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路减振体以及设置该管路减振体的管路减振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012186阅读:来源:国知局
要本文件中无法穷举本实用新型的所有可替代的技术特征以及可替代的技术方案,也不便于每个技术特征的实施方式均强调其为可选的多种实施方式之一,所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可以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一技术手段进行替换或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意两个或更多个技术手段或技术特征互相进行组合而得到新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内的任何技术特征以及任何技术方案均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所能想到的任何替代技术方案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意两个或更多个技术手段或技术特征互相进行组合而得到的新的技术方案。
[004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不改变现有结构和没有支承基础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减小管路振动过大、便于装配的管路减振体以及设置该管路减振体的管路减振器。
[0041]下面结合图1?图4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
[0042]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管路减振体包括减振本体部1,减振本体部I为至少两个弹性材料制成的空心囊体(也可以称之为弹性囊)11或至少两个固体形态的阻尼材料制成的实心球体连接而成,且减振本体部I能套设或缠绕在待减振的管路3之外,空心囊体11内填充有固体形态、液体形态或气体形态的阻尼材料。
[0043]本实用新型中阻尼材料可以是空气、压缩空气等气体,也可以是油、水等液体,阻尼材料还可以是润滑脂、石英砂等固体,通过选配不同阻尼材料可以设置管路减振体的刚度,使管路减振体固有频率接近于对待减振的管路3进行振动测试后得出的调谐目标频率。
[0044]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路减振体的减振本体部I为至少两个弹性材料制成的空心囊体11或实心球体连接而成,且空心囊体11内填充有阻尼材料,空心囊体11或实心球体均可以利用被动吸振原理使管路减振体与减振对象即待减振的管路之间发生相互作用,通过管路减振体自身的质量和阻尼作用将由待减振的管路传导出的振动能消耗掉,从而降低待减振的管路自身的振动强度,达到减振的作用,当利用固定连接结构(优选为包括外环)2将本实用新型套设或缠绕在待减振的管路3之外的管路减振体固定在管路3上时,管路减振体以及固定连接结构的质量可以共同消耗掉振动能量,此时,管路减振体还可以将管路的振动转移到固定连接结构上,同时管路减振体由于阻尼作用也消耗了能量,由此可以利用被动吸振原理,在不改变现有结构和没有支承基础(或理解为处于悬空状态)的情况下更为有效地减小待减振的管路3的振动。
[0045]空心囊体11的数目优选为至少四个,且减振本体部I套设或缠绕在待减振的管路3之外时,空心囊体11沿管路3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由此可以保证周向同性。
[0046]作为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的优化,相邻的空心囊体11的内腔(或称:空腔)之间通过允许阻尼材料经过的连接通孔12相连通。连接通孔12形成了阻尼材料在空心囊体11的流动的通道,通过该连接通孔12不仅可以提高阻尼材料的灌注或填充效率,而且可以使阻尼材料在不同的空心囊体11内灌注量、填充量比较均匀,另外,通过改变连接通孔12的尺寸大小的方式还可以调节管路减振体的阻尼大小。
[0047]作为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的优化,至少一个空心囊体11上设置有阻尼材料填充孔15。可以在每个空心囊体11上均设置阻尼材料填充孔15,也可以仅在其中一个空心囊体11上设置阻尼材料填充孔15,优选为设置在位于减振本体部I最大延伸方向(优选为周向方向)上末端或首端位置的空心囊体11上。阻尼材料填充孔15灌装弹性材料后,可以再将该阻尼材料填充孔15封闭起来。
[0048]作为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的优化,减振本体部I为环状,减振本体部I上设置有允许管路3沿管路3的径向方向插入的管路嵌入口 13,减振本体部I周向方向上的两端之间的间隙形成管路嵌入口 13。上述结构的管路嵌入口 13可以提高减振本体部I在管路3 (减振本体部I优选为插接在套设于管路3上的内衬22的外表面上)上的安装效率,另夕卜,将减振本体部I卡在需要减振的管路3上之后,减振本体部I不会轻易掉落,从而有利于其他零部件(例如外环21)的装配。
[0049]作为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的优化,相邻的两个空心囊体11之间的连接部14呈管状,连接通孔12为连接部14的内壁所形成。该结构不仅有利于提高阻尼材料在空心囊体11内的流动速度,而且管状的连接部14形状规则,便于加工、制造。
[0050]作为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的优化,阻尼材料填充孔15设置在减振本体部I最大延伸方向(例如:周向方向)上的两端中的其中一端(该端可以理解为首端或末端)所在的空心囊体11上。该结构不仅可以减少阻尼材料填充孔15的数目,有利于提高减振本体部I的强度,而且仅从一个阻尼材料填充孔15填充阻尼材料的过程中填充作业的难度小,使用设备、工具少,有利于减少制造成本。
[005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管路减振体的管路减振器(或称:调谐阻尼减振器,下文可简称为:减振器),包括固定连接结构2以及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管路减振体,其中:固定连接结构2设置在管路3与管路减振体之间,或者,管路减振体设置在管路3与固定连接结构2之间。管路减振体能通过固定连接结构2固定连接(优选为可拆卸固定连接)在管路3上。
[0052]上述结构中固定连接结构2在不改变现有结构和没有支承基础(此时也可以理解为管路减振器与其所在的管路区段均处于悬空状态)的情况下仍旧可以充分通过管路减振体利用被动吸振原理对管路3实施有效的减振作业。
[0053]作为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的优化,固定连接结构2包括外环21,其中:外环21套设在管路减振体的减振本体部I的周向外表面之外,且外环21能将减振本体部I夹持在管路3上。
[0054]外环21 —方面对减振本体部I可以起到固定作用,另一方面外环21还可以利用其自身与减振本体部I的质量以及减振本体部I的阻尼特性吸振,达到减振的目的。
[0055]作为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的优化,外环21包括第一环体以及与第一环体通过连接件23 (优选为螺栓)可拆卸固定连接的第二环体,第一环体与第二环体均设置有定位槽,减振本体部I夹持在第一环体、第二环体之间且嵌于定位槽内。定位槽不仅可以避免减振本体部I从外环21内沿外环21的轴向方向脱出,还可以减少整个管路减振器占用的空间,使其结构更为紧凑。
[0056]作为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的优化,外环21的重量为管路3的重量的1/30?1/20,优选为1/20。该重量可以使外环21在对管路3的强度不造成危害或不利影响的情况下,给管路3提供一定的反作用力,从而确保减振效果。
[0057]管路3的振动(优选为通过内衬22)传递至减振本体部I的空心囊体11上,并通过空心囊体11传递给外环21。外环21的振动会产生阻碍管路3反向的作用力作用在管路3上,而且空心囊体11内部的气体或液体的阻尼作用也会消耗振动能量,达到减小管路3振动的目的。
[0058]作为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的优化,固定连接结构2还包括环状的内衬(或称:内环)22,内衬22上设置有允许管路3沿管路3的径向方向插入的管路插入口,且内衬22的周向外表面设置有限位槽,减振本体部I嵌于限位槽内。内衬22周向方向上的两端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管路插入口。
[0059]内衬22 —方面对减振本体部I可以起到限位,避免其沿内衬22的轴向在管路3上滑动,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大减振本体部I的承受冲击力面积,提高其抗冲击能力以及可靠性。
[0060]下文结合附图集中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技术方案:
[006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路减振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