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快速检测校正汽车车轮偏向的组合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67856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用于快速检测校正汽车车轮偏向的组合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快速检测校正汽车车轮偏向的组合设备,包括支撑前部车轮轮毂的滑轮凳、支撑后部车轮轮毂的滑轮凳、校正仪及固定托板、刻度板、校正车轮偏向的拉码,前后滑轮凳均包括滑轮、底部导轨、弹簧、凳体、支撑柱、定位锁紧机构,拉码包括套环、立板、横向杆、U形卡环、链条、液压撑杆,液压撑杆外接液压装置,卡环、链条分别与车辆部件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汽车车轮的轮毂侧表面作为校正仪及固定托板、刻度板的安装基准,相对于利用车胎侧表面作为测量基准来说,保证了检测数据的真实可靠,利用拉码对有偏差的车轮进行快速校正,使修车效率大大提高。
【专利说明】用于快速检测校正汽车车轮偏向的组合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检测维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检测校正车轮偏向的维修设备。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中大规模的专业汽车维修企业对汽车车轮偏向进行检测校正的设备大多以车胎侧表面为基准,并借助电脑进行图像采取和数据处理,此类设备复杂,投资较大,修车时间长,而对较小规模的修车行来说,就不太适合了。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投资较少、能准确检测汽车车轮偏向并快速校正的组合设备。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快速检测校正汽车车轮偏向的组合设备,包括支撑前部车轮轮毂的滑轮凳1、支撑后部车轮轮毂的滑轮凳2、校正仪及固定托板3、刻度板4、校正车轮偏向的拉码5,支撑前部车轮轮毂的滑轮凳I包括滑轮11、底部导轨12、弹簧13、前凳凳体14、滚动轴承15、旋转套16、支撑柱17、定位锁紧机构18,前凳凳体14安放在带有弹簧13的底部导轨12上,在底部导轨12下方安装滑轮11,旋转套16下部通过滚动轴承15安装在前凳凳体14上,上部空腔内安放带锯齿的支撑柱17,由定位锁紧机构18固定。支撑后部车轮轮毂的滑轮凳2包括滑轮11、底部导轨12、弹簧13、后凳凳体24、上支座26、支撑柱17、定位锁紧机构18,后凳凳体24安放在带有弹簧13的底部导轨12上,在底部导轨12下方安装滑轮11,上支座26的下部固装在后凳凳体24上,上部空腔内安放带锯齿的支撑柱17,由定位锁紧机构18固定。校正车轮偏向的拉码5包括套环51、立板52、横向杆53、U形卡环54、链条55、液压撑杆56,套环51的大端面与车轮轮毂的侧表面密贴安装,立板52下端插入套环51的小端孔内,横向杆53的左端插在立板52的上部孔内,右端通过螺栓与U形卡环54连接,液压撑杆56通过链条55抵在立板52的中间位置,液压撑杆56外接液压装置,卡环54、链条55分别与汽车部件相连接。
[0005]本实用新型利用汽车车轮的轮毂侧表面作为校正仪及固定托板、刻度板的安装基准,相对于利用车胎侧表面作为测量基准来说,保证了检测数据的真实可靠。利用拉码对有偏差的车轮进行快速校正,使修车效率大大提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合设备用于检测时的布置示意图。
[0007]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前部车轮轮毂滑轮凳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后部车轮轮毂滑轮凳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4为本实用新型组合设备用于校正时的布置示意图。
[0010]图5为本实用新型拉码的部件组成示意图。
[0011]图中:1-支撑前部车轮轮毂的滑轮凳,2-支撑后部车轮轮毂的滑轮凳,3-校正仪及固定托板,4-刻度板,5-校正车轮偏向的拉码,11-滑轮,12-底部导轨,13-弹簧,14-前竟竟体,15-滚动轴承,16-旋转套,17-支撑柱18-定位锁紧机构,24-后竟竟体,26-上支座,51-套环,52-立板,53-横向杆,54-U形卡环,55-链条,56-液压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1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组合设备中,支撑前部车轮轮毂的滑轮凳1、支撑后部车轮轮毂的滑轮凳2、校正仪及固定托板3、刻度板4组合使用时,用于快速检测汽车前部车轮轮毂相对于后部车轮轮毂的偏差数值。固定托板安装在前部车轮轮毂的侧表面,校正仪安装在固定托板上。刻度板4安装在后部车轮轮毂的侧表面,从校正仪发出的激光束投射在刻度板上,显示出前、后部车轮轮毂表面的偏差数值。
[0014]如图2所示,支撑前部车轮轮毂的滑轮凳I包括滑轮11、底部导轨12、弹簧13、前凳凳体14、滚动轴承15、旋转套16、支撑柱17、定位锁紧机构18,前凳凳体14安放在带有弹簧13的底部导轨12上,以便凳体可沿导轨作小范围的滑动。旋转套16下部通过滚动轴承15安装在前凳凳体14上,上部空腔内安放带锯齿的支撑柱17,其上下位置根据需要调整好后,用定位锁紧机构18加以固定。支撑柱17的顶部为月牙状,支撑车轮轮毂的圆弧面。在底部导轨12下方安装四个滑轮11,便于滑轮凳I在地面上的移动。
[0015]如图3所示,支撑后部车轮轮毂的滑轮凳2包括滑轮11、底部导轨12、弹簧13、后凳凳体24、上支座26、支撑柱17、定位锁紧机构18,与支撑前部车轮轮毂的滑轮凳I的不同之处是取消滚动轴承和旋转套,上支座26直接焊接在后凳凳体24上面,其余部分与滑轮凳I相同。
[0016]如图4?5所示,本实用新型组合设备中的拉码5安装在前部车轮处所,用于校正车轮偏向,包括套环51、立板52、横向杆53、U形卡环54、链条55、卧式液压千斤顶56等部件。其中,套环51的大端面与前部车轮轮毂的侧表面安装密贴,立板52下端插入套环51的小端孔内,横向杆53的左端插在立板52的上部孔内,右端通过螺栓与U形卡环54连接,液压撑杆56通过链条55抵在立板52的中间位置,液压撑杆56外接液压装置,卡环54、链条55分别与汽车部件相连接。
[0017]应用本组合设备进行检测校正的步骤为:①用升降机将汽车升至离地面一定高度;②将方向盘调正后用专用工具锁定拆卸四个轮胎将前后滑轮凳分别置于相应车轮的轮毂正下方;⑤降下升降机,使汽车重量全部由四个轮滑凳来承担;⑥分别在前部两个车轮轮毂上安装校正仪及固定托板;⑦分别在后部两个车轮轮毂上安装刻度板;⑧根据校正仪激光束投射到刻度板上的位置,确定前、后部车轮轮毂表面的偏差数值根据偏差数据来进行具体校正,校正时,汽车重量由升降机承担;⑩检测校正完毕后,松开方向盘锁定工具,重新装上四个轮胎。
[0018]上述步骤中拆装轮胎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提高检测精度;二是方便校正操作维修。
[0019]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快速检测校正汽车车轮偏向的组合设备,包括支撑前部车轮轮毂的滑轮凳(I)、支撑后部车轮轮毂的滑轮凳(2)、校正仪及固定托板(3)、刻度板(4)、校正车轮偏向的拉码(5),其特征在于: A、所述支撑前部车轮轮毂的滑轮凳(I)包括滑轮(11)、底部导轨(12)、弹簧(13)、前凳凳体(14)、滚动轴承(15 )、旋转套(16 )、支撑柱(17 )、定位锁紧机构(18 ),前凳凳体(14)安放在带有弹簧(13)的底部导轨(12)上,在底部导轨(12)下方安装滑轮(11 ),旋转套(16)下部通过滚动轴承(15)安装在前凳凳体(14)上,上部空腔内安放带锯齿的支撑柱(17),由定位锁紧机构(18)固定; B、所述支撑后部车轮轮毂的滑轮凳(2)包括滑轮(11)、底部导轨(12)、弹簧(13)、后凳凳体(24)、上支座(26)、支撑柱(17)、定位锁紧机构(18),后凳凳体(24)安放在带有弹簧(13)的底部导轨(12)上,在底部导轨(12)下方安装滑轮(11),上支座(26)的下部固装在后凳凳体24上,上部空腔内安放带锯齿的支撑柱(17),由定位锁紧机构(18)固定; C、所述校正车轮偏向的拉码(5)包括套环(51)、立板(52)、横向杆(53)、U形卡环(54)、链条(55)、液压撑杆(56),套环(51)的大端面与车轮轮毂的侧表面密贴安装,立板(52)下端插入套环(51)的小端孔内,横向杆(53)的左端插在立板(52)的上部孔内,右端通过螺栓与U形卡环(54)连接,液压撑杆(56)通过链条(55)抵在立板(52)的中间位置,液压撑杆(56)外接液压装置,卡环(54)、链条(55)分别与汽车部件相连接。
【文档编号】G01B5/255GK204043597SQ201420489234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8日
【发明者】谭建明, 谭文旭, 谭骑耀 申请人:谭建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