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操纵的旋转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509915阅读:来源:国知局
切地说,空心轮47a、确切地说其内齿部52包围空腔53,驱动小齿轮24延伸进入该空腔中。空心轮47a的内齿部52的节圆直径大于驱动小齿轮24的外齿部26的节圆直径且尤其大许多倍。
[0053]驱动小齿轮24和从动齿轮47相互接合的区域以下也应称为接合区域54。
[0054]通过传动件7的所描绘的设计,可为了大力矩传递比使内齿部52设有大的直径,而这不会不利地影响传动机构罩壳4的外部横向尺寸,因为驱动小齿轮24不是外部地在从动齿轮47处而是在由空心轮47a包围的空腔53中与从动齿轮传动接合。
[0055]在该实施例中,空心轮47a以空心柱形的固定突起55径向外部地装到空心柱形的壁区段46上,从而产生轴向重叠。在此,从动齿轮47例如可被压上和/或粘上。备选地或附加地,也可选择其它固定措施,例如螺旋连接。
[0056]在未显示的实施例中,空心轮47a构造或固定在空心柱形的壁区段46的内周缘处。
[0057]传动机构罩壳4的前壁32和侧壁34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一体的罩壳主部分56。备选于此地,为了形成多件式的罩壳主部分56,前壁32和侧壁34也可独立地构造并且通过合适的固定件相互连接。
[0058]适宜地,后壁33实施成关于罩壳主部分56独立的部件。其在后侧安放到侧壁34处并且例如借助于由图4可见的固定螺栓57从后侧这里以优选地可松开的方式固定在罩壳主部分56处。
[0059]在组装旋转驱动装置1时,在将后壁33固定在罩壳主部分56处之前,适宜地将驱动马达2固定在后壁33处。因此,后壁33和驱动马达2可作为预装配的装配单元被安放到罩壳主部分56处。在该安放时,在与安装面36相反的侧面上伸出超过后壁33的驱动小齿轮24接合到空心轮47a中。
[0060]为了将驱动马达2固定在后壁33处,适宜地使用以下称为马达固定螺栓58的固定螺栓,其从面向罩壳主部分56的前侧这里被引导穿过后壁33,以与马达罩壳13旋拧。在图3中,可识别出这些马达固定螺栓58,其至少部分地被罩壳主部分56遮盖。在将后壁33固定在罩壳主部分56处之前,安装马达固定螺栓58。
[0061 ] 优选地,从前侧3a出发在从动件12的旋转轴线8的轴向上观察,传动机构罩壳4具有带有四个环绕所述旋转轴线8分布地布置的角区域62的多角的外轮廓。如由图3和4可见,端部区域62可被倒圆或倒角。适宜地,这四个角区域形成矩形的角区域并且在此优选地形成正方形的角区域。因此,优选地,传动机构罩壳4在旋转轴线8的轴向上观察时至少大致具有矩形的且优选地正方形的外轮廓。
[0062]如尤其由图3得悉的那样,传动件7优选地构造成使得上面定义的接合区域54处于借助于点划线表示的假想的部段63内,其位于传动机构罩壳4的两个在从动件12的旋转轴线8的周向上直接彼此邻近的角区域62,62a, 62b和从动件12的旋转轴线8之间。旋转轴线8的前述周向与从动旋转运动38指向相同。
[0063]通过接合区域54的该放置实现,角区域62不被后侧地安装到传动机构罩壳4处的驱动马达2覆盖或遮盖。由图3得悉,装配面23和相关联的安装面36的轮廓处于两个展开部段63的角区域62a,62b之间。根据图4的后部视图也表明,上述角区域62a,62b在驱动马达2旁边并且不被其遮盖。
[0064]由此,所有角区域62在需要时可供将传动机构罩壳2固定在未详细绘出的承载结构处使用。就此而言有利的是,在传动机构罩壳4的四个角区域62中的至少一个中且优选地在其每个中构造有可用于外部地固定旋转驱动装置1的固定接口 64,其不管后侧地安装的驱动马达2可自由接近,亦即优选地不仅在前侧3a处而且在后侧3b处。固定接口 64适宜地设计成固定孔,其以平行于旋转轴线8的取向完全贯穿传动机构罩壳4。其适合用于插入固定螺栓。
[0065]通过传动件7的所描绘的设计实现,驱动小齿轮24的旋转轴线22与侧壁34的外表面的在两个上述角区域62a,62b之间伸延的侧面区段65具有相对大的距离“A”。该距离“A”无问题地足以将驱动小齿轮24安装在传动机构罩壳4中,而不必增大其横向尺寸。
[0066]在该实施例中,接合区域54位于与从动件12的旋转轴线8 一致的、被称为接合平面66的平面上,其在中心延伸穿过这两个上面提及的在从动件12的旋转轴线8的周向上直接彼此邻近地布置的角区域62a,62b之间。
[0067]此外,对于优选的实施例可以说,驱动小齿轮24的旋转轴线22处于上述接合平面66中,其与这两个所述角区域62a, 62b的固定接口 64的距离等大。所述角区域62a, 62b位于垂直于接合平面66的横向平面67的相同侧上。
[0068]优选地,旋转驱动装置1设计成使得装配面23和安装面36的轮廓位于传动机构罩壳4的所述矩形的外形之内。但是原则上可在传动机构罩壳4与驱动马达2之间设置这样的错位,使得驱动马达2侧向地伸出超过传动机构罩壳4的优选地至少大致矩形的外轮廓48—段。这涉及该实施例。为了尽管这样的布置仍实现装配面23在后壁33处的整面的安装,有利的是,后壁33在处于邻近的角区域62a,32b之间的区域中具有装配突起69,其伸出超过朝向前侧3a联接的侧面区段65。
[0069]旋转驱动装置1的适宜的设计方案设置成,存在可用于从动件12的在旋转角度方面的定位的传感器73。优选地基于感应工作的传感器73尤其被用作参考传感器,以在运行时例如探测从动件12的一定的预定的初始旋转位置。
[0070]传感器73优选地可松开地固定在传动机构罩壳4处并且与关于从动件12位置固定的操纵元件74合作,操纵元件74参与从动件12的旋转运动。该操纵元件74例如是铁磁的构件,其固定在传动机构腔6的内部中的优选地由铝材料构成的从动件12处。
[0071]适宜地,传感器73布置在后壁33处并且如由图2可见与驱动小齿轮24相似地从后侧3b这里伸入由空心轮47a包围的空腔53中。操纵元件74在从动件12处固定在处于同心于与旋转轴线8的圆形线上的部位处,其轴向地与传感器73的端面相对。以该方式,每次当使操纵元件74在从动旋转运动38中运动经过传感器73时,可激活传感器73。
[0072]适宜地,传感器73可联接到相同的电子控制装置处,其也负责操纵驱动马达2。
[0073]旋转驱动装置1的另一有利的配备特征在于穿引通道75,其同轴于旋转轴线8布置地延伸穿过传动机构罩壳4和从动件12。穿引通道75 —方面通出至从动件12的前部的外表面45而另一方面至传动机构罩壳4的后侧3b并且可用于穿引能量传输器件如缆线或软管。借助于这样的能量传输器件,可在不必使用可旋转的中间联接部的情况下从后侧3b的区域这里实现安装在接口件44处的部件的能量供应。
[0074]优选地,穿引通道75借助于穿引管76来实现,其以前部的端部区段77在从动壁43处固定成使得管内腔与从动壁43的中央穿孔部78对齐。例如,穿引管76被插入并且在此尤其被压入、粘入或拧入中央的穿孔部78中。
[0075]穿引管76从从动壁43出发向后侧3b的方向延伸,其中,穿引管76可旋转运动地进入轴向地贯穿后壁33的中央的穿孔部79中。以该方式,穿引通道75由从动壁43的中央的穿孔部78、由穿引通道75和(根据进入深度)也可能由后壁33的中央的穿孔部79形成。穿引管76可利用其与后壁33相关联的后部的端部区段82在中央的穿孔部79内终止或者还轴向地伸出超过其。
[0076]后壁33的中央的穿孔部79适宜地设计成引导凹口 83,其在保证其旋转运动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