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16231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装置的电测治具技术,特别是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液晶显示装置越来越多的使用在电视机、计算机屏幕中。液晶显示装置主要包括液晶显示模块,液晶显示模块主要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板。液晶显示面板为分层结构,每层结构的材质不同,其中包括液晶分子层。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组装,通电后在液晶显示面板的上下基板之间产生电场,致使液晶分子发生扭曲。 背光产生的光线进入液晶层后,由于液晶分子的扭曲,控制光线的通过,形成可视影像。由于光线进入液晶层,通过液晶分子扭转控制,已有一定的方向性,因此超出一定角度范围,观看屏幕时就会产生色彩失真的现象。这就存在一个可视角度,用户在可视角度的范围内,可以从不同的方向清晰地观察屏幕上所有内容。为保证液晶显示装置的质量,通常会对液晶显示装置进行视角检测,确保液晶显示装置的可视角度达到生产标准。目前使用的检测装置,其检测的视角是固定的,若变换检测的视角需要调整检测人员的位置角度或者反复整体搬动检测装置来改变视角。一方面,由于需要调整检测人员的位置,因此检测人员需要实时改变自己的观察角度,这不仅耗费检测人员的体力,而且也会延长检测时间,降低视角检测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由于检测装置大都为精密仪器,反复调整或搬动检测装置,对其损害较大,且会影响检测的质量,控制角度旋转精度。申请号为200410080886. 1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面板电性测试设备的冶具,用以对面板进行短路、断路及漏电等瑕疵的电性测试。但是如何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视角检测的工作效率,降低对检测设备的耗损,成为目前液晶显示装置的视角检测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视角检测的工作效率,降低对检测设备的耗损。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了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放置显示面板的支架和电测盒,所述底座与所述电测盒固定安装,还包括转动部,所述转动部连接所述支架和所述底座。可选的,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还包括背光灯板,安装于所述支架上。可选的,所述转动部包括第一转动轴,水平安装于所述底座上;连接部,其一端固定在所述竖直转轴上;第二转动轴,安装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转动轴的轴线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转动轴的轴线方向;[0014]所述支架安装在所述第二转动轴上。可选的,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制动部,固定于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一端,所述第一制动部上具有第一安装孔, 所述底座具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配合的第一制动孔;第二制动部,固定于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一端,所述第二制动部上具有第二安装孔, 所述连接部具有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相配合的第二制动孔;第一制动栓,插入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一制动孔时,对所述第一转动轴制动;第二制动栓,插入所述第二安装孔和第二制动孔时,对所述第二转动轴制动。可选的,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还包括拨动开关、第一钢索和第二钢索,所述第一钢索的一端与所述拨动开关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制动栓相连;所述第二钢索的一端与所述拨动开关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制动栓相连,其中,所述拨动开关通过所述第一钢索牵动所述第一制动栓插入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一制动孔或拔出,通过所述第二钢索牵动所述第二制动栓插入所述第二安装孔和第二制动孔或拔出。可选的,所述拨动开关包括把手、螺栓、拉杆和滑动块,所述把手通过所述螺栓与所述拉杆的一端连接,且所述把手围绕所述螺栓转动;所述滑动块固定在所述拉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钢索的一端和第二钢索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滑动块上。可选的,所述拨动开关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可选的,所述拨动开关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穿套在所述拉杆上。可选的,所述第一制动栓和所述第二制动栓为销钉。可选的,所述第一制动部设有第一运动槽,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限动钉,所述第一限动钉伸入至所述第一运动槽中。可选的,所述第一运动槽的形状为1/4圆弧。可选的,所述连接部设有第二运动槽,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二制动部上的第二限动钉,所述第二限动钉伸入至所述第二运动槽中。可选的,所述第二运动槽的形状为1/4圆弧。可选的,所述第一制动部设有第一量角器,且所述连接部设有第二量角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设置了转动部,支架可以通过所述转动部转动,从而改变液晶显示装置的测试角度。在支架上安装背光灯板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还可以用以检测液晶显示面板。具体地讲,所述转动部包括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和连接部,其中第一转动轴水平安装于底座上,第二转动轴安装于连接部上,第二转动轴的轴线方向垂直于第一转动轴的轴线方向。通过设置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实现支架在空间上的竖直转动和水平转动。液晶显示装置放置在支架上,转动支架的同时液晶显示装置也跟着转动,改变支架的转动角度,也就是改变液晶显示装置的转动角度,这样可以方便的在不同角度对液晶显示装置进行视角检测。[0039]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还分别在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上设置制动部,且制动部上设有制动孔,在底座和连接部上设有与制动孔配合的安装孔, 还设置了配合制动部使用的制动栓。制动栓同时插入安装孔和制动孔时,对转动轴制动,将支架更牢固地固定在某一个角度,防止支架发生滑动,利于对放置在其上的液晶显示装置进行固定角度的视角检测。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还设置了拨动开关、第一钢索和第二钢索, 并将钢索的一端与制动栓连接,另一端与拨动开关相连。改变拨动开关的开关状态,拽动钢索,从而牵动制动栓插入安装孔和制动孔或拔出。通过操作拨动开关,可以更好的控制制动栓插入或拔出的状态,从而也就方便的控制第二转动轴和第一转动轴的转动或固定,更易于操作。所述拨动开关还包括弹簧,拨动所述拨动开关时,所述弹簧被压缩,当将所述拨动开关转回原位时,压缩的弹簧反弹并推动所述滑动块,进而通过钢索推动制动栓,使制动栓插入制动孔和安装孔,锁住转动轴,防止支架发生转动。为加强所述拨动开关的控制力,此外,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还设置了限动钉和运动槽,限动钉沿着运动槽运动,运动槽一般为1/4圆弧形。运动槽可以规范转动轴的运动轨迹,不仅使得所述支架更好的转动,而且还有利于避免所述支架转动过度,偏差过大以致影响检测的问题。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的后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的右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的左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的正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制动部、第二制动栓、连接部和第二限动钉的爆炸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制动部、第二制动栓、连接部和第二限动钉的另一个视角的爆炸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拨动开关的一种爆炸结构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拨动开关处于关闭状态的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拨动开关处于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放置显示面板的支架和电测盒,所述底座与所述电测盒固定安装,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还包括转动部,所述转动部连接所述支架和所述底座。[0056]所述转动部可以是滚珠、转动轴、齿轮等常用的转动装置或零件。进一步讲,所述转动部包括第一转动轴,水平安装于所述底座上;连接部,其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转动轴上;第二转动轴,安装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转动轴的轴线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转动轴的轴线方向;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第二转动轴上。所述支架可以焊接固定在所述第二转动轴上,也可以通过其他零件或装置固定在所述第二转动轴上。在实际设计中,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可以根据需要,在结构和连接关系上做适应性的修改。下面以一个具体实施例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的立体图,下面结合图 1,说明本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从图1中可以看出,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100包括: 底座2和放置液晶显示装置的支架1,还包括第一转动轴3,水平安装于所述底座2上;连接部(图中被遮挡,未显示),其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转动轴3上;第二转动轴(图中被遮挡,未显示),安装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转动轴的轴线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转动轴3的轴线方向;所述支架1安装在所述第二转动轴上。液晶显示装置的可视角度包括水平可视角度和垂直可视角度两个指标。液晶显示装置一般为矩形,具有两条对称轴。水平可视角度表示以液晶显示装置的竖直对称轴为准, 在所述竖直对称轴左方或右方一定角度的位置上仍然能够正常的看见显示图像,这个角度范围就是液晶显示装置的水平可视角度;同样,如果以水平对称轴为准,在所述水平对称轴上下的可视角度就称为垂直可视角度。一般而言,可视角度是以对比度变化为参照标准的。 当观察角度加大时,该位置看到的显示图像的对比度会下降,例如,液晶显示装置,当角度加大到一定程度,对比度下降到10 1时,这个角度就是该液晶显示装置的最大可视角。鉴于上述情况,液晶显示装置的可视角度包括水平可视角度和垂直可视角度两个指标,因此设置了第一转动轴3和第二转动轴。本实施例中,在初始状态下,第一转动轴3 平行于水平面,第二转动轴与第一转动轴3垂直,并且在初始状态下,垂直于水平面,支架1 即可以围绕第一转动轴3转动,也可以围绕第二转动轴转动。在其他实施例中,两者可以互换,也就是说第一转动轴3垂直于水平面,第二转动轴平行于水平面。支架1可以绕第一转动轴3转动,也可以绕第二转动轴转动。由于支架1是用来放置液晶显示装置的,因此支架1转动的角度可以等同于固定在其上的液晶显示装置转动的角度。在底座2和支架1之间设置有连接部,第一转动轴3安装在底座2上,第二转动轴安装在连接部上。通过设置第一转动轴3和第二转动轴,可以实现支架1在空间中的上下或左右翻转,便于对设置在支架1上的液晶显示装置进行视角检测,无需检测人员不断的改变自己的视角。第二转动轴的轴线方向垂直于第一转动轴3的轴线方向,方便检测人员控制转动的角度,避免转动的角度出现偏差,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视角检测的精度。转动放置液晶显示装置的支架1,就可以调整液晶显示装置的摆放角度,不需要检测人员调整自身的位置,也不需要整体搬动检测装置。这克服了,检测人员实时改变自己的观察角度进行视角检测的问题,而且避免了反复整体搬动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降低对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的设备耗损。继续参考图1,底座2固定于电测程序控制盒200上,电测程序控制盒200用于向放置于支架1上的液晶显示装置提供电源信号、测试信号以及扫描线、数据线信号等。液晶显示装置在检测过程中,需要通电,将底座2固定于电测程序控制盒200上,可以方便的为液晶显示装置提供电源信号或其他信号。在实际工作中,也可以使用其他装置替代电测程序控制盒200的电源,例如,蓄电池、干电池等。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的后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的右视图,下面结合图2和图3详细说明。图2中,双向箭头B,表示第二转动轴4的转动方向。第二转动轴4可以沿着双向箭头B,左右旋转,从而支架1绕着第二转动轴4左右转动。第二转动轴4沿其轴线左右转动的范围一般在0° -90°之间,因此支架1左右转动的角度也是该范围。图3中,双向箭头A,表示第一转动轴3的转动方向。第一转动轴3可以按照双向箭头A的方向沿其轴线旋转,从而支架1绕着第一转动轴3上下转动。第一转动轴3上下转动的角度范围一般在 0° -120°之间,因此支架1上下转动的角度也是该范围。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包含液晶显示装置的产品,例如电视机屏、计算机显示屏、手机显示屏、电子阅读器显示屏等的可视角度都是左右对称的,但上下不一定对称。另外,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式不同,其可视角度也有所不同。例如,TN型液晶显示面板的视角比较小,IPS型液晶显示面板的视角比较大。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100还包括制动结构。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的左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的正视图。下面结合图1、图2、图3、图4和图5详细说明,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100还包括第一制动部5,固定于第一转动轴3的一端,第一制动部5上具有第一安装孔6,底座2具有与第一安装孔6相配合的第一制动孔(图中被遮挡,未显示);第二制动部55,固定于第二转动轴4的一端,第二制动部55上具有第二安装孔 (图中被遮挡,未显示),连接部12具有与第二安装孔相配合的第二制动孔(图中被遮挡, 未显示);第一制动栓91,插入第一安装孔6和第一制动孔时,对第一转动轴3制动;第二制动栓,插入第二安装孔和第二制动孔时,对第二转动轴4制动。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制动部、第二制动栓、连接部和第二限动钉的爆炸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制动部、第二制动栓、连接部和第二限动钉的另一个视角的爆炸图。第一制动部、第一制动孔和第一制动栓的互相配合工作的原理与第二制动部、第二制动孔和第二制动栓的互相配合工作的原理相同,下面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6和图7,说明其原理。参看图2、图6和图7,第二转动轴4通过孔如,穿设安装在连接部12上,其两端分别与第二制动部55上的孔4a、4b连接,第二转动轴4转动时带动第二制动部55转动。第二制动栓71、设在第二制动部55上的第二安装孔77和设在连接部12上的第二制动孔72,三者是配合使用的。第二制动栓71—般为销钉,螺丝等机械零件。第二安装孔77和第二制动孔72的横断面为圆形,且半径相等。本实施例中,第二制动栓71的横断面也为圆形,半径与上述两个圆形的半径相等或略小,以保证第二制动栓71可以插入第二安装孔77和第二制动孔72中。当然,第二安装孔77、第二制动孔72以及第二制动栓71的横断面的形状也可以是其他图形,以第二制动栓71能够插入第二安装孔77和第二制动孔 72为准。第二制动栓71同时插入第二安装孔77和第二制动孔72中时,第二制动栓71上伸入第二制动孔72中的部分,阻碍了第二制动部55的转动。由于第二转动轴4转动时,带动第二制动部阳转动,若第二制动部阳的转动受到阻碍,也将导致第二转动轴4难以转动, 因此第二制动栓71对第二转动轴4的转动起到了制动作用。将第二制动栓71从第二制动孔72中拔出时,第二制动部55处于自由状态,可以转动。此时转动第二转动轴4,处于自由状态的第二制动部55随着第二转动轴4 一起转动。参考图1和图3,同理,第一制动栓91同时插入第一安装孔6和第一制动孔时,第一制动栓91伸入第一安装孔6中的部分,阻碍了第一制动部5的转动。由于第一转动轴3 转动时,带动第一制动部5转动,若第一制动部5的转动受到阻碍,也将导致第一转动轴3 难以转动,因此第一制动栓91对第一转动轴3的转动起到了制动作用。将第一制动栓91从第一安装孔6中拔出时,第一制动部5处于自由状态,可以转动。此时转动第一转动轴3,处于自由状态的第一制动部5随着第一转动轴3 —起转动。根据具体实施例的不同,制动栓(第一制动栓和第二制动栓的简称)插入制动孔 (第一制动孔和第二制动孔的简称)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的简称)的方向可以不同,可以是制动栓拔出制动孔,制动部(第一制动部和第二制动部的简称)可以转动,也可以是制动栓拔出安装孔,制动部可以转动。但制动栓对转动轴(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的简称)的工作原理是相同的,可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应性修改。参看图3和图6,支架1和第二制动部55是安装在一起的。参看图6,支架1通过安装平面551与第二制动部55安装在一起。支架1 一般采用绝缘材料制成,通常通过铆钉固定在安装平面551上,这样可以使得支架1更牢固的安装在第二制动部55上。另外,由于液晶显示装置的尺寸不一,范围一般在2-12英寸内。支架1可以根据待检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尺寸设置大小,安装平面551也会根据支架1的大小进行相应的尺寸设置。支架1设置为5英寸大小,可以放置用于手机上的液晶显示装置;设置为5-12 英寸,可以放置用于电子阅读器上的液晶显示装置;也可以设置为更大的尺寸用以放置用于计算机上的液晶显示装置或用于电视机上的液晶显示装置。相应的,安装平面的尺寸及铆钉的固定位置也可以随着支架1的尺寸的变化而变化。图6中安装孔3a用于安装第一转动轴3,第一转动轴3贯穿安装孔3a,安装在连接部12中。第一转动轴3的两端分别与底座2安装,其中一端如图3所示,还固定安装了第一制动部5。连接部12围绕第一转动轴3转动时,除了带动第一制动部5转动,还会带动支架1。结合图3和图6,连接部12的上部通过安装孔如安装第二转动轴4,并与第二制动部阳安装,下部通过安装孔3a安装第一转动轴3,并与底座2安装。第一转动轴3也可以直接安装在底座2上,连接部12通过焊接或铆接安装在第一转动轴3上。在实际工作中, 第一转动轴3、连接部12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安装。第二制动部55的安装平面551用于安装支架1,连接部12用于连接第二制动部 55和底座2。底座2和支架1之间设置连接部12、第二制动部55连接在一起,并将第一转动轴3和第二转动轴4分别安装在第二制动部55和连接部12上。一方面使得第一转动轴 3和第二转动轴4可以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实现支架1竖直或水平的转动;另一方面底座2、 支架1、第一转动轴3、第二转动轴4通过这种方式组装在一起,也方便拆卸或维修、更换零件。为更好的控制制动栓,简化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100的操作过程,参考图1和图2,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100还包括拨动开关8、第一钢索7和第二钢索9,第一钢索7的一端与拨动开关8相连,另一端与第一制动栓91相连;第二钢索9的一端与拨动开关8相连,另一端与第二制动栓71相连;其中,拨动开关8通过第一钢索7牵动第一制动栓91插入第一安装孔6和第一制动孔或拔出,所述拔出指的是拔出第一安装孔6和第一制动孔其中的一个或两个都拔出; 拨动开关8通过第二钢索9牵动第二制动栓71插入第二安装孔77和第二制动孔72或拔出,所述拔出指的是拔出71第二安装孔77和第二制动孔72其中的一个或两个都拔出。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拨动开关8的一种爆炸结构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拨动开关8处于关闭状态的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拨动开关处于打开状态的示意图。下面结合图2、图8、图9和图10详细说明拨动开关8与第一钢索7、第二钢索9配合工作的原理。结合图8、图9和图10,其中拨动开关8包括把手80、螺栓81、拉杆82和滑动块83,把手80通过螺栓81与拉杆82的一端连接,且把手80围绕螺栓81转动;滑动块83固定在拉杆82的另一端;第一钢索7的一端和第二钢索9的一端连接在滑动块83上。拨动开关8还包括弹簧84,穿套在拉杆82上。拨动开关8 一般是安装在支座2上的,根据需要也可以安装在支架1上。参考图2、图3和图9,第一钢索7 —端连接滑动块83,另一端连接第一制动栓91。 第一钢索7从与滑动块83连接的一端进入底座2,第一钢索7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制动栓91, 第一制动栓91从底座2的另一侧设置的第一制动孔钻出。在拨动开关8关闭的状态下,还钻入第一安装孔6,阻碍第一制动部5转动;在拨动开关8在打开的状态下,第一制动栓91 由第一安装孔6缩入第一制动孔,使得第一制动部5可以转动。同理,参考图1、图2、图6、图7和图10,第二钢索9 一端连接滑动块83,另一端连接第二制动栓71,第二制动栓71从第二制动部55的底部竖向穿进,且插入第二安装孔77。 在拨动开关8关闭的状态下,还钻入第二制动孔72,阻碍第二制动部55转动;在拨动开关8 打开的状态下,由第二制动孔72缩入第二安装孔77,保证第二制动部55可以转动。为保证受力均勻,第一钢索7是贯穿底座2的,第二钢索9是贯穿第二制动部55 的。钢索(第一钢索和第二钢索的简称)的材料一般采用金属材料,制动栓(第一制动栓和第二制动栓的简称)的材料一般采用铁质材料。另外,其它类似钢、铁等硬质的金属或合金材料都可作为钢索和制动栓的制造原料。除了保证受力均勻外,采用上述材料,还可以更好的维持支架1的转动的角度。当支架1转动到合适的角度,基于材料的硬度,钢索可以很好的支撑支架1,固定该角度,放置支架1发生偏转。如图8所示,拉杆82的一端并未设置滑动块83,这是为了简化拨动开关8的制造。 如图9和图10所示,拉杆82的一端固定有滑动块83。设置滑动块83 —方面可以增大安装第一钢索7和第二钢索9的安装面积,较好的固定第一钢索7和第二钢索9,另一方面滑动块83可以更好的压缩弹簧84,以产生较大的弹力。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或不设置滑动块83,而且也可以设置其他零件取代滑动块83。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拨动开关处于关闭状态的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拨动开关处于打开状态的示意图,下面结合图2、图8、图9和图10详细说明。如图2中所示,拨动开关8目前为打开的状态,此时滑动块83向左移动,即向靠近把手80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第一钢索7和第二钢索9分别向左发生位置的偏移。由于力传导的作用,第一钢索7和第二钢索9另一端的第一制动栓91和第二制动栓71也会发生一定的位置偏移,最终脱离了安装孔,缩入制动孔中。此时制动部可以转动,从而转动轴可以发生转动。参看图2和图8,螺栓81穿入把手80和拉杆82的一端,把手80可以围绕螺栓81 做旋转运动,进而通过拉杆82带动滑动快83发生位置偏移,从而实现拨动开关8的打开或者关闭。打开拨动开关8时,把手80做旋转运动,带动拉杆82向左运动,拉杆82的另一端与滑动块83连接,促使滑动块83也向左运动,最终带动钢索发生位移,使得制动栓脱离制动孔,缩入安装孔。同理,拨动开关8由打开状态恢复到图9所示的关闭状态时,把手80围绕螺栓81 反方向旋转,带动拉杆82向右移动,因而推动滑动块83向右移动。钢索也就向右发生位移,通过力传导,使得钢索末端的制动栓重新插入制动孔或安装孔,从而重新限制了转动轴的转动。为使得关闭拨动开关8时,制动栓快速有效的重新钻入制动孔,通常会在拉杆82 外部穿套弹簧84。弹簧84的一端可以与把手80或底座2固定连接,另一端可以与滑动块 83固定连接。拨动开关8处于打开状态时,拉杆82带动滑动块83向左移动,使得弹簧84 被压缩。将把手80反方向旋转,使拨动开关8恢复关闭状态时,弹簧84会发生反弹,反弹力推动滑动块83向右移动,从而快速的通过钢索推动制动栓插入制动孔和相应的安装孔, 对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制动。弹簧84的两端也可以不与把手80、底座2或滑动块83 固定连接,这样可以方便弹簧84的更换。参看图9,此时把手80向底座正视图的方向发生旋转,带动拉杆82向左移动,且滑动块83也向左移动,带动钢索向左移动,促使制动栓拔出制动孔或安装孔。弹簧84因为受到挤压压缩,发生弹性形变,产生了较大的弹力。参看图10,此时滑动块83安装有钢索的一侧远离底座2,把手80反向旋转,拨动开关8恢复了关闭状态,推动拉杆82向右移动,弹簧84释放了先前聚集的反作用力,推动滑动块83向右移动,促使钢索发生位移,最终使得制动栓重新插入制动孔和安装孔。图8中把手80是通过螺栓81与拉杆82安装在一起的,还可以通过铰链、合页等部件安装。另外,弹簧84也可以通过焊接、铆钉、螺钉等方式,安装在把手80和滑动块83 上。钢索一般通过铆钉安装在滑动块83上,还可以通过焊接、螺钉等方式安装在滑动块83 上。具体的安装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调整,不限于上述举例范围。为防止转动轴转动过度,导致液晶显示装置掉落,还分别在制动部或连接部上设置运动槽和限动钉。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的右视图,在图3 中可以看到第一运动槽11和第一限动钉110。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制动部55、第二制动栓71、连接部12和第二限动钉220的爆炸图,在图6中可以看到第二运动槽22和第二限动钉220和其他部件的连接方式。参看图3,第一制动部5设有第一运动槽11,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还包括安装在底座2上的第一限动钉110,第一限动钉110伸入至第一运动槽11中。第一转动轴3转动时,第一制动部5伴随着第一转动轴3 —起转动,由于第一限动钉110伸入至第一运动槽 11中,第一制动部5的运动范围限定在第一运动槽11预设的范围内。这样可以避免发生第一转动轴3运动过度,导致支架1面朝地面,造成液晶显示装置坠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理,参看图6和图7,连接部12设有第二运动槽22,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还包括安装在第二制动部55上的第二限动钉220,第二限动钉220伸入至第二运动槽22中。 第二转动轴4穿过孔4a、孔4b和孔如,发生转动时,第二制动部55伴随着第二转动轴4 一起转动,由于第二限动钉220伸入至第二运动槽22中,第二制动部55的运动范围限定在第二运动槽22预设的范围内。这样可以避免发生第二转动轴4运动过度,导致支架1左右转动过度,超出视角检测的范围,增加检测工作的负担,降低工作效率。运动槽(第一运动槽和第二运动槽的简称)与限动钉(第一限动钉和第二限动钉的简称)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在不同的部位。例如,参看图3,所述第一限动钉110 可以设置在第一制动部5上,所述第一运动槽11可以设置在底座2上,类似的,第一限动钉 110伸出至所述第一运动槽11中,规范第一转动轴3的转动范围;参看图6,所述第二限动钉220可以设置在连接部12上,第二运动槽22可以设置在第二制动部55上,所述第二限动钉220伸出至所述第二运动槽22中,规范第二转动轴4的转动范围。限动钉(第一限动钉和第二限动钉的简称)一般为销钉、螺栓等,也可以是楔子、铆钉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零件。第一运动槽11和第二运动槽22 —般为1/4圆弧,这表示支架1上下转动的角度范围在-45° -45°,左右转动的角度范围在-45° -45°。依据实际需要,运动槽也可以设计为度数更大的圆弧,或者设计为倾斜角不同的直线,不限于上述的示例。第一制动部5上设置有第一量角器(图中未标示),具体的设置在第一运动槽11 上;连接部12上设置有第二量角器(图中未标示),具体的设置在第二运动槽22上。这可以方便检测人员更加精确的控制支架1的转动角度,提高检测的精度。在实际设计中,第一量角器还可以设置在底座2上,第二量角器还可以设置在第二制动部55上,根据实际情况, 量角器(第一量角器和第二量角器的简称)可以设置在不同的位置,或者也可以使用单独的量角器作为辅助工具测量支架1转动的角度。制动部(第一制动部和第二制动部的统称)固定安装在各自的转动轴(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的统称)上的,伴随转动轴的转动而转动,伴随着转动轴转动的停止而停止。通过调整制动栓(第一制动栓和地二制动栓的统称)的位置对转动轴产生制动的效果,具体是通过制动栓是否钻入制动孔或安装孔产生的。制动栓钻入制动孔或安装孔,则转动轴不可转动,反之亦然。拨动开关的状态决定了制动栓的位置,拨动开关关闭,制动栓插入, 则转动轴不可转动,拨动开关打开,制动栓拔出,则转动轴可以转动。拨动开关通过控制制动栓的位置,从而控制了转动轴是否可以转动。在使用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时,液晶显示装置放置在支架上,检测人员位于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的对面,通过转动支架,改变支架的测试角度,来检测不同视角范围内液晶显示装置的观看质量。通过转动支架实现液晶显示装置的视角的改变,不仅节省检测时间,不需要检测人员调整自身的位置,而且操作方便,避免搬动或调整该检测装置的其它构件,降低了设备耗损,节约成本。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设置了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其中第一转动轴水平安装于底座上,第二转动轴安装于连接部上,第二转动轴的轴线方向垂直于第一转动轴的轴线方向。通过设置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实现支架的竖直转动和水平转动,液晶显示装置放置在支架上,转动支架的同时液晶显示装置也跟着转动,改变支架的转动角度, 也就是改变液晶显示装置的转动角度,这样可以方便的在不同角度对液晶显示装置进行视角检测。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还可以分别在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上设置制动部,且制动部上设有制动孔,在底座和连接部上设有与制动孔配合的安装孔,还设置了配合制动部使用的制动栓。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还可以设置拨动开关、第一钢索和第二钢索,并将钢索的一端与制动栓连接,另一端与拨动开关相连。使用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时,通过转动所述拨动开关,控制钢索(第一钢索和第二钢索的简称)一端的制动栓(第一制动栓和第二制动栓的简称)的插入安装孔和制动孔或拔出,从而控制制动部(第一制动部和第二制动部的简称)的转动或固定,最终控制第二转动轴和第一转动轴的转动或固定,从而实现支架的转动或固定。这使得操作更加方便,进行检测时拨动所述拨动开关,使制动部处于可动状态,保证支架处于可转动的状态,检测结束后,将所述拨动开关转回原位,使得制动部回复固定状态,锁住转动轴,防止转动轴滚动发生事故。这不仅简化了视角检测工作的步骤,而且操作方便,简单快捷。在实际使用中,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还可以用来测试液晶显示面板的可视角度。鉴于,液晶显示面板不能发光产生光线,需要有背光板提供光源,可以将背光灯板, 安装在所述支架上,为液晶显示面板提供光源。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放置液晶显示装置的支架和电测盒,所述底座与所述电测盒固定安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部,所述转动部连接所述支架和所述底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背光灯板,安装于所述支架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包括 第一转动轴,水平安装于所述底座上;连接部,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转动轴上;第二转动轴,安装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转动轴的轴线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转动轴的轴线方向;所述支架安装在所述第二转动轴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制动部,固定于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一端,所述第一制动部上具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底座具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配合的第一制动孔;第二制动部,固定于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一端,所述第二制动部上具有第二安装孔,所述连接部具有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相配合的第二制动孔;第一制动栓,插入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一制动孔时,对所述第一转动轴制动; 第二制动栓,插入所述第二安装孔和第二制动孔时,对所述第二转动轴制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拨动开关、第一钢索和第二钢索,所述第一钢索的一端与所述拨动开关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制动栓相连; 所述第二钢索的一端与所述拨动开关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制动栓相连, 其中,所述拨动开关通过所述第一钢索牵动所述第一制动栓插入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一制动孔或拔出,通过所述第二钢索牵动所述第二制动栓插入所述第二安装孔和第二制动孔或拔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开关包括把手、螺栓、拉杆和滑动块,所述把手通过所述螺栓与所述拉杆的一端连接,且所述把手围绕所述螺栓转动; 所述滑动块固定在所述拉杆的另一端; 所述第一钢索的一端和第二钢索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滑动块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开关安装在所述底座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开关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穿套在所述拉杆上。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动栓和所述第二制动栓为销钉。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动部设有第一运动槽,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限动钉,所述第一限动钉伸入至所述第一运动槽中。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动槽的形状为1/4圆弧。
12.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设有第二运动槽,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二制动部上的第二限动钉,所述第二限动钉伸入至所述第二运动槽中。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运动槽的形状为1/4圆弧。
14.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动部设有第一量角器,且所述连接部设有第二量角器。
专利摘要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放置液晶显示装置的支架和电测盒,所述底座与所述电测盒固定安装,还包括转动部,所述转动部连接所述支架和所述底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高了液晶显示装置的视角检测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对检测设备的耗损。
文档编号G01R1/04GK202093059SQ20112020277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5日
发明者管钰晟 申请人: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