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X射线探伤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49621阅读:572来源:国知局
一种X射线探伤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机械,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X射线探伤仪。



背景技术:

X射线探伤仪主要用于探测机加工件内部有无缺陷,焊缝是否合格,查找有无暗伤,从而判定工件内部有无缺陷。X射线探伤仪检测是对被测物体发射X射线,然后利用其反射、多普勒效益、透射等来获取被测物体内部的信息并经过处理形成图像,但是X射线对身体有害,在使用X射线探伤仪时,若X射线探伤仪发生倾倒,X射线对人们会造成伤害。如图1所示为现有的X射线探伤仪,包括筒状铝壳111,筒状铝壳111两端设有支撑环112,X射线探伤仪通过支撑环112与地面接触,为了便于携带,现有的支撑环112的大小通常与筒状铝壳111接近,但是使得支撑环112较小,对X射线探伤仪的支撑效果不好,使得X射线探伤仪稳定性不高容易倾倒。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X射线探伤仪,具有不易翻倒,携带方便,安全性高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X射线探伤仪,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两端设有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所述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上固定有支撑组件,所述外壳靠近下支撑架的一端设有射线窗口,所述射线窗口与所支撑组件错开,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开设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转动连接有上连接杆,所述上连接杆另一端铰接有下连接杆,所述下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一滑槽靠近下支撑架的一端,所述第一滑槽靠近凹槽底部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定位转轴的上定位槽和下定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仪器未使用时,转轴嵌入到上定位槽中,此时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处于拉直状态,并嵌入到支撑座的凹槽内,不会增大X射线探伤仪的体积,不影响X射线探伤仪的携带和运输。

在使用X射线探伤仪时,将下连接杆向远离凹槽的方向翻转,此时下连接杆带动上连接杆运动,上连接杆带动转轴运动,使得转轴脱离上定位槽沿并第一滑槽向下移动,当转轴滑至下定位槽时,松开下连接杆使得转轴在弹簧拉力的作用下滑入下定位槽中,并抵接在下定位槽靠近第二滑槽的侧壁上,此时下连接杆呈水平状态。当X射线探伤仪受到外力发生倾斜时,下连接杆会与地面接触被地面向上顶起,从而使得下连接杆受到向上的推力,但是转轴受到下定位槽限位无法向上移动,使得X射线探伤仪无法翻倒,使得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能够对X射线探伤仪起到支撑作用,并且下连接杆增大了X射线探伤仪的支撑面,提高了X射线探伤仪的稳定性,提高了X射线探伤仪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连接杆与上连接杆铰接的一端设有支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轴卡入定位槽中且下连接杆处于水平状态时,支撑块能弥补下连接杆与地面的高度差,使得下连接杆无需在X射线探伤仪倾斜时才起到支撑作用,同时支撑块增加了下连接杆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得X射线探伤仪更加稳定,不易翻倒。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底面上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上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另一端固定在转轴上的凸块上,所述弹簧内穿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一端与固定在滑块上,另一端滑动连接在转轴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轴处于上定位槽或下上的时,弹簧处于被拉伸,弹簧拉动转轴,使得转轴紧贴在定位槽靠近凹槽底部的侧壁上,加强转轴的定位,使得转轴不易滑出定位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座的外壁上设有与上定位槽和下定位槽对应的定位孔,所述转轴两端设有螺纹孔,所述转轴通过手拧螺栓与支撑座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轴卡入上定位槽或下定位槽时,可使用手拧螺栓,将转轴固定在支撑座上,使得转轴不会脱离上定位槽或下定位槽,使得下连接杆和上连接杆不会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化,有助于X射线探伤仪运输,同时加强X射线探伤仪放置在地面上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为方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X射线探伤仪在工作时受外力作用翻倒,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能够限制X射线探伤仪滚动,使得X射线只会朝一侧发射,使操作员不易被照射到,提高X射线探伤仪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两所述支撑座之间固定有加固杆,所述加固杆垂直于支撑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倾倒时,加固杆将支撑座连接使得支撑座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不易损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组件设立在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的四角上,所述射线窗口与外壳垂直,所述射线窗口的朝向垂直于加固杆,所述射线窗口距离下支撑架的高度低于加固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未使用X射线探伤仪时,可将X射线探伤仪横躺放置在地面上,防止X射线探伤仪受外力作用翻倒地,并且将设有射线窗口的一面朝向地面,使得射线不会照到他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可翻转的下连接杆和上连接杆提高X射线探伤仪底部的支撑面,使得X射线探伤仪不易翻倒,提高了X射线探伤仪的安全性,并且下连接杆和上连接杆收纳方便,不占空间使得X射线探伤仪便于运输;

2.X射线探伤仪翻倒后,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能够限制X射线探伤仪滚动,使得X射线只会朝一侧发射,使操作员不易被照射到,提高X射线探伤仪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X射线探伤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的转轴卡入下定位槽时的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的转轴卡入上定位槽时的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在图4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显示转轴与滑块之间的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外壳;2、上支撑架;3、下支撑架;4、射线窗口;5、支撑组件;6、凹槽;7、第一滑槽;8、第二滑槽;9、上定位槽;10、下定位槽;11、转轴;12、螺纹孔;13、定位孔;14、手拧螺栓;15、支撑座;16、加固杆;17、弹簧;18、滑块;19、限位杆;20、上连接杆;21、下连接杆;22、支撑块;111、筒状铝壳;112、支撑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公布了一种X射线探伤仪,如图2所示,包括外壳1和固定在外壳1两端的上支撑架2和下支撑架3,上支撑架2和下支撑架3为方形,使得X射线探伤仪器倾倒时不易发生转动,使得X射线只能朝一侧发射,降低X射线对人造成损伤的可能性。外壳1靠近下支撑架3的侧壁上设有射线窗口4,射线窗口4的朝向正对下支撑架3的边,在上支撑架2和下支撑架3之间固定有四个支撑组件5,在两两支撑组件5之间固定有加固杆16,四个支撑组件5位于上支撑架2和下支撑架3的四角上。

如图3、图4、图5所示,支撑组件5包括支撑座15,支撑座15上开设有凹槽6,凹槽6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开设第一滑槽7,凹槽6的底面上设有第二滑槽8,并且第一滑槽7靠近第二滑槽8的侧壁上设有上定位槽9和下定位槽10。凹槽6靠近下支撑架3的一端铰接有下连接杆20,下连接杆21另一端铰接有上连接杆20,并且下连接杆21与上连接杆20铰接的一端固定有支撑块22,上连接杆20远离下连接杆2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转轴11,转轴11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7内并且转轴11可以卡入上定位槽9或下定位槽10内。

如图4、图5,图6所示,转轴11上固定有弹簧17,弹簧17的另一端固定在与第二滑槽8滑动连接的滑块18上,弹簧17内套设有限位杆19,限位杆19一端固定在滑块18上,另一端滑动连接在转轴11内,当转轴11在第一滑槽7内上下移动时,会带动滑块18上下移动,同时限位杆19阻碍转轴11转动,使得弹簧17始终垂直于转轴11,当转轴11位于上定位槽9或下定位槽10内时,弹簧17处于拉伸状态,弹簧17拉动转轴11使得转轴11抵接在上定位槽9或下定位槽10靠近凹槽的侧壁上。

如图4、图5,图6所示,支撑座15上开设有与上定位槽9和下定位槽10对应的定位孔13,当转轴卡入上定位槽9或下定位槽10时,可通过手拧螺栓14穿设到定位孔13内并与转轴11的两端设有的螺纹孔12螺纹连接,将转轴11与支撑座15固定。

具体工作过程:在使用X射线探伤仪未使用时,转轴11嵌入在上定位槽9中,并且被手拧螺栓14固定,此时上连接杆20和下连接杆21处于竖直状态,并且上连接杆20和下连接杆21嵌入在支撑座15的凹槽6内,不影响X射线探伤仪的携带和运输。

在使用X射线探伤仪时,旋出手拧螺栓14,通过支撑块22拉动下连接杆21,使得下连接杆21向远离凹槽6的方向翻转,此时下连接杆21带动上连接杆20运动,上连接杆20带动转轴11运动,使得转轴11脱离上定位槽9沿并第一滑槽7向下移动,当转轴11滑至与下定位槽10高度一致时时,松开下连接杆21使得转轴11在弹簧17拉力的作用下滑入下定位槽10中,并抵接在下定位槽10靠近第二滑槽8的侧壁上,此时下连接杆21及支撑块22呈水平状态,并且支撑块22的底面与下支撑架3的底部在同一平面,使得使用X射线探伤仪放置在地面时更稳定,最后通过手拧螺栓14将转轴11与下定位槽10上的定位孔13连接,使转轴11固定。

当X射线探伤仪受到外力发生倾斜时,支撑块22与地面接触被地面向上顶起,从而带动下连接杆21向上运动,下连接杆21带动上连接杆20上的转轴11向上运动,但是由于转轴11被固定无法移动,使得X射线探伤仪无法倾斜,使得上连接杆20和下连接杆21能够对X射线探伤仪起到支撑作用,同时下连接杆21与支撑块22增大了X射线探伤仪的支撑面,提高了X射线探伤仪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X射线探伤仪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