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空调水系统清洗废液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74213发布日期:2019-07-13 09:59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轨道空调水系统清洗废液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检测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空调水系统清洗废液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空调水系统作为轨道交通中热量的传输系统之一,在空调季节该系统碧玺保证能够连续、安全、稳定的运行,才能保证轨道交通的乘坐环境,站内设备发热才能及时排出,地下空间才能保持热平衡。

冷却水系统在循环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水蒸发浓缩,系统中水含盐量会不断上升,易在换热器的水侧形成水垢;同时,由于冷却塔处的水温适合微生物繁殖,会产生较多的菌藻及污泥。若不及时处理,会影响空调水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因此,轨道空调水系统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进行清洗,较为普遍的清理方式是化学清洗(酸洗),化学清洗后再用清水进行冲洗,将清洗废液排出。

若清洗废液未冲洗干净,残留的废液会对系统会带来二次腐蚀甚至垢下腐蚀,严重影响空调水系统的使用寿命。因此,清洗时会对排出的废液进行检测,待检测结果为残留废液完全冲洗干净后,再对系统进行补水。并且,由于清洗废液含有毒性,排放前也需要进行检测,处理达标后才能进行排放。

但主流的检测方法只能单项指标逐一检测,不能同时对多个指标进行检测,效率低下。为提高废液的检测效率,公开号为CN206270278U的中国专利就公布了一种工业废水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器和取样池体,取样池体内设置有底部相连通的废液检测池和栅格池;栅格池内设置有栅格;栅格的上端设置有进水管;废液检测池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进水管与出水管上均设置有阀门;检测器包括控制箱,控制箱的上端连接有电池箱,电池箱的上端连接有操作台;电池箱内设置有蓄电池;控制箱的底部设置有常感器组件,传感器组件包括PH探头、重金属离子检测传感器、溶解氧探头、浊度传感器和氟离子选择电极。

该专利在进行工业废液检测时,能够同时检测多项指标,提高了废水的检测效率。但该专利在检测废液的过程中,传感器的探头长时间浸泡在废液中且得不到清理,长时间使用后,不仅会缩短传感器的使用寿命,还会影响传感器的检测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传感器的探头得不到及时清理,不仅会缩短传感器的使用寿命,还会影响传感器的检测精度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轨道空调水系统清洗废液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础方案为:

轨道空调水系统清洗废液检测装置,包括取样箱和检测箱;所述取样箱的顶部左侧开有进水口;所取样箱的右侧壁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取样箱顶部内侧固设有放置槽;所述检测箱的左右侧壁外侧分别固设有放置块;所述放置块固定在所述放置槽上;所述检测箱的底部固设有传感器组件;

所述进水口的正下方设有水轮叶片,水轮叶片的右侧设有转杆,水轮叶片与转杆同轴,转杆的左端与水轮叶片的右侧固定;所述转杆位于传感器组件下方,转杆在传感器组件的对应位置处固设有清洗部件;

所述放置槽的底面设有连接件,连接件的顶端固定在检测箱放置槽底面,连接件的底端固设有套筒;套筒的内径大于所述转杆的直径,转杆穿过套筒。

基础方案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

1检测空调水系统的清洗废液时,废液从进水口进入取样箱的过程中,会先落在水轮叶片上再接着下落,水轮叶片受废液下落的力驱动开始转动,转杆随水轮叶片一起转动,转杆转动时,杆身上的清洁部件随之转动,进而对传感器组件进行清洁,可以延长传感器组件的使用寿命,并有助于传感器组件维持精确性。

与水轮叶片同轴的转杆位于传感器下方,在传感器检测废液时,水轮叶片及转杆均处于废液中,水轮不会转动,清洁件也停止对传感器的清洗,可防止对传感器的检测结果造成影响。

2基础方案中对传感器进行清洗的动力直接由废液提供,不需要单独设置动力机构。

3转动清洗的方式,相对于上下擦洗等其他方式,能够将传感器上的杂物清除的更加干净,上下擦洗的方式可能会在清洁部件的底面留下残留杂质,转动清洗则可以利用转动时的旋转力,将杂质清除干净。

进一步,所述连接件为弹簧,所述转杆为蜗杆;蜗杆下方设有蜗轮,蜗轮与蜗杆啮合,蜗轮的右侧固设有第一齿轮,蜗轮与第一齿轮同轴;所述蜗轮的轴心处设有转动杆,转动杆的直径小于蜗轮及第一齿轮轴心圆孔的直径,转动杆穿过蜗轮及第一齿轮的轴心;所述转动杆的两端的上方均设有柔性连接件,柔性连接件的顶端均固定在取样箱的顶部,柔性连接件的底端均与转动杆固定;

第一齿轮下方设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的前侧固设有第一凸轮,第二齿轮与第一凸轮同轴;第一凸轮的前侧面固设有第三齿轮,第三齿轮与第一凸轮同轴;第一凸轮下方设有第一机架,第一机架上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与机架转动连接,第一转轴穿过第二齿轮、第一凸轮与第三齿轮且在穿过处固定连接。

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设有第一驱动链,第一驱动链分别与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啮合;第一驱动链的内侧设有张紧齿轮,张紧齿轮与第一驱动链啮合;张紧齿轮的轴心处固定有张紧转轴,张紧转轴右端设有张紧杆,张紧杆的左端设有转孔,张紧转轴通过转孔与张紧杆转动连接;张紧杆的右端设有活塞,活塞包括活塞杆和活塞筒;活塞杆的左端与张紧杆的右端固定,活塞杆的右端在活塞筒内且与活塞筒滑动连接,活塞杆的右端与活塞筒的底面之间设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活塞杆的右端及活塞筒底面固定,活塞杆在活塞筒内滑动时,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活塞的右侧设有固定柱,活塞固定在固定柱上,固定柱的底端固定在取样箱的侧壁上。

第一凸轮上方设有第一推杆,第一推杆的底端与第一凸轮的顶端保持贴合;取样箱的内壁上设有竖直的第一滑轨,第一滑轨固定在取样箱内壁,第一推杆上设有第一滑轮,第一推杆与第一滑轨滑动连接。

采用这样的结构,当蜗杆转动时,蜗轮会一起转动,第一齿轮随蜗轮一起转动;通过第一传动链的传动,第二齿轮随之转动;第一凸轮随第二齿轮转动;第一凸轮转动时,第一推杆在第一滑轨上上下滑动,第一推杆上下移动时,带动蜗杆上下移动,清洁结构随之上下移动,避免长时间持续清洁对传感器造成损坏;同时,清洁模块上下移动的动力由废液提供,不需要单独设置动力机构。

进一步,所述第三齿轮的右侧设有第四齿轮,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之间设有第二驱动链,第二驱动链分别与第三轮及第四齿轮啮合;第四齿轮与第三齿轮相同,第四齿轮的前侧固设有第二凸轮,第二凸轮与第一凸轮相同;第四齿轮与第二凸轮同轴,第二凸轮下方设有第二机架,第二机架上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与机架转动连接,第二转轴穿过第四齿轮与第二凸轮且分别在穿过处固定。

第二凸轮的上方设有第二推杆,第二推杆与第一推杆的长度相同;第二推杆的底端与第二凸轮的顶端保持贴合;第二推杆的顶端设有套筒,套筒固定在第二推杆顶端,套筒的内径大于蜗杆的外径,蜗杆穿过套筒;所述取样箱的内壁上设有竖直的第二滑轨,第二滑轨固定在取样箱内壁,第二推杆上设有第二滑轮,第二推杆与第二滑轨滑动连接。

采用这样的结构,第二推杆可以与第一推杆同步进行伸缩,一起带动蜗杆上下移动,可以使蜗杆的上下移动更为平稳。

进一步,所述取样箱内设有栅格,栅格固定在取样箱的内壁,栅格位于所述水轮叶片的上方。

采用这样的结构,栅格可以起到过滤的作用,将加入的废液里体积较大的杂质进行筛除。

进一步,所述出水口与所述进水口均设有阀门。

采用这样的结构,加入废液时可关闭出水口阀门,加快废液的水位上升到传感器位置的速度,可以加快检测效率。

进一步,所述清洗部件包括清洗套管,所述蜗杆穿过清洗套管并与清洗套管内壁焊接,清洗套管的外壁上均镶嵌有柔性刷毛。

用柔性刷毛进行清洗,可以避免清洗时对传感器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轨道空调水系统清洗废液检测装置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张紧齿轮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第二齿轮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取样箱1、检测箱2、栅格3、放置槽4、放置块5、水轮叶片6、蜗杆7、蜗轮8、第一齿轮9、张紧齿轮10、第二齿轮11、第一凸轮12、第三齿轮13、第四齿轮14、第二凸轮15、张紧杆16、活塞17、固定柱18、清洗套管19、第一推杆20、第一滑轨21、第二推杆22、第二滑轨23、PH探头24、重金属离子检测传感器25、溶解氧探头26、浊度传感器27、氟离子选择电极28。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轨道空调水系统清洗废液检测装置,包括取样箱1和检测箱2,取样箱1的左上方开有进水口;取样箱1内设有栅格3,栅格3用螺钉固定在取样箱1的内壁;取样箱1的右侧壁底部设有出水口,取样箱1顶部右侧设有放置槽4,放置槽4焊接在取样箱1顶部;进水口与出水口均设有阀门。

检测箱2的左右侧壁外侧分别设有放置块5,放置块5用螺钉固定在放置槽4上。检测箱2底部设有传感器组件,传感器组件包括PH探头24、重金属离子检测传感器25、溶解氧探头26、浊度传感器27和氟离子选择电极28;检测箱2的底部从左到右开设有五个通孔,PH探头24、重金属离子检测传感器25、溶解氧探头26、浊度传感器27和氟离子选择电极28分别和通孔密闭且固定连接。

PH探头24型号为梅特勒405-60-SC,重金属离子检测传感器25型号为JF-K-485,溶解氧探头26型号为AZ840P,浊度传感器27型号为龙戈电子D031,氟离子选择电极28型号为雷磁PF-2-01。

栅格3的下方设有水轮叶片6,水轮叶片6位于进水口的正下方;水轮叶片6的右侧设有蜗杆7,水轮叶片6与蜗杆7同轴,蜗杆7的左端与水轮叶片6的右侧面焊接;蜗杆7在传感器组件对应的位置上设有清洗套管19,蜗杆7穿过清洗套管19并与清洗套管19内壁焊接,清洗套管19的外壁上镶嵌有柔性刷毛。

放置槽4的底面设有两根弹簧,弹簧的顶端焊接在检测箱2底面外侧,弹簧的底端分别设有套筒,弹簧的底端分别与对应的套筒黏结;套筒的内径大于蜗杆7的外径,蜗杆7穿过两个套筒。

蜗杆7下方设有蜗轮8,蜗轮8与蜗杆7啮合,蜗轮8的右侧设有第一齿轮9,蜗轮8与第一齿轮9同轴,蜗轮8与第一齿轮9焊接;蜗轮8的轴心出设有转动杆,转动杆的直径小于蜗轮8及第一齿轮9轴心圆孔的直径,转动杆穿过蜗轮8机第一齿轮9的轴心;所述转动杆两端的上方均设有橡胶带,橡胶带的顶端均黏结在取样箱1的顶部,橡胶带的底端分别与转动杆黏结。

第一齿轮9下方设有第二齿轮11,第二齿轮11的后侧面设有第一凸轮12,第二齿轮11与第一凸轮12同轴,第二齿轮11与第一凸轮12焊接,第一凸轮12的后侧面设有第三齿轮13,第三齿轮13与凸轮同轴;第一凸轮12下方设有第一机架,第一机架上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与机架转动连接,第一转轴穿过第二齿轮11、第一凸轮12与第三齿轮13且分别在穿过处焊接。

第一齿轮9和第二齿轮11之间设有第一驱动链,第一驱动链分别与第一齿轮9及第二齿轮11啮合;第一驱动链的内侧设有张紧齿轮10,张紧齿轮10与第一驱动链啮合;张紧齿轮10的轴心处焊接有张紧转轴,张紧转轴右端设有张紧杆16,张紧杆16的左端有转孔,张紧转轴与张紧杆16的转孔转动连接;张紧杆16的右端设有活塞17,活塞17包括活塞杆和活塞筒;张紧杆16的右端与活塞杆的左端焊接,活塞杆的右端在活塞筒内且与活塞筒滑动连接,活塞杆的右端与活塞筒的底面之间设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活塞杆的右端及活塞筒底面粘接,活塞杆在活塞筒内滑动时,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活塞17的右侧设有固定柱18,活塞17焊接在固定柱18上,固定柱18的底端焊接在取样箱1的内侧侧壁。

第一凸轮12的上方设有第一推杆20,第一推杆20的底端与第一凸轮12的顶端保持贴合;第一推杆20的顶端设有套筒,套筒黏结在第一推杆20顶端,套筒的内径大于蜗杆7的外径,蜗杆7穿过套筒;取样箱1的内壁上设有竖直的第一滑轨21,第一滑轨21用螺钉固定在取样箱1内壁,第一推杆20上设有第一滑轮,第一推杆20与第一滑轨21滑动连接。

第三齿轮13的右侧设有第四齿轮14,第三齿轮13和第四齿轮14之间设有第二驱动链,第二驱动链分别与第三轮及第四齿轮14啮合;第四齿轮14与第三齿轮13相同,第四齿轮14的后侧面设有第二凸轮15,第二凸轮15与第一凸轮12相同;第四齿轮14与第二凸轮15同轴,第四齿轮14与第二凸轮15焊接,第二凸轮15下方设有第二机架,第二机架上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与机架转动连接,第二转轴穿过第四齿轮14与第二凸轮15且分别在穿过处焊接。

第二凸轮15的上方设有第二推杆22,第二推杆22与第一推杆20的长度相同;第二推杆22的底端与第二凸轮15的顶端保持贴合;第二推杆22的顶端设有套筒,套筒黏结在第二推杆22顶端,套筒的内径大于蜗杆7的外径,蜗杆7穿过套筒;取样箱1的内壁上设有竖直的第二滑轨23,第二滑轨23用螺钉固定在取样箱1内壁,第二推杆22上设有第二滑轮,第二推杆22与第二滑轨23滑动连接。

工作过程:

检测空调水系统的清洗废液时,打开进水口的阀门,将废液从进水口装入取样箱1,进入的废液会落在水轮叶片6上,水轮叶片6受废液下落的力的驱动开始转动,蜗杆7随水轮叶片6一起转动,蜗杆7转动时,其杆身上的清洗套管19用柔性刷毛对传感器组件进行清理。

蜗杆7转动时会带动蜗轮8转动,蜗轮8带动第一齿轮9转动,第一齿轮9通过第一传动链带动第二齿轮11转动;第一凸轮12及第三齿轮13随第二齿轮11同步转动;第三齿轮13带动第四齿轮14转动,第二凸轮15随第三齿轮13同步转动;由于第二齿轮11、第三齿轮13及第四齿轮14均相同,第一凸轮12与第二凸轮15同步转动;第一凸轮12及第二凸轮15转动时,带动第一推杆20及第二推杆22上下移动,推杆带动蜗杆7上下移动,可以对传感器进行全方位的清洁。同时,当蜗杆7移动到最低点时,柔性刷毛离开各传感器表面,避免柔性刷毛长时间持续清洁传感器表面,对传感器造成磨损。

由于张紧齿轮10通过张紧杆16和活塞17杆连接,而活塞17杆连接着始终保持压缩状态的弹簧,受弹簧的作用,张紧齿轮10对第一传动链会持续施加一个向外的力,在蜗杆7上下移动的过程中,第一传动链在张紧齿轮10的作用下能够始终保持紧绷状态,装置能够持续运转。

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检测废液时自动清洁传感器;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清洁结构会在清洁过程中会上下移动,可以避免长时间的持续清洁对传感器造成损坏;同时,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的动力由废液提供,不需要单独设置动力机构。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