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球阀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40768发布日期:2020-06-02 19:35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球阀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类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新型球阀组。



背景技术:

球阀是通过阀杆带动球体,且球体绕球阀轴线作旋转运动的阀门,同时一般用于流体的调节与控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一般常用单个阀体来控制管道,但是一个阀体只能用于控制一个管道,即使是分流阀也是同步运行,因而对于分流的管道来说,单一的阀体不能单一的控制每一个分流道。

而且现有的球阀如图6,可知是球阀由阀座和阀帽组成,且球体设置在阀座内,同时管道是直接与阀帽相连。因而当水从流道进入时,要流经一段距离后,才能流经球体,因而需要较长的时间流经阀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球阀组,通过球阀组的形式即主阀体控制主管道,且分阀体控制分流道,因而使每个流道都能实现单一控制;同时分流道直接与球体相连,故减少一个部件,因而减少了水流经的时间,并简化了结构,故解决了单一的阀体不能单一的控制每一个分流道,且水流经阀体时间较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球阀组,包括主管道,主管道上设置有主阀体,所述主管道向前延伸形成若干个分流区,分流区包括两个分流道,每个分流道上设置有一个分阀体,且分流道与主管道一体成型;所述主阀体和分阀体均设置有球体,主管道与分流道均套设在球体一端。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或优选的方案还包括:

优选地,所述主管道和分流道连线成型为“丰”字形或者“十”字形或者两横一竖型。

优选地,所述主阀体和分阀体均包括有阀座,阀座设置有手柄和球体,手柄卡接在球体上,通过手柄带动球体转动进而控制主阀体和分阀体开关。

优选地,所述手柄包括转动件和阀杆,阀杆卡接在所述球体上,转动件向下延伸有至少两个凸起一,所述阀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二,当转动件转动一定角度时,凸起一抵靠在凸起二上。

优选地,所述球体开设有凹槽,所述手柄底部卡接凹槽内;

所述手柄向外延伸有凸边,所述阀座内设置有凸台,所述凸边的上表面抵靠在凸台的下表面。

优选地,所述手柄设置若干个凸起三,凸起三抵靠在所述阀座内侧,所述凸起三之间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置有密封件。

优选地,所述主管道和分流道在与所述阀座的连接处设置有突出部,突出部抵靠在阀座内侧;

所述球体两侧设置有密封圈一和密封圈二,密封圈一卡接在突出部内侧,且密封圈二卡接在阀座内侧。

优选地,所述阀座一端外侧成型有用于连接水管的螺纹。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多个球阀组成从而达到每个分流道能单一控制,即通过主阀体控制主管道,且分阀体控制分流道,因而使每个流道都能实现单一控制。而且采用一个主阀体带有若干个由两个分阀体组成的分流区,其结构简单又有很好的分流效果。

同时分流道直接与球体连接,从而使水从分流道出来直接流经球体,相比较原先流道先与阀帽连接,并与球体有一定距离,而本实用新型的分流道直接与球体相连,即减少了一个部件,从而减少了水的流经阀体的时间,且简化了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的结构简图

图3是图2中b-b面的剖视的结构简图;

图4是图3中a的放大的结构简图;

图5是手柄和阀座的结构简图;

图6是现有阀体的结构简图。

图中:1-主阀体;2-分阀体;3-球体;4-主管道;5-分流道;

6-阀座;7-手柄;8-转动件;9-阀杆;10-凸起一;11-凸起二;

12-凹槽;13-凸边;14-凸台;15-凸起三;16-安装槽;

17-密封件;18-突出部;19-密封圈一;20-密封圈二;21-螺纹;

22-阀帽;23-进水管;24-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结合图1和图2,具体看图3和图4,一种新型球阀组,包括主管道4,主管道4上设置有主阀体1,所述主管道4向前延伸形成若干个分流区,分流区包括两个分流道5,每个分流道5上设置有一个分阀体2,且分流道5与主管道4一体成型。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主管道4是通过主阀体1控制,且分流道5是通过分阀体2控制。因而当进水时,水先经过主阀体1,若主阀体1通则水通,若主阀体1不通则水不通。当主阀体1通时,水会从分流道5流到分阀体2,分阀体2原理与主阀体1一样,若分阀体2通则水通,若分阀体2不通则水不通。

因而本实用新型采用多个球阀组成从而达到每个分流道5能单一控制,即通过主阀体1控制主管道4,且分阀体2控制分流道5,因而使每个流道都能实现单一控制。而且采用一个主阀体1带有若干个由两个分阀体2组成的分流区,其结构简单,因而仅是阀体和管道相连,同时又有很好的分流效果,因而可以单一控制。

同时主阀体1和分阀体2均设置有球体3,且主管道4与分流道5均套设在球体3一端。故分流道5直接与球体1连接,从而使水从分流道5出来直接流经球体3,相比较原先的,如图6,流道先与阀帽连接,并与球体3有一定距离,而本实用新型的分流道5直接与球体3相连,即减少了一个部件,从而减少了水的流经阀体的时间,且简化了结构。

其中图6是现有阀体的连接结构,增加此图是为了更好的解释说明,从而与本文的结构形成对比,因而不是本专利文的重心。

结合图1和图2,可知主管道4和分流道5连线可成型多种形状,以适合不同的使用场景。其中可成型为“丰”字形或者“十”字形或者两横一竖型。同时这三种可适用不同的情况,当需要数量较少的分流道5,可采用“十”字形,用于连接至少两个的分流道5;当需要数量较多的分流道5,可采用“丰”字形,用于连接至少六个的分流道5,而当需要数量适中的的分流道5,可采用两横一竖型,用于连接至少四个的分流道5。当然上面只是举例说明其中三种,因而使用者可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组合。

结合图3和图4,可知主阀体1和分阀体2的内部结构:首先主阀体1和分阀体2均包括有阀座6,且阀座6设置有手柄7,同时手柄7是卡接在球体3上。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通过手柄7带动球体3转动进而控制主阀体1和分阀体2开关。当需要通水时,使用者通过转动手柄7带动球体3,从而使球体3内的通孔与阀座6内的流道相通,进而通水。而当不需要进水时,使用者通过转动手柄7带动球体3,从而使球体3内的通孔与阀座6内的流道不相通,进而不能通水。即采用简单的结构,可保证结构的稳定性,且便于加工和安装。

具体看图4,可知手柄7与阀座6之间的连接结构,其两者连接结构的类型为三种,可只用其中一种,或者两两组合,亦或者三者都用。

第一种为:球体3开设有凹槽12,手柄7底部卡接凹槽12内,通过卡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即采用简单的结构,可保证结构的稳定性,且便于加工和安装。

第二种为:手柄7向外延伸有凸边13,且阀座6内设置有凸台14,凸边13的上表面抵靠在凸台14的下表面。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凸台14与凸边13的相互抵靠,进而使凸台14限制手柄7的移动,从而将手柄7设置阀体6上。即采用简单的结构,可保证结构的稳定性,且便于加工和安装。

第三种为:手柄7设置若干个凸起三15,且凸起三15抵靠在阀座6内侧,通过面与面的接触,能起到一定限位作用,从而防止手柄7轻易移动。即采用简单的结构,可保证结构的稳定性,且便于加工和安装。

同时具体看图4,可知手柄7与阀座6之间的密封结构,具体为:手柄7设置的凸起三15之间开设有安装槽16,且安装槽16内设置有密封件17。而且可选择两个凸起三15,因而设置有一个密封件17;或者是可选择三个凸起三15,因而设置有两个密封件17。因而可根据手柄7的长度决定密封件17的个数,故可保证密封性。

结合图1、图3和图5,可知手柄7包括转动件8和阀杆9,其中阀杆9卡接在球体3上。为了使使用者知道何时处于通水,何时处于不通水。因而转动件8向下延伸有至少两个凸起一10,且阀座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二11,因而当转动件8转动一定角度时,凸起一10抵靠在凸起二11上,从而得知此时处于通水,然后在反向转动一定角度,另一凸起一10抵靠在凸起二11上,从而得知此时处于不通水。

具体看图4,可知主管道4和分流道5与阀座6的连接结构:首先主管道4和分流道5在与阀座6的连接处设置有突出部18,且突出部18抵靠在阀座6内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阀座6是套设在主管道4和分流道5外,因而通过突出部18抵靠在阀座6内侧,可具有一定的限位作用,从而防止阀座6与主管道4和分流道5分离,进而保证连接的稳定性。

同时具体看图4,可知主管道4和分流道5与阀座6的密封结构:首先球体3两侧设置有密封圈一19和密封圈二20,其中密封圈一19卡接在突出部18内侧,且密封圈二20卡接在阀座6内侧。因而对球体3采用两侧密封,因而保证密封性。且密封圈一19为一件多用,即保证可球体3与阀座6的密封性,有保证了主管道4和分流道5与阀座6之间的密封性。

本方案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一种新型球阀组,包括主管道4,主管道4上设置有主阀体1,所述主管道4向前延伸形成若干个分流区,分流区包括两个分流道5,每个分流道5上设置有一个分阀体2,且分流道5与主管道4一体成型。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主管道4是通过主阀体1控制,且分流道5是通过分阀体2控制。因而当进水时,水先经过主阀体1,若主阀体1通则水通,若主阀体1不通则水不通。当主阀体1通时,水会从分流道5流到分阀体2,分阀体2原理与主阀体1一样,若分阀体2通则水通,若分阀体2不通则水不通。

因而本实用新型采用多个球阀组成从而达到每个分流道5能单一控制,即通过主阀体1控制主管道4,且分阀体2控制分流道5,因而使每个流道都能实现单一控制。而且采用一个主阀体1带有若干个由两个分阀体2组成的分流区,其结构简单,因而仅是阀体和管道相连,同时又有很好的分流效果,因而可以单一控制。

同时主阀体1和分阀体2均设置有球体3,且主管道4与分流道5均套设在球体3一端。故分流道5直接与球体1连接,从而使水从分流道4出来直接流经球体3,相比较原先流道先与阀帽连接,并与球体3有一定距离,而本实用新型的分流道5直接与球体3相连,即减少了一个部件,从而减少了水的流经阀体的时间,且简化了结构。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