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渔网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54662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渔网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网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渔网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渔网是捕鱼用的网。捕鱼专用工具结构材料。99%以上用合成纤维加工而成。主要有尼龙或改性尼龙的单丝、复丝或复单丝,也可以用聚乙烯、聚酯、聚偏氯乙烯等纤维。渔网在编织成网片后需要进行各种测试,现有的测试设备只能模拟单一环境进行测试,如要测试多种性能,则需要使用不同的测试设备,如此一来,设备使用成本高,占地大,会大大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移动方便、结构简单的渔网测试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渔网测试装置,它包括有动力底座,动力底座长度方向两端向下延伸形成加固位,加固位上设有地平调节脚,地平调节脚一侧的动力底座底部设有行走轮,动力底座一端通过连接底梁固定连接有测试底座;动力底座顶部两端各组一面固定支撑壁,两面固定支撑壁之间形成动力安装室,动力安装室后侧通过后面板连接,后面板上设有散热窗;位于测试底座一侧的固定支撑壁上设有升降滑座,测试底座顶部设有升降支撑壁,同一侧的升降滑座、升降支撑壁上设有相互配合的调节板,调节板由上至下均匀分布有若干个调节孔;调节孔上安装有网片嵌插杆,升降滑座、升降支撑壁另一侧设有重力测试机构;所述的地平调节脚包括有调节螺杆、调节帽、缓冲弹簧、地垫,其中,地垫主体呈倒扣的碗状,调节螺杆底部通过万向球与地垫顶部活动连接,调节螺杆顶部向上穿过动力底座后与调节帽连接,缓冲弹簧套装在调节螺杆上,套装后的缓冲弹簧底部与动力底座顶部抵触,缓冲弹簧顶部与调节帽底部抵触。

所述的网片嵌插杆两端活动插装在相应的调节孔内;升降滑座、升降支撑壁顶部设有耐磨测试机构,耐磨测试机构顶部均设有护罩。

所述的调节帽主体采用塑料材料制作成形,调节帽底部收缩形成阶梯状的连接环,连接环中心处固定嵌装有带内螺纹的啮合套筒,啮合套筒与调节螺杆顶部啮合。

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动力机构安装在动力底座上,地平调节脚用于调节底座的水平度,行走轮方便设备整体移动;重力测试机构和耐磨测试机构对网片相应数据进行测试;采用本方案后具有移动方便、结构简单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地平调节脚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和附图2,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渔网测试装置包括有动力底座C1,动力底座C1长度方向两端向下延伸形成加固位C2,加固位C2上设有地平调节脚C3,地平调节脚C3一侧的动力底座C1底部设有行走轮C4,动力底座C1一端通过连接底梁C5固定连接有测试底座C6;动力底座C1顶部两端各组一面固定支撑壁C7,两面固定支撑壁C7之间形成动力安装室,动力安装室后侧通过后面板C8连接,后面板C8上设有散热窗C9;位于测试底座C6一侧的固定支撑壁C7上设有升降滑座C10,测试底座C6顶部设有升降支撑壁C11,同一侧的升降滑座C10、升降支撑壁C11上设有相互配合的调节板A6,调节板A6由上至下均匀分布有若干个调节孔A8;调节孔A8上安装有网片嵌插杆C13,升降滑座C10、升降支撑壁C11另一侧设有重力测试机构,所述的网片嵌插杆C13两端活动插装在相应的调节孔A8内;升降滑座C10、升降支撑壁C11顶部设有耐磨测试机构,耐磨测试机构顶部均设有护罩C12;所述的地平调节脚C3包括有调节螺杆5、调节帽6、缓冲弹簧7、地垫8,其中,地垫8主体呈倒扣的碗状,调节螺杆5底部通过万向球与地垫8顶部活动连接,调节螺杆5顶部向上穿过动力底座C1后与调节帽6连接,缓冲弹簧7套装在调节螺杆5上,套装后的缓冲弹簧7底部与动力底座C1顶部抵触,缓冲弹簧7顶部与调节帽6底部抵触,所述的调节帽6主体采用塑料材料制作成形,调节帽6底部收缩形成阶梯状的连接环,连接环中心处固定嵌装有带内螺纹的啮合套筒,啮合套筒与调节螺杆5顶部啮合。本实施例的动力机构安装在动力底座上,地平调节脚用于调节底座的水平度,行走轮方便设备整体移动;重力测试机构和耐磨测试机构对网片相应数据进行测试;采用本实施例后具有移动方便、结构简单的优点。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