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点调节式稀油润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51831发布日期:2019-07-24 09:48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点调节式稀油润滑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点调节式稀油润滑系统。



背景技术:

多点润滑系统是向机器或机组的摩擦点供送润滑剂的系统,在润滑工作中,根据各种设备的实际工况,合理选择和设计其润滑方法、润滑系统和装置,对保证设备具有良好的润滑状况和工作性能以及保持较长的使用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常规的多点式稀油润滑系统通常采用简单总管接三通或四通管接头一达到分支的结构方式,不能满足单点流量控制的要求,在多点加油时,易造成有些润滑点过量加油,而有些润滑点加不到油或者加油不足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对多点进行调节式加油的稀油润滑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多点调节式稀油润滑系统,包括顺次管道连接的储油箱、润滑泵、油路冷却器和油路分配器;

所述油路分配器上设置有若干润滑支管、以及若干与润滑支管对应的支管流量调节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多点加油润滑时,储油箱内的稀油在润滑泵的提升作用下,通过油路冷却器,进入油路分配器,然后经过润滑支管对多点进行加油;油路冷却器能够有效降低润滑油温度,从而延长润滑有使用周期及轴承使用寿命;支管流量调节阀起到对润滑支管流量的调节作用,以实现单点流量控制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润滑支管上设置有支管流量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了对各个支管内润滑油的监测和调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润滑泵与油路冷却器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总管流量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了对经过润滑泵的总油量的监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油路冷却器设置为水冷式冷却器,所述油路冷却器上设置有闭式水冷系统出口和闭式水冷系统进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冷方式冷却效果好,延长了润滑油的使用周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油路冷却器内设置有封闭式冷却腔,所述闭式水冷系统出口和闭式水冷系统进口分别位于油路冷却器并与冷却腔连通;

所述冷却腔内设置有冷却盘管,所述冷却盘管两端分别穿出油路冷却器外壁并与润滑泵和油路分配器管路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润滑油经过冷却盘管,在冷却腔内冷水的作用下被冷却,该结构简单,冷却效果好,并对于润滑有的流速影响较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盘管外壁固定有若干用于与冷却腔内壁固定的翅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翅片的设置提高了冷却盘管的连接稳定性,并且增大了冷却盘管与冷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润滑油的冷却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油箱和润滑泵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有滤筒,所述滤筒内设置有滤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低了润滑油的杂质率,减少了润滑油内杂质进入润滑泵的可能,对润滑泵起到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润滑泵与油路冷却器之间设置有自动温控三通阀,所述自动温控三通阀上设置有三通阀进口、三通阀出口一、三通阀出口二,所述三通阀进口与润滑泵的出口管路连通,所述三通阀出口一与油路冷却器的进口管路连通,所述三通阀出口二、油路冷却器的出口通过三通管路与油路分配器管路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自动温控三通阀的设置便于对润滑油进行实时温度监控,当温度小于设定值时,润滑油不经过油路冷却器直接进入油路分配器;当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润滑油通过油路冷却器后进入油路分配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采用了支管流量调节阀,能够起到实现单点流量控制的效果;

2.采用了支管流量计和总管流量计,能够起到方便了对各个支管内润滑油流量的监控效果;

3.自动温控三通阀和油路冷却器,能够有效降低润滑油温度,从而延长润滑有使用周期及轴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油路冷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有自动温控三通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储油箱;11、第一管路;12、设备回油口;2、润滑泵;21、第二管路;3、油路冷却器;31、闭式水冷系统出口;32、闭式水冷系统进口;33、冷却腔;34、冷却盘管;35、翅片;36、第三管路;4、油路分配器;5、润滑支管;51、支管流量计;6、支管流量调节阀;7、总管流量计;8、滤筒;81、滤芯;9、自动温控三通阀;91、三通阀进口;92、三通阀出口一;93、三通阀出口二;10、三通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多点调节式稀油润滑系统,包括顺次管道连接的储油箱1、润滑泵2、油路冷却器3和油路分配器4。储油箱1与润滑泵2之间通过第一管路11连通,润滑泵2与油路冷却器3之间通过第二管路21连接,油路冷却器3与油路分配器4之间通过第三管路36连接,储油箱1上设置有设备回油口12,油路分配器4上连接有若干润滑支管5。流动的稀油润滑有经过设备回油口12进入储油箱1,储油箱1内的润滑油在润滑泵2的作用下,依次经过第一管路11、第二管路21、油路冷却器3、第三管路36和油路分配器4,并沿润滑支管5排出,实现多点加油润滑。

为方便对润滑支管5内油量的调控,第二管路21上设置有总管流量计7,每个润滑支管5上均设置有支管流量计51,油路分配器4上设置有与润滑支管5对应的支管流量调节阀6。

参照图2,油路冷却器3设置为水冷式冷却器。由于设备的工作环境温度较高,传统的风冷方式仅能将润滑油降温至室温,依旧不能满足长期的工作需求,而水冷式冷却器通过循环冷水降温,可将润滑油降低至适宜温度,通过水流热传导携带热量,降温效率更高,并且方便对润滑油的温度进行调控。

参照图2,油路冷却器3内设置有封闭式冷却腔33,油路冷却器3外设置有与冷却腔33连通的闭式水冷系统出口31和闭式水冷系统进口32。冷却腔33内设置有冷却盘管34,冷却盘管34外壁固定有若干用于与冷却腔33内壁固定的金属翅片35,冷却盘管34两端分别穿出油路冷却器3外壁并与润滑泵2和油路分配器4管路连通。翅片35的设置提高了冷却盘管34的连接稳定性,并且增大了冷却盘管34与冷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润滑油的冷却效率。润滑油经过冷却盘管34,在冷却腔33内冷水的作用下被冷却,该结构简单,冷却效果好。

参照图1,为减少润滑油内杂质在传输过程中堵塞润滑泵2,第一管路11上连接有滤筒8,滤筒8内设置有滤芯81。从而储油箱1内的油经过滤筒8和滤芯81的过滤后,洁净的润滑油在润滑泵2的作用下,经第二管路21、油路冷却器3和油路分配器4和润滑支管5排出。

参照图3,为方便对润滑油进行降温,并适应于不同的工作环境,在油路冷却器3上方设置有自动温控三通阀9,自动温控三通阀9上设置有三通阀进口91、三通阀出口一92、三通阀出口二93,三通阀进口91与第二管路21连通,三通阀出口一92与油路冷却器3的润滑油进口连通,三通阀出口二93和油路冷却器3的润滑油出口共同通过三通管路10与油路分配器4连通。自动温控三通阀9的设置便于对润滑油进行实时温度监控,当温度小于设定值时,润滑油不经过油路冷却器3直接进入油路分配器4;当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润滑油通过油路冷却器3后进入油路分配器4。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对多点加油润滑时,储油箱1内流动性的稀油在润滑泵2的提升作用下,依次沿第一管路11、第二管路21、油路冷却器3、第三管路36和油路分配器4,然后经过润滑支管5排出。

自动温控三通阀9的设置能够检测润滑油的温度,当润滑油的温度高于设定值时,三通阀出口一92打开,三通阀出口二93闭合,润滑油通过冷却盘管34降温后,沿第三管路36进入油路分配器4;当润滑油的温度低于设定值时,三通阀出口一92闭合,三通阀出口二93打开,润滑油不经过冷却盘管34直接经第三管路36进入油路分配器4。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