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胶体金检测试剂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15859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的胶体金检测试剂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胶体金检测试剂板,主要通过胶体金标记各种抗原抗体对各种疾病进行检测,属于体外诊断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发展的新型快速免疫检测技术。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原理是以硝酸纤维素膜为固相载体,以胶体金作为示踪标记物,与抗体结合,在微孔膜的渗滤作用或毛细管作用下,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高度特异性和胶体金特有的颜色对金标抗体与抗原或二抗的结合进行示踪,显示肉眼可见的红色条带或斑点,从而实现对待测物的定性或定量分析。

该技术操作简单快速、结果容易判定、安全无污染等诸多优点使其在世界各国应用十分广泛,成为体外快速诊断领域发展的趋势性方法。目前,胶体金层析检测卡通常将检测卡放置在盒体中,加样后,需控制样品的流动速度来控制反应时间,从而达到更好的检测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更合理、检测效果更好的改进的胶体金检测试剂板。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改进的胶体金检测试剂板包括试剂条和试剂板,所述的试剂条放置在试剂板内,所述的试剂板分为盖板和底板,所述的试剂条包括样品垫、标记垫、吸水垫、检测膜和衬垫,所述的检测膜上包被有检测线和质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板上设置有样本槽、加样孔和检测视窗,所述的盖板内侧还设置有下挡筋和上挡筋,所述的下挡筋位于样本槽和检测视窗之间,所述的上挡筋位于检测视窗的上方;所述底板的内侧面上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下卡口、垫高凸起和上卡口,所述试剂条的下部放置在下卡口内,所述试剂条的上部放置在上卡口内。所述下卡口和上卡口的内侧宽度等于试剂条的宽度,使试剂条正好卡入并得到固定;所述的下挡筋和上挡筋也能起到固定试剂条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衬垫的上表面上从下至上依次粘有样品垫、标记垫、检测膜和吸水垫;所述样品垫的下端与衬垫的下端平齐,所述样品垫的上部搭接在标记垫的下部之上并有3±1mm的重叠部分;所述标记垫的上部搭接在检测膜的下部之上并有2±1mm的重叠部分;所述吸水垫的下部搭接在检测膜的上部之上并有3±1mm的重叠部分,所述吸水垫的上端与衬垫的上端平齐;所述的质控线在检测线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的垫高凸起位于底板内侧对应标记垫的位置。所述垫高凸起使试剂条的样品垫和标记垫所处的区域形成一个小角度的斜坡,标记垫的上端为坡顶,可减慢样品流过标记垫的流速,使样本中的抗原与标记垫上的抗体能更充分地反应,达到更好的检测效果。

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的下挡筋有两条,一条压在样品垫的近上端之上,另一条压在标记垫的近上端之上。所述的下挡筋用于压住标记垫近上、下端,从而控制样本的流速,使样本中的抗原与标记垫上的抗体充分反应,达到更好的检测效果。实际应用中,所述的下挡筋可以是长条形的凸起、波浪形的凸起等,也可以是有序排列的点状突起。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挡筋有两条,一条压在吸水垫的近上端之上,另一条压在吸水垫的近下端之上。上挡筋主要用于压住吸水垫,使整个试剂条得到更好的固定。实际应用中,所述的上挡筋可以是长条形的凸起、波浪形的凸起等,也可以是有序排列的点状突起。

本实用新型所述盖板的内侧设置有卡钉,所述底板的内侧设置有卡孔,所述的卡孔为盲孔;所述的卡钉卡入卡孔内,且卡钉和卡孔相互配合。所述卡钉和卡孔的尺寸相互配合,卡钉正好可卡入卡孔内,且卡钉和卡孔的数量和位置一一对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卡钉和卡孔各有六个。所述的六个卡钉或卡孔设置于试剂板的四个角和中部的两侧;所述卡钉一一卡入卡孔内,使所述的盖板盖在底板上并固定。

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检测膜的材质为硝酸纤维素膜,所述样品垫和标记垫的材质为玻璃纤维,所述吸水垫的材质为吸水滤纸。

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的加样孔为圆孔,且其直径为3±1mm;所述的样本槽为向内侧凹陷的圆台状结构。所述的加样孔设计成小圆孔也可以起到减缓样品流速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样品垫上预先处理有缓冲系统、保护蛋白和润湿剂,能使样本被充分吸收并且抗原成分不被破坏;所述的标记垫上预先包被有胶体金标记的第一抗体,能与样本中的相应抗原相结合;所述的检测线为检测膜上包被的第二抗体,也能与样本中的相应抗原相结合。样本中的抗原与相应的第一和第二抗体均结合后,检测线就会显现出胶体金的颜色即呈阳性,如样本中无所要检测的抗原则不显色即呈阴性,以上就是常用的双抗夹心法的检测原理。所述的质控线为检测膜上包被的抗-胶体金标记的抗体,能与多余胶体金标记的抗体相结合并显色,若质控线不显色,则胶体金标记的抗体已经失效,检测结果不可信。一般情况下,胶体金标记的抗体为鼠IgG,抗-胶体金标记的抗体为羊抗鼠IgG。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试剂板的结构设计简单合理,试剂条在试剂板中得到了很好的固定,下挡筋和垫高凸起相互配合,使样本中的抗原能与标记垫上的抗体充分反应,从而达到更好的检测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试剂条的结构示意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试剂条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试剂板盖板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试剂板底板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图中:试剂条1、样品垫11、标记垫12、吸水垫13、检测膜14、衬垫15、检测线16、质控线17,试剂条1宽度W、样品垫11长度L1、标记垫12长度L2、吸水垫13长度L3、检测膜14长度L4、检测线16和质控线17间距D;试剂板2、盖板21、底板22,加样孔211、样本槽212、检测视窗213、下挡筋214、上挡筋215、卡钉216,下卡口221、垫高凸起222、上卡口223、卡孔224,两条下挡筋214间距d。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降钙素原(PCT)胶体金检测试剂板。

参见图1-5,本实施例包括:试剂条1、样品垫11、标记垫12、吸水垫13、检测膜14、衬垫15、检测线16、质控线17,试剂板2、盖板21、底板22,加样孔211、样本槽212、检测视窗213、两条下挡筋214、两条上挡筋215、六个卡钉216,下卡口221、垫高凸起222、上卡口223、六个卡孔224。

参见图1-3,在本实施例中,试剂条1包括样品垫11、标记垫12、吸水垫13、检测膜14和衬垫15,检测膜14上包被有检测线16和质控线17;衬垫15的上表面上从下至上依次粘有样品垫11、标记垫12、检测膜14和吸水垫13;样品垫11的下端与衬垫15的下端平齐,样品垫11的上部搭接在标记垫12的下部之上并有3mm的重叠部分;标记垫12的上部搭接在检测膜14的下部之上并有2mm的重叠部分;吸水垫13的下部搭接在检测膜的上部之上并有3mm的重叠部分,吸水垫13的上端与衬垫15的上端平齐;质控线17在检测线16的上方,检测线16和质控线17间距D为5mm;试剂条1宽度W为4mm,样品垫11长度L1为17mm,标记垫12长度L2为9mm,吸水垫13长度L3为17mm,检测膜14长度L4为25mm。

参见图1、4和5,在本实施例中,试剂板2分为盖板21和底板22;盖板21上设置有样本槽212、加样孔211和检测视窗213,加样孔211为直径3mm的圆形通孔,从外侧看,样本槽212为向内侧凹陷的圆台状结构的槽;盖板21内侧还设置有两条下挡筋214和两条上挡筋215,两条下挡筋214位于样本槽212和检测视窗213之间,两条上挡筋215位于检测视窗213的上方, 两条下挡筋214间距d为6mm,两条下挡筋214和两条上挡筋215均为长条形凸起;底板22的内侧面上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下卡口221、垫高凸起222和上卡口223,下卡口221为门型方卡口,垫高凸起222为门型方凸起,上卡口223由两条平行的竖直长条形凸起构成。

在本实施例中,试剂条1的下部放置在下卡口221内,试剂条1的上部放置在上卡口223内,下卡口221和上卡口223的内侧宽度等于试剂条1的宽度,即下卡口221和上卡口223的内侧宽度均为4mm,使试剂条1正好卡入并得到固定;垫高凸起222正好位于试剂条1的标记垫12的下面,将标记垫12垫高,使样品垫11和标记垫12所处的区域形成一个小角度的斜坡,标记垫12的上端为坡顶,可减慢样品流过标记垫12的流速,使样本中的抗原与标记垫12上的抗体能更充分地反应。六个卡钉216设置于盖板21内侧面的四个角和中部的两侧,六个卡孔224设置于底板内侧面的四个角和中部的两侧,六个卡钉216一一卡入相应卡孔224内,使盖板21盖在底板22上并固定。盖板21的两条下挡筋214分别压在样品垫11的近上端和标记垫12的近上端之上,盖板21的两条上挡筋215分别压在吸水垫13的近上端和近下端之上;两条下挡筋214和垫高凸起222联合作用,减慢样品流过标记垫12的流速,使样本中的抗原与标记垫12上的抗体能更充分地反应,从而达到更好的检测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检测膜14的材质为硝酸纤维素膜,样品垫11和标记垫12的材质为玻璃纤维,吸水垫13的材质为吸水滤纸;标记垫12上预先包被有胶体金标记的鼠抗降钙素原单克隆抗体,检测线16包被有另一种鼠抗降钙素原单克隆抗体,质控线上包被有羊抗鼠IgG。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将组装好的试剂板放置于干净的水平台面上,在加样孔211上方垂直将3滴(120-150 ul)样本滴入加样孔211内,样本会在样本槽212中略作停留,缓慢渗入样品垫11,向上流动,经过标记垫12、检测膜14,最后被吸水垫13吸收。在加样后20-30分钟内参照比色卡进行结果判读,若样本中含有降钙素原,检测线16就会显现出胶体金的颜色,如样本中无降钙素原则检测线16不显色,通过对比检测线16的颜色深浅与参考比色卡上的不同色带来确定降钙素原浓度范围。若质控线17不显色则为无效结果。

本说明书中没有详细描述的部分均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结构和原理,均为现有技术。通过上述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已能实施。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只要其部件未明确说明具体规格的,则该部件可以为与其功能相适应的任何规格;同时,部件所取的名称也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