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传递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457431阅读:来源:国知局
为小的状态,D示出旋转半径为为O的状
??τ O
[0026]图4是示出摆动杆的摆动范围相对于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半径的变化而变化的说明图。A示出旋转半径为最大的状态的摆动范围,B示出旋转半径为中的状态的摆动范围,C示出旋转半径为小的状态的摆动范围。
[0027]图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装置的框图。
[0028]图6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变速的状态的说明图。
[0029]图7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固定区域和空转区域的边界线的变化的说明图。
[0030]图8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部的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参照附图,对具有本发明的四节杆机构型的无级变速器的动力传递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无级变速器是能够使变速比h(h =输入部的旋转速度/输出轴的旋转速度)为无限大(①)、使输出轴的旋转速度为“O”的变速器中的所谓IVT(InfinityVariable Transmiss1n:无限变速式机械无级变速器)的一种。
[0032]参照图1,四节杆机构型的无级变速器I具有:输入部2,其通过接受来自作为内燃机的发动机或电动机等主驱动源50(图5参照)的旋转驱动力而以旋转中心轴线Pl为中心进行旋转;输出轴3,其与旋转中心轴线Pl平行地配置,经由省略图示的差速器,向车辆的驱动轮(省略图示)传递旋转动力;以及6个旋转半径调节机构4,它们被设置在旋转中心轴线Pl上。此外,也可以设置传动轴来替代差速器。
[0033]参照图1和图2,各旋转半径调节机构4具有:作为凸轮部的凸轮盘5和作为旋转部的旋转盘6。凸轮盘5为圆盘状,从旋转中心轴线Pl偏心,而且,以对于I个旋转半径调节机构4将2个凸轮盘5设为I组的方式设置在各旋转半径调节机构4中。此外,在凸轮盘5上,设置有在旋转中心轴线Pl的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5a。此外,在凸轮盘5上设置有缺口孔5b,该缺口孔5b朝与相对于旋转中心轴线PI偏心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开口,使凸轮盘5的外周面和构成贯通孔5a的内周面连通。
[0034]各组凸轮盘5被配置为:使相位彼此相差60度,以6组凸轮盘5绕旋转中心轴线Pl的周向一周。
[0035]凸轮盘5与相邻的旋转半径调节机构4的凸轮盘5形成为一体,构成了一体型凸轮部5c。该一体型凸轮部5c也可以通过一体成型来形成,或者对两个凸轮部进行焊接来一体化。各旋转半径调节机构4的2个I组的凸轮盘5彼此通过螺栓(省略图示)固定。位于旋转中心轴线Pl上的最靠主驱动源50的一侧的凸轮盘5与输入部2形成为一体。这样,由输入部2和凸轮盘5构成凸轮轴51。
[0036]凸轮轴51具有通过与凸轮盘5的贯通孔5a相连而构成的贯穿插入孔60。由此,凸轮轴51构成朝与主驱动源50相反的一侧的一端开口而另一端封闭的中空轴形状。位于主驱动源50侧的另一端的凸轮盘5与输入部2形成为一体。作为使该凸轮盘5与输入部2一体地形成的方法,也可以使用一体成型,此外,也可以将凸轮盘5与输入部2焊接来一体化。
[0037]此外,具有接受凸轮盘5的接受孔6a的圆盘状的旋转盘6以偏心的状态旋转自如地外嵌在各I组的凸轮盘5上。
[0038]如图2所示,旋转盘6以如下方式相对于凸轮盘5偏心:设凸轮盘5的中心点为P2、旋转盘6的中心点为P3,旋转中心轴线PI和中心点P2之间的距离Ra与中心点P2和中心点P3之间的距离Rb相同。
[0039]在旋转盘6的接受孔6a上,以位于I组的凸轮盘5之间的方式设置有内齿6b。
[0040]在凸轮轴51的贯穿插入孔60中配置有小齿轮70,该小齿轮70以与旋转中心轴线Pl同心且位于与旋转盘6的内齿6b对应的部位的方式,相对于凸轮轴51旋转自如。小齿轮70与小齿轮轴72 —体地形成。此外,小齿轮70也可以与小齿轮轴72分体地构成,通过花键联结使小齿轮70与小齿轮轴72联结。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简单称作小齿轮70时,定义为包含小齿轮轴72。
[0041]小齿轮70经由凸轮盘5的缺口孔5b,与旋转盘6的内齿6b啮合。在小齿轮轴72上,以位于相邻的小齿轮70之间的方式设置有轴承74。经由该轴承74,小齿轮轴72支承凸轮轴51。小齿轮轴72与差动机构8连接。调节用驱动源14的驱动力经由差动机构8传递到小齿轮70。
[0042]旋转盘6相对于凸轮盘5,以距离Ra与距离Rb相同的方式偏心,因此,能够使旋转盘6的中心点P3位于与旋转中心轴线Pl相同的轴线上,使旋转中心轴线Pl与中心点P3之间的距离、即偏心量Rl为“O”。
[0043]连杆15的大径环状部15a通过由沿轴向排列2个且2个为一组的球轴承构成的连杆轴承16,旋转自如地外嵌在旋转盘6的周缘,连杆15在一个端部具有大径的大径环状部15a,在另一个端部具有小径的小径环状部15b,小径环状部15b的直径比大径环状部15a的直径小。此外,连杆轴承16也可以由辊子轴承构成。在输出轴3上,经由单向离合器17,与连杆15对应地设置有6个摆动杆18。
[0044]单向离合器17被设置在摆动杆18与输出轴3之间,在摆动杆18欲相对于输出轴3朝一侧相对旋转时,使摆动杆18固定于输出轴3 (固定状态),在欲朝另一侧相对地旋转时,使摆动杆18相对于输出轴3空转(空转状态)。
[0045]摆动杆18形成为环状,在其上方,设置有与连杆15的小径环状部15b联结的摆动端部18a。在摆动端部18a上设置有一对突片18b,该一对突片18b以沿轴向夹持小径环状部15b的方式突出。在一对突片18b上,穿设有与小径环状部15b的内径对应的插入孔18c。作为摆动轴的联结销19插入到插入孔18c和小径环状部15b中。由此,连杆15与摆动杆18联结。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小径环状部15b的内周面划分出的孔相当于本发明的贯穿插入孔。
[0046]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摆动杆18的摆动端部18a浸没在蓄积于壳体80的下方的润滑油的油池中的方式,将摆动端部18a配置在输出轴3的下方。由此,能够利用油池润滑摆动端部18a,而且,能够借助摆动杆18的摆动运动扬起油池的润滑油,来润滑无级变速器I的其它部件。
[0047]此外,在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将变速比定义为输入部的旋转速度/输出轴的旋转速度。
[0048]图3示出使旋转半径调节机构4的偏心量Rl变化的状态的小齿轮轴72与旋转盘6的位置关系。图3A示出了将偏心量Rl设为“最大”的状态,小齿轮轴72和旋转盘6被定位成:旋转中心轴线PU凸轮盘5的中心点P2与旋转盘6的中心点P3排列成一条直线。此时的变速比h最小。
[0049]图3B示出了使偏心量Rl小于图3A的“中”的状态,图3C示出了使偏心量Rl比图3B更小的“小”的状态。图3B中的变速比h为比图3A的变速比h大的“中”,图3C中的变速比h为比图3B的变速比h大的“大”。图3D示出了使偏心量Rl为“O”的状态,旋转中心轴线Pl和旋转盘6的中心点P3处于同心。此时的变速比h为无限大(°° )。实施方式的无级变速器I通过旋转半径调节机构4改变偏心量Rl,由此自如地调节旋转半径调节机构4的旋转半径。
[0050]图4示出了使旋转半径调节机构4的偏心量Rl变化的情况下的摆动杆18的摆动范围的变化。图4A示出了偏心量Rl最大时的摆动杆18的摆动范围,图4B示出了偏心量Rl为中时的摆动杆18的摆动范围,图4C示出了偏心量Rl为小时的摆动杆18的摆动范围。从图4可知,随着偏心量Rl变小,摆动范围变窄。而且,在偏心量Rl为“O”时,摆动杆18不摆动。
[0051]在本实施方式中,由旋转半径调节机构4、连杆15和摆动杆18构成了曲柄连杆机构20 (四节杆机构)。而且,通过曲柄连杆机构20,将输入部2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摆动杆18的摆动运动。本实施方式的无级变速器I具有合计6个曲柄连杆机构20。在偏心量Rl不为“O”时,当使输入部2旋转并使小齿轮轴72以与输入部2相同的速度旋转时,各连杆15按60度逐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