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遮光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77603发布日期:2019-01-19 00:04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遮光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遮光板。



背景技术:

随着柔性面板技术的成熟,柔性面板的量产化已经成为可能。然而,柔性面板的量产离不开使用激光剥离技术(llo,laser-lift-off)的基底剥离工艺,该基底剥离工艺就是利用柔性基底材料(如聚酰亚胺pi)对紫外光(uv)的吸收,将柔性基板上经uv固化后的柔性基底材料膜层从相接触的玻璃基板上剥离出去,实现oled器件及驱动ic均与玻璃基板相分离。

柔性面板通常由柔性基板、oled器件和驱动ic电路板组成。该oled器件设置于柔性基板上并位于柔性面板划分出的显示区中,而用于点亮oled器件的驱动ic电路板位于柔性面板划分出的fpc区中(该fpc区只设置于显示区的一侧),且驱动ic电路板远离柔性基板设置并露出柔性基板(即该fpc区在柔性基板的上方露出)。其中,柔性基板包括玻璃基板及其上涂抹的柔性基底材料膜层;oled器件包括依序设置的tft阵列层、oled层和薄膜封装层。进一步的,tft阵列层包括缓冲层、有源层、栅极绝缘层、栅极、层间介电层、源漏极、平坦层和像素电极;oled层包括像素定义层、阳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阴极和光程调节层;薄膜封装层包括两个无机层以及包裹于两个无机层内的有机层。

目前,在产品研发线上都会使用遮光板进行llo测试。然而,随着产品研发线上llo设备的增多,在使用现有遮光板进行llo的基底剥离时逐渐会产生许多不良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现有遮光板上用于遮挡柔性面板的fpc区的fpc挡板无法做到精确的控制移动位置,而且llo设备射出的uv光存在一定倾角(如uv光出光方向与法线之间形成为5°的夹角);另一方面、llo的基底剥离主张尽可能的使柔性基底材料和玻璃基板自然分离,往往会要求提高uv光照射的能量密度。

因此,为了实现现有遮光板上fpc挡板能完全遮挡柔性面板的fpc区,往往将现有遮光板上fpc挡板的开口率设置的较小(如开口率仅等同柔性面板的面积),但会导致柔性面板上位于显示区的柔性基底材料的一部分区域无法被uv光照射到。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遮光板1/上用于遮挡柔性面板2/的fpc区bb/的fpc挡板13/开口率较小,当柔性面板2/放入现有遮光板1/预留的空间中并通过现有遮光板1/上设置的固定件4/(如夹持件)抵靠两端而位置无法移动后,由llo设备3/射出的uv光会因fpc挡板13/边缘的遮挡而被挡住一部分,导致柔性面板2/的显示区aa/的部分区域cc/无法照射到,从而影响柔性基底材料膜层22/的固化处理和后续显示区aa/的oled器件23/及fpc区bb/的驱动ic从玻璃基板21/上的剥离。

然而,为了克服上述现有遮光板上fpc挡板的开口率较小所带来的问题,往往会将现有遮光板上fpc挡板的开口率增大,但会导致柔性面板的fpc区直接接触uv光而产生不良。如图3所示,现有遮光板1/上用于遮挡柔性面板2/的fpc区bb/的fpc挡板13/开口率较大,当柔性面板2/放入现有遮光板1/预留的空间中并通过现有遮光板1/上设置的固定件4/(如夹持件)抵靠两端而位置无法移动后,虽然能够使得llo设备3/射出的uv光能完全照射到柔性面板2/的显示区aa/的所有区域,实现柔性基底材料膜层22/的固化处理和后续显示区aa/的oled器件23/及fpc区bb/的驱动ic从玻璃基板21/上剥离的要求,但会有部分uv光照射到柔性面板2/的fpc区bb/,一旦uv光照射能量密度过大,则会给柔性面板2/的fpc区bb/带来损伤而产生不良。

因此,亟需一种遮光板,既能克服现有遮光板上fpc挡板因开口率较小而导致柔性面板上显示区的部分区域无法照射到uv光的问题,又能克服现有遮光板上fpc挡板因开口率较大而使得柔性面板的fpc区直接接触uv光后产生不良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遮光板,能克服现有遮光板上fpc挡板开口率较小及较大所带来的问题,提升了利用率,并提高了柔性面板基底剥离的产品良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遮光板,其与llo设备以及利用所述llo设备光照来实现部件剥离的待剥离物体相配合;其中,

所述llo设备安装于所述遮光板上方的预设位置上,且照射的uv光具有预定的倾角;

所述待剥离物体设置于所述遮光板上并位于所述llo设备的下方,其包括分离部、存留部及遮挡部;其中,所述存留部包括顶面、底面以及位于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之间的侧壁;所述分离部设置于所述存留部的顶面上;所述遮挡部设置于所述存留部的一侧侧壁上,且其高度低于所述存留部的高度;

所述遮光板包括:

底板;

沿所述底板相对两侧的边缘分别朝同一方向延伸出一定长度并垂直于所述底板的左侧板和右侧板;

设置于所述左侧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上的第一fpc挡板,所述第一fpc挡板在垂直于所述底板方向上与所述左侧板进行活动安装配合,且所述第一fpc挡板包括依序垂直连接的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其中,

所述第一挡板连接于所述第二挡板朝向所述左侧板的一侧上,并与所述第三挡板相平行,且所述第一挡板远离所述第二挡板的一端与所述左侧板相连并与所述左侧板进行活动安装配合;

所述第二挡板远离所述第一挡板的一端朝向所述底板设置;

所述第三挡板连接于所述第二挡板朝向所述右侧板的一侧上,且其与所述右侧板之间预留有容纳所述待剥离物体的存留部的第一间隙以及与所述底板、所述左侧板三者之间预留有容纳所述待剥离物体的遮挡部的第二间隙;其中,所述第三挡板的长度应大于所述第二挡板的长度乘以所述llo设备的uv光的倾角取正切值后所得的乘积,且所述第三挡板远离所述第二挡板的一端的厚度应小于所述待剥离物体的分离部的厚度;

其中,所述待剥离物体的存留部容纳于所述第三挡板与所述右侧板之间预留的第一间隙,且其存留部的底面与所述底板相接触后,所述第一挡板沿垂直于所述底板方向安装至第一位置并与所述左侧板相锁紧,让所述右侧板的侧面与所述待剥离物体的分离部的一侧侧面相抵靠,且让所述第三挡板朝向所述右侧板的一端端面全部抵靠在所述待剥离物体的分离部的另一侧侧面上,使得所述待剥离物体的遮挡部容纳于所述第三挡板与所述底板、所述左侧板三者之间预留的第二空隙内并被所述第一fpc挡板完全遮挡住而不会有所述llo设备的uv光照射到,且使得所述待剥离物体的分离部完全暴露在所述llo设备的uv光照射下并仅能所述待剥离物体的分离部能照射到。

其中,所述第一挡板远离所述第二挡板的一端上设有挂环丝,且所述左侧板朝向所述右侧板的一侧侧面上设有多个与所述挂环丝相配合的挂钩;其中,

当所述第一挡板的挂环丝与所述左侧板的任一挂钩相配合锁紧时,所述第一挡板远离所述第二挡板的一端端面与所述左侧板的侧面相贴合。

其中,所述左侧板的多个挂钩相平行设置,且相邻两个之间的间距相等。

其中,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一体成型;所述遮光板由金属铝或不锈钢制作而成。

其中,所述待剥离物体为柔性面板;其中,

所述待剥离物体的分离部为所述柔性面板上位于显示区的玻璃基板;

所述待剥离物体的存留部为所述柔性面板上依次设置于所述玻璃基板上位于显示区的柔性基底材料膜层和oled器件;

所述待剥离物体的遮挡部为所述柔性面板上位于fpc区的驱动ic电路板,所述驱动ic电路板与oled器件相连,并远离所述玻璃基板设置且伸出置于所述玻璃基板的外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遮光板,其与两个llo设备以及利用所述两个llo设备光照来分别实现部件剥离的两个待剥离物体相配合;其中,

所述两个llo设备为具有相同结构的第一llo设备和第二llo设备;其中,所述第一llo设备和所述第二llo设备照射的uv光均具有相同预定的倾角,且所述第一llo设备安装于所述遮光板上方的第一预设位置上,所述第二llo设备安装于所述遮光板上方的第二预设位置上;

所述两个待剥离物体为具有相同结构的第一待剥离物体和第二待剥离物体;其中,所述第一待剥离物体设置于所述遮光板上并位于所述第一llo设备的下方,所述第二待剥离物体设置于所述遮光板上并位于所述第二llo设备的下方;所述第一待剥离物体和所述第二待剥离物体均包括分离部、存留部及遮挡部;所述第一待剥离物体和所述第二待剥离物体的存留部均包括顶面、底面以及位于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之间的侧壁;所述第一待剥离物体和所述第二待剥离物体的分离部分别设置于各自对应的存留部的顶面上;所述第一待剥离物体和所述第二待剥离物体的遮挡部分别设置于各自对应的存留部的一侧侧壁上,且高度分别低于各自对应的存留部的高度;

所述遮光板包括:

底板;

沿所述底板相对两侧的边缘分别朝同一方向延伸出一定长度并垂直于所述底板的左侧板和右侧板;

垂直设置于所述底板上并具有一定长度的中间板,且所述中间板位于所述左侧板与所述右侧板之间并与所述左侧板、所述右侧板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同一侧;

设置于所述左侧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上的第一fpc挡板,所述第一fpc挡板在垂直于所述底板方向上与所述左侧板进行活动安装配合,且所述第一fpc挡板包括依序垂直连接的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其中,

所述第一挡板连接于所述第二挡板朝向所述左侧板的一侧上,并与所述第三挡板相平行,且所述第一挡板远离所述第二挡板的一端与所述左侧板相连并与所述左侧板进行活动安装配合;

所述第二挡板远离所述第一挡板的一端朝向所述底板设置;

所述第三挡板连接于所述第二挡板朝向所述中间板的一侧上,且其与所述中间板之间预留有容纳所述第一待剥离物体的存留部的第一间隙以及与所述底板、所述左侧板三者之间预留有容纳所述第一待剥离物体的遮挡部的第二间隙;其中,所述第三挡板的长度应大于所述第二挡板的长度乘以所述第一llo设备的uv光的倾角取正切值后所得的乘积,且所述第三挡板远离所述第二挡板的一端的厚度应小于所述第一待剥离物体的分离部的厚度;

设置于所述右侧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上的第二fpc挡板,所述第二fpc挡板在垂直于所述底板方向上与所述右侧板进行活动安装配合,且所述第二fpc挡板包括依序垂直连接的第四挡板、第五挡板和第六挡板;其中,

所述第四挡板连接于所述第五挡板朝向所述右侧板的一侧上,并与所述第六挡板相平行,且所述第四挡板远离所述第五挡板的一端与所述右侧板相连并与所述右侧板进行活动安装配合;

所述第五挡板远离所述第四挡板的一端朝向所述底板设置;

所述第六挡板连接于所述第五挡板朝向所述中间板的一侧上,且其与所述中间板之间预留有容纳所述第二待剥离物体的存留部的第三间隙以及与所述底板、所述右侧板三者之间预留有容纳所述第二待剥离物体的遮挡部的第四间隙;其中,所述第六挡板的长度应大于所述第五挡板的长度乘以所述第二llo设备的uv光的倾角取正切值后所得的乘积,且所述第六挡板远离所述第五挡板的一端的厚度应小于所述第二待剥离物体的分离部的厚度;

其中,所述中间板沿垂直于所述底板方向上设置的长度应大于所述第一待剥离物体及所述第二待剥离物体的整体厚度;

其中,所述第一待剥离物体的存留部容纳于所述第三挡板与所述中间板之间预留的第一间隙,且其存留部的底面与所述底板相接触后,所述第一挡板沿垂直于所述底板方向安装至第二位置并与所述左侧板相锁紧,让所述中间板的侧面与所述第一待剥离物体的分离部的一侧侧面相抵靠,且让所述第三挡板朝向所述中间板的一端端面全部抵靠在所述第一待剥离物体的分离部的另一侧侧面上,使得所述第一待剥离物体的遮挡部容纳于所述第三挡板与所述底板、所述左侧板三者之间预留的第二空隙内并被所述第一fpc挡板完全遮挡住而不会有所述第一llo设备的uv光照射到,且使得所述第一待剥离物体的分离部能完全暴露在所述第一llo设备的uv光照射下并仅能所述第一待剥离物体的分离部能照射到;

其中,所述第二待剥离物体的存留部容纳于所述第六挡板与所述中间板之间预留的第三间隙,且其存留部的底面与所述底板相接触后,所述第四挡板沿垂直于所述底板方向安装至第三位置并与所述右侧板相锁紧,让所述第六挡板朝向所述中间板的一端端面完全抵靠在所述第二待剥离物体的分离部的一侧侧面上,使得所述第二待剥离物体的遮挡部容纳于所述第六挡板与所述底板、所述右侧板三者之间预留的第四空隙内并被所述第二fpc挡板完全遮挡住而不会有所述第二llo设备的uv光照射到,且让所述中间板的侧面与所述第二待剥离物体的分离部的另一侧侧面之间预留有预定的距离,使得所述第二待剥离物体的分离部的完全暴露在所述第二llo设备的uv光照射下并仅能所述第二待剥离物体的分离部能照射到。

其中,所述第六挡板远离所述第五挡板的一端上设有用于吸附所述第二待剥离物体的分离部的真空吸附部件。

其中,所述第一fpc挡板和所述第二fpc挡板均为一体成型;所述遮光板由金属铝或不锈钢制作而成。

其中,所述第三间隙在所述底板上的水平投影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间隙在所述底板上的水平投影长度。

其中,所述第一待剥离物体和所述第二待剥离物体均为柔性面板;其中,

所述第一待剥离物体和所述第二待剥离物体的分离部均为每一柔性面板上位于显示区的玻璃基板;

所述第一待剥离物体和所述第二待剥离物体的存留部均为每一柔性面板上依次设置于其对应玻璃基板上位于显示区的柔性基底材料膜层和oled器件;

所述第一待剥离物体和所述第二待剥离物体的遮挡部均为每一柔性面板上位于fpc区的驱动ic电路板,且每一驱动ic电路板均与其对应柔性面板上的oled器件相连,并远离其对应柔性面板上的玻璃基板设置且伸出置于其对应柔性面板上的玻璃基板的外部。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在适用于单个待剥离物体(如柔性面板)的遮光板中,通过设置由依序垂直连接的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形成的第一fpc挡板,并利用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形成的特定长度比例设置(如第三挡板与第二挡板的长度比值应大于uv光倾角的正切值)以及第三挡板的厚度设置(如小于玻璃基板的厚度),使得待剥离物体的遮挡部(如柔性面板的fpc区)完全被遮住而不会有uv光照射,而待剥离物体的分离部(如柔性面板的玻璃基板)完全暴露在uv光下并仅有分离部能照射到,从而避免了待剥离物体的遮挡部和存留部(如柔性面板的fpc区上驱动ic电路板和显示区上oled器件)因uv光照射能量密度过大而带来损伤,提升了利用率,并提高了产品良率;

本发明在适用于两个待剥离物体(如柔性面板)的遮光板中,通过设置由依序垂直连接的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形成的第一fpc挡板和由依序垂直连接的第四挡板、第五挡板和第六挡板形成的第二fpc挡板,并利用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形成的特定长度比例设置、第五挡板和第六挡板形成的特定长度比例设置(如第三挡板与第二挡板的长度比值,第六挡板和第五挡板的长度比值均应大于uv光倾角的正切值),第三挡板、第六挡板的厚度设置(如第三挡板和第六挡板的厚度均应小于玻璃基板的厚度),以及将第二待剥离物体的容纳空隙(如第三空隙)设计的比第一待剥离物体的容纳空隙(如第一空隙)要大来避免中间板带来的uv光遮挡问题,且进一步通过第六挡板上的真空吸附部件来加强限制第二待剥离物体位移,使得第一和第二待剥离物体的遮挡部(如柔性面板的fpc区)都完全被遮住而不会有uv光照射,而第一和第二待剥离物体的分离部(如柔性面板的玻璃基板)都完全暴露在uv光下并仅有分离部能照射到,从而避免了第一和第二待剥离物体的遮挡部和存留部(如柔性面板的fpc区上驱动ic电路板和显示区上oled器件)因uv光照射能量密度过大而带来损伤,提升了利用率,并提高了产品良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仍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遮光板和llo设备相配合对柔性面板进行基底剥离时总装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2为图1中柔性面板上显示区的部分区域uv光被遮挡的原理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另一遮光板和llo设备相配合对柔性面板进行基底剥离时总装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遮光板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遮光板中左侧板和第一fpc挡板的局部剖面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遮光板和llo设备相配合对待剥离物体进行部件剥离时总装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遮光板和llo设备相配合对待剥离物体为柔性面板进行基底剥离时总装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8为图7中d点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遮光板的局部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遮光板和llo设备相配合对待剥离物体进行部件剥离时总装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遮光板和llo设备相配合对待剥离物体为柔性面板进行基底剥离时总装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12为图11中e点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4至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提供的一种遮光板,其与llo设备3以及利用llo设备3光照来实现部件剥离的待剥离物体(如柔性面板)2相配合;其中,

llo设备3安装在遮光板上方的预置位置上,且照射的uv光具有预定的倾角φ(如φ=5°);应当说明的是,llo设备3安装的预置位置对于传统fpc挡板来说,会有部分uv光被遮挡而无法完全覆盖照射到待剥离物体2上。

待剥离物体2设置于遮光板上并位于llo设备3的下方,其包括分离部f(如柔性面板的玻璃基板)、存留部s(如柔性面板的显示区内的pi膜层及oled器件)及遮挡部p(如柔性面板的fpc区的驱动ic电路板);其中,存留部s包括顶面、底面以及位于顶面和底面之间的侧壁;分离部f设置于存留部s的顶面上;遮挡部p设置于存留部s的一侧侧壁上,且其高度低于存留部s的高度(如图6所示);

其中,遮光板由金属铝或不锈钢制作而成,具体包括:

底板100;

沿底板100相对两侧的边缘分别朝同一方向延伸出一定长度并垂直于底板100的左侧板110和右侧板120;

设置于左侧板110远离底板100的一端上的第一fpc挡板130,该第一fpc挡板130在垂直于底板100方向上与左侧板110进行活动安装配合,且第一fpc挡板130包括依序垂直连接的第一挡板1301、第二挡板1302和第三挡板1303;其中,

第一挡板1301连接于第二挡板1302朝向左侧板110的一侧上,并与第三挡板1303相平行,且第一挡板1301远离第二挡板1302的一端与左侧板110相连并与左侧板110进行活动安装配合;

第二挡板1302远离第一挡板1301的一端朝向底板100设置;

第三挡板1303连接于第二挡板1302朝向右侧板120的一侧上,且其与右侧板120之间预留有容纳待剥离物体2的存留部s的第一间隙以及与底板100、左侧板110三者之间预留有容纳待剥离物体2的遮挡部p的第二间隙;其中,第三挡板1303的长度l3应大于第二挡板1302的长度l2乘以llo设备3的uv光的倾角φ取正切值tanφ后所得的乘积,且第三挡板1303远离第二挡板1302的一端的厚度h1应小于待剥离物体2的分离部f的厚度h2;

其中,剥离物体2的存留部s容纳于第三挡板1303与右侧板120之间预留的第一间隙,且其存留部s的底面与底板100相接触(如柔性面板倒置的放在底板100上,其oled器件与底板100接触)后,第一挡板1301沿垂直于底板100方向安装至第一位置并与左侧板110相锁紧,让右侧板120的侧面与待剥离物体2的分离部f的一侧侧面相抵靠,且让第三挡板1303朝向右侧板120的一端端面全部抵靠在待剥离物体2的分离部f的另一侧侧面上,使得待剥离物体2的遮挡部p容纳于第三挡板1303与底板100、左侧板110三者之间预留的第二空隙内并被第一fpc挡板130完全遮挡住而不会有llo设备3的uv光照射到,而待剥离物体2的分离部f完全暴露在llo设备3的uv光照射下并仅有待剥离物体2的分离部f能照射到llo设备3的uv光,从而避免待剥离物体2的存留部s照射到发生变化。

可以理解的是,因llo设备3的uv光具有预定的倾角φ,通过设置由依序垂直连接的第一挡板1301、第二挡板1302和第三挡板1303形成的第一fpc挡板130,并设置第三挡板1303的长度l3应大于第二挡板1302的长度l2乘以llo设备3的uv光的倾角φ取正切值tanφ后所得的乘积,即,等同于将传统的fpc挡板进行了弯折设计,使得传统fpc挡板上遮挡uv光的边缘位置发生了改变(即第一fpc挡板130比传统fpc挡板的开口率增大了),让llo设备3的uv光可以照射到待剥离物体2的分离部f的全部区域而不会存在部分区域无法照射到的现象,同时又能遮挡待剥离物体2的遮挡部p。进一步的,通过设置第三挡板1303远离第二挡板1302的一端的厚度h1应小于待剥离物体2的分离部f的厚度h2,且让第三挡板1303朝向右侧板120的一端端面全部抵靠在待剥离物体2的分离部f的另一侧侧面上,即第三挡板1303的高度始终位于待剥离物体2的分离部f上下表面的高度之间,使得仅有待剥离物体2的分离部f能照射到llo设备3的uv光,避免了待剥离物体2的存留部s照射到uv光而避免产生不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第一fpc挡板130上第一挡板1301与左侧板110进行活动安装配合有利于对不同厚度的待剥离物体2进行部件剥离,二者活动安装配合的方式有多种,如机械卡扣配合安装方式,通过滑槽滑动配合安装方式,磁吸配合安装方式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以机械卡扣配合安装方式为例,第一挡板1301远离第二挡板1302的一端上设有挂环丝13011,且左侧板110朝向右侧板120的一侧侧面上设有多个与挂环丝相配合的挂钩1101;其中,当第一挡板1301的挂环丝13011与左侧板110的任一挂钩1101相配合锁紧时,第一挡板1301远离第二挡板1302的一端端面与左侧板110的侧面相贴合,即可以避免第一挡板1301与左侧板110因存在缝隙而让uv光透过缝隙照射到待剥离物体2的遮挡部p,又有利于对不同厚度的待剥离物体2进行分离部f和存留部s的剥离。其中,左侧板110的多个挂钩1101相平行设置,且相邻两个之间的间距相等。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以滑槽滑动配合安装方式为例,第一挡板1301远离第二挡板1302的一端上设有凸缘,左侧板110朝向右侧板120的一侧侧面上设有第一挡板1301的凸缘可以滑行的凹槽且该凹槽中设有多个与第一挡板1301的凸缘进行卡持配合的卡持部;其中,第一挡板1301的凸缘在左侧板110的凹槽中滑动并与某一卡持部相卡持后,第一挡板1301远离第二挡板1302的一端端面与左侧板110的侧面相贴合,即可以避免第一挡板1301与左侧板110因存在缝隙而让uv光透过缝隙照射到待剥离物体2的遮挡部p,又有利于对不同厚度的待剥离物体2进行分离部f和存留部s的剥离。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以磁吸配合安装方式为例,第一挡板1301远离第二挡板1302的一端上设有第一磁吸部,而左侧板110朝向右侧板120的一侧侧面上设有多个与第一磁吸部相磁吸配合的第二磁吸部;其中,第一挡板1301的第一磁吸部与左侧板110的第二磁吸部磁吸锁紧后,第一挡板1301远离第二挡板1302的一端端面与左侧板110的侧面相贴合,这样第一挡板1301即可以根据左侧板110的第二磁吸部调整安装高度,有利于对不同厚度的柔性面板2进行基底剥离,又可以避免第一挡板1301与左侧板110因存在缝隙而让uv光透过缝隙照射到待剥离物体2的遮挡部p。其中,左侧板110的第二磁吸部相平行设置,且相邻两个之间的间距相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第一fpc挡板130一体成型,即第一挡板1301、第二挡板1302和第三挡板1303一体成型。

如图7和图8所示,以柔性面板作为待剥离物体2为例进行说明。此时,柔性面板由柔性基板21、oled器件22和驱动ic电路板23组成;其中,柔性基板21和oled器件23均位于柔性面板定义的显示区aa中,驱动ic电路板23位于柔性面板定义的fpc区bb中,且柔性面板的fpc区bb设置于柔性面板的显示区aa的一侧;柔性基板21包括玻璃基板211及其上设置的柔性基底材料膜层212;oled器件22设置于柔性基板21上;驱动ic电路板23远离柔性基板21设置并伸出置于柔性基板21外部。

由此可见,待剥离物体2的分离部f为柔性面板上位于显示区aa的玻璃基板211;待剥离物体2的存留部s为柔性面板上依次设置于其对应玻璃基板211上位于显示区aa的柔性基底材料膜层212和oled器件22;待剥离物体2的遮挡部p为柔性面板上位于fpc区bb的驱动ic电路板23,且驱动ic电路板23与oled器件22相连,并远离玻璃基板211设置且伸出置于玻璃基板211的外部。

应当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遮光板和llo设备相配合对待剥离物体为柔性面板进行基底剥离时,柔性面板应倒置的放在底板100上,就是将柔性面板的oled器件22与底板100相接触,而玻璃基板211设置在远离底板100方向并靠近第一fpc挡板130,使得llo设备3的uv光通过玻璃基板211照射到柔性基底材料膜层212上,从而满足柔性面板基底剥离的要求。

通过设置第一fpc挡板130中第三挡板1303的长度l3大于第二挡板1302的长度l2乘以llo设备3的uv光的倾角φ取正切值tanφ后所得的乘积,使得传统fpc挡板上遮挡uv光的边缘位置发生了改变(即相对于柔性面板来说,第一fpc挡板130比传统fpc挡板的开口率增大了),让llo设备3的uv光可以照射到柔性面板的显示区aa的全部区域而不会存在部分区域无法照射到的现象,同时又能遮挡柔性面板的fpc区bb而避免驱动ic电路板23产生不良。

进一步的,通过设置第三挡板1303远离第二挡板1302的一端的厚度h1应小于柔性面板上玻璃基板211的厚度h2,且让第三挡板1303朝向右侧板120的一端端面全部抵靠在柔性面板的玻璃基板211的另一侧侧面上,即第三挡板1303的高度始终位于玻璃基板211上下表面的高度之间,使得仅有柔性面板的玻璃基板211能照射到llo设备3的uv光,避免了柔性面板的oled器件22照射到uv光而避免产生不良。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第一fpc挡板130与右侧板120对柔性面板进行定位,从而省略了传统遮光板上的夹紧件。

如图9和图10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提供的另一种遮光板,其与两个llo设备以及利用两个llo设备光照来分别实现部件剥离的两个待剥离物体相配合;其中,

两个llo设备为具有相同结构的第一llo设备3和第二llo设备5;其中,第一llo设备3和第二llo设备5照射的uv光均具有相同预定的倾角φ,且第一llo设备3安装于遮光板上方的第一预设位置上,第二llo设备5安装于所述遮光板上方的第二预设位置上;应当说明的是,第一llo设备3和第二llo设备5安装的预置位置对于传统fpc挡板来说,都会有部分uv光被遮挡而无法完全覆盖照射到两个待剥离物体(如柔性面板)上;

两个待剥离物体为具有相同结构的第一待剥离物体2和第二待剥离物体4;其中,第一待剥离物体2设置于遮光板上并位于第一llo设备3的下方,第二待剥离物体4设置于遮光板上并位于第二llo设备5的下方;第一待剥离物体2和第二待剥离物体4均包括分离部f(如柔性面板的玻璃基板)、存留部s(如柔性面板的显示区内的pi膜层及oled器件)及遮挡部p(如柔性面板的fpc区的驱动ic电路板);第一待剥离物体2和第二待剥离物体4的存留部s均包括顶面、底面以及位于顶面和底面之间的侧壁;第一待剥离物体2和第二待剥离物体4的分离部f分别设置于各自对应的存留部s的顶面上;第一待剥离物体2和第二待剥离物体4的遮挡部p分别设置于各自对应的存留部s的一侧侧壁上,且高度分别低于各自对应的存留部s的高度(如图10所示);

其中,遮光板由金属铝或不锈钢制作而成,具体包括:

底板100;

沿底板100相对两侧的边缘分别朝同一方向延伸出一定长度并垂直于底板100的左侧板110和右侧板120;

垂直设置于底板100上并具有一定长度的中间板150,且中间板150位于左侧板110与右侧板120之间并与左侧板110、右侧板120设置于底板100的同一侧;

设置于左侧板110远离底板100的一端上的第一fpc挡板130,第一fpc挡板130在垂直于底板100方向上与左侧板110进行活动安装配合,且第一fpc挡板130包括依序垂直连接的第一挡板1301、第二挡板1302和第三挡板1303;其中,

第一挡板1301连接于第二挡板1302朝向左侧板110的一侧上,并与第三挡板1303相平行,且第一挡板1301远离第二挡板1302的一端与左侧板110相连并与左侧板110进行活动安装配合;

第二挡板1302远离第一挡板1301的一端朝向底板100设置;

第三挡板1303连接于第二挡板1302朝向中间板150的一侧上,且其与中间板150之间预留有容纳第一待剥离物体2的存留部s的第一间隙以及与底板100、左侧板110三者之间预留有容纳第一待剥离物体2的遮挡部p的第二间隙;其中,第三挡板1303的长度l3应大于第二挡板1302的长度l2乘以第一llo设备3的uv光的倾角φ取正切值tanφ后所得的乘积,且第三挡板1303远离第二挡板1302的一端的厚度h1应小于第一待剥离物体2的分离部f的厚度h2;

设置于右侧板120远离底板100的一端上的第二fpc挡板140,第二fpc挡板140在垂直于底板100方向上与右侧板120进行活动安装配合,且第二fpc挡板140包括依序垂直连接的第四挡板1401、第五挡板1402和第六挡板1403;其中,

第四挡板1401连接于第五挡板1402朝向右侧板120的一侧上,并与第六挡板1403相平行,且第四挡板1401远离第五挡板1402的一端与右侧板120相连并与右侧板120进行活动安装配合;

第五挡板1402远离第四挡板1401的一端朝向底板100设置;

第六挡板1403连接于第五挡板1402朝向中间板150的一侧上,且其与中间板150之间预留有容纳第二待剥离物体4的存留部s的第三间隙以及与底板100、右侧板120三者之间预留有容纳第二待剥离物体4的遮挡部p的第四间隙;其中,第六挡板1403的长度l6应大于第五挡板1402的长度l5乘以第二llo设备5的uv光的倾角取φ正切值tanφ后所得的乘积,且第六挡板1403远离第五挡板1402的一端的厚度h3应小于第二待剥离物体4的分离部f的厚度h4;

其中,中间板150沿垂直于底板方向100上设置的长度应大于第一待剥离物体2和第二待剥离物体4的厚度,这样可以避免第一llo设备3或第二llo设备5的uv光照射到第一待剥离物体2和第二待剥离物体4的存留部s上而产生不良;

其中,第一待剥离物体2的存留部s容纳于第三挡板1303与中间板150之间预留的第一间隙,且其存留部s的底面与底板100相接触(如柔性面板倒置的放在底板100上,其oled器件与底板100接触)后,第一挡板1301沿垂直于底板100方向安装至第二位置并与左侧板110相锁紧,让中间板150的侧面与第一待剥离物体2的分离部f的一侧侧面相抵靠,且让第三挡板1303朝向中间板150的一端端面全部抵靠在第一待剥离物体2的分离部f的另一侧侧面上,使得第一待剥离物体2的遮挡部p容纳于第三挡板1303与底板100、左侧板110三者之间预留的第二空隙内并被第一fpc挡板130完全遮挡住而不会有第一llo设备3的uv光照射到,且使得第一待剥离物体2的分离部f能完全暴露在第一llo设备3的uv光照射下并仅能第一待剥离物体2的分离部f能照射到;

其中,第二待剥离物体4的存留部s容纳于第六挡板1403与中间板150之间预留的第三间隙,且其存留部s的底面与底板100相接触(如柔性面板倒置的放在底板100上,其oled器件与底板100接触)后,第四挡板1401沿垂直于底板100方向安装至第三位置并与右侧板120相锁紧,让第六挡板1403朝向中间板150的一端端面完全抵靠在第二待剥离物体4的分离部f的一侧侧面上,使得第二待剥离物体4的遮挡部p容纳于第六挡板1403与底板100、右侧板120三者之间预留的第四空隙内并被第二fpc挡板140完全遮挡住而不会有第二llo设备5的uv光照射到,且让中间板150的侧面与第二待剥离物体4的分离部f的另一侧侧面之间预留有预定的距离,使得第二待剥离物体4的分离部f完全暴露在第二llo设备5的uv光照射下并仅有第二待剥离物体4的分离部f能照射到第二llo设备5的uv光。

应当说明的是,由于中间板150因在垂直底板100上具有一定的长度而会遮挡第二llo设备5的uv光,使得第二待剥离物体4的分离部f存在部分区域无法照射到,因此将第二待剥离物体4放置位置与中间板150有预定的距离,可以克服上述无法照射到的问题。由此可见,第三间隙在底板100上的水平投影长度大于第一间隙在底板100上的水平投影长度,即右侧的底板100长度大于左侧的底板100长度。

应当说明的而是,由于中间板150和第二待剥离物体4放置位置有预定的距离,就会使得第二待剥离物体4位置不固定而容易滑动产生uv光照射误差,因此有必要对第二待剥离物体4进行固定,故在第六挡板2403远离第五挡板2402的一端上设有用于吸附第二待剥离物体4的分离部f的真空吸附部件6,从而省略了传统遮光板上的夹紧件。

可以理解的是,因第一llo设备3和第二llo设备5的uv光均具有预定的倾角φ,通过设置第一fpc挡板130中第三挡板1303的长度l3应大于第二挡板1302的长度l2乘以第一llo设备3的uv光的倾角φ取正切值tanφ后所得的乘积,即,以及设置第二fpc挡板140中第六挡板1403的长度l6应大于第五挡板1402的长度l5乘以第二llo设备3的uv光的倾角φ取正切值tanφ后所得的乘积,即,等同于将传统的左右fpc挡板进行了弯折设计,使得传统fpc挡板上遮挡uv光的边缘位置发生了改变(即第一fpc挡板130和第二fpc挡板140比传统fpc挡板的开口率增大了),让第一llo设备3和第二llo设备5的uv光都可以照射到相应待剥离物体的分离部f的全部区域而不会存在部分区域无法照射到的现象,同时又能遮挡相应待剥离物体的遮挡部p。

进一步的,通过设置第三挡板1303远离第二挡板1302的一端的厚度h1应小于第一待剥离物体2的分离部f的厚度h2,且让第三挡板1303朝向中间板150的一端端面全部抵靠在第一待剥离物体2的分离部f的另一侧侧面上,以及设置第六挡板1403远离第五挡板1402的一端的厚度h3应小于第二待剥离物体4的分离部f的厚度h4,且让第六挡板1403朝向中间板150的一端端面全部抵靠在第二待剥离物体4的分离部f的另一侧侧面上,即第三挡板1303的高度始终位于第一待剥离物体2的分离部f上下表面的高度之间,第六挡板1403的高度始终位于第二待剥离物体4的分离部f上下表面的高度之间,使得仅有第一待剥离物体2的分离部f和第二待剥离物体4的分离部f能照射到第一llo设备3和第二llo设备5的uv光,避免了第一待剥离物体2和第二待剥离物体4的存留部s照射到uv光而避免产生不良。

在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第一fpc挡板130上第一挡板1301与左侧板110进行活动安装配合以及第二fpc挡板140上第四挡板1401与右侧板120进行活动安装配合,分别有利于对不同厚度的第一待剥离物体2和第二待剥离物体4进行部件剥离(如分离部f和存留部s的剥离),且活动安装配合的方式有多种,如机械卡扣配合安装方式,通过滑槽滑动配合安装方式,磁吸配合安装方式等。在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第一fpc挡板130与左侧板110的活动安装配合方式以及第二fpc挡板140与右侧板120的活动安装配合方式,与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列举的一致,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第一fpc挡板130一体成型,即第一挡板1301、第二挡板1302和第三挡板1303一体成型;第二fpc挡板140一体成型,即第四挡板1401、第五挡板1402和第六挡板1403一体成型。

如图11和图12所示,以第一柔性面板作为待剥离物体2以及第二柔性面板作为第二待剥离物体4为例进行说明。此时,第一柔性面板和第二柔性面板均由柔性基板(21、41)、oled器件(22、42)和驱动ic电路板(23、43)组成;其中,第一柔性面板中的柔性基板21和oled器件22均位于第一柔性面板定义的显示区aa1中,第一柔性面板中的驱动ic电路板23位于第一柔性面板定义的fpc区bb1中,且第一柔性面板的fpc区bb1设置于第一柔性面板的显示区aa1的一侧;第二柔性面板中的柔性基板41和oled器件42均位于第二柔性面板定义的显示区aa2中,第二柔性面板中的驱动ic电路板43位于第二柔性面板定义的fpc区bb2中,且第二柔性面板的fpc区bb2设置于第二柔性面板的显示区aa2的一侧;

第一柔性面板和第二柔性面板的柔性基板(21、41)均包括玻璃基板(211、411)及其上设置的柔性基底材料膜层(212、412);第一柔性面板和第二柔性面板的oled器件(22、42)均设置于其对应柔性面板的柔性基板(21、41)上;第一柔性面板和第二柔性面板的驱动ic电路板(23、43)均远离其对应柔性面板的柔性基板(21、41)设置并伸出置于其对应柔性面板的柔性基板(21、41)外部。

由此可见,第一待剥离物体2和第二待剥离物体4的分离部f分别为柔性面板上位于显示区(aa1、aa2)的玻璃基板(211、411);第一待剥离物体2和第二待剥离物体4的存留部s均为柔性面板上依次设置于其对应玻璃基板(211、411)上位于显示区(aa1、aa2)的柔性基底材料膜层(212、412)和oled器件(22、42);第一待剥离物体2和第二待剥离物体4的遮挡部p均为柔性面板上位于fpc区(bb1、bb2)的驱动ic电路板(23、43),且每一驱动ic电路板(23、43)均与其对应柔性面板上的oled器件(22、42)相连,并远离其对应柔性面板上的玻璃基板(211、411)设置且伸出置于其对应柔性面板上的玻璃基板(211、411)的外部。

应当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遮光板和llo设备相配合对待剥离物体为柔性面板进行基底剥离时,第一柔性面板2和第二柔性面板4倒置的放在底板100上,就是将第一柔性面板2和第二柔性面板4的oled器件(22、42)与底板100相接触,而玻璃基板(211、411)设置在远离底板100方向并分别靠近第一fpc挡板130和第二fpv挡板140,使得第一llo设备3和第二llo设备5的uv光通过对于柔性面板的玻璃基板(211、411)照射到相应的柔性基底材料膜层(212、412)上,从而满足第一柔性面板2和第二柔性面板4基底剥离的要求。

通过设置第三挡板1303的长度l3应大于第二挡板1302的长度l2乘以第一llo设备3的uv光的倾角φ取正切值tanφ后所得的乘积,以及设置第六挡板1403的长度l6应大于第五挡板1402的长度l5乘以第二llo设备3的uv光的倾角φ取正切值tanφ后所得的乘积,使得传统fpc挡板上遮挡uv光的边缘位置发生了改变(即相对于柔性面板来说,第一fpc挡板130和第二fpc挡板140比传统fpc挡板的开口率增大了),让第一llo设备3和第二llo设备5的uv光都可以照射到相应柔性面板的显示区(aa1、aa2)的全部区域而不会存在部分区域无法照射到的现象,同时又能遮挡相应柔性面板的fpc区(bb1、bb2)而避免驱动ic电路板23产生不良。

进一步的,通过设置第三挡板1303远离第二挡板1302的一端的厚度h1应小于第一柔性面板上玻璃基板211的厚度h2,且让第三挡板1303朝向中间板150的一端端面全部抵靠在第一柔性面板的玻璃基板211的另一侧侧面上,以及设置第六挡板1403远离第五挡板1402的一端的厚度h3应小于第二柔性面板的玻璃基板411的厚度h4,且让第六挡板1403朝向中间板150的一端端面全部抵靠在第二柔性面板的玻璃基板411的另一侧侧面上,即第三挡板1303的高度始终位于第一柔性面板的玻璃基板211上下表面的高度之间,第六挡板1403的高度始终位于第二柔性面板的玻璃基板411上下表面的高度之间,使得仅有第一柔性面板和第二柔性面板的玻璃基板(211、411)能照射到第一llo设备3和第二llo设备5的uv光,避免了第一柔性面板和第二柔性面板上的oled器件(22、42)照射到uv光而避免产生不良。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在适用于单个待剥离物体(如柔性面板)的遮光板中,通过设置由依序垂直连接的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形成的第一fpc挡板,并利用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形成的特定长度比例设置(如第三挡板与第二挡板的长度比值应大于uv光倾角的正切值)以及第三挡板的厚度设置(如小于玻璃基板的厚度),使得待剥离物体的遮挡部(如柔性面板的fpc区)完全被遮住而不会有uv光照射,而待剥离物体的分离部(如柔性面板的玻璃基板)完全暴露在uv光下并仅有分离部能照射到,从而避免了待剥离物体的遮挡部和存留部(如柔性面板的fpc区上驱动ic电路板和显示区上oled器件)因uv光照射能量密度过大而带来损伤,提升了利用率,并提高了产品良率;

本发明在适用于两个待剥离物体(如柔性面板)的遮光板中,通过设置由依序垂直连接的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形成的第一fpc挡板和由依序垂直连接的第四挡板、第五挡板和第六挡板形成的第二fpc挡板,并利用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形成的特定长度比例设置、第五挡板和第六挡板形成的特定长度比例设置(如第三挡板与第二挡板的长度比值,第六挡板和第五挡板的长度比值均应大于uv光倾角的正切值),第三挡板、第六挡板的厚度设置(如第三挡板和第六挡板的厚度均应小于玻璃基板的厚度),以及将第二待剥离物体的容纳空隙(如第三空隙)设计的比第一待剥离物体的容纳空隙(如第一空隙)要大来避免中间板带来的uv光遮挡问题,且进一步通过第六挡板上的真空吸附部件来加强限制第二待剥离物体位移,使得第一和第二待剥离物体的遮挡部(如柔性面板的fpc区)都完全被遮住而不会有uv光照射,而第一和第二待剥离物体的分离部(如柔性面板的玻璃基板)都完全暴露在uv光下并仅有分离部能照射到,从而避免了第一和第二待剥离物体的遮挡部和存留部(如柔性面板的fpc区上驱动ic电路板和显示区上oled器件)因uv光照射能量密度过大而带来损伤,提升了利用率,并提高了产品良率。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