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源活动测试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48398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光源活动测试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模组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背光源活动测试架。



背景技术:

专利号为201520215313.9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测试架,包括主架体,所述主架体上设有用于推进LCD移动的双轴气缸,所述双轴气缸通过双轴结构连接一滑动块,所述主架体上还设有用于对所述LCD限位的限位结构。优选的是,所述主架体上还设有背光源以及对应所述背光源设置的背光源控制开关。

专利号为201520215312.4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液晶屏侧部背光源测试装置,具有一测试架,所述测试架上设有包括正极板和负极板的电极板,所述电极板的上方固定有一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连接一弹性块,当被测试导线置于所述电极板,所述弹性块在所述推动机构的作用下压住所述测试导线。优选的,所述测试导线包括正极线和负极线,所述测试架上设有用于分离所述正极线和负极线的分线件。

上述两个专利文献所公开的背光源测试装置,都存在结构复杂、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因此,基于上述现有的背光源测试架的缺陷,需要对现有的背光源测试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背光源活动测试架,该背光源活动测试架解决了现有的测试架所存在的:结构复杂、操作不方便等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背光源活动测试架,包括主体,主体中间具有测试区,测试区的上方安装有电路板导轨,电路板导轨上设置有电路链接板,电路板导轨横向安装,电路链接板可以沿电路板导轨移动,电路链接板包括横向并排设置的正极电路板、负极电路板,正极电路板、负极电路板之间具有隔槽进行分离,这两块电路板与外部电路连接。

电路链接板的底部还具有制动锁。

测试区的下端配设有底部挡板,底部挡板横向设置,与电路板导轨平行,测试区的左侧配设有底部挡板导轨,底部挡板导轨纵向设置,底部挡板的一端具有滑块,滑块套设于底部挡板导轨内。

主体上设置有气动闭合闸,气动闭合闸有两个,分别位于电路板导轨的两端,气动闭合闸通过管道驱动电路链接板,主体上设置有控制气动闭合闸的闭合开关。

正极电路板、负极电路板的隔槽的宽度等于背光源的软排线的正极、负极的距离。

电路板导轨上端具有橡胶压块,电路板导轨与橡胶压块之间安装有导轨支撑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操作员将背光源放置于测试区,将软排线直接对应放置于电路链接板上,即可进行测试,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背光源活动测试架包括:主体1、测试区2、电路板导轨3、电路链接板4、气动闭合闸5、橡胶压块6、闭合开关7、底部挡板导轨8、底部挡板9、定位槽10、底部挡板放置槽11、制动锁12、导轨支撑弹簧13。

本实用新型包括主体1,主体1中间具有测试区2,测试区2用于放置测试的背光源14,测试区2的上方安装有电路板导轨3,电路板导轨3上设置有电路链接板4,电路板导轨3横向安装,电路链接板4可以沿电路板导轨3移动,电路链接板4包括横向设置的正极电路板、负极电路板,正极电路板、负极电路板之间具有隔槽进行分离,这两块电路板与外部电路连接,在进行测试时,将背光源14的软排线15直接放置于电路链接板4的正极电路板、负极电路板上,则可以直接实现电连接,进行通电测试,非常方便。

正极电路板、负极电路板的隔槽的宽度等于背光源14的软排线15的正极、负极的距离。

采用正极电路板、负极电路板的板式结构,便于背光源14的软排线15的放置,

本实用新型的主体1上设置有气动闭合闸5,气动闭合闸5有两个,分别位于电路板导轨3的两端,气动闭合闸5通过管道驱动电路链接板4,主体1上设置有控制气动闭合闸5的闭合开关7,可以控制电路链接板4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电路链接板4的底部还具有制动锁12,它可以与电路板导轨3配合而将电路链接板4固定在电路板导轨3的某一位置处,从而用于背光源14的测试。

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板导轨3上端具有橡胶压块6,电路板导轨3与橡胶压块6之间安装有导轨支撑弹簧13。

本实用新型的测试区2两侧具有多个平行的定位槽10。

本实用新型的测试区2的下端配设有底部挡板9,底部挡板9横向设置,与电路板导轨3平行,测试区2的左侧配设有底部挡板导轨8,底部挡板导轨8纵向设置,底部挡板9的一端具有滑块,滑块套设于底部挡板导轨8内,底部挡板9可以沿底部挡板导轨8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底部挡板9的底面具有定位销,测试区2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相向的凸块,形成多个平行的定位槽10,底部挡板9的定位销可活动插设于定位槽10内,从而在测试时可以将背光源14沿底部挡板导轨8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并定位,适合不同尺寸的背光源14测试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主体1上还开设有底部挡板放置槽11,底部挡板放置槽11位于测试区2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不使用时,可以将底部挡板9放置于底部挡板放置槽11内。

本实用新型操作员将背光源放置于测试区,将软排线直接对应放置于电路链接板上,即可进行测试,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当然,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