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粘结磁环检测用阶梯PIN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13532阅读:5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PIN规,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对粘结磁环进行检测的PIN规。



背景技术:

粘结磁环一般都是采用粉末冶金技术结合模压成型的工艺生产而成,因此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塑性变形和弹性,尤其是薄壁磁环。目前对粘结磁环的内径、外径进行检测时皆采用常规的测量工具,譬如卡尺、数显千分尺等,一方面由于磁环本身在压制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圆度,另一方面由于测试过程中取点位置的不同,都会造成测量误差,影响测量结果。此外,由于这些测量工具在测量时会对产品造成一定的挤压,同样也会产生测量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粘结磁环检测用阶梯PIN规,旨在避免测量误差、提高测量精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粘结磁环检测用阶梯PIN规,其特点在于:所述阶梯PIN规是由多段圆柱形PIN规从头至尾一体化构成,各段PIN规的外径尺寸由头至尾递增,构成梯度;相邻两段PIN规之间一体化设置有过渡槽;在所述阶梯PIN规的尾部设置有手柄。

为保证测量精度,相邻两段PIN规之间的尺寸相差0.005-0.01mm。PIN规的段数根据需要设置。

所述过渡槽的槽深为0.5-1.0mm、槽宽为0.5-1.0mm。

为便于粘结磁环测量,在所述PIN规的端面倒有圆角。

所述PIN规是由一根圆形的棒材整体加工而成,棒材可以采用工具钢、高速钢或硬质合金钢等硬度高、耐磨损的合金材料构成。所述PIN规的检测面要有较高的光洁度,通常要求表面粗糙度不大于0.02μm。因PIN规是由一根圆形棒材整体加工而成的,过渡槽的槽宽为0.5-1.0mm,也即是相邻两段PIN规的间隔为0.5-1.0mm;槽深为0.5-1.0mm,可以是过渡槽的外径相比于最尾部PIN规的外径(即最大外径)小0.5-1.0mm,同时保证过渡槽的外径小于最头部PIN规的外径。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的阶梯PIN规对产品圆度有校准作用,所以尺寸准确性高、测试误差小;

2、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阶梯PIN规检测效率高,重复性、再现性好;

3、本实用新型的阶梯PIN规可操作性强;

4、本实用新型的阶梯PIN规同时兼有通止规和测量数据的功用;

5、将薄壁磁环套在本实用新型的阶梯PIN规上还可进行产品外径的测量,测得数据误差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为PIN规;2为过渡槽;3为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粘结磁环检测用阶梯PIN规,是由多段圆柱形PIN规1从头至尾一体化构成,各段PIN规的外径尺寸由头至尾递增,构成梯度;相邻两段PIN规之间一体化设置有过渡槽2;在阶梯PIN规的尾部设置有手柄3。

为保证测量精度,相邻两段PIN规之间的尺寸相差0.005-0.01mm。为保证测量时相邻两段PIN规之间不相互影响,过渡槽2的槽深设置为0.5-1.0mm、槽宽(相邻两段PIN规之间的距离)设置为0.5-1.0mm。

为便于粘结磁环套入,在PIN规1的端面倒有圆角。PIN规1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0.02μm。

采用本实施例的阶梯PIN规对粘结磁环进行检测的方法是:将待检薄壁粘结磁环产品从阶梯PIN规的头部(即尺寸最小端)开始套入,依次通过各段PIN规,若在某一段PIN规无法套入,那产品所在的PIN规尺寸就为产品内孔尺寸。此时,产品与相应PIN规的配合较为紧密,产品的圆度最小,因此还可以用卡尺或千分尺测量套在PIN规上的磁环外径,测量数值较为准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