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气机构和压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88492发布日期:2019-02-01 19:31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气机构和压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挤压出料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气机构和压盘。



背景技术:

在挤压出料时,压料机的料缸与压盘会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压盘在升起和压下时需要吸空气和排空气,因此需要排气机构在压料时排除密闭空间内的空气,压盘升起来时使密闭空间吸空气。

现有排气机构是由阀座与阀体及连接螺栓三部分构成,在挤压出料前,阀座与阀体之间存在间隙,在挤压出料时,空气从间隙中排出达到排气的作用,并在挤压出料的过程中,物料对阀座进行挤压,间隙逐渐减小,压盘升起时,阀座与阀体之间的间隙增大,使密闭空间吸空气,并以备于下一次压盘压下时对密闭空间进行排气。但是,挤压出料过程中,物料会从阀座与阀体之间的间隙中进入排气机构,使得压盘出现物料溢漏。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气机构和压盘,用于解决挤压出料过程中,物料会从阀座与阀体之间的间隙中进入排气机构,使得压盘出现物料溢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排气机构,包括:阀体和阀座;

所述阀体为多层结构,包括第一阀板、第二阀板和第三阀板,所述第一阀板和所述第二阀板形成第一层阀体,所述第二阀板和所述第三阀板形成第二层阀体,所述第一阀板、所述第二阀板和所述第三阀板依次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

所述阀座包括阀座本体、定位块和阀座头,所述阀座本体与所述定位块固定连接,所述阀座头与所述阀体本体固定连接;

所述阀座本体可通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在所述阀体内上下活动,所述阀座本体通过所述定位块卡于所述第二阀板上;

所述阀座头可在所述第三通孔内上下活动,排气前,所述阀座头与所述第三阀板之间存在间隙,排气后,所述阀座头与所述第三阀板闭合。

优选的,所述定位块与所述第一阀板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

优选的,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

优选的,所述多层结构为双层结构。

优选的,所述阀座头的第一端面与所述阀座本体固定连接,所述阀座头的第二端面在排气前凸出于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二端面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端面的尺寸。

优选的,所述阀座头为锥形阀座头。

优选的,所述阀座头为凸型阀座头。

优选的,所述阀座本体凸出于所述第一阀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压盘,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排气机构和压盘本体。

优选的,所述排气机构的阀体与所述压盘本体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阀板设置于所述阀体内,所述第三阀板与所述压盘本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气机构,包括:阀体和阀座;所述阀体为多层结构,包括第一阀板、第二阀板和第三阀板,所述第一阀板和所述第二阀板形成第一层阀体,所述第二阀板和所述第三阀板形成第二层阀体,所述第一阀板、所述第二阀板和所述第三阀板依次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阀座包括阀座本体、定位块和阀座头,所述阀座本体与所述定位块固定连接,所述阀座头与所述阀体本体固定连接;所述阀座本体可通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在所述阀体内上下活动,所述阀座本体通过所述定位块卡于所述第二阀板上,所述阀座头可在所述第三通孔内上下活动,排气前,所述阀座头与所述第三阀板之间存在间隙,排气后,所述阀座头与所述第三阀板闭合。本实用新型中,排气前,阀座头与第三阀板之间存在间隙,在压盘下降过程中阀座头下端面与物料接触后,阀座头下端面受力,密闭空间的气体在阀座头和第三阀板之间的间隙中被逐渐排除,在压盘不断下降的过程中阀座头与第三阀板之间的间隙逐渐减小最后完全闭合,达到排空密闭空间内的空气,反之压盘上升过程中在阀座头下端面离开料缸时,阀座下落,阀座头与第三阀板之间的间隙逐渐增大,料缸内进入空气达到内外平衡,阀体为多层结构,当物料通过阀座头与第三阀板之间的间隙进入排气机构时,需要穿过多层结构,避免了压盘出现物料溢漏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排气机构排气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1.阀体;2.阀座;3.第一阀板;4.第二阀板;5.第三阀板;6.定位块;7.阀座头;8.间隙;9.弹性部件;10.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排气机构和压盘,用于解决挤压出料过程中,物料会从阀座与阀体之间的间隙中进入排气机构,使得压盘出现物料溢漏的问题。

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排气机构排气前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排气机构的一个实施例包括:阀体1和阀座2;

阀体1为多层结构,包括第一阀板3、第二阀板4和第三阀板5,第一阀板3和第二阀板4形成第一层阀体,第二阀板4和第三阀板5形成第二层阀体,第一阀板3、第二阀板4和第三阀板5依次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

阀座2包括阀座本体、定位块6和阀座头7,阀座本体与定位块6固定连接,阀座头7与阀体本体固定连接;

阀座本体可通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在阀体1内上下活动,阀座本体通过定位块6卡于第二阀板4上;

阀座头7可在第三通孔内上下活动,排气前,阀座头7与第三阀板5之间存在间隙8,排气后,阀座头7与第三阀板5闭合。

本实用新型中,排气前,阀座头7与第三阀板5之间存在间隙8,在压盘下降过程中阀座头7下端面与物料接触后,阀座头7下端面受力,密闭空间的气体在阀座头7和第三阀板5之间的间隙8中被逐渐排除,在压盘不断下降的过程中阀座头7与第三阀板5之间的间隙8逐渐减小最后完全闭合,达到排空密闭空间内的空气,反之压盘上升过程中在阀座头7下端面离开料缸时,阀座2下落,阀座头7与第三阀板5之间的间隙8逐渐增大,料缸内进入空气达到内外平衡,阀体1为多层结构,当物料通过阀座头7与第三阀板5之间的间隙进入排气机构时,需要穿过多层结构,避免了压盘出现物料溢漏的发生。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排气机构的一个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排气机构的另一个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排气机构的另一个实施例包括:阀体1和阀座2;

阀体1为多层结构,包括第一阀板3、第二阀板4和第三阀板5,第一阀板3和第二阀板4形成第一层阀体,第二阀板4和第三阀板5形成第二层阀体,第一阀板3、第二阀板4和第三阀板5依次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

阀座2包括阀座本体、定位块6和阀座头7,阀座本体与定位块6固定连接,阀座头7与阀体本体固定连接;

阀座本体可通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在阀体1内上下活动,阀座本体通过定位块6卡于第二阀板4上;

阀座头7可在第三通孔内上下活动,排气前,阀座头7与第三阀板5之间存在间隙8,排气后,阀座头7与第三阀板5闭合。

阀体1为多层柱形结构。

进一步的,定位块6与第一阀板3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9。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压盘下降过程中,阀座头7下端面与物料接触,阀座本体通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在阀体1内向上活动,定位块6与第一阀板3之间的弹性部件9被压缩,在压盘上升过程中,阀座头7下端面离开料缸,在弹性部件9的反弹力下,阀座2下落,使得阀座头7与第三阀板5之间的间隙8逐渐增大,防止了物料滞留在阀体1内,阀座2在压盘升起时不能顺畅下落,不能使密闭空间吸空气,并造成后续无法在压盘压下时对密闭空间进行排气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性部件9为弹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层结构为双层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多层结构还可为两层以上结构,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阀座头7的第一端面与阀座本体固定连接,阀座头7的第二端面在排气前凸出于第三通孔,第二端面的尺寸大于第一端面的尺寸。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阀座头7为锥形阀座头,第三通孔为与锥形阀座头相匹配的锥形通孔,可以进一步减少物料从阀座头7与第三阀板5之间的间隙8中进入排气机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阀座头7还可为凸型阀座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阀座本体凸出于第一阀板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排气机构优选为有机硅胶类挤压出料设备的排气机构。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排气机构的另一个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盘的一个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压盘的一个实施例包括:排气机构和压盘本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排气机构的阀体1与压盘本体固定连接;

第三阀板5设置于阀体1内,第三阀板5与压盘本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10,使气体更顺畅地从阀座头7与第三阀板5之间的间隙8中排出。

本实用新型压盘在挤压出料过程中,排气更加顺畅,不泄露物料。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压盘优选为有机硅胶类挤压出料设备的压盘。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排气机构和压盘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