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噪音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32762阅读:650来源:国知局
降低噪音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降低噪音结构,特别是关于一种降低由动力源所产生的振动而引起的噪音的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图1A为一种公知的动力源固定结构示意图;图1B为图1A中所示公知的动力源固定结构未正确安装的示意图。
[0003]如图1A所示,动力源固定结构1,包括:动力源2,固定动力源2的固定板3,连接动力源2和固定板3的固定杆4。通过固定杆4能将动力源2固定在固定板3上,但当动力源2运转时,动力源2所产生的振动会通过固定杆4传递到固定板3上,使得振动向固定板3扩散,导致噪音增大。但由于特别对于安装在室内的电器设备,更需要低噪、安静。因此,如图1B所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将缓冲件5、5’等缓冲部品安装到动力源2和固定板3之间,以减少因动力源2的振动而产生的噪音。但是这样的话,只有小部分的振动被缓冲件吸收,而绝大部分的振动还是会通过固定杆4传递到固定板3上,所以即使安装缓冲件5、5’也不能有效地降低因动力源2的振动而产生的噪音。
[0004]另外,由于是由固定杆4连接的,需要在最后拧上螺母6才能使动力源2、缓冲件5、5’、固定板3固定在固定杆4上。但由于缓冲件5、5’具有弹性,因此作业者在拧紧螺母的时候,如果拧得过紧的话,会导致缓冲件5、5’受压变形,影响缓冲件5、5’的吸振的效果。
[0005]不仅如此,由于需要通过固定杆4将动力源2的两处以上的地方与固定板3连接,才能将动力源2稳固地连接在固定板3上,所以需要在各处分别都安装缓冲件5、5’。但是,当作业员拧紧螺母6的力度不一致时,会导致各处缓冲件5、5’受压不均匀、受压变形的程度不一致,如图1B所示,图中左侧的缓冲件5受压大于右侧的缓冲件5’,因此动力源2容易往受压较多的缓冲件5 —边倾斜,从而导致噪音增大。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方便安装,又能防止缓冲件变形的降低噪音的结构。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噪音结构,位于动力源和固定板之间,包括:
[0008]缓冲件,设有贯穿缓冲件本体上、下面的第一开孔,所述缓冲件上部和下部分别向横向延伸形成上部延伸部和下部延伸部,所述缓冲块的所述上部延伸部和所述下部延伸部之间形成缝隙;
[0009]支撑部,刚性材质,由上板块和下板块以及限位块所构成,所述限位块连接所述上板块和所述下板块,所述的缓冲件嵌合在所述上板块和所述下板块之间,所述上板块设有第二开孔,所述下板块设有第三开孔;
[0010]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自由端上设有与所述缝隙相卡合的卡合部,连接件的固定端连接在固定板上;
[0011]固定杆,贯穿动力源,连接并固定支撑部和动力源,但所述固定杆与固定板隔离。
[0012]所述固定杆按顺序插入上板块的第二开孔、缓冲件的第一开孔、下板块的第三开孔。
[0013]所述连接件的卡合部呈Ω形状或者呈U形状,形成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和所述第二突出部之间的距离少于所述间隙部分中的所述缓冲件的直径,所述缓冲件的内部是圆柱体。
[0014]所述缓冲件设有防止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第一突出部和所述第二突出部接触的第一保护块和第二保护块,所述第一突出部与所述第一保护块接触,所述第二突出部与所述第二保护块接触,所述限位块设在所述第一保护块与所述第二保护块之间。
[0015]所述第一突出部与第二突出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固定杆的直径。
[0016]所述缓冲件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第一凸部与第二凸部,所述支撑部的所述上板块设置与所述第一凸部相卡合的第一缺口,所述支撑部的所述下板块设置与所述第二凸部相卡合的第二缺口。
[0017]所述支撑部的第三开孔向下延设,形成嵌有螺纹的凹陷部。
[0018]所述固定杆为螺丝或带螺母的螺杆。
[0019]所述连接件的卡合部是开孔形状,形成第四开孔,所述缓冲件的内部是圆柱体,所述第四开孔的直径比所述圆柱体的直径大。
[0020]所述缓冲件是由所述上部延伸部的端部圆筒部、和所述下部延伸部的端部圆筒部,和内部的圆柱体的中间圆筒部组成,所述端部圆筒部的直径比所述第四开孔的直径大,而且是所述中间圆筒部的直径的2倍以下,其尺寸是可以通过手指将其弹性变形后贯穿及安装在所述连接件的卡合部的第四开孔上。
[0021]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提高安装稳定性的同时,降低噪音。
【附图说明】
[0022]图1A为一种公知的动力源固定结构示意图;
[0023]图1B为图1A中所示公知的动力源固定结构未正确安装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发明总体结构的示意图;
[0025]图3A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缓冲件的立体示意图;
[0026]图3B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缓冲件的剖视图;
[0027]图4是本发明的支撑部的示意图;
[0028]图5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连接件的示意图;
[0029]图6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缓冲件、支撑部、连接件和固定杆的安装示意图;
[0030]图7是图6中假想去掉缓冲件后的示意图;
[0031]图8A是本发明的另一种缓冲件的立体示意图;
[0032]图8B是本发明的另一支撑部的示意图;
[0033]图9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总体构造的示意图;
[0034]图10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截面构造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第一实施例)
[0036]图2是本发明总体结构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降低噪音结构,包括缓冲件10、支撑部20、连接件30、固定杆40,位于动力源100和固定板200之间。固定杆40,贯穿动力源100,连接并固定支撑部20和动力源100,但固定杆40与固定板200不接触,彼此隔离。
[0037]图3A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缓冲件的立体示意图;图3B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缓冲件的剖视图。如图所示,缓冲件10,设有贯穿缓冲件10本体上面11、下面12的第一开孔13,缓冲件10上部14和下部15分别向横向延伸形成上部延伸部16和下部延伸部17,缓冲件10的上部延伸部16和下部延伸部17之间形成缝隙18 ;
[0038]图4是本发明的支撑部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支撑部20,由上板块21和下板块22以及限位块23所构成,限位块23连接上板块21和下板块22,的缓冲件10嵌合在上板块21和下板块22之间,上板块21设有第二开孔24,下板块22设有第三开孔25 ;
[0039]图5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连接件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连接件30,连接件30的自由端31上设有与缝隙18相卡合的卡合部32,连接件30的固定端33连接在固定板200上。
[0040]图6是的第一实施例本发明的缓冲件、支撑部、连接件和固定杆的安装示意图;图7是图6中假想去掉缓冲件后的示意图。如图2、图6、图7所示,固定杆40按顺序插入上板块21的第二开孔24、缓冲件10的第一开孔13、下板块22的第三开孔25。
[0041]再请参看图2-图7,本发明的动力源100可以是马达等产生动能的部件。的缓冲件10可以是橡胶垫等具有缓冲能力的部件。固定杆40为螺丝41或带螺母(图中未示)的螺杆42,以下的实施例以带螺母(图中未示)的螺杆42为例。
[0042]为了避免动力源100的振动通过螺杆42传递到固定板200上,因此将动力源100安装到固定板200上时,先将支撑部20的上板块21和下板块22分别覆盖缓冲件10的上部14和下部15 ;然后将缓冲件10卡入连接件30的卡合部32,由于缓冲件10上部14和下部15分别向横向延伸形成上部延伸部16和下部延伸部17,上部延伸部16和下部延伸部17之间形成缝隙18,连接件30上设有能与缝隙18相卡合的卡合部32,所以使得连接件30与缓冲件10固定在一起;再将贯穿动力源100的螺杆42按顺序插入上板块21的第二开孔24、缓冲件10的第一开孔13、下板块22的第三开孔25,使得动力源100、支撑部20和缓冲件10连接在一起后,用螺母41进行固定;最后,将连接件30的固定端33与固定板200相连接,则完成安装。
[0043]为了使动力源100稳固地安装在固定板200上,因此,支撑部20选用刚性的金属材质,连接件30也可以选用刚性的金属材质。通过连接件30与缓冲件10相卡合,避免了连接件30和支撑部20,乃至动力源100的刚性接触,这样的结构,不仅能使得动力源100与固定板200间接连接在一起,而且使得动力源100所产生的振动无法通过螺杆42传递到固定板200上,从而减少噪音。
[0044]支撑部20由上板块21和下板块22,以及限位块23组成,支撑部20的上板块21和下板块22分别覆盖缓冲件10的上部14和下部15,限位块23连接上板块21和下板块22,呈3字形状。当使用螺母41进行固定时,由于限位块23固定了支撑部20的高度,所以螺母41只能旋转至下板块22而无法再往上旋转。也就是说,由于缓冲件10被支撑部20所包围,螺母41无法接触缓冲件10,因此缓冲件10则不会因受压而发生变形,更不会影响缓冲件10的吸振效果。
[0045]另外,由于支撑部20为金属材质,所以上板块21不会因为承受了动力源100的重量而塌陷,特别当需要将动力源100的两处以上的地方与固定板200连接时,由于有支撑部20的支撑,所以缓冲件10不会因动力源100的重量或者作业者拧紧螺丝的力度不一致而发生变形,因此动力源100不会朝一边倾斜。
[0046]请参看图5-图7,连接件30的卡合部32呈Ω形状或者是U形状,形成第一突出部34和第二突出部35,第一突出部34和第二突出部35之间的距离h少于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