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力混合输入双/单输出的无级变速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92834阅读:520来源:国知局
多动力混合输入双/单输出的无级变速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速箱,特别涉及一种多动力混合输入双/单输出的无级变速箱。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机械动力系统所使用的变速箱主要有如下几种:用在机动车、船泊等领域的有手动变速箱、自动有级变速箱及自动无级变速箱;用在机械加工领域的有单一速比式和无级变速箱。用在机动车、船泊等领域的手动变速箱,其劣势较为突出:首先,其运行过程操作繁琐;其次,其在挡位切换时顿挫明显;再者其工作噪音大;此外,动力机在配合手动操作时,动力机转速是在高低状态下配合完成的,造成能量浪费。而自动变速箱是通过液力传递和齿轮组合的方式达到变速的目的,其主要问题是运行不稳定、噪音大。无极变速箱是通过液压作用改变夹在动力转送带间的主动/从动轮直径比,来完成无级变速,由于主动/从动轮直径比不存在ο/d,所以其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实现无级变速,且有摩擦热产生造成能量损耗。在机械加工领域的单一速比式和无级变速箱,前者速比单一而后者由于结构限制只能在一定的速度范围内实现无极变速,且结构体积过大。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率、低噪音的多动力混合输入双/单输出的无级变速箱。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动力混合输入双/单输出的无级变速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公转托盘,在所述公转托盘两侧的中心分别转动连接一第一转轴,在两所述转轴上分别紧固连接一太阳轮,两所述太阳轮分别啮合至少一个的行星轮,每一所述行星轮均通过一轮轴转动支撑在所述公转托盘I上,在所述公转托盘的两侧分别同轴设置一齿圈,所述齿圈的内侧与所述行星轮啮合,两所述齿圈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锥形齿,在两所述齿圈之间对称设置两同时与两上述齿圈啮合的锥齿轮,两所述锥齿轮分别紧固套接一第二转轴。
[0005]还包括一变速箱外壳,两所述第一转轴和两所述第二转轴均伸出所述变速箱外壳并与所述变速箱外壳转动连接;两所述齿圈转动支撑在所述变速箱外壳内侧。
[0006]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公转盘之间、所述行星轮与所述轮轴之间均通过轴承连接。
[0007]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齿圈与所述变速箱外壳之间均通过轴承连接。
[0008]其中一所述第一转轴作为主动力输入轴且连接主动力装置,另一所述第一转轴作为辅助动力输入轴且连接双效动力机。
[0009]其中一所述第二转轴作为第三动力输入轴且连接一第三动力装置。
[0010]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设置在公转托盘两侧的两转轴分别作为主动力输入轴和辅助动力输入轴,而与两锥齿轮连接的两转轴,一个作为第三动力输入轴或者输出轴,而另一个始终作为输出轴,通过主动力输入轴与辅助动力输入轴的转速比能够使变速箱实现无级变速,且主动力与辅助动力的转速比越大无级变速的输出速度越小,反之主动力与辅助动力的转速比越小无级变速的输出速度越大。2、本实用新型由于变速过程通过调节主动力与辅助动力的转速比即可完成,因此与传统的丹东里相比没有换挡所产生的噪音,实现无声变速,无摩擦热产生。3、本实用新型是由调节双动力转速比完成,所以始终让主动力在高效状态下工作;主动力输入的转速可以直接在无荷载的情况下,从O加速到x(x为高效工作范围),然后通过调节辅助动力的转速来完成调节变速箱的输出速度,使变速箱输出速度也是在从O加速到N,因此在汽车、船泊等启动时,不需要大功率动力来完成,在时间范围内小功率动力就可以完成;特别是混合动力,更为明显;由电动机将速度提到内燃机的最佳工作范围,然后由内燃机维持高效节能工作状态。4、本实用新型能够将无级变速箱传递回来的动能进行回收(在汽车、船泊等最显著),当汽车、船泊需要减速时产生的惯性能量,通过变速箱传递给电机,电机由动力功能转为发电功能,将动能转为电能储存与电瓶;并且通过调节电机的发电输出量的大小,可以调节汽车、船泊减速大小。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动力传输完全靠齿轮完成;变速箱体积小、重量轻、造价低,减轻了运动荷载,减少能耗。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三动力输入单输出时的示意图;
[0013]图3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动力输入单输出时的示意图;
[0014]图4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混合双动力输入单输出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001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公转托盘1,在公转托盘I两侧的中心分别转动连接一转轴2,两转轴2上分别紧固连接一太阳轮3,两太阳轮3分别啮合至少一个的行星轮4,每一行星轮4均通过一轮轴5转动支撑在公转托盘I上。在公转托盘I的两侧分别同轴设置一齿圈6,齿圈6的内侧与行星轮4嗤合。两齿圈6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锥形齿,在两齿圈6之间对称设置两同时与两齿圈6啮合的锥齿轮7,两锥齿轮7分别紧固套接一转轴8。
[001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变速箱外壳9,四个所述转轴2、8均伸出变速箱外壳9并与变速箱外壳9转动连接;两齿圈6转动支撑在变速箱外壳9内侧。
[0018]上述实施例中,转轴2与公转托盘I之间、行星轮4与轮轴5之间、转轴2、8与变速箱外壳9之间、齿圈6与变速箱外壳9之间均通过轴承连接。
[0019]本实用新型其中一转轴2作为主动力输入轴可以连接单台燃油机、气动机、液压动力机、电动机等主动力装置10,另一转轴2作为辅助动力输入轴可以连接双效电机(可作电动机和发电机)、双效气动机等双效动力机11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转轴8可以连接单台燃油机、气动机、液压动力机、电动机等第三动力装置12作为第三动力输入轴,也可以作为输出轴,而另一转轴8始终作为输出轴。
[0020]本实用新型的双输出模式运行过程如下:
[0021]主动力输入轴的转速直接在无荷载的情况下,从O加速到X(X为主动力最佳工作转速),该过程中双效动力机11发挥双效作用,即当主动力输入轴在最佳工作转速X下、两转轴8 (输出轴)需要由O加速至N (N根据X大小决定),在两转轴8由O加速到N/2左右的过程中,双效动力机11为发电工作状态,而当两转轴8输出速度达到N/2左右时,双效动力机11转为动力输出,加速至主动力装置10、双效动力机11均达到高效工作状态,而两转轴8输出速度达到N(此时主动力和辅助动力的功率及速度都是叠加输出)。
[0022]本实用新型变速箱输出转速的调节主要依靠主动力装置10与双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