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毂中心孔测透辊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01620发布日期:2020-11-13 12:31阅读:65来源:国知局
轮毂中心孔测透辊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毂制造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轮毂中心孔测透辊道。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汽车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汽车轮毂是汽车构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轮毂包括钢轮毂和铝合金轮毂,因为铝合金轮毂具有美观大方、轻便省油、硬度高、散热好等优点,越来越多的被高端汽车使用。

铝合金轮毂的中心位置设计的大孔为轮毂中心孔,轮毂安装时,轮毂中心孔套设在车体轴头上,用来承担车身重量。现有技术中,中心孔钻床加工完成轮毂中心孔后,由工作人员使用刻度尺对轮毂中心孔进行人工检验,不仅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产能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高精度测透检验的轮毂中心孔测透辊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轮毂中心孔测透辊道,包括测透辊道,所述测透辊道包括辊道支架,所述辊道支架上安装有若干个依次排列的辊子,所述辊道支架的下部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辊子转动的驱动电机,包括夹紧机构、测透机构、对射光电8、报警蜂鸣器和plc模块,所述夹紧机构用于将所述测透辊道上的轮毂夹紧,测透机构用于对轮毂中心孔进行测透检验,对射光电设置在所述测透辊道上位于所述夹紧机构的一侧,所述辊道支架上固定设置有报警蜂鸣器,所述报警蜂鸣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plc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测透辊道两侧的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联合支撑水平设置在所述测透辊道上方的测透安装板;

所述测透安装板的四角位置分别设置有转轴开口,所述测透安装板的下表面位于四个所述转轴开口处均设置有方向向下的转轴固定筒,四个所述转轴固定筒的内部均穿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向上穿过所述转轴开口至所述转轴开口上方,四个所述转轴的顶端均固定设置有以所述转轴为轴心的齿轮,四个所述齿轮的齿轮比均为1:1,其中:

四个所述齿轮中位于所述测透辊道两侧边缘的两个齿轮分别相互咬合,其中一个所述齿轮为主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咬合的所述齿轮为第一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呈对角位置设置的所述齿轮为第二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咬合的齿轮为第三从动齿轮,四个所述齿轮均位于所述测透安装板上表面的内侧;

所述齿轮以所述测透辊道出口方向为12点钟方向并以所述测透辊道入口方向为6点钟方向,则所述主动齿轮的上表面6至8点钟任意位置沿径向固定设置有驱动受力板,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上表面11至1点钟任意位置沿径向固定设置有从动驱动板,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的上表面11至1点钟任意位置沿径向固定设置有从动受力板,所述驱动受力板、从动驱动板和从动受力板与各自的齿轮中心的距离相同,所述测透安装板的上表面位于所述主动齿轮与第二从动齿轮之间设置有气缸安装台,所述气缸安装台上固定有缸杆朝所述驱动受力板方向设置的夹紧气缸,所述夹紧气缸的缸杆顶端驱动连接在所述驱动受力板上,所述夹紧气缸的缸筒侧壁上靠近缸杆出口的一侧设置有夹爪打开接近开关,所述从动驱动板与从动受力板之间设置有推杆;

四个所述转轴均向下延伸至所述转轴固定筒的下方,所述转轴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夹爪横臂,四个所述夹爪横臂以所述测透安装板的几何中心为轴对称,四个所述夹爪横臂的末端均固定设置有方向向下的夹爪,四个所述夹爪用于夹紧轮毂。

进一步的,所述测透机构包括所述测透安装板的几何中心位置固定设置的缸杆方向朝下的测透气缸,所述测透气缸的缸杆顶端固定设置有测透吊柱,所述测透吊柱的截面略小于轮毂中心孔,所述测透气缸的缸筒侧壁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吊柱上位接近开关和吊柱下位接近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受力板与所述夹紧气缸之间通过第一转动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连接件包括所述驱动受力板上朝向所述夹紧气缸的一侧固定设置的两个上下重叠并存在一定间距的叠片,两个所述叠片之间设置有转片,所述转片上固定设置有转片轴承,两个所述叠片之间固定设置有穿过所述转片轴承内环的连接轴,所述夹紧气缸的缸杆顶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转片上;

所述从动驱动板与所述推杆的一端通过第二转动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转动连接件结构相同;

所述从动受力板与所述推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转动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三转动连接件也与所述第一转动连接件结构相同。

进一步的,四个所述夹爪的底端均设置有导向轮。

进一步的,所述测透安装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护罩。

一种上述的轮毂中心孔测透辊道的测透方法,包括:

步骤s101:获取轮毂遮挡对射光电的触发信号,控制测透辊道的驱动电机停止转动,执行步骤s102;

步骤s102:触发夹紧气缸夹紧电磁阀开启,夹紧气缸的缸杆回收缸筒,由于四个齿轮之间通过咬合和推杆关联驱动,四个夹爪在齿轮带动下向内侧旋转相同角度,将轮毂夹紧,执行步骤s103;

步骤s103:计时一定时间,触发测透气缸出电磁阀开启,测透气缸的缸杆向下伸出,测透吊柱对轮毂中心孔进行测透,执行步骤s104;

步骤s104:计时一定时间,判断是否获得吊柱下位接近开关触发信号,如果是,执行步骤s105,如果否,转至步骤s108;

步骤s105:触发测透气缸进电磁阀开启,测透气缸的缸杆回收缸筒,执行步骤s106;

步骤s106:获取吊柱上位接近开关触发信号,触发夹紧气缸打开电磁阀开启,夹紧气缸的缸杆伸出缸筒,四个齿轮在夹紧气缸的缸杆带动下向外侧旋转相同角度,夹爪打开,执行步骤s107;

步骤s107:获取夹爪打开接近开关触发信号,控制测透辊道的驱动电机转动,则完成一个轮毂的测透检验,返回执行步骤s101;

步骤s108:触发报警蜂鸣器报警,执行步骤s109;

步骤s109:触发测透气缸进电磁阀开启,测透气缸的缸杆回收缸筒,执行步骤s110;

步骤s110:获取吊柱上位接近开关触发信号,触发夹紧气缸打开电磁阀开启,夹紧气缸的缸杆伸出缸筒,四个齿轮在夹紧气缸的缸杆带动下向外侧旋转相同角度,夹爪打开。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03中的一定时间为至少2秒;所述步骤s104中的一定时间为至少2秒。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轮毂中心孔的自动检验,无需人工检验,极大的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由于四个夹爪打开时的初始位置以测透安装板的几何中心为轴对称,并且四个齿轮之间通过咬合和推杆关联驱动,在夹紧气缸的驱动下,夹爪向内侧旋转相同角度夹紧轮毂,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准确的将轮毂定位在测透安装板几何中心的正下方,再由设置在测透安装板几何中心位置的测透气缸驱动测透吊柱对轮毂中心孔测透,使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高精度测透检验。综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高精度测透检验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轮毂中心孔测透辊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轮毂中心孔测透辊道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轮毂中心孔测透辊道的转轴固定筒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轮毂中心孔测透辊道夹紧轮毂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轮毂中心孔测透辊道测透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轮毂中心孔测透辊道的第一转动连接件的局部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轮毂中心孔测透辊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轮毂中心孔测透辊道加装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轮毂中心孔测透辊道的测透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1-辊道支架;2-辊子;3-驱动电机;4-支撑杆;5-测透安装板;51-转轴固定筒;52-轴承;53-转轴;531-夹爪横臂;532-夹爪;533-导向轮;54-主动齿轮;541-驱动受力板;542-第一转动连接件;5421-叠片;5422-转片;5423-连接轴;55-第一从动齿轮;551-从动驱动板;552-第二转动连接件;56-第二从动齿轮;561-从动受力板;562-第三转动连接件;57-第三从动齿轮;58-气缸安装台;59-夹紧气缸;591-夹爪打开接近开关;6-推杆;7-测透气缸;71-测透吊柱;72-吊柱上位接近开关;73-吊柱下位接近开关;8-对射光电;9-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轮毂中心孔测透辊道,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测透辊道,测透辊道包括辊道支架1,辊道支架1上安装有若干个依次排列的辊子2,辊道支架1的下部安装有用于链条驱动辊子2转动的驱动电机3,包括夹紧机构、测透机构、对射光电8、报警蜂鸣器和plc模块,所述夹紧机构用于将所述测透辊道上的轮毂夹紧,测透机构用于对轮毂中心孔进行测透检验,对射光电8设置在所述测透辊道上位于所述夹紧机构的一侧,所述辊道支架上固定设置有报警蜂鸣器,所述报警蜂鸣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plc模块。

其中:

夹紧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测透辊道两侧的支撑杆4,测透安装板5由两个支撑杆4联合支撑并水平设置在测透辊道上方,测透安装板5为矩形平板结构,测透安装板5的长边与测透辊道的辊子2平行设置;

测透安装板5的四角位置分别设置有转轴开口,测透安装板5的下表面位于四个转轴开口处均设置有方向向下的转轴固定筒51,四个转轴固定筒51与测透安装板5均为一体成型结构,四个转轴固定筒51的上下两个端口均分别固定设置有轴承52(由于上端口的轴承被转轴固定筒51遮挡,图中未能示出),如图3所示,四个转轴固定筒51的内部均穿设有转轴53,转轴53穿过转轴固定筒51的上下两个端口设置的轴承52内环,转轴53向上穿过转轴开口至转轴开口上方,四个转轴53的顶端均固定设置有以转轴53为轴心的齿轮,齿轮与转轴53为一体成型结构,四个齿轮的齿轮比均为1:1,其中:

四个齿轮中位于测透安装板5的一个短边一侧的两个齿轮相互咬合,位于测透安装板5的另一个短边一侧的两个齿轮相互咬合,其中一个齿轮为主动齿轮54,与主动齿轮54咬合的齿轮为第一从动齿轮55,与第一从动齿轮55呈对角位置设置的齿轮为第二从动齿轮56,与第二从动齿轮56咬合的齿轮为第三从动齿轮57,四个齿轮均位于测透安装板5上表面的内侧;

齿轮以测透辊道出口方向为12点钟方向并以测透辊道入口方向为6点钟方向,则主动齿轮54的上表面6至8点钟任意位置沿径向固定设置有驱动受力板541,第一从动齿轮55的上表面11至1点钟任意位置沿径向固定设置有从动驱动板551,第二从动齿轮56的上表面11至1点钟任意位置沿径向固定设置有从动受力板561,驱动受力板541、从动驱动板551和从动受力板561与各自的齿轮中心的距离相同,测透安装板5的上表面位于主动齿轮54与第二从动齿轮56之间设置有气缸安装台58,气缸安装台58上固定有缸杆朝驱动受力板541方向设置的夹紧气缸59,夹紧气缸59的缸杆顶端驱动连接在驱动受力板541上,夹紧气缸59的缸筒侧壁上靠近缸杆出口的一侧设置有夹爪打开接近开关591,从动驱动板551与从动受力板561之间设置有推杆6;

四个转轴53均向下延伸至转轴固定筒51的下方,转轴53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夹爪横臂531,四个夹爪横臂531以测透安装板5的几何中心为轴对称,四个夹爪横臂531的末端均固定设置有方向向下的夹爪532,四个夹爪532用于夹紧轮毂;

测透机构包括测透安装板5的几何中心位置固定设置的缸杆方向朝下的测透气缸7,测透气缸7的缸杆顶端固定设置有呈圆柱体结构的测透吊柱71,测透吊柱71的截面略小于轮毂中心孔,测透气缸7的缸筒侧壁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吊柱上位接近开关72和吊柱下位接近开关73。

本实施例的具体工作过程是:经中心孔钻床加工后的轮毂从测透辊道的入口进入测透辊道,当轮毂遮挡对射光电8时,plc模块获取轮毂遮挡对射光电8的触发信号,控制测透辊道的驱动电机3停止转动,plc模块触发夹紧气缸59夹紧电磁阀开启,夹紧气缸59的缸杆回收缸筒,主动齿轮54在夹紧气缸59的缸杆带动下,逆时针转动α角度,与主动齿轮54咬合的第一从动齿轮55顺时针转动α角度,第一从动齿轮55通过推杆6使第二从动齿轮56顺时针转动α角度,与第二从动齿轮56咬合的第三从动齿轮57逆时针转动α角度,四个齿轮向内部同时转动α角度,由于四个齿轮之间通过咬合和推杆6关联驱动,则四个夹爪532在齿轮带动下向内侧旋转相同角度,将轮毂夹紧,如图4所示,plc模块从夹紧气缸59夹紧电磁阀开启时计时2秒后(轮毂夹紧动作2秒钟内可以完成),plc模块触发测透气缸7出电磁阀开启,测透气缸7的缸杆向下伸出,测透吊柱71对轮毂中心孔进行测透检验,后续则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中的一种:

一种情况:plc模块从测透气缸7出电磁阀开启时计时,如果2秒钟内plc模块获取到吊柱下位接近开关73触发信号,如图5所示状态,则说明测透吊柱71穿过轮毂中心孔,该轮毂中心孔为合格通过检验,则plc模块触发测透气缸7进电磁阀开启,测透气缸7的缸杆回收缸筒,当plc模块获取到吊柱上位接近开关72触发信号时,触发夹紧气缸59打开电磁阀开启,夹紧气缸59的缸杆伸出缸筒,四个齿轮在夹紧气缸59的缸杆带动下向外侧旋转相同角度,使夹爪532打开,当plc模块获取到夹爪打开接近开关591触发信号时,则plc模块控制测透辊道的驱动电机3转动,则完成一个轮毂的测透检验,进行下一个轮毂的测透检验;

另一种情况:plc模块从测透气缸7出电磁阀开启时计时,如果2秒钟内plc模块未获取到吊柱下位接近开关73触发信号,则说明测透吊柱71被阻挡未穿过轮毂中心孔,该轮毂中心孔不合格,不能通过检验,则plc模块触发报警蜂鸣器报警,同时plc模块触发测透气缸7进电磁阀开启,测透气缸7的缸杆回收缸筒,当plc模块获取到吊柱上位接近开关72触发信号时,plc模块触发夹紧气缸59打开电磁阀开启,夹紧气缸59的缸杆伸出缸筒,四个齿轮在夹紧气缸59的缸杆带动下向外侧旋转相同角度,使夹爪532打开,此时,plc不控制测透辊道的驱动电机3转动,等待工作人员听到报警蜂鸣器报警后,将中心孔不合格的轮毂取出,再开启轮毂中心孔测透辊道进行下一个轮毂的测透检验。

本实施例实现了轮毂中心孔的自动检验,无需人工检验,极大的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由于四个夹爪532打开时的初始位置以测透安装板5的几何中心为轴对称,并且四个齿轮之间通过咬合和推杆6关联驱动,在夹紧气缸59的驱动下,夹爪532向内侧旋转相同角度夹紧轮毂,使得本实施例能够准确的将轮毂定位在测透安装板5几何中心的正下方,再由设置在测透安装板5几何中心位置的测透气缸7驱动测透吊柱71对轮毂中心孔测透,使本实施例能够实现高精度测透检验。综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具有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高精度测透检验的特点。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种改进,如图6所示,驱动受力板541上朝向夹紧气缸59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两个上下重叠并存在一定间距的叠片5421,两个叠片5421之间设置有转片5422,转片5422上固定设置有转片轴承,两个叠片5421之间固定设置有穿过转片轴承内环的连接轴5423,夹紧气缸59的缸杆顶端固定连接在转片5422上,上述两个叠片5421、转片5422和转片轴承构成的组合结构为第一转动连接件542,如图7所示;

从动驱动板551与推杆6的一端通过第二转动连接件552连接,第二转动连接件552与第一转动连接件542结构相同,如图7所示,推杆6的一端与第二转动连接件552的转片为一体成型结构;

从动受力板561与推杆6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转动连接件562连接,第三转动连接件562也与第一转动连接件542结构相同,如图7所示,推杆6的另一端与第三转动连接件562的转片为一体成型结构。

上述实施例中,采用转动连接件结构可以有效的适应齿轮之间的弧线驱动与联动。

作为上述改进实施例的一种改进,如图2所示,四个夹爪532的底端均设置有导向轮533。主动齿轮54的夹爪532和第二从动齿轮56的夹爪532与测透辊道边缘的距离均小于待检验轮毂的半径。本改进实施例中,当轮毂进入测透辊道的入口时,主动齿轮54的夹爪导向轮533或第二从动齿轮56的夹爪导向轮533能够将轮毂导向至四个夹爪532的夹紧范围,减少了轮毂与夹爪532的直接摩擦。此外,夹爪532夹紧轮毂时,是通过导向轮533边缘作用在轮毂的轮辋位置,避免了夹爪532直接夹紧轮毂造成轮毂的外轮缘变形。

进一步的,如图8所示,测透安装板5的上表面设置有护罩9。护罩9与测透安装板5构成的密封结构能够将齿轮等传动部件封装起来,一定程度的保护工作人员的工作安全,也能够防止测透机构的传动部件不被外界破坏。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上述的轮毂中心孔测透辊道的测透方法,如图9所示,包括:

步骤s101:获取轮毂遮挡对射光电8的触发信号,控制测透辊道的驱动电机3停止转动,执行步骤s102;

步骤s102:触发夹紧气缸59夹紧电磁阀开启,夹紧气缸59的缸杆回收缸筒,由于四个齿轮之间通过咬合和推杆6关联驱动,则四个夹爪532在齿轮带动下向内侧旋转相同角度,将轮毂夹紧,执行步骤s103;

步骤s103:计时2秒,触发测透气缸7出电磁阀开启,测透气缸7的缸杆向下伸出,测透吊柱71对轮毂中心孔进行测透,执行步骤s104;

步骤s104:计时2秒,判断是否获得吊柱下位接近开关73触发信号,如果是,执行步骤s105,如果否,转至步骤s108;

步骤s105:触发测透气缸7进电磁阀开启,测透气缸7的缸杆回收缸筒,执行步骤s106;

步骤s106:获取吊柱上位接近开关72触发信号,触发夹紧气缸59打开电磁阀开启,夹紧气缸59的缸杆伸出缸筒,四个齿轮在夹紧气缸59的缸杆带动下向外侧旋转相同角度,夹爪532打开,执行步骤s107;

步骤s107:获取夹爪532打开接近开关591触发信号,控制测透辊道的驱动电机3转动,则完成一个轮毂的测透检验,返回执行步骤s101;

步骤s108:触发报警蜂鸣器报警,执行步骤s109;

步骤s109:触发测透气缸7进电磁阀开启,测透气缸7的缸杆回收缸筒,执行步骤s110;

步骤s110:获取吊柱上位接近开关72触发信号,触发夹紧气缸59打开电磁阀开启,夹紧气缸59的缸杆伸出缸筒,四个齿轮在夹紧气缸59的缸杆带动下向外侧旋转相同角度,夹爪532打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的测透方法具有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高精度测透检验的特点。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