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测量转炉温度的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196554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用于测量转炉温度的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测量转炉温度的装置,包括:测温元件、支架组、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测温元件安装在支架组上,且支架组与转炉炉体固定连接;测温元件与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连接;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作业人员通过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实时获取转炉炉体的温度数值信息,当转炉炉体某一部位的温度数值高于其他部位的温度数值,则判断该部位存在损伤,最终实现作业人员对损伤部位进行检查、维修,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专利说明】用于测量转炉温度的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安全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测量转炉温度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转炉温度测试主要通过副枪测试转炉炉内钢水的温度,而未对转炉炉体温度进行实时准确的监测,进而使得即使转炉炉体的外壁出现损伤,使得损伤部位处的温度明显高于转炉炉体的外壁其他部位处的温度,作业人员也难以发现,也未及时对该部位采取修复措施,进而在实际作业过程中极易引发安全事故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对转炉炉体不同部位处温度进行实时测量的用于测量转炉温度的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测量转炉温度的装置,包括:测温元件,用于实时测量转炉炉体的温度;支架组,用于安装所述测温元件;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用于对所述测温元件所测量的温度数值信号进行处理;所述测温元件安装在所述支架组上,且所述支架组与所述转炉炉体固定连接;所述测温元件通过所述支架组能够实现对所述转炉炉体不同部位处的温度进行实时测量;所述测温元件与所述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连接。
[0005]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组包括:若干个支撑管架、分别与所述支撑管架数量相适配的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每个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侧壁分别与所述转炉炉体的外壁固定连接,且每个所述第一连接件等间距分布于同一水平面上;每个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侧壁分别与所述转炉炉体的外壁固定连接,且每个所述第二连接件等间距分布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下位置关系一一对应;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中间部位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中间部位开设有第二通孔;每个所述支撑管架的一端依次对应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每个所述支撑管架的另一端与其相邻支撑管架的一端活动连接;每个所述支撑管架两两活动连接形成网状环路管道用于包络所述转炉炉体的外壁;所述测温元件依次穿过每一个所述支撑管架设置在所述支撑管架的管道中。
[0006]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管架包括:第一管道及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依次对应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管道的另一端与相邻第一管道的一端活动连接,且每一根所述第一管道两两相互平行。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道是呈线型结构的直管道,所述第二管道是呈U型结构的弯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之间通过快速接头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管道包括:第一弯管及第二弯管;所述第一弯管的一端通过所述快速接头与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弯管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弯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快速接头与相邻第一管道的一端活动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测温元件是传感光缆;所述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是Sensornet公司制造的第二代测温主机;所述数据存储模块是存储器或计算机。
[0010]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光缆通过E2000/APC光纤跳线与所述测温主机连接。
[0011 ]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连接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一连接件或用于连接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二连接件的第一横条;所述第一横条的一端与其一侧的第一连接件或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条的另一端与其另一侧的第一连接件或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连接是焊接;或者,用于连接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一连接件或用于连接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二连接件的第二横条;所述第一连接件或第二连接件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横条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与所述第三通孔相适配的第四通孔;所述第二横条的一端与其一侧的第一连接件的一端或第二连接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条的另一端与其另一侧的第一连接件的一端或第二连接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连接是螺钉连接或螺栓连接。
[0012]进一步地,还包括:数据存储模块、报警模块、GSM短信息收发模块及客户终端;所述数据存储模块、所述报警模块分别与所述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连接,所述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通过所述GSM短信息收发模块将温度数值信号实时发送至客户终端。
[0013]进一步地,所述报警模块包括:蜂鸣器和/或信号指示灯;所述蜂鸣器和/或信号指示灯分别与所述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连接;所述数据存储模块是存储器或计算机。
[00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测量转炉温度的装置,通过将测温元件安装在支架组上,且支架组与转炉炉体固定连接;同时,测温元件与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连接;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与数据存储模块连接;实际作业过程中测温元件通过支架组对转炉炉体不同部位处的温度进行实时测量,并将测量的温度数值信号传输至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进行显示,实现了作业人员通过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实时获取转炉炉体的温度数值信息,当转炉炉体某一部位的温度数值高于其他部位的温度数值,则判断该部位存在损伤,最终实现作业人员对损伤部位进行检查、维修,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测量转炉温度的装置的整体结构框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测量转炉温度的装置中支架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测量转炉温度的装置中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测量转炉温度的装置中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00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测量转炉温度的装置中第二横条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测量转炉温度的装置中快速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3]参见图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测量转炉温度的装置,包括:测温元件,用于实时测量转炉炉体3的温度;支架组,用于安装(支撑)测温元件并使得安装后的测温元件靠近转炉炉体3的外壁部位;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用于对测温元件所测量的转炉炉体3的温度数值信号进行处理;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对测温元件所测量的温度数值信号进行存储。其中,测温元件安装在支架组上,且支架组与转炉炉体3固定连接;测温元件通过支架组能够实现对转炉炉体3不同部位处的温度进行实时测量。同时,测温元件与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连接;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与数据存储模块连接。
[0024]本实施例中,支架组包括:若干个支撑管架100、分别与支撑管架100数量相适配的第一连接件201及第二连接件202。其中,每个第一连接件201的侧壁分别与转炉炉体3的外壁固定连接,且每个第一连接件201等间距分布于同一水平面上(即所有的第一连接件201沿水平方向依次等间距分布);每个第二连接件202的侧壁分别与转炉炉体3的外壁固定连接,且每个第二连接件202等间距分布于同一水平面上(即所有的第一连接件202沿水平方向依次等间距分布)。实际作业过程中,第一连接件201可设置在转炉炉体3靠近炉口部位处,第二连接件202可设置在转炉炉体3靠近炉底部位处,且每一个第一连接件201在竖直方向上都有一个第二连接件202与之对应,即第一连接件201与第二连接件202上下位置关系一一对应。同时,第一连接件201的中间部位开设有第一通孔301,第二连接件202的中间部位开设有第二通孔302 ;每个支撑管架100的一端依次对应穿过第一通孔301、第二通孔302与第一连接件201、第二连接件202连接;每个支撑管架100的另一端与其相邻支撑管架的一端活动连接;每个支撑管架100通过各自端部两两活动连接形成网状环路管道用于包络转炉炉体3的外壁;测温元件依次穿过每一个支撑管架100并设置在支撑管架100的管道中,测温元件通过网状环路管道包络转炉炉体3的外壁进而能够实现对转炉炉体3的外壁不同部位处的温度进行实时测量。
[0025]本实施例中,支撑管架100包括:第一管道101及第二管道102。其中,第一管道101的一端依次对应穿过第一连接件201上设置的第一通孔301、第二连接件202上设置的第二通孔302进而与第一连接件201、第二连接件202连接;第一管道101的另一端与第二管道102的一端活动连接;第二管道102的另一端与相邻第一管道的一端活动连接;进而实现了任意两根第一管道101之间均设置有一根第二管道102/任意两根第二管道102之间均设置有一根第一管道101 ;且每一根第一管道101两两相互平行;最终由若干个支撑管架100 (若干根第一管道101及若干根第二管道102)形成网状环路管道。[0026]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管道101是呈线型结构的直管道,第二管道102是呈U型结构的弯管道;且第一管道101与第二管道102之间通过快速接头I进行快速连接。其中,第一管道101、第二管道102可选择308材质加厚不锈钢管;快速街头I采用不锈钢卡件,具有连接牢固、传热性能优良且安装方便、耐用的特点。同时,为便于测温元件从第二管道102 (U型弯管)中穿入,第二管道102可由两个圆弧状弯管构成,即第一弯管的一端通过快速接头I与第一管道101的另一端活动连接,第一弯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弯管的一端活动连接;第二弯管的另一端通过快速接头I与相邻第一管道的一端活动连接。第一弯管与第二弯管之间也可通过快速接头I进行快速连接。
[0027]本实施例中,为便于相邻管道间或相邻连接件间连接关系更加稳固、不晃动,还包括:用于连接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一连接件101或用于连接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二连接件102的第一横条。第一横条的一端与其一侧的第一连接件或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第一横条的另一端与其另一侧的第一连接件或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其中,固定连接是焊接;第一横条是方形钢条。或者,本实施例还包括:用于连接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一连接件101或用于连接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二连接件102的第二横条2。其中,第一连接件101或第二连接件102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三通孔303 ;第二横条2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与第三通孔303相适配的第四通孔304 ;第二横条2的一端与其一侧的第一连接件的一端或第二连接件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横条2的另一端与其另一侧的第一连接件的一端或第二连接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此时第二横条2与第一连接件101或第二连接件102之间的固定连接是螺钉连接或螺栓连接。
[0028]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测温元件是传感光缆;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是Sensornet公司制造的第二代测温主机;数据存储模块是存储器或计算机;且传感光缆通过E2000/APC光纤跳线与测温主机连接;其中,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所接收的转炉炉体3不同部位处的温度数值可通过存储器或计算机进行存储,便于作业人员通过存储器或计算机对转炉炉体3的历史温度数据实时查询,当在转炉炉体3内的钢水处于同一温度的情况下,转炉炉体3同一部位处的温度高于该部位的历史温度数值,或者转炉炉体3某一部位的温度数值高于其他部位的温度数值,则该部位可能存在损伤,最终实现作业人员及时对损伤部位进行检查、维修,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0029]本实施例中,在对转炉炉体3的温度进行准确测量之后,还可通过增设报警模块、GSM短信息收发模块及客户终端对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所接收的转炉炉体3的温度数值进行智能化处理。即通过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设定温度阈值,将报警模块与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连接,当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所接收的转炉炉体3某一部位的温度数值超过设定阈值时,则报警模块提示报警,作业人员可根据报警模块发出的报警信号对对损伤部位进行检查、维修;同时,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还可通过GSM短信息收发模块将温度数值信号实时发送至客户终端(PC机或手机),实现了作业人员通过客户终端远程获知转炉炉体3不同部位处的温度数值。优选的,报警模块包括:蜂鸣器和/或信号指示灯;且蜂鸣器和/或信号指示灯分别与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连接。
[003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测量转炉温度的装置,通过若干个第一管道101、第二管道102、第一连接件201及第二连接件202形成网状环路管道包络在转炉炉体的外壁;同时,测温元件(传感光缆)通过依次穿过每一个第一管道101、第二管道102并设置在第一管道101、第二管道102中,实现了对转炉炉体3外壁不同部位处的温度进行实时测量;且测量后的温度数值信号通过E2000/APC光纤跳线传输至测温主机,进而通过测温主机传输至数据存储模块进行存储,实现了作业人员通过数据存储模块对转炉炉体3的历史温度数据实时查询,当在转炉炉体3内的钢水处于同一温度的情况下,转炉炉体3同一部位处的温度高于该部位的历史温度数值,或者转炉炉体3某一部位的温度数值高于其他部位的温度数值,则判断该部位存在损伤,最终实现作业人员及时对损伤部位进行检查、维修,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003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测量转炉温度的装置,其有益效果如下所述:
[0032]1、通过测温元件、支架组及测温主机匹配作业实现了对转炉炉体3外壁不同部位处的温度实时测量;
[0033]2、通过若干个第一管道101、第二管道102及第一连接件201形成网状环路管道包络在转炉炉体的外壁,增大了测温元件的测量面积,使得测温元件对转炉炉体外壁多个不同部位的温度进行实时测量,进而实现了对转炉炉体外壁多个不同部位是否存在损伤进行实时监测,提高了安全性能;
[0034]3、通过第一横条或第二横条2连接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连接件201/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二连接件202,使得第一连接件201/第二连接件202/第一管道101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不晃动;
[0035]4、通过增设报警模块、GSM短信息收发模块及客户终端实现了对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所接收的转炉炉体3的温度数值进行智能化处理;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能。
[0036]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测量转炉温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温元件,用于实时测量转炉炉体的温度;支架组,用于安装所述测温元件;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用于对所述测温元件所测量的温度数值信号进行处理; 所述测温元件安装在所述支架组上,且所述支架组与所述转炉炉体固定连接;所述测温元件通过所述支架组能够实现对所述转炉炉体不同部位处的温度进行实时测量; 所述测温元件与所述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包括: 若干个支撑管架、分别与所述支撑管架数量相适配的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 每个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侧壁分别与所述转炉炉体的外壁固定连接,且每个所述第一连接件等间距分布于同一水平面上;每个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侧壁分别与所述转炉炉体的外壁固定连接,且每个所述第二连接件等间距分布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下位置关系一一对应; 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中间部位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中间部位开设有第二通孔;每个所述支撑管架的一端依次对应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每个所述支撑管架的另一端与其相邻支撑管架的一端活动连接;每个所述支撑管架两两活动连接形成网状环路管道用于包络所述转炉炉体的外壁; 所述测温元件依次穿过每一个所述支撑管架设置在所述支撑管架的管道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 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架包括: 第一管道及第二管道; 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依次对应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管道的另一端与相邻第一管道的一端活动连接,且每一根所述第一管道两两相互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管道是呈线型结构的直管道,所述第二管道是呈U型结构的弯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之间通过快速接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包括: 第一弯管及第二弯管; 所述第一弯管的一端通过所述快速接头与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弯管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弯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快速接头与相邻第一管道的一端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温元件是传感光缆;所述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是Sensornet公司制造的第二代测温主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光缆通过E2000/APC光纤跳线与所述测温主机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连接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一连接件或用于连接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二连接件的第一横条;所述第一横条的一端与其一侧的第一连接件或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条的另一端与其另一侧的第一连接件或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连接是焊接;或者, 用于连接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一连接件或用于连接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二连接件的第二横条;所述第一连接件或第二连接件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横条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与所述第三通孔相适配的第四通孔;所述第二横条的一端与其一侧的第一连接件的一端或第二连接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条的另一端与其另一侧的第一连接件的一端或第二连接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连接是螺钉连接或螺栓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数据存储模块、报警模块、GSM短信息收发模块及客户终端; 所述数据存储模块、所述报警模块分别与所述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连接,所述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通过所述GSM短信息收发模块将温度数值信号实时发送至客户终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模块包括: 蜂鸣器和/或信号指示灯; 所述蜂鸣器和/或信号指示灯分别与所述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连接; 所述数据存储模块 是存储器或计算机。
【文档编号】G01K11/32GK203414197SQ201320516647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2日
【发明者】彭江华, 丁钢 申请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武汉钢铁工程技术集团自动化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