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密封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2112发布日期:2019-04-16 22:43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密封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密封圈,属于密封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密封圈均为橡胶、塑料等实体结构,在正常液压、气压件仅受轴向力的情况下使用情况良好。但在受侧向力或温度变化较大的场合则不能很好地密封。因为,机械部件工作过程中正常情况下主要受轴向力,但受侧向力时,会出现机械部件挤压侧间隙变小,非挤压侧间隙变大,原密封圈无法充分填补此空隙,可能导致漏油、漏气,引发机械故障、事故或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密封圈,密封圈采用中空结构,内部根据应用场合在制造阶段注入适当压力的气体或液体,同时增加钢丝圈提供相应的约束力。密封圈内部的气体、液体首选在生产时一次性注入,避免增加注入阀门导致结构复杂、与运行部件干扰、注入压力无法精确控制等问题,而且其经济性好、可靠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密封圈,此密封圈采用整体式结构,所述密封圈的内部采用环形中空结构,在环形中空结构内部注入一定压力的流体介质,在环形中空结构内部设置有弹性圈。

所述密封圈采用橡胶或者塑料材料制成。

所述流体介质采用液体或者气体介质。

所述弹性圈采用钢丝圈或者弹簧圈。

所述密封圈安装在液压缸的活塞头上,所述活塞头设置在油缸的内部,所述油缸的两端设置有密封端盖,所述活塞头上安装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贯穿密封端盖的中心孔,所述油缸的内部封装有油液。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1、解决了现有密封圈不能用于受侧向力的场合的问题。当受侧向力时,密封圈内部的液体或气体流动后局部压力增大,挤压密封圈的其余部位,密封圈膨胀后填充增大的间隙,解决了其漏油、漏气问题,减少了机械故障和安全风险。

2、创新性地在密封圈内增加了钢丝圈。起到了精确控制密封圈膨胀量、能承受更大范围的压力、耐久性好等的优点。

3、经济性好、可靠性高。密封圈内部的气体、液体首选在生产时一次性注入,避免增加注入阀门导致结构复杂、与运行部件干扰、注入压力无法精确控制等问题。经济性好、可靠性高。

4、应用范围广。可应用于各种机械部件中,通用性强,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 为带有新型密封圈的液压缸活塞组成图。

图2为新型密封圈主剖视图。

图3为图1中新型密封圈的6-6截面图。

图中:活塞杆1、密封端盖2、油缸3、油液4、密封圈5、新型密封圈剖面图6-6、活塞头7、流体介质8、弹性圈9 。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阅图1-3,一种新型密封圈,此密封圈5采用整体式结构,所述密封圈5的内部采用环形中空结构,在环形中空结构内部注入一定压力的流体介质8,在环形中空结构内部设置有弹性圈9。通过采用上述结构的新型密封圈,其能够承受一定的径向力,进而在其发生径向变形时,能够自动的进行补偿,有效的防止了其发生径向泄漏的缺陷,保证了其密封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采用橡胶或者塑料材料制成。采用橡胶或者塑料材料制成简化了其制备工艺,降低了其制造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流体介质8采用液体或者气体介质。通过采用上述的流体介质8,保证了当密封圈一段受挤压时,内部的液体或气体则流动后挤压密封圈的其余部位,其余部位的内部压力升高,密封圈膨胀,正好填充机械部件间增大的空隙。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圈9采用钢丝圈或者弹簧圈。通过采用弹性圈9,在密封圈膨胀的同时,密封圈内部的钢丝圈限制了其膨胀的程度,避免过度膨胀导致部件运行阻力过大,密封圈损坏频繁;而且密封圈钢丝圈还分担了部分应力,增大了工作压力适应范围和用途。进而提高了密封圈的功能性和耐久性。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漏油或漏气,进而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5安装在液压缸的活塞头7上,所述活塞头7设置在油缸3的内部,所述油缸3的两端设置有密封端盖2,所述活塞头7上安装有活塞杆1,所述活塞杆1贯穿密封端盖2的中心孔,所述油缸3的内部封装有油液4。通过采用上述结构的液压缸,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密封圈5对活塞头7进行有效的密封,而且在其工作过程中,当油缸发热导致温升时,导致机械部件结合部位温度升高,进而导致部件微量膨胀,结合部间隙变大,此新型密封圈尺寸可以随着压力的增大而产生变化,温度升高时,内部的气体或液体分子加速运动,导致压力增大,内部膨胀引起密封圈整体膨胀,填充机械部件间增大的空隙。当某局部受到某一较大作用力时,钢丝圈可以起到约束作用,让作用力在密封圈中均匀传递。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原理:

此新型密封圈很好地解决了现有密封圈在收到径向力而发生泄漏的问题。通过采用此密封圈,当密封圈一段受挤压时,内部的液体或气体则流动后挤压密封圈的其余部位,其余部位的内部压力升高,密封圈膨胀,正好填充机械部件间增大的空隙。在密封圈膨胀的同时,密封圈内部的钢丝圈限制了其膨胀的程度,避免过度膨胀导致部件运行阻力过大,密封圈损坏频繁;而且密封圈钢丝圈还分担了部分应力,增大了工作压力适应范围和用途。进而提高了密封圈的功能性和耐久性。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漏油或漏气,进而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工作。

当温度升高时,机械设备由于工作摩擦升温或外部环境温度升高等原因导致机械部件结合部位温度升高,进而导致部件微量膨胀,结合部间隙变大,可能导致漏油、漏气,引发机械不能正常故障、事故或安全风险。常规的密封圈往往采用增加密封圈配合过盈量来补偿间隙,但由于密封圈尺寸固定,无法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适应性差,过盈量大增加摩擦阻力,过盈量小导致密封不严。此时新型密封圈内部的气体或液体因温度升高而膨胀,导致密封圈内部压力增大,密封圈整体膨胀,从而填充机械部件间增大的空隙。同时钢丝圈承担了部分压力,保证了密封圈内部介质稳定连续的运动,提高了密封圈的功能性和耐久性,避免了漏油或漏气的情况出现,进而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工作。

上述实施例用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