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路减振体以及设置该管路减振体的管路减振器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012186阅读:来源:国知局
器主要是用于降低管路3的振动,其安装在管路3振动较大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优选技术方案提供的减振器由内衬22、空心囊体11、外环21和连接件23组成。内衬22可以视为是一个开环的结构,可以从管路3的一侧安装到管路3上,主要作用是用来防止减振器在管路3上的轴向移动。
[0062]空心囊体11也可以视为是一个开环的结构,其套在内衬22外侧。空心囊体11是由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空心囊体11外壳组成了一个封闭的结构,里面有若干个腔室,各腔室之间有连接通孔(或称:小孔)12相通。在空心囊体11的端部有阻尼材料填充孔15用以填充阻尼材料,并在填充完成阻尼材料后进行封闭。阻尼材料可以是空气、压缩空气等气体、也可以是油、水等液体,也可以是润滑脂、石英砂等固体。外环21在空心囊体11的外侦U,具备一定质量,是给管子提供反作用力的主要零件。外环21用连接件23固定在空心囊体11外侧。管路3在振动过程中,将振动力通过内衬22向外传递,空心囊体11及内部的阻尼材料提供了一定的刚度和阻尼,外环21则提供了一定质量。根据需要匹配相应的空心囊体11、阻尼材料和外环21后,可以给管路3提供需要的反作用力,降低管路3的振动。
[0063]首先对需要进行减振的管路3进行振动测试,得到调谐目标频率H1,外环21的质量取管路3质量1/20左右,通过公式计算得到减振器的刚度,根据计算得到的刚度值选配填充材料,使减振器固有频率接近目标频率H1,通过更改空心囊体11中各腔室之间的小孔即连接通孔12来调节阻尼大小,小孔孔径越小,阻尼越大。将设计好的调谐阻尼减振器安装到管路3中,对目标频率进行减振。
[0064]上述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除另有声明外,如果其公开了数值范围,那么公开的数值范围均为优选的数值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优选的数值范围仅仅是诸多可实施的数值中技术效果比较明显或具有代表性的数值。由于数值较多,无法穷举,所以本实用新型才公开部分数值以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且,上述列举的数值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创造保护范围的限制。
[0065]如果本文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的话,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第一”、“第二”的使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上对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夕卜,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0066]同时,上述本实用新型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
[0067]另外,上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位置关系或形状的术语除另有声明外其含义包括与其近似、类似或接近的状态或形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一部件既可以是由多个单独的组成部分组装而成,也可以为一体成形工艺制造出来的单独部件。
[006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使用了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那么上述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管路减振体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0069]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主权项】
1.一种管路减振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减振本体部(I),所述减振本体部(I)为至少两个弹性材料制成的空心囊体(11)或至少两个固体形态的阻尼材料制成的实心球体连接而成,且所述减振本体部(I)能套设或缠绕在待减振的管路(3)之外,所述空心囊体(11)内填充有固体形态、液体形态或气体形态的阻尼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减振体,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空心囊体(11)的内腔之间通过允许所述阻尼材料经过的连接通孔(12)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路减振体,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空心囊体(11)上设置有阻尼材料填充孔(1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路减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材料填充孔(15)设置在所述减振本体部(I)的最大延伸方向上的两端中的其中一端所在的所述空心囊体(11)上。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路减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本体部(I)呈环状,且所述减振本体部(I)上设置有允许所述管路(3)沿所述管路(3)的径向方向插入的管路嵌入口(13),所述减振本体部(I)周向方向上的两端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管路嵌入口(13)。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路减振体,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空心囊体(11)之间的连接部(14)呈管状,所述连接通孔(12)为所述连接部(14)的内壁所形成。7.一种设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管路减振体的管路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连接结构(2)以及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管路减振体,其中: 所述固定连接结构(2)设置在所述管路(3)与所述管路减振体之间;或者,所述管路减振体设置在所述管路(3)与所述固定连接结构(2)之间; 所述管路减振体能通过所述固定连接结构(2)固定连接在所述管路(3)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路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结构(2)包括外环(21),其中: 所述外环(21)套设在所述管路减振体的所述减振本体部(I)的周向外表面之外,且所述外环(21)能将所述减振本体部(I)夹持在所述管路(3)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路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21)包括第一环体以及与所述第一环体通过连接件(23)可拆卸固定连接的第二环体,所述第一环体与所述第二环体均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减振本体部(I)夹持在所述第一环体、所述第二环体之间且嵌于所述定位槽内。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路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21)的重量为所述管路(3)的重量的1/30?1/20。11.根据权利要求8-10任一所述的管路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结构(2)还包括环状的内衬(22),所述内衬(22)上设置有允许所述管路(3)沿所述管路(3)的径向方向插入的管路插入口,且所述内衬(22)的周向外表面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减振本体部(I)嵌于所述限位槽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路减振体以及设置该管路减振体的管路减振器,涉及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在不改变现有结构和没有支承基础的情况下减小管路振动过大的技术问题。该管路减振体包括减振本体部,减振本体部为至少两个弹性材料制成的空心囊体或至少两个固体形态的阻尼材料制成的实心球体连接而成,且减振本体部能套设或缠绕在待减振的管路之外,空心囊体内填充有阻尼材料。该管路减振器包括固定连接结构以及本实用新型管路减振体。本实用新型用于在不改变现有结构和没有支承基础的情况下减小管路振动。
【IPC分类】F16L3/20, F16F15/02
【公开号】CN204664630
【申请号】CN201520274252
【发明人】娄俊岭, 程小勇, 孟祥海, 陈亮, 代钰
【申请人】中航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4月30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