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引导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509914阅读:来源:国知局
接元件5不必促进能量引导链1的柔性。
[0040]相应的电缆6被牢固地锁定就位在联接元件5中,使得确保电缆6承受包括供电线2的能量引导链1的全部负载。
[0041]电缆6延伸通过各个带圈4的整个长度,并且不仅在联接元件5中,而且在带圈4中,恰好在中轴线中形成线路。为了将电缆6保持在相应的带圈4中,带圈4每个在凹槽9之间设置有横向孔10,保持件11和12插入其中,如可以特别是在图1中看出。它们相互连接,并将相应的电缆6恰好固定在负载绳索3的中轴线中。
[0042]在图5至8示出的实际例子中,能量引导链15包括三个平行的负载绳索16。如同在图1至4中示出的实际例子中,负载绳索16由经由刚性联接元件18相互连接的柔性带圈17装配。
[0043]在相邻负载绳索16的刚性联接元件18之间紧固的是横向构件19,它们用来容纳供电线2,示于图6。
[0044]如图1至4示出的实际例子中,电缆20通过三条负载绳索16,负载绳索16通过能量引导链15的整个长度延伸,并且被牢固地锚定在联接元件18中。因此,能量引导链的全部负载基本上由电缆20吸收,而经由应变消除装置被保持在横向构件19中的供电线2,其中的至少一些只承受很小的拉伸应力,或不承受拉伸应力。
[0045]同样在这个实际例子中,带圈17在其相反两侧设置有凹槽21,凹槽平行于横向构件19。这确保了带圈17向两侧的良好的柔性。
[0046]同样在这个实际例子中,不仅将三根电缆6固定在联接元件18中,而且还利用保持件22、23在带圈17内在负载绳索16的中轴线中被精确地规定路线。
[0047]该特征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能量引导链必须呈现有很大的长度,特别是往往长达200m,并且在特殊情况下,甚至更长。
[0048]由于在漂浮在海面上的船舶或工作平台上只有很小的空间可用,所以必须能够以节省空间的方式储存能量引导链1和15。不同的方法适合于该目的。一方面,能量引导链1和15可以缠绕在船板上或工作平台上的旋转鼓上。另一方面,悬挂装置可以设置在船板或工作平台上,能量引导链1和15可以以一个接一个地形成的一连串循环的形式悬挂在船板或者工作平台上。当然也可以考虑其它存储选择方式。
[0049]附图标记列表
[0050]1能量引导链
[0051]2供电线
[0052]3负载绳索
[0053]4 带圈
[0054]5联接元件
[0055]6 电缆
[0056]7横向构件
[0057]8保持器
[0058]9 凹槽
[0059]10横向孔
[0060]11保持件
[0061]12保持件
[0062]15能量引导链
[0063]16负载绳索
[0064]17 带圈
[0065]18联接元件
[0066]19横向构件
[0067]20 电缆
[0068]21 凹槽
[0069]22保持件
[0070]23保持件
【主权项】
1.一种用于供电线的能量引导装置,所述供电线例如为电缆、软管和其它线,所述能量引导装置特别用于为水下使用的海上区域中的机器供电,例如用于给大致竖直向下钻探的钻头供电,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引导装置被设计为能量引导链(1 ;15),其中所述能量引导链(1 ;15)呈现有具有连续配置的带圈(4 ;17)的至少两个平行的负载绳索(3 ;16),其中所述带圈(4;17)由柔性、耐水材料制成,并且通过联接元件(5;18)永久连接到相邻的带圈,以形成负载绳索(3 ;16),其中在所述能量引导链(1 ;15)的整个长度上延伸的至少一根耐张力、耐水电缆(6 ;20)被引导通过所述负载绳索(3 ;16),其中由所述带圈(4 ;17)形成的所述负载绳索(3 ;16)通过间隔配置的横向构件(7 ;19)相互连接,并且,其中所述横向构件(7 ;19)呈现有用于接收所述供电线(2)的保持器(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横向构件(7;19)上的所述保持器(8)中的至少一些呈现有用于所述供电线(2)的应变消除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能量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制造所述带圈(4;17)的柔性材料是耐冲击、防压缩并且减震的。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能量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制造所述带圈(4;17)的材料的比重比水的比重轻。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能量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制造所述带圈(4;17)的材料为闭孔泡沫材料。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能量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制造所述带圈(4;17)的材料是至少部分开孔泡沫材料,并且由这种材料制造的带圈(4;17)涂覆有不能渗透的保护层。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能量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圈(4;17)具有扁长形设计,并且在其长度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收缩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量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圈(4;17)呈现有大致矩形的横截面,其中所述收缩部设计为凹槽(9 ;21),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带圈(4 ;17)的至少一侧上,并且,其中所述凹槽(9 ;21)设置为平行于使所述负载绳索(3 ;16)相互连接的所述横向构件(7 ;19)。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能量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9;21)设置在所述带圈(4 ;17)的相反侧上。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之一所述的能量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所述带圈(4;17)的联接元件(5 ;18)由稳定的、刚性的材料制成。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能量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保持所述供电线(2)的所述横向构件(7 ;19)位于所述刚性的联接元件(5 ;18)之间。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之一所述的能量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延伸通过所述负载绳索(3 ;16)的所述电缆(6 ;20)由耐海水塑料或由不锈钢丝制成。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之一所述的能量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出;20)位于所述负载绳索(3;16)的中轴线中,并被固定在该位置。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之一所述的能量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引导链(1;15)可缠绕在船板上或在工作平台上的旋转鼓上。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之一所述的能量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引导链(1;15)可以一个接一个地形成的一系列循环的形式被悬挂在位于船板上的或在工作平台上的悬挂装置上。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供电线的能量引导装置,所述供电线例如为电缆、软管和其他线,特别是用于给水下使用的海上区域中的机器供电,例如,用于给大致竖直向下钻探的钻头供电。本质的新特征包括,能量引导装置设计为能量引导链(1;15),其中能量引导链(1;15)在至少两个平行的负载绳索(3;16)处呈现有连续设置的带圈(4;17),其中带圈(4;17)由柔性耐水材料制成,并通过联接元件(5;18)永久连接到相邻的带圈,以形成负载绳索(3;16),其中在能量引导链(1;15)的整个长度上延伸的至少一根耐张力、耐水电缆(6;20)通过每个负载绳索(3;16)引导,其中由带圈(4;17)形成的负载绳索(3;16)通过间隔设置的横向构件(7;19)相互连接,并且其中横向构件(7;19)呈现有用于接收供电线(2)的保持器(8)。
【IPC分类】H02G3/04, F16G13/16, H02G11/00, H02G9/12
【公开号】CN105264262
【申请号】CN201480021431
【发明人】A·赫尔迈, D·巴腾
【申请人】易格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20日
【申请日】2014年4月14日
【公告号】DE202013101604U1, EP2986869A1, US20160069422, WO2014170272A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