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瓶身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49611阅读:65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化瓶身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自动化瓶身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很多注塑工厂生产线在生产瓶子,由于速度快,人工成本高等原因,会要求增加视觉系统对瓶身进行污点检测,如果发现瓶身上面有污点或者其他不良,及时排废。但是现有技术中由于光照不均匀会造成误判现象,而且不能对瓶子其他缺陷进行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光照不均匀和不能准确检测瓶子的各个缺陷,提供了一种一种自动化瓶身检测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自动化瓶身检测装置,包括传送带,还包括沿传送带运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废斗装置、拨料盘装置、第一视觉检测装置、第二视觉检测装置和第二废斗装置;

第一废斗装置包括第一排废斗和第一排废装置,第一排废斗和第一排废装置分别设置在传送带的两侧,第一排废装置包括第一喷嘴和第一光纤感应开关;

拨料盘装置包括电机和与电机相连的拨料盘,拨料盘边缘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至少两个弧形卡槽;

第一视觉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传送带上方的第一检测探头和设置在检测装置下方的碗灯;

第二视觉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传送带上方的照明装置和设置在照明装置周围的第二检测探头;

第二废斗装置包括第二排废斗和第二排废装置,第二排废斗包括第二喷嘴。

作为优选,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第一光纤感应开关、第一喷嘴、第一视觉检测装置、电机、第二视觉检测装置和第二喷嘴电连接,从而能够对瓶子各处进行自动检测和自动进行排废。

作为优选,照明装置包括灯罩,灯罩包括由灯罩侧壁围成的灯腔,灯腔的顶部设置有光源组件,光源组件包括灯珠底座,灯珠底座与灯腔顶部连接,灯珠底座为棱台且横截面面积由上到下逐渐变小,灯珠底座底部设置有漫射反光板;灯珠底座的侧面安装有贴片LED,灯珠底座为倒棱台使贴片LED发出的光线具有无影灯效果;漫射反光板设置在底部,且会位于工件的上方,防止其下方区域会出现光线集中反光的现象,影响瓶身光源的受光均匀性,从而影响检测情况;贴片LED具有耐震性佳、可靠度高、系统运转成本低,易小型、薄型、轻量化,无形状限制,容易制成各式应用等优点。

作为优选,光源组件还包括光源柱和连接件,连接件穿过灯罩与光源柱通过螺纹配合进行固连,光源柱和灯珠底座通过螺纹配合固连;光源柱的上端设置有密封板,密封板抵触在灯腔的顶部,灯腔的内壁均匀粘贴有漫射反光纸;灯罩的底部设置灯盖,灯盖包括左灯盖和右灯盖,左灯盖和右灯盖之间形成行进通道,灯罩上开设有一对缺口,缺口位于行进通道的两端;左灯盖和右灯盖均包括与灯罩底部配合的盖板,盖板靠近行进通道的边部设有垂直盖板向下的安装板,安装板和盖板之间设置有加强筋。各部件之间连接可靠稳定,同时便于瓶子穿过灯罩,而且安装板便于安装在传送带上;灯腔的内壁均匀粘贴有漫射反光纸,使光线打到灯腔的侧面时发生漫射,从而保证灯腔内光线的均匀性。

作为优选,灯罩为圆柱形,灯罩的侧壁开设有两组两两相对的用于第二检测探头检测的探测孔,第二检测探头通过探测孔检测灯腔内部,侧壁的上端开设有用于安放航空插头的线路孔,使整体结构更加紧凑,而且从不同角度进行拍照探测,检测的准确性更高。

作为优选,拨料盘装置和第一视觉检测装置之间设有第三废斗装置,包括第三排废斗和第三排废装置,第三排废斗和第三排废装置分别设置在传送带的两侧,第三排废装置包括第三喷嘴和第三光纤感应开关。当拨料盘将瓶子碰倒的情况发生时,第三排废装置进行排废收集。

作为优选,第二检测探头包括相机,相机的广角大于120°。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装置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紧凑。能够对瓶口、瓶底、瓶身均进行检测,同时能够进行自动排废。而且瓶子如果进入传送带不是站立状态,则通过光纤感应进行排废,保证检测的正常运行。而且机台设计小巧,整体性强易于安装调试。同时瓶身检测中的照明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1、灯珠底座采用倒置的棱台不仅方便贴片LED的安装,同时能够使光源发出的光线具有无影灯的效果。

2、外观圆柱型外观设计,在灯源四边开圆孔便于CCD检测;

3、内部贴整圈均匀漫射反光纸,使灯腔内的光线均匀性更好;

4、内部灯珠采用四面倒角贴片LED,底部加漫射板设计,便于将光源均匀的打在隧道灯的灯壁上面,通过反光纸将光源均匀漫射在光源内部,使白色透明瓶子可以均匀受光;

5、本装置安装简单,结构稳定性强;同时各部件之间连接牢靠,密封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结构透视图;

图4是本装置的控制示意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一传送带、2一第一废斗装置、3一拨料盘装置、4一第一视觉检测装置、5一第二视觉检测装置、6一第二废斗装置、21一第一排废斗、22一第一排废装置、221一第一喷嘴、222一第一光纤感应开关、31一电机、32一拨料盘、321一弧形卡槽、41一第一检测探头、42一碗灯、52一第二检测探头、61一第二排废斗、62一第二排废装置、621一第二喷嘴、7一控制器、8一灯罩、81一灯腔、9一光源组件、91一灯珠底座、92一漫射反光板、93一光源柱、94一连接件、931一密封板、95一左灯盖、96一右灯盖、97一行进通道、12一缺口、951一盖板、952一安装板、953一加强筋、13一探测孔、14一线路孔、100一第三废斗装置、101一第三排废斗、102一第三排废装置、103一第三喷嘴、104一第三光纤感应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自动化瓶身检测装置,包括传送带1,还包括沿传送带1运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废斗装置2、拨料盘装置3、第一视觉检测装置4、第二视觉检测装置5和第二废斗装置6;

第一废斗装置2包括第一排废斗21和第一排废装置22,第一排废斗21和第一排废装置22分别设置在传送带1的两侧,第一排废装置22包括第一喷嘴221和第一光纤感应开关222;

拨料盘装置3包括电机31和与电机31相连的拨料盘32,拨料盘32边缘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13个弧形卡槽321;电机31为伺服电机;能够将瓶子间歇的运输到下个工位。

第一视觉检测装置4包括设置在传送带1上方的第一检测探头41和设置在检测装置下方的碗灯42;

第二视觉检测装置5包括设置在传送带1上方的照明装置和设置在照明装置周围的第二检测探头52;

第二废斗装置6包括第二排废斗61和第二排废装置62,第二排废斗61包括第二喷嘴621。

第一检测探头41和第二检测探头52均包括基于机器视觉的相机,其中第二检测探头52的相机广角大于120°。

拨料盘装置3和第一视觉检测装置4之间设有第三废斗装置100,包括第三排废斗101和第三排废装置102,第三排废斗101和第三排废装置102分别设置在传送带1的两侧,第三排废装置102包括第三喷嘴103和第三光纤感应开关104。

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7,控制器7与第一光纤感应开关222、第一喷嘴221、第一视觉检测装置4、电机31、第二视觉检测装置5、第二喷嘴621、第三喷嘴103和第三光纤感应开关104电连接。

当第一光纤感应开关222和第三光纤感应开关104感应到倒下的瓶子后,将信号传送给控制器7,控制器7根据接收的信号对第一喷嘴221和第三喷嘴103进行控制,然后第一喷嘴221和第三喷嘴103分别对应将瓶子吹进第一排废斗21和第三排废斗101。

当第一检测探头41和第二检测探头52拍照检测到瓶子的瓶口、瓶底或瓶身存在缺陷后,检测探头将信号传送给控制器7,控制器7根据接收的信号对第二喷嘴621进行控制,第二喷嘴621将有缺陷的瓶子吹进第二喷嘴61。

照明装置包括灯罩8,灯罩8包括由灯罩8侧壁围成的灯腔81,灯腔81的顶部设置有光源组件9,光源组件9包括灯珠底座91,灯珠底座91与灯腔81顶部连接,灯珠底座91为棱台且横截面面积由上到下逐渐变小,灯珠底座91底部设置有漫射反光板92;灯珠底座91的侧面安装有贴片LED;光源组件9还包括光源柱93和连接件94,连接件94穿过灯罩8与光源柱93通过螺纹配合进行固连,光源柱93和灯珠底座91通过螺纹配合固连;光源柱93的上端设置有密封板931,密封板931抵触在灯腔81的顶部,灯腔81的内壁均匀粘贴有漫射反光纸;灯罩8的底部设置灯盖,灯盖包括左灯盖95和右灯盖96,左灯盖95和右灯盖96之间形成行进通道97,灯罩8上开设有一对缺口12,缺口12位于行进通道97的两端;左灯盖95和右灯盖96均包括与灯罩8底部配合的盖板951,盖板951靠近行进通道97的边部设有垂直盖板951向下的安装板952,安装板952和盖板951之间设置有加强筋953;灯罩8为圆柱形,灯罩8的侧壁开设有两组两两相对的用于第二检测探头52检测的探测孔13,第二检测探头52通过探测孔13检测灯腔81内部,侧壁的上端开设有用于安放航空插头的线路孔14。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