传动装置132和换挡操纵机构133安装到所述第三容纳腔131中的安装孔;所述第二容纳腔130用于安置至少具有一个离合器的驱动电机装置138,所述电机端盖102和所述电机水套103上形成有用于将所述驱动电机装置138安装到所述第二容纳腔130中的安装孔;所述第一容纳腔129用于安置内燃机减震装置145,所述前端壳体101上形成有用于将所述内燃机减震装置145安装到所述第一容纳腔129中的安装孔。

具体地,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壳体沿轴向设置有第一主法兰面119、第二主法兰面120、第三主法兰面121和第四主法兰面122。

前端壳体101的内腔设置有水套安装孔111,在第一主法兰面119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孔107,第二主法兰面120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连接孔123,第三主法兰面121上设置有多个第三连接孔124。

集成式电机端盖A包含电机端盖102和电机水套103,电机端盖102的中心处设置有电机前轴承孔112和电机后轴承孔113,在第二主法兰面120上设置有第四连接孔125;电机水套103外表面上设置有沿圆周方向的冷却水道106,内腔设置有定子安装孔118。

支撑式液压隔板104上设置有多个变速器前端轴承孔114和多个换挡操纵机构前端安装孔115,在第四主法兰面122上设置有多个第五连接孔126。

后端壳体105上设置有多个变速器后端轴承孔116和多个换挡操纵机构后端安装孔117,在第三主法兰面121上设置有多个第六连接孔127,在第四主法兰面122上设置有多个第七连接孔128。

集成式电机端盖A通过第四连接孔125、第二连接孔123和多个第一连接螺栓108在第二主法兰面120上与前端壳体101实现紧固连接;冷却水道106的密封由设置在电机水套103上的凹槽中的第一密封圈146和第二密封圈147实现;前端壳体101通过第三连接孔124、第六连接孔127和多个第二连接螺栓109在第三主法兰面121上与后端壳体105实现紧固连接;支撑式液压隔板104通过第五连接孔126、第七连接孔128和多个第三连接螺栓110在第四主法兰面122上与后端壳体105实现紧固连接。前端壳体101、电机水套103和后端壳体105形成的内部空间被电机端盖102和支撑式液压隔板104从前到后依次分割为第一容纳腔129、第二容纳腔130和第三容纳腔131。

下面结合附图3和附图4概略地说明采用第2实施例所述壳体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的装配过程。

首先,将齿轮传动装置132和换挡操纵机构133安装到第三容纳腔131里:将齿轮传动装置132上的变速器后端轴承134安装到后端壳体105上相应的变速器后端轴承孔116里;将换挡操纵机构133上的换挡操纵轴135安装到后端壳体105上相应的换挡操纵机构后端安装孔117里,换挡操纵轴135与换挡操纵机构后端安装孔117之间可选地安装换挡操纵支撑元件136;将齿轮传动装置132上的变速器前端轴承137安装到支撑式液压隔板104上相应的变速器前端轴承孔114里,将换挡操纵机构133上的换挡操纵轴135安装到支撑式液压隔板104上相应的换挡操纵机构前端安装孔115里,换挡操纵轴135与换挡操纵机构前端安装孔115之间可选地安装换挡操纵支撑元件136,换挡操纵支撑元件136优选地为轴承或衬套;将支撑式液压隔板104通过多个第三连接螺栓110连接到后端壳体105上,从而完成齿轮传动箱300的装配。

其次,将驱动电机装置138安装到第二容纳腔130里:将带有第一密封圈146与第二密封圈147的集成式电机端盖A通过多个第一连接螺栓108固定连接到前端壳体101上;将驱动电机装置138的定子139压装到定子安装孔118里;将驱动电机装置138的转子140上的电机前轴承141安装到电机前轴承孔112里,将电机后轴承142安装到电机后轴承孔113里,从而完成驱动电机箱200的装配。

最后,通过多个第二连接螺栓109将齿轮传动箱300固定连接到驱动电机箱200上,完成混合动力驱动装置100的装配,驱动电机箱200与齿轮传动箱300的动力传递通过第一花键组143实现,即齿轮传动箱300的输入端(具体为变速器输入轴)与驱动电机箱200输出端(具体为电机输出轴)可通过花键实现动力传递。

安装好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100可通过多个第一连接孔107在第一主法兰面119上与内燃机(未示出)固定连接,从而使与内燃机连接的内燃机减震装置145容纳于第一容纳腔129里,内燃机减震装置145通过第二花键组144与驱动电机装置138连接,即驱动电机装置138的输入花键与内燃机减震装置145的输出花键连接,以实现动力传递。

第3实施例

第3实施例与第2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支撑式液压隔板104通过多个第三连接螺栓110固定连接到前端壳体101上。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用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前端壳体101、电机端盖102、电机水套103、支撑式液压隔板104和后端壳体105,所述电机端盖102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前端壳体101连接,所述电机水套103设置于所述前端壳体的水套安装孔111中并与所述电机端盖102一体形成,所述支撑式液压隔板104与所述前端壳体101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前端壳体101与所述后端壳体105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前端壳体101、所述电机水套103和所述后端壳体105形成的内部空间被所述电机端盖102和所述支撑式液压隔板104从前到后依次分割为第一容纳腔129、第二容纳腔130和第三容纳腔131。其中,如图6所示,所述第三容纳腔131用于安置齿轮传动装置132和换挡操纵机构133,所述支撑式液压隔板104和所述后端壳体105上形成有用于将所述齿轮传动装置132和换挡操纵机构133安装到所述第三容纳腔131中的安装孔;所述第二容纳腔130用于安置至少具有一个离合器的驱动电机装置138,所述电机端盖102和所述电机水套103上形成有用于将所述驱动电机装置138安装到所述第二容纳腔130中的安装孔;所述第一容纳腔129用于安置内燃机减震装置145,所述前端壳体101上形成有用于将所述内燃机减震装置145安装到所述第一容纳腔129中的安装孔。

具体地,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用壳体沿轴向设置有第一主法兰面119、第二主法兰面120、第三主法兰面121和第四主法兰面122。

前端壳体101的内腔设置有水套安装孔111,在第一主法兰面119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孔107,第二主法兰面120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连接孔123,第三主法兰面121上设置有多个第三连接孔124,第四主法兰面122上设置有多个第七连接孔128。

集成式电机端盖A包含电机端盖102和电机水套103,电机端盖102的中心处设置有电机前轴承孔112和电机后轴承孔113,在第二主法兰面120上设置有第四连接孔125;电机水套103外表面上设置有沿圆周方向的冷却水道106,内腔设置有定子安装孔118。

支撑式液压隔板104上设置有多个变速器前端轴承孔114和多个换挡操纵机构前端安装孔115,在第四主法兰面122上设置有多个第五连接孔126。

后端壳体105上设置有多个变速器后端轴承孔116和多个换挡操纵机构后端安装孔117,在第三主法兰面121上设置有多个第六连接孔127。

集成式电机端盖A通过第四连接孔125、第二连接孔123和多个第一连接螺栓108在第二主法兰面120上与前端壳体101实现紧固连接;冷却水道106的密封由设置在电机水套103上的凹槽中的第一密封圈146和第二密封圈147实现;前端壳体101通过第三连接孔124、第六连接孔127和多个第二连接螺栓109在第三主法兰面121上与后端壳体105实现紧固连接;支撑式液压隔板104通过第五连接孔126、第七连接孔128和多个第三连接螺栓110在第四主法兰面122上与前端壳体101实现紧固连接。前端壳体101、电机水套103和后端壳体105形成的内部空间被电机端盖102和支撑式液压隔板104从前到后依次分割为第一容纳腔129、第二容纳腔130和第三容纳腔131。

下面结合附图5和附图6概略地说明采用第3实施例所述壳体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的装配过程。

首先,将驱动电机装置138安装到第二容纳腔130里:将带有第一密封圈146与第二密封圈147的集成式电机端盖A通过多个第一连接螺栓108固定连接到前端壳体101上;将驱动电机装置138的定子139压装到定子安装孔118里;将驱动电机装置138的转子140上的电机前轴承141安装到电机前轴承孔112里,将电机后轴承142安装到电机后轴承孔113里,将支撑式液压隔板104通过多个第三连接螺栓110连接到前端壳体101上。

其次,将齿轮传动装置132和换挡操纵机构133安装到第三容纳腔131里:将齿轮传动装置132上的变速器前端轴承137安装到支撑式液压隔板104上相应的变速器前端轴承孔114里,将换挡操纵机构133上的换挡操纵轴135安装到支撑式液压隔板104上相应的换挡操纵机构前端安装孔115里,换挡操纵轴135与换挡操纵机构前端安装孔115之间可选地安装换挡操纵支撑元件136;将齿轮传动装置132上的变速器后端轴承134安装到后端壳体105上相应的变速器后端轴承孔116里;将换挡操纵机构133上的换挡操纵轴135安装到后端壳体105上相应的换挡操纵机构后端安装孔117里,换挡操纵轴135与换挡操纵机构后端安装孔117之间可选地安装换挡操纵支撑元件136,换挡操纵支撑元件136优选地为轴承或衬套。

最后,通过多个第二连接螺栓109将后端壳体105固定连接到前端壳体101上,完成混合动力驱动装置100的装配。驱动电机装置138与齿轮传动装置132的动力传递通过第一花键组143实现,即齿轮传动箱300的输入端(具体为变速器输入轴)与驱动电机箱200输出端(具体为电机输出轴)可通过花键实现动力传递。

安装好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100可通过多个第一连接孔107在第一主法兰面119上与内燃机(未示出)固定连接,从而使与内燃机连接的内燃机减震装置145容纳于第一容纳腔129里,内燃机减震装置145通过第二花键组144与驱动电机装置138连接,即驱动电机装置138的输入花键与内燃机减震装置145的输出花键连接,以实现动力传递。

在本实用新型中,支撑式液压隔板104用于将壳体分成3个容纳腔并实现齿轮传动装置132和换挡操纵机构133的安装,并且集成有液压通道,可以实现为多种结构形式。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同时集成了轴承安装部、换挡操纵机构安装部和液压通道部的支撑式液压隔板。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式液压隔板,包括:轴承安装部,所述的轴承安装部具有第一轴承孔202、第二轴承孔203和第三轴承孔204,该实施例中的轴承孔202-204对应于前述实施例中的多个变速器前端轴承孔114,其中,所述的第二轴承孔203上设置有第二轴承挡圈安装槽231,所述的第三轴承孔204上设置有第三轴承挡圈安装槽232;换挡操纵机构安装部,所述的换挡操纵机构安装部具有第一换挡操纵机构安装孔206、第二换挡操纵机构安装孔207和第三换挡操纵机构安装孔208,该实施例中的安装孔206-208对应于前述实施例的多个换挡操纵机构前端安装孔115;液压通道部,所述的液压通道部具有第一换挡操纵机构控制液压通道209、第二换挡操纵机构控制液压通道210、第三换挡操纵机构控制液压通道211、第一离合器控制液压通道219、第一离合器冷却液压通道225、第二离合器控制液压通道216、第二离合器冷却液压通道222、第三离合器控制液压通道213和第三离合器冷却液压通道212;连接部,所述的连接部具有多个连接孔205,用于将支撑式液压隔板104固定连接到混合动力驱动装置100上,该实施例中的连接孔205对应于前述实施例的第五连接孔126;基板,所述的基板201用于连接和支撑轴承安装部、换挡操纵机构安装部、液压通道部和连接部,轴承安装部位于基板的中部,换挡操纵机构安装部位于基板的中下部,液压通道部位于基板的下部,连接部位于基板的外缘。

如图7和图9所示,液压工作介质从液压控制模块228向支撑式液压隔板104传递。液压工作介质通过第一换挡操纵机构控制液压通道进口233进入第一换挡操纵机构控制液压通道209,经第一换挡操纵机构控制液压通道出口234进入第一换挡操纵机构安装孔206,用于控制第一换挡操纵机构;液压工作介质通过第二换挡操纵机构控制液压通道进口235进入第二换挡操纵机构控制液压通道210,经第二换挡操纵机构控制液压通道出口236进入第二换挡操纵机构安装孔207,用于控制第二换挡操纵机构;液压工作介质通过第三换挡操纵机构控制液压通道进口237进入第三换挡操纵机构控制液压通道211,经第三换挡操纵机构控制液压通道出口238进入第三换挡操纵机构安装孔208,用于控制第三换挡操纵机构。

此外,液压工作介质通过第一离合器控制液压通道进口220进入第一离合器控制液压通道219,经第一离合器控制液压通道出口221传递到前端壳体101上的前端壳体第一离合器控制液压通道150(如图11所示),进而传递到第一离合器控制装置,从而实现第一离合器的控制;液压工作介质通过第一离合器冷却液压通道进口226进入第一离合器冷却液压通道225,经第一离合器冷却液压通道出口227传递到前端壳体101上的前端壳体第一离合器冷却液压通道148(如图11所示),进而传递到第一离合器的冷却位置,从而实现第一离合器的冷却;液压工作介质通过第二离合器控制液压通道进口217进入第二离合器控制液压通道216,经第二离合器控制液压通道出口218传递到第二离合器控制装置,从而实现第二离合器的控制;液压工作介质通过第二离合器冷却液压通道进口223进入第二离合器冷却液压通道222,经第二离合器冷却液压通道出口224传递到前端壳体101上的前端壳体第二离合器冷却液压通道149(如图11所示),进而传递到第二离合器冷却位置,从而实现第二离合器的冷却;液压工作介质通过第三离合器控制液压通道进口214进入第三离合器控制液压通道213,经第三离合器控制液压通道出口215传递到第三离合器控制装置,从而实现第三离合器的控制;液压工作介质通过第三离合器冷却液压通道进口239进入第三离合器冷却液压通道212,经第三离合器冷却液压通道出口240传递到第一轴承孔202,进而传递到第三离合器冷却位置,从而实现第三离合器的冷却。

如附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支撑式液压隔板的所有液压通道的进口轴线相互平行,并且优选地垂直于液压控制模块安装面229,以方便地实现液压工作介质从液压控制模块228向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支撑式液压隔板104传递。

如附图8和附图10所示,第一离合器控制液压通道出口221、第一离合器冷却液压通道出口227和第二离合器冷却液压通道出口224的轴线相互平行,以方便地实现液压工作介质由支撑式液压隔板104向前端壳体101传递。通过密封圈230实现支撑式液压隔板104上的液压通道与前端壳体101上相应液压通道之间的密封。

需要注意的是,组成本实用新型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各个结构包括内燃机及内燃机减震装置、驱动电机装置、齿轮传动装置和换挡操纵机构等的结构以及各个结构之间的具体连接关系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本实用新型为避免赘述,省略了对它们详细结构的介绍。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