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件上多个盲孔的逐孔气密性检验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8722阅读:553来源:国知局
一种零件上多个盲孔的逐孔气密性检验工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零件渗漏检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端面设有多个盲孔的盲孔检漏工装。



背景技术:

在产品制造生产中,通常会对一些需要接触或者存储如液压油、燃料、润滑油的孔或者是槽等的零件进行密封检测,验证其在一定压强下,盲孔内是否存在裂缝或其它损害,以免在使用时发生渗漏。例如图1所示一种零件,为长方体状,其一端面上设有第一盲孔101、第二盲孔102、第三盲孔103,且第一盲孔101通过斜孔104与外界相通,零件上还设有用于安装零件的螺栓孔105和定位销孔106。目前对该类零件的检漏一般是各个孔逐个与检漏系统相连,检漏介质通常是气源,虽然原理上十分简单,便于实施,但是,各个孔均与气源直接相连,使得整个系统管路交错,阀门以及压力表众多,难以维护,容易出现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零件上多个盲孔的逐孔气密性检验工装,该工装不但可以一次性对所有盲孔进行检漏,还可以对多个盲孔(槽)逐个地进行渗漏检测,整个检漏系统简单紧凑,便于维护,工作灵活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零件上多个盲孔的逐孔气密性检验工装,在零件左侧壁上的斜孔入口处设有第一密封垫,右侧壁上与所述第一密封垫相正对的位置处设有橡胶摩擦垫,所述第一密封垫和橡胶摩擦垫分别被呈型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中间拱起部位的内表面压住,且两块夹板通过设于各自两端的连接螺栓联接拉紧,将所述零件抱紧,所述第一夹板上设有中空的进气螺栓接头,所述进气螺栓接头的两端均设有管螺纹,其中一端的管螺纹与第一夹板相连接并与所述斜孔相通;

还包括通气底板,所述通气底板上表面设有由上而下依次变小的阶梯状的阶梯凹槽,且阶梯凹槽由上而下依次紧密地设有第二密封垫、气孔盖板和第三密封垫,所述气孔盖板和所述阶梯凹槽底部最小的凹槽形成一个空气流道,所述空气流道穿过第二密封垫和气孔盖板后分别与零件上的各个盲孔相通;在所述空气流道中还设有用于同时截断第二盲孔和第三盲孔输气通道的第一截止装置、仅截断第三盲孔输气通道的第二截止装置;

所述第一截止装置和第二截止装置均包括螺纹表面缠绕有密封填料的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位于所述通气底板底部的螺纹沉孔内,调节螺栓由下而上地拧入所述通气底板内并顶在同样位于通气底板内的闸板的底端,在所述调节螺栓的螺帽和所述螺纹沉孔的台阶之间由下而上地依次设有平垫和第四密封垫,所述闸板顶端紧密地套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正上方设有焊接固定在所述气孔盖板底面的弹簧底座,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弹簧底座的弹簧安装槽底和闸板的顶端,当向下拧所述调节螺栓时,弹簧将所述闸板顶开而使密封圈与弹簧底座的下端面相分离,当拧入所述调节螺栓时,调节螺栓将所述闸板向上顶至密封圈与弹簧底座的弹簧安装槽口端面紧密贴合处,从而截断所述空气流道,并且所述调节螺栓完全拧入所述螺纹沉孔时,所述闸板不完全滑出所述通气底板;

所述零件上的所有盲孔孔口皆紧贴所述第二密封垫设置,所述第二密封垫将所述盲孔孔口边缘全部封住,所述零件与通气底板通过螺栓和锥销定位连接,其中,所述螺栓穿过零件上的螺纹孔后拧入所述通气底板上,所述锥销穿过零件上的定位销孔后伸入所述通气底板。

进一步地,所述闸板的顶端设有长方体状的凸台,所述凸台四周的台阶上开有长方形的密封凹槽,所述密封圈的一半嵌入该密封凹槽内,另一半伸出所述密封凹槽;所述闸板被向上顶升时,所述凸台可伸入弹簧底座的弹簧安装槽内并与所述弹簧安装槽过渡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下侧连有用于支撑定位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支撑定位筒,所述支撑定位筒的底端呈一体式地设有圆环板,所述圆环板与所述通气底板采用销联接,所述销与所在销孔之间的公差配合为

进一步地,在零件的左右两侧壁分别左右对称地设有凹槽,左侧的凹槽槽底位于所述斜孔入口处,所述第一密封垫和橡胶摩擦垫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所述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斜孔上的进气螺栓接头与外界压缩气源相连,压缩气源进入第一盲孔内,并穿过第二密封垫、气孔盖板后进入气孔盖板与通气底板所形成的空气流道,该空气流道分别依次与第二盲孔、第三盲孔相通,将压缩气体送入第二盲孔、第三盲孔中;当第一截止装置闭合时,即密封圈与弹簧底座的弹簧安装槽口端面紧密贴合时,仅对第一盲孔试压检漏,观察压力表的变化情况;第一盲孔检测合格后,打开第一截止装置并继续关闭第二截止装置,此时同时对第一、二盲孔试压,由于第一盲孔已经检测完毕,因此,现在压力表的变化代表第二盲孔的检漏结果;同理,第二盲孔也检测合格,则打开第二截止装置,此时,压缩气体通往三个盲孔,由于前两个盲孔检测完毕,因此,压力表此时的变化结果便是第三个盲孔的检测结果。本工装根据不同检测需求,可以灵活选择检测其中某些盲孔,而不必全检。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图2中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3中的I处的放大视图。

图5为图3中的I处的截止装置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通气底板上的阶梯凹槽处的俯视图。

图7为气孔盖板的俯视图。

图8为设有凸台、密封凹槽的闸板和弹簧安装座安装结构的剖视图。

图9为设有凸台、密封凹槽的闸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7所示,一种零件上多个盲孔的逐孔气密性检验工装,在零件1左侧壁上的斜孔104入口处设有第一密封垫2,右侧壁上与所述第一密封垫2相正对的位置处设有橡胶摩擦垫3,所述第一密封垫2和橡胶摩擦垫3分别被呈型的第一夹板4和第二夹板5的中间拱起部位的内表面压住,且两块夹板通过设于各自两端的连接螺栓6联接拉紧,将所述零件1抱紧,所述第一夹板4上设有中空的进气螺栓接头15,所述进气螺栓接头15的两端均设有管螺纹,其中一端的管螺纹与第一夹板4相连接并与所述斜孔104相通。上述橡胶摩擦垫3主要用于增加摩擦力,提高第二夹板5对零件1的夹紧力。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通气底板7,所述通气底板7上表面设有由上而下依次变小的阶梯状的阶梯凹槽,且阶梯凹槽由上而下依次紧密地设有第二密封垫10、气孔盖板11和第三密封垫12,所述气孔盖板11和所述阶梯凹槽底部最小的凹槽形成一个空气流道a,所述空气流道a穿过第二密封垫10和气孔盖板11后分别与零件1上的各个盲孔相通;在所述空气流道a中还设有用于同时截断第二盲孔102和第三盲孔103输气通道的第一截止装置13、仅截断第三盲孔103输气通道的第二截止装置14,即第一截止装置13设在第一盲孔101和第二盲孔102与空气流道a相通的第一通气孔b和第二通气孔c之间,第二截止装置14设置在第二通气孔c和第三通气孔d之间。

所述第一截止装置13和第二截止装置14均包括螺纹表面缠绕有密封填料的调节螺栓1301,所述密封填料可以是常见的生胶带,主要便于拧动调节螺栓1301时保持该螺纹联接之间的密封性,所述调节螺栓1301位于所述通气底板7底部的螺纹沉孔内,为进一步保证其螺纹副之间的密封性,调节螺栓1301和螺纹沉孔的螺纹部分可以设计成具有自密封功能的密封管螺纹,使其在拧动过程中一直保持密封。调节螺栓1301由下而上地拧入所述通气底板7内并顶在同样位于通气底板7内的闸板1304的底端,在所述调节螺栓1301的螺帽和所述螺纹沉孔的台阶之间由下而上地依次设有平垫1302和第四密封垫1303,所述闸板1304顶端紧密地套有密封圈1305,所述密封圈1305正上方设有焊接固定在所述气孔盖板11底面的弹簧底座1307,弹簧底座1307与气孔盖板11满焊而成,其焊缝1308经无损检测,无气缝,不渗漏。弹簧130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弹簧底座1307的弹簧安装槽底和闸板1304的顶端,当向下拧所述调节螺栓1301时,如图5所示,弹簧1306将所述闸板1304顶开而使密封圈1305与弹簧底座1307的下端面相分离,当拧入所述调节螺栓1301时,调节螺栓1301将所述闸板1304向上顶至密封圈1305与弹簧底座1307的弹簧安装槽口端面紧密贴合处,从而截断所述空气流道a,并且所述调节螺栓1301完全拧入所述螺纹沉孔时,所述闸板1304不完全滑出所述通气底板7。

所述零件1上的所有盲孔孔口皆紧贴所述第二密封垫10设置,所述第二密封垫10将所述盲孔孔口边缘全部封住,所述零件1与通气底板7通过螺栓8和锥销9定位连接,其中,所述螺栓8穿过零件1上的螺纹孔105后拧入所述通气底板7上,所述锥销9穿过零件1上的定位销孔106后伸入所述通气底板7。

进一步地,如图8和9所示,所述闸板1304的顶端设有长方体状的凸台130401,所述凸台130401四周的台阶130402上开有长方形的密封凹槽130403,所述密封圈1305的一半嵌入该密封凹槽130403内,另一半伸出所述密封凹槽130403;所述闸板1304被向上顶升时,所述凸台130401可伸入弹簧底座1307的弹簧安装槽内并与所述弹簧安装槽过渡配合。这种结构设计是为了便于截止装置更好地闭合,凸台130401与弹簧安装槽过渡配合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使密封圈1305更好地与弹簧底座1307的端口接触、闭合。密封圈1305的一半内嵌于密封凹槽130403内,可使密封圈1305安装更加稳固,截止装置闭合更为可靠。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夹板4和第二夹板5的下侧连有用于支撑定位第一夹板4和第二夹板5的支撑定位筒16,所述支撑定位筒16的底端呈一体式地设有圆环板,所述圆环板与所述通气底板7采用销17联接,所述销17与所在销孔之间的公差配合为采用支撑定位筒16是为了在安装第一夹板4和第二夹板5时便于支撑,方便安装固定各个夹板,另一方面,再增设销17是为了便于将第一夹板4拱起部分上的进气螺栓接头15的配合螺纹孔与斜孔104对齐,而销17与所在销孔之间的公差配合为其间隙值达到0.31~0.63mm,可以尽可能地使上述配合螺纹孔与斜孔104对齐,而又不会因为间隙过小而影响第一夹板4和第二夹板5两端的连接螺栓6的连接拉紧。

进一步地,在零件1的左右两侧壁分别左右对称地设有凹槽,左侧的凹槽槽底位于所述斜孔104入口处,所述第一密封垫2和橡胶摩擦垫3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所述凹槽内,以便于将第一密封垫2和橡胶摩擦垫3预先设置于零件1上,更方便地安装、夹紧。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图1所示出的具体零件的试验检测,对通孔流道,或者其他需要检测渗漏的零件均可采用本工装来进行试验,例如对于贯通孔的检验,检验贯通孔孔壁是否有沙眼缺陷等,可以将贯通孔的一端堵住,变换为如图1所示的类似模型零件,进行检测。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