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冷热水的金属软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9952发布日期:2018-11-09 21:36阅读:59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地,涉及金属软管。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用于冷热水或燃气的金属软管,两端连接螺帽,需把波纹管拉长,然后整圆、平面、涨波等工艺来连接螺帽,在制造过程中会带来波纹管扭坏、损伤,导致使用过程中开裂、漏水、漏气等现象;传统的金属软管制造时先切管,再将切完的管体充气包塑,工艺陈旧,导致成本过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冷热水的金属软管,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冷热水的金属软管,包括一波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管外包覆有一半透明的PVC层,所述波纹管的端部设有一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的一侧设有一套管,所述套管套设在所述PVC层外侧;

靠近所述端部一侧的所述套管上设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形成一环状体,所述环状体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翻边的外径;

所述套管外套设有一螺母,靠近所述端部一侧的所述螺母的开口的直径小于所述环状体的外径。

所述第一翻边上设有一金属垫片。

所述PVC层的内侧面上设有至少三条条状凸起,至少三条所述条状凸起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波纹管的长度方向相同,至少三条条状凸起等间距设置在所述PVC层的内侧面上。

所述螺母内设有一橡胶垫片,所述橡胶垫片的一侧面设有一用于嵌入所述第一翻边的第一凹槽。

所述套管上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固定套管位置的第二凹槽。

所述螺母内拧入一保护盖,所述保护盖包括一横截面呈圆形的片状体,所述片状体的一侧设有一圆管,所述片状体的直径大于所述圆管的外径;

所述圆管的外表面上设有与所述螺母的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

所述片状体的外侧面上设有至少三个轮齿,至少三个轮齿等间距排布在所述片状体上。

所述螺母的侧面上设有至少三条纵向排布的条状凹槽,至少三条所述条状凹槽的等间距排布在所述螺母的侧面上,相邻两个所述条状凹槽之间形成的凸起的表面呈一弧面。

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了原有的金属软管的结构,利用环状体对螺母与波纹管端部的位置进行固定,结构简单、便于制造、牢固程度高、密封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不设螺母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螺母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套管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用于冷热水的金属软管,包括一波纹管1,波纹管外包覆有一半透明的PVC层2,波纹管的端部设有一第一翻边6,第一翻边的一侧设有一套管3,套管套设在PVC层外侧;靠近端部一侧的套管上设有第二翻边,第二翻边形成一环状体7,环状体的内径小于第一翻边的外径;套管外套设有一螺母4,靠近端部一侧的螺母的开口的直径小于环状体的外径。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了原有的金属软管的结构,利用环状体对螺母与波纹管端部的位置进行固定,结构简单、便于制造、牢固程度高、密封效果好。采用半透明的PVC层包覆在波纹管外,能防止波纹管在使用中,脏水溅到波纹管上粘住,时间久后导致管体腐蚀,又能起到保温作用,也利于观察波纹管的破损部位。

第一翻边上设有一金属垫片。以增加波纹管端部处的牢固程度,提高第一翻边的抗拉扯能力。第一翻边、金属垫片均通过波纹管进行冲压而成,波纹管冲压后,最外侧的波纹,即,最外侧的环状凸起被压扁,自然形成翻边及垫片。

PVC层的内侧面上设有至少三条条状凸起,至少三条条状凸起的长度方向与波纹管的长度方向相同,至少三条条状凸起等间距设置在PVC层的内侧面上。以增加PVC层的韧性,进而提高整体强度。

螺母内设有一橡胶垫片,橡胶垫片的一侧面设有一用于嵌入第一翻边的第一凹槽。利用橡胶垫片增加密封性,同时利用第一凹槽减少缝隙产生,进一步增加密封效果。

套管上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固定套管位置的第二凹槽。利用设备在套管上压出第二凹槽,套管通过第二凹槽压紧PVC层,进而固定套管位置。

螺母内拧入一保护盖5,保护盖包括一横截面呈圆形的片状体,片状体的一侧设有一圆管,片状体的直径大于圆管的外径;圆管的外表面上设有与螺母的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以便于在不使用金属软管时起到保护作用。

片状体的外侧面上设有至少三个轮齿,至少三个轮齿等间距排布在片状体上。便于使用者拧下保护盖。

螺母的侧面上设有至少三条纵向排布的条状凹槽,至少三条条状凹槽的等间距排布在螺母的侧面上,相邻两个条状凹槽之间形成的凸起的表面呈一弧面。以增加摩擦力,便于使用者手动拧接金属软管。凸起的表面呈弧面防止割伤使用者手部。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