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氯气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13696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合材料氯气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化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材料氯气筒。
背景技术
目前熔融电解质电解盐过程产生的氯气由电解槽阳极室导出,其用于收集导出氯气的重要部件——氯气筒,现用纯镍材制造仍不能避免氯气的腐蚀,容易造成氯气外泄,制造维修成本增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有效防止氯气腐蚀, 防止氯气外泄,延长使用寿命,降低运行成本的复合材料氯气筒。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种复合材料氯气筒,包括一个一端为收集口,另一端为氯气出口的镍材氯气筒,其特征是所述镍材氯气筒的内壁上焊接有同质镍材环形挡圈,该环形挡圈与氯气筒之间构成的空间内复合有防腐填充层。所述环形挡圈焊接在距离氯气筒收集口 50mm — 120mm处。所述环形挡圈宽度为30_ — 50_。所述环形挡圈厚度为3_ — 8mm。所述防腐填充层为采用非金属材料制作。所述非金属材料通过离心浇注形式或镶嵌方式复合在镍材氯气筒与环形挡圈构成的空间内。所述非金属材料为石墨、铝酸盐或轻质硅铝酸盐与纤维材料的混合。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材料氯气筒采用性能好、使用周期长、成本低的非金属材料通过离心浇注形式或镶嵌方式复合在镍材氯气筒与环形挡圈构成的空间内(镍材氯气筒内壁上),从而有效防止了氯气对镍材外筒的腐蚀,延长了氯气筒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运行成本。

图I本实用新型镍材氯气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材料氯气筒,其主体结构为常规镍材氯气筒,即一端为收集口I、另一端为氯气出口 2的镍材氯气筒3。在距离收集口 I端口 50mm— 120mm的镍材氯气筒3的内壁上焊接有一厚度为3mm — 8mm、宽度为30mm — 50mm的同质镍材环形挡圈4,然后在同质镍材环形挡圈4与氯气筒3之间构成的空间内通过离心浇注形式或镶嵌方式复合防腐填充层5。该防腐填充层5采用非金属材料制作,即采用石墨、硅酸盐或轻质硅铝酸盐与纤维材料的复合体。同质镍材环形挡圈4的设置主要是防止防腐 填充层5不易脱落,并可限定防腐填充层5 (复合材料)的厚度。
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材料氯气筒,包括一个一端为收集口(I),另一端为氯气出口(2)的镍材氯气筒(3),其特征是所述镍材氯气筒(3)的内壁上焊接有同质镍材环形挡圈(4),该环形挡圈(4)与氯气筒(3)之间构成的空间内复合有防腐填充层(5)。
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复合材料氯气筒,其特征是所述环形挡圈(4)焊接在距离氯气筒收集口(I) 50mm - 120mm处。
3.按照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复合材料氯气筒,其特征是所述环形挡圈(4)宽度为30mm — 50mmo
4.按照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复合材料氯气筒,其特征是所述环形挡圈(4)厚度为3mm — 8mm o
5.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复合材料氯气筒,其特征是所述防腐填充层(5)为采用非金属材料制作。
6.按照权利要求I或5所述的复合材料氯气筒,其特征是所述非金属材料为石墨、铝酸盐或轻质硅铝酸盐与纤维材料的混合。
7.按照权利要求I或5所述的复合材料氯气筒,其特征是所述非金属材料通过离心浇注形式或镶嵌方式复合在镍材氯气筒(3 )与环形挡圈(4 )构成的空间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材料氯气筒,包括一个一端为收集口,另一端为氯气出口的镍材氯气筒,其特征是所述镍材氯气筒的内壁上焊接有同质镍材环形挡圈,该环形挡圈与氯气筒之间构成的空间内复合有防腐填充层。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材料氯气筒采用性能好、使用周期长、成本低的非金属材料通过离心浇注形式或镶嵌方式复合在镍材氯气筒与环形挡圈构成的空间内(镍材氯气筒内壁上),从而有效防止了氯气对镍材外筒的腐蚀,延长了氯气筒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运行成本。
文档编号F17C3/12GK202580600SQ201220259149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4日
发明者张蓓, 李垠平 申请人:李垠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