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高效加热的消解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9226阅读:722来源:国知局
可高效加热的消解池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高效加热的消解池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狭义的消解池装置主要是指在线分析中所运用的对取样液体进行加热的透光设备,当液体在其中被加热蒸发后,通过光线照射和利用专门的光学检测仪器进行光谱比色分析,从而标定取样液体内部的组分。

公知的上述消解池装置的结构通常包括:立式布置的玻璃试管和缠绕在玻璃试管上的电热丝,玻璃试管的两端均固定有试管塞,试管塞采用固定块卡固,玻璃试管四周则采用铝质安装块包夹定位。玻璃试管前侧一体成型有测温管,而玻璃试管背侧的安装块外壁贴附固定有挡光板。实际使用中电热丝通电即可对玻璃试管内部样品加热。

然而已知的上述消解池装置存在下述缺陷:

1)众所周知,用于消解池的玻璃试管的主体底端通常为缩径的细段。目前电热丝往往都密集缠绕在玻璃试管的主体上,而细段上则缠绕较疏。由于液体样品被加热后往往热量和热蒸汽是往上走的,因此玻璃试管的底部应该是重点加热的区域。但是已有的电热丝缠绕方式造成底部细段内的液体无法充分受热,消解不完全,影响最终光谱比色分析的准确性。

除了上述主要的缺陷以外,已知的玻璃试管还有如下缺陷:

1)玻璃试管的测温管水平设计,使得测温计插入后也是水平的,导致的结果就是测温计只能检测试管内某一固定液层的温度,无法调节测量深度,影响最终的测温精度。

2)安装块外壁与挡光板之间紧密贴合并通过螺钉锁紧固定,因为螺钉拧紧的区域会使得挡光板向下凹陷(1mm左右),因材料内部应力的原因导致挡光板其他部分凸起,而不能保持水平,影响安装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高效加热的消解池装置,该消解池装置能够对玻璃试管内部样品液体进行更加充分均匀的加热,加速其完全消解,从而提高后续光谱比色分析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高效加热的消解池装置,包括立式布置的玻璃试管和缠绕于玻璃试管上的电热丝,玻璃试管的两端均固定有试管塞,试管塞采用固定块卡固,玻璃试管四周则由安装块包夹定位;玻璃试管前侧一体成型有供测温计插入的测温管,而玻璃试管背侧的安装块外壁固定有挡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试管包括主体和一体成型于主体底部缩径的细段,所述主体和细段上缠绕有连续的所述电热丝,并且细段上的电热丝缠绕比主体上更紧密,而匝数也比主体上的多。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主体上的电热丝均匀缠绕,而细段上的电热丝也均匀缠绕。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玻璃试管上的所述测温管倾斜向上设置。

进一步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测温管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3~10°。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安装块上与所述挡光板相对的表面成型有若干定位凸台,定位凸台上设有螺钉孔,所述挡光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定位凸台上使得挡光板与安装块表面留有间隙。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玻璃试管两端与对应的试管塞之间均垫设有橡胶垫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消解池装置特别增加了试管底部细段的电热丝缠绕,加热时试管底部样品液体预先充分受热,加速其消解,液体蒸发后带热量向上传导,进一步使上部液体也充分受热,提高了样品整体的加热效率,有利于其充分消解,进而提升后续光谱比色分析准确性。

2. 本实用新型消解池装置中测温管倾斜向上布置,因此通过调节测温计的插入深度能够检测样品不同液层的温度,从而利于更加精确的获取样品温度。

3. 本实用新型中在安装块表面设置凸起的定位凸台,挡光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定位凸台上,当挡光板上的固定区域因螺钉拧紧而下陷时恰好被凸台的高度抵消,从而使得挡光板能够保持平直,提高其安装质量。

4.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挡光板和安装块之间的间隙利于通风散热,带走安装块内部热量,提高玻璃试管的加热效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其中:1、玻璃试管;1a、主体;1b、细段;2、电热丝;3、试管塞;4、固定块;5、安装块;5a、定位凸台;6、测温管;7、挡光板;8、螺钉;9、间隙;10、橡胶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结合图1和图2所示,对本实用新型可高效加热的消解池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说明如下:

同常规技术一样,其具有立式布置的玻璃试管1和缠绕于玻璃试管1上的电热丝2,玻璃试管1的两端均插入有试管塞3固定,试管塞3上设有中心孔与玻璃试管1连通。并且本实施例中所述玻璃试管1的两端与对应的试管塞3之间均垫设有橡胶垫圈10,用以增强密封性。

所述两端试管塞3均采用固定块4卡固,玻璃试管1四周则由安装块5包夹定位;玻璃试管1前侧一体成型有供测温计插入的测温管6,而玻璃试管1背侧的安装块5外壁固定有挡光板7。并且所述玻璃试管1包括主体1a和一体成型于主体1a底部缩径的细段1b。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改进在于:所述玻璃试管1的主体1a和细段1b上缠绕有连续的所述电热丝2,并且细段1b上的电热丝2缠绕比主体1a上更紧密,而匝数也比主体1a上的多,结合图1和图2所示。

并且本实施例中所述主体1a上的电热丝2均匀缠绕,而细段1b上的电热丝2也均匀缠绕。

由于特别增加了试管底部细段1b的电热丝2缠绕,加热时试管底部样品液体预先充分受热,加速其消解,液体蒸发后带热量向上传导,进一步使上部液体也充分受热,提高了样品整体的加热效率,有利于其充分消解,进而提升后续光谱比色分析准确性。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还在于所述玻璃试管1上的所述测温管6倾斜向上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测温管6相对水平面倾斜角度为3°。由于测温管6倾斜向上布置,因此通过调节测温计的插入深度能够检测样品不同液层的温度,从而利于更加精确的获取样品温度。

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块5上与所述挡光板7相对的表面成型有若干定位凸台5a(通常为矩形分布的四个),定位凸台5a上设有螺钉孔,所述挡光板7通过螺钉8固定在定位凸台5a上使得挡光板7与安装块5表面留有间隙9。

挡光板7通过螺钉8固定在定位凸台5a上,当挡光板7上的固定区域因螺钉8拧紧而下陷时恰好被定位凸台5a的高度抵消,从而使得挡光板7在应力下依旧能够保持平直,提高了它的安装质量。同时所述挡光板7和安装块5之间的间隙9利于通风散热,带走安装块5内部热量,提高玻璃试管1的加热效能。

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