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指示功能的电动开瓶器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8487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酒酒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指示功能的电动开瓶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品尝红酒。用于灌装红酒的酒瓶包括瓶身和软木塞,通过软木塞把红酒密封储存在瓶身内,在饮用前需要先把软木塞取出。现有的开瓶器分为手动和电动两种,其中手动开瓶器操作较复杂,需要一定的经验才能顺利把软木塞取出,而某些电动开瓶器可免除手动操作,但其结构却过于复杂。另一方面,在使用现有技术的电动开瓶器的过程中,难以确定电动开瓶器是处于正向旋转或者反向旋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指示功能的电动开瓶器控制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和操作便易的优点,同时可在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时显示不同颜色的光,方便用户确定电动开瓶器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指示功能的电动开瓶器控制装置,包括电源模块、驱动模块、开关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电源模块通过开关模块分别与驱动模块和显示模块相连,所述驱动模块连接有一用于钻入软木塞的螺旋钻,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池组,所述驱动模块包括一电机M,所述开关模块包括一双刀双掷开关SW、第一触点、第二触点、第三触点和第四触点,所述显示模块包括若干蓝光LED灯和红光LED灯。

进一步,所述显示模块包括蓝光LED灯D5、D6和红光LED灯D3、D4,所述电源模块通过二极管D1、电阻R1和电阻R2与显示模块相连,所述电机M的负极通过二极管D1和电阻R4与红光LED灯D3、D4的正极相连,所述电机M的正极通过二极管D2和电阻R3与蓝光LED灯D5、D6的正极相连。

进一步,所述电机M的正极与第一触点、第四触点相连,所述电机M的负极与第二触点、第三触点相连,所述电池组与双刀双掷开关SW相连,双刀双掷开关SW通过接通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来控制电机M正向旋转,双刀双掷开关SW通过接通第三触点和第四触点来控制电机M反向旋转。

进一步,所述电机M的负极通过一行程开关SQ与第二触点相连,当软木塞沿螺旋钻轴向移动到特定的位置时可将行程开关SQ断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把双刀双掷开关SW分别接通第一触点、第二触点或者第三触点、第四触点,就能够实现电机M的正反转,电机M带动螺旋钻正向钻入软木塞后,再反向旋转,便可实现将软木塞取出。当电机M正向旋转时,蓝光LED灯亮起,当电机M反向旋转时,红光LED灯亮起。本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和操作便易的优点,不需丰富的经验就能轻易取出软木塞,同时可在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时显示不同颜色的光,方便用户确定电动开瓶器的状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控制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控制装置的电路原理图。一种具有指示功能的电动开瓶器控制装置,包括电源模块、驱动模块、开关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电源模块通过开关模块分别与驱动模块和显示模块相连,所述驱动模块连接有一用于钻入软木塞的螺旋钻,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池组,所述驱动模块包括一电机M,所述开关模块包括一双刀双掷开关SW、第一触点、第二触点、第三触点和第四触点,所述显示模块包括若干蓝光LED灯和红光LED灯。如图1所示,第一触点为1#,第二触点为2#,第三触点为3#,第四触点为4#。

所述显示模块包括蓝光LED灯D5、D6和红光LED灯D3、D4,所述电源模块通过二极管D1、电阻R1和电阻R2与显示模块相连,所述电机M的负极通过二极管D1和电阻R4与红光LED灯D3、D4的正极相连,所述电机M的正极通过二极管D2和电阻R3与蓝光LED灯D5、D6的正极相连所述电机M的正极与第一触点、第四触点相连,所述电机M的负极与第二触点、第三触点相连,所述电池组与双刀双掷开关SW相连,双刀双掷开关SW通过接通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来控制电机M正向旋转,双刀双掷开关SW通过接通第三触点和第四触点来控制电机M反向旋转。另外,所述电机M的负极通过一行程开关SQ与第二触点相连,当软木塞沿螺旋钻轴向移动到特定的位置时可将行程开关SQ断开。

本控制装置可以实现开瓶器的螺旋钻正反两个方向的旋转:将双刀双掷开关SW接通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电机M驱动螺旋钻正向旋转并旋入软木塞,同时将D2、R3、蓝光LED灯D5、D6接通,显示模块显示蓝色。随着螺旋钻转动,软木塞顺着螺旋钻的轴向移动,逐渐从瓶口中移出,当软木塞沿螺旋钻轴向移动到特定的位置,软木塞将行程开关SQ断开,电机M停止工作。将双刀双掷开关接通第三触点和第四触点,电机N驱动螺旋钻逆向旋转从软木塞中旋出,同时将D1、R4、红光LED灯D3、D4接通,显示模块显示红色,随着螺旋钻转动,软木塞顺着螺旋钻的轴向反方向移动,螺旋钻逐渐从软木塞中退出,方便下次使用。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