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开闭耐久性试验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92701发布日期:2018-11-02 20:28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车门开闭耐久性试验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耐久性试验装备,具体地,涉及一种车门开闭耐久性试验台。



背景技术:

车门开闭耐久试验用于检测车门的耐久性能,当前的车门开闭耐久试验台通常由拉绳推杆等构造完成车门的推拉开闭,其中车门的开启动作为:使用一套驱动装置(例如气缸)实现车门的开锁与开启,再使用另一套驱动装置实现车门的关闭,试验台结构复杂且其费时费力。

另外,车门开闭过程中,仅能保证在某一个位置时开闭力是垂直作用于车门,车门在其他位置时,开闭力均存在分力,与实际工况存在很大偏差。在使用驱动装置开启车门过程中,通常采用拉绳与车门直接连接,但这样存在问题。例如采用气缸开启车门时,拉绳的一端与车门相连,另一端与气缸连接。为了开启车门,气缸施加的初始力通常较大,使得在车门开启后的一段距离内,车门做惯性运动,而在这段距离内,拉绳处于松弛状态,气缸施加的拉力不能持续作用到车门上,无法实现拉力的持续加载,这种开启方式不符合车门开启的实际使用工况。在车门关闭过程中,通常采用压头推动车门使车门关闭,由于压头的运动方向无法持续垂直于车门,因此为保证车门可完全关闭必须调大压头的作用力,不符合实际使用工况,且容易造成车门外板的非必要损坏。

有鉴于此,为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设计一种操作流程简单且符合实际工况的车门开闭耐久性试验台变得尤为迫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门开闭耐久性试验台,该车门开闭耐久性试验台结构简单、操作流程简单、检测环境更符合实际工况且通用性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门开闭耐久性试验台,包括底板、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第一滑座、第二滑座、辅助车门、驱动装置及推拉组件,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下端和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支撑柱靠近车门的铰接点设置且在车身长度方向与所述铰接点平齐,所述第一滑座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柱上,所述第二滑座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柱上,所述辅助车门的前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滑座,所述驱动装置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滑座,另一端与所述辅助车门铰接,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辅助车门绕其与所述第一滑座的铰接点转动,所述推拉组件设置在所述辅助车门上,所述推拉组件包括拉绳、支撑杆和滚轮,所述拉绳的一端与所述车门的外把手相连,所述拉绳的另一端与所述辅助车门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辅助车门上,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安装有所述滚轮,所述滚轮用于抵顶所述车门,所述辅助车门能够通过所述推拉组件实现所述车门的开闭。

可选地,所述辅助车门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拉绳的一端与所述滑块相连,所述滑块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辅助车门上,并且在所述车门处于关闭位置时,所述拉绳与所述滑块的连线垂直于所述车门。

可选地,所述辅助车门上还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柱垂直,所述滑杆的两端固定于所述辅助车门,所述滑块可沿所述滑杆的轴向滑动,以保证车门开启过程中,所述拉绳与所述车门保持垂直。

可选地,所述辅助车门为框架结构并且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杆、第二杆、第三杆和第四杆,以及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杆的中部,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四杆的中部的第五杆,所述第三杆铰接于所述第一滑座。

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所述气缸的缸体铰接于所述第二滑座,所述气缸的活塞杆铰接于所述辅助车门。

可选地,所述车门开闭耐久性试验台还包括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所述第一接近开关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与所述车门的关闭位置平齐,所述第二接近开关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与所述车门的全开位置平齐。

可选地,所述车门开闭耐久性试验台还包括第一拉压力传感器和第二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拉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拉绳上用于检测所述车门的开启力度,所述第二拉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滚轮上用于检测所述车门的关闭力度。

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位置设计为当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完全伸出时,所述车门处于关闭位置,此时所述滚轮与所述车门不接触。

由于辅助车门上设置有推拉组件,通过驱动装置驱动辅助车门朝着远离/靠近汽车车身的方向转动,即可实现车门的开闭动作,操作非常简单。

而且,由于拉绳的一端与外把手相连,另一端连接于辅助车门,当驱动装置驱动辅助车门朝着远离汽车车身方向转动时,拉绳受力拉动外把手以实现车门的解锁;辅助车门持续转动,在拉绳的拉力下,车门开启,从而实现车门的解锁和开启动作;同时,车门的关闭可通过安装在辅助车门上的滚轮实现,这样,车门的开闭均可通过辅助车门实现,避免了另外设置动力装置实现车门的关闭,简化了车门开闭耐久性试验台的结构。在车门的开闭过程中,通过辅助车门,实现开门力、关门力始终与车门垂直,消除了车门开闭过程中的分力,更好地模拟了实际使用工况。并且,由于在驱动装置和拉绳之间设置了辅助车门,通过辅助车门的转动带动车门的开启,能够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出现驱动装置开启车门的一瞬间,因车门做惯性运动,驱动装置(如气缸)施加的拉力不能作用到车门上的情况,使得驱动装置施加的拉力持续作用在车门上,更符合车门开启的实际情况。

再者,由于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能够在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上滑动,使得辅助车门在第一支撑柱上的轴向位置可调,驱动装置在第二支撑柱上的轴向位置可调,同时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在底座上的位置也可调,从而使得该车门开闭耐久性试验台能够应用于不同车型车门的耐久性开闭试验,提高了本车门开闭耐久性试验台的通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车门开闭耐久性试验台的立体示意图,其中示出了车门和车身;

图2是图1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车门开闭耐久性试验台的轴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车门开闭耐久性试验台中,滚轮和支撑杆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底板 2 第一支撑柱

3 第二支撑柱 4 第一滑座

5 第二滑座 6 辅助车门

61 第一杆 62 第二杆

63 第三杆 64 第四杆

65 第五杆 7 气缸

71 缸体 72 活塞杆

8 脚轮 9 拉绳

10 滑块 11 滑杆

12 支撑杆 121 滚轮安装部

122 连接部 13 滚轮

14 安装孔 100 车门

200 车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前、后”与汽车的上、下、左、右具有相同的含义。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门开闭耐久性试验台,包括底板1、第一支撑柱2、第二支撑柱3、第一滑座4、第二滑座5、辅助车门6、驱动装置及推拉组件,第一支撑柱2的下端和第二支撑柱3的下端固定在底板1上,第一支撑柱2靠近车门100的铰接点且在车身200的长度方向与铰接点平齐,第一滑座4设置在第一支撑柱2上,第二滑座5设置在第二支撑柱3上,辅助车门6的前端铰接于第一滑座4,驱动装置的一端铰接于第二滑座5,另一端与辅助车门6铰接,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辅助车门6绕其与第一滑座4的铰接点转动,推拉组件设置在辅助车门6上,推拉组件包括拉绳9、支撑杆12和滚轮13,拉绳9的一端与车门100的外把手相连,拉绳9的另一端与辅助车门6连接,支撑杆12的一端固定在辅助车门6上,支撑杆12的另一端安装有滚轮13,滚轮13用于抵顶车门100,辅助车门6能够通过推拉组件实现车门100的开闭。

由于辅助车门6上设置有推拉组件,通过驱动装置驱动辅助车门6朝着远离/靠近车身200的方向转动,即可实现车门100的开闭动作,操作非常简单。

而且,由于拉绳9的一端与外把手相连,另一端连接于辅助车门6,当驱动装置驱动辅助车门6朝着远离车身200的方向转动时,拉绳9受力拉动外把手以实现车门的解锁;辅助车门6继续转动,在拉绳9的拉力下,车门100开启,从而实现车门的解锁和开启动作;同时,车门100的关闭可通过安装在辅助车门6上的滚轮13实现。这样,车门100的开闭均可通过辅助车门6实现,避免了另外设置动力装置实现车门的关闭,简化了车门开闭耐久性试验台的结构。在车门100的开闭过程中,通过辅助车门6,实现开门力、关门力始终与车门100垂直,消除了车门开闭过程中的分力,更好地模拟了实际使用工况。并且,由于在驱动装置和拉绳9之间设置了辅助车门6,通过辅助车门6的转动带动车门6的开启,能够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出现驱动装置开启车门100的一瞬间,因车门100做惯性运动,驱动装置(如气缸)施加的拉力不能继续作用到车门100上的情况,使得驱动装置施加的拉力持续作用在车门100上,更符合车门100开启的实际情况。

再者,由于第一滑座4和第二滑座5能够在第一支撑柱2和第二支撑柱3上滑动,使得辅助车门6在第一支撑柱2上的轴向位置可调,驱动装置在第二支撑柱3上的轴向位置可调,同时第一支撑柱2和第二支撑柱3在底座1上的位置也可调,从而使得该车门开闭耐久性试验台能够应用于不同车型车门的耐久性开闭试验,提高了本车门开闭耐久性试验台的通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2和图3所示,辅助车门6上设置有滑块10,拉绳9的一端与滑块10相连,滑块10可滑动地连接在辅助车门6上,并且在车门100处于关闭位置时,拉绳9与滑块10两者的连线垂直于车门100。这样,在车门100从关闭位置开启至全开位置过程中,滑块10可在辅助车门6上滑动,及时调整位置,以保证拉绳9施加的拉力与车门100保持垂直。垂直施力方式更符合车门的实际开启方式,从而得出的试验结果更加可靠。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辅助车门6上还设置有滑杆11,滑杆11与第一支撑柱2垂直,滑杆11的两端固定于辅助车门6,滑块10可沿滑杆11的轴向滑动。这样,在辅助车门6和车门100转动过程中,滑块10能够及时调整其在滑杆11上的位置,保证拉绳9的拉力始终垂直于车门100。

在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杆12可以具有任意适当的结构和形状。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4所示,支撑杆12包括滚轮安装部121和连接部122,连接部122的一端固定于辅助车门6,连接部122的另一端与滚轮安装部121的一端连接,滚轮安装部121上形成有在竖直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两个耳板,滚轮13的安装轴安装于该两个耳板。

当辅助车门6朝着靠近车身200的方向转动时,滚轮13在抵顶车门100的同时,还在车门100上滚动。相较于用推杆直接抵顶车门100的方式,滚动抵顶的方式可减小造成车门100损伤的风险。由于支撑杆12和滚轮13施加的关门力持续垂直作用在车门100上,因此关门力不需要过大,从而可避免车门外板的非必要损坏。

在本实用新型中,辅助车门6可以具有任意适当的结构和形状。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辅助车门6为框架结构并且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杆61、第二杆62、第三杆63和第四杆64,以及一端连接于第二杆62的中部,另一端连接于第四杆64的中部的第五杆65,第三杆63铰接于第一滑座4。辅助车门6形成为框架结构一方面可节约材料、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有利于减轻重量以减小辅助车门6与第一滑座4铰接处的负担。

其中,如图3所示,滑杆11的两端可分别固定在第一杆61和第三杆63上。具体地,第一杆61和第三杆63的上部分别形成有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并且该两个凸耳相对设置,滑杆1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上。

其中,支撑杆12的一端可采用例如焊接等方式固定在第五杆65上,以保证滚轮13抵顶车门100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2和图3所示,驱动装置可形成为气缸7,气缸7的缸体71铰接于第二滑座5,气缸7的活塞杆72铰接于辅助车门6。通过活塞杆72的伸出/缩回动作,驱动辅助车门6朝着靠近/远离车身200的方向转动,从而实现车门100的开闭,操作过程简单。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可为电机。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获得车门100的开闭速度,车门开闭耐久性试验台还设置有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其中,第一接近开关可设置在底板1上且与车门100的关闭位置平齐,第二接近开关可设置在底板1上且与车门100的全开位置平齐。这样,根据车门100经过两个接近开关的时间差和两个接近开关的距离,简单计算就能得到车门100的开闭速度。

另外,为了获得车门100的开启力度和关闭力度的值,车门开闭耐久性试验台还设置有第一拉压力传感器和第二拉压力传感器,其中,第一拉压力传感器可设置在拉绳9上,以用于检测车门100的开启力度,第二拉压力传感器可设置在滚轮13上,以用于检测车门100的关闭力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使得车门100从开启状态转动至关闭位置时,滚轮13不再对车门100施加推力,可以合理布置第二支撑柱3在底板1上的位置。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撑柱3的位置设计为当气缸7的活塞杆72完全伸出时,车门100处于关闭位置,并且此时滚轮13与车门100不接触,即,车门100处于关闭位置后,滚轮13与车门100之间相距一定距离,也就是说,车门100关闭的最后一小段距离为惯性行程。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能够避免出现在车门100处于关闭位置后,因气缸故障或操作失误未及时停止活塞72的伸出动作而导致滚轮13继续抵顶车门100的情况出现,防止滚轮13对车门100造成损伤。同样地,车门100打开的最后一小段距离也可以依靠惯性,以防止在车门100处于全开位置后,因气缸7继续驱动车门100朝着远离车身200的方向转动而对车门100造成损伤。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撑柱3在底板1上的位置可设计为当活塞杆72完全伸出时,车门100正好处于关闭位置,并且此时滚轮13正好与车门外板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2所示,底板1上形成有若干安装孔14,可通过紧固件将第一支撑2和第二支撑柱3的下端固定在安装孔14中,以实现该两个支撑柱与底板1的可靠连接。其中,设置若干安装孔14使得在进行不同车型的车门耐久性试验中,以便于将第二支撑柱3的位置调整至合适位置。

另外,底板1的底部设置有脚轮8,以便于调整车门开闭耐久性试验台与待检测车门的距离。

以下结合附图简要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车门开闭耐久性试验台的工作原理及过程。

车门开启动作:如图2所示,气缸7的活塞杆72缩回,拉动辅助车门6朝着远离车身200的方向转动,并通过连接在辅助车门6上的拉绳9将车门100解锁并开启;活塞杆72继续收缩,直至车门100打开至全开位置。此时,活塞杆72停止收缩,拉绳9处于松弛状态。

车门关闭动作:气缸7的活塞杆72伸出,推动辅助车门6朝着靠近车身200的方向转动,并通过安装在辅助车门6上的滚轮13抵顶车门100以将车门100关闭,当活塞杆72完全伸出时,车门100处于关闭位置,此时,滚轮13与车门100不接触。这样,就完成车门100的一个开闭循环,之后再进行同样的开闭动作,并不断循环,直至完成车门100的耐久性试验。

在车门100的开闭过程中,通过设置在拉绳9上的第一拉压力传感器和设置在滚轮13上的第二拉压力传感器,测量开门力度和关门力度;另外,根据车门100经过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的时间差和该两个接近开关的距离,简单计算就能得到车门100的开闭速度。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