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体信息采集装置及车体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01612发布日期:2020-11-13 12:31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体信息采集装置及车体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备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体信息采集装置及车体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安全问题的重视,设备的检测越来越成为生活、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尤其现在交通事故所占的比例在安全事故中占有相当比例,而交通事故中除了人为主观因素外,客观因素中车辆配置也很大程度的影响着车辆安全,而车体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车体本身是否存在破损对车辆的安全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

现有技术中对车体的检测需要对车体进行信息采集,但是经常会由于光线的原因会影响信息采集质量。

有鉴于此,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一种车体信息采集装置及车体检测设备,可以提高信息采集质量进而更好的满足检测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保护一种车体信息采集装置,包括光源和拍摄部。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光源可以为拍摄部提供光照,从而使成像质量更佳。

进一步地,所述光源包括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所述拍摄部包括第一拍摄部和第二拍摄部,所述第一光源的照射方向与所述第一拍摄部的拍摄方向相同且为第一方向,所述第二光源的照射方向与所述第二拍摄部的拍摄方向相同且为第二方向。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对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设置的不同,所述拍摄部可以从不同角度对车体进行采集。

进一步地,所述光源还包括第三光源,所述拍摄部包括第三拍摄部,所述第三光源的照射方向与所述第三拍摄部的拍摄方向相同且为为第三方向。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第三方向均不同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以对车体的其他方向进行拍摄。

优选地,所述拍摄部包括多个焦距不同的镜头。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多个焦距不同的镜头可以拍摄范围不同、大小、清晰度不同的图像,第一拍摄部、第二拍摄部、第三拍摄部均可以各自设置多个焦距不同的镜头。

本实用新型保护还一种车体检测设备,包括所述车体信息采集装置,还包括固定装置、与所述车体信息采集装置电连接的信息传输装置、与所述信息传输装置电连接的检测装置,所述车体信息采集装置能够对第一区域进行信息采集。

采用上述方案,当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有车辆到来时,会将接受的信号传输给所述信息传输装置,所述信息传输装置又会将信号传输给所述车体信息采集装置,此时所述车体信息采集装置将会启动拍摄部,同时会打开光源以避免因光照原因造成成像质量低下,此时由于拍摄部可以沿多个方向进行拍摄,故而可以对车身多个方向进行拍摄。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顶板,所述顶板上开设有底盘拍摄口,所述固定装置内部设置有与所述信息传输装置电连接的第四拍摄部,所述第四拍摄部能够通过所述底盘拍摄口进行拍摄。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底盘拍摄口根据要求开设时避开车辆轮胎经过的位置,所述第四拍摄部能够对车辆底盘进行信息采集。

进一步地,所述车体信息采集装置设置于所述顶板的两侧。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车体信息采集装置设置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顶板两侧,可以分别对车辆两边的轮胎进行信息采集,也不会影响车辆的行驶。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装置为触发机构,包括传动结构和复位结构,所述传动结构还包括触发体和传动部,所述触发体设置于所述传动部第一端,所述传动部与所述固定装置连接,所述复位结构第一端与所述传动部第二端连接,所述复位结构第二端与所述固定装置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所属触发机构作为检测装置来判断是否有车辆到来,通过车辆的轮胎对所属触发机构接触而实现触发。

具体地,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支撑板,所述传动部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下方。

采用上述方案,传动部设置于支撑板下方使结构更合理,有效利用安装空间。

具体地,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一杆,所述第一杆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下方,所述传动部与所述第一杆转动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第一杆的设置位置有效地利用了空间,并且很好的与传动部配合连接,实现以转动的方式进行传动。

具体地,所述传动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杆穿过所述安装孔。

具体地,所述传动部上设置有凸耳,所述安装孔开设在所述凸耳上。

采用上述方案,在传动部转动的过程当中会与第一杆之间产生摩擦,摩擦会对零件产生磨损,在极端的情况下能会将安装孔磨坏,设置凸耳可以在有可能将安装孔磨坏的情况下保护传动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触发孔,所述触发体与所述触发孔对应设置并具有初始位置和触发位置。

采用上述方案,触发孔的设置很合理的对触发过程提供了连接的可能。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部第二端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复位结构第一端穿过所述连接孔进行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复位结构可优选为弹簧,弹簧的第一端可穿过连接孔与传动部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二杆,所述复位结构与所述第二杆进行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第二杆的设置很方便的将弹簧的第二端通过缠绕固定等方式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装置为传感器。

采用上述方案,检测装置还可以选用如光电传感器或者红外线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信息传输装置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车体信息采集装置设置有光源,可以很好地解决因光照原因导致成像质量差的问题;多个镜头焦距不同的拍摄部可以对轮胎拍摄不同大小及清晰度不同的图像,从而在分析检测时,提供更多依据;所述第一拍摄部、第二拍摄部、第三拍摄部的设置可以对车体进行多方位拍摄;所述触发机构的设置可以通过压力感应的方式检测是否有车辆的到来,设置在所述固定装置内部也更加有效地利用了空间;所述传感器作为检测装置可以精准的判断车辆的到来,并将信号传输给所述信息传输装置;所述第四拍摄部的设置可以对车辆底盘进行进行信息采集,从而增加信息采集的全面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体信息采集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体检测设备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触发机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通过上述附图标记说明,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更加清楚的理解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11-支撑板,12-第一杆,13-顶板,132-底盘拍摄口,14-触发孔,15-第二杆,21-第一光源,22-第一拍摄部,23-第二光源,24-第二拍摄部,25-第三光源,26-第三拍摄部,27-安装体,31-传动结构,311-触发体,312-传动部,3121-安装孔,3122-凸耳,3123-连接孔,32-复位结构,4-位置传感器,5-光电传感器,6-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在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保护一种车体信息采集装置,包括光源和拍摄部。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光源可以采用通电照明装置,比如照射灯,在光线不佳或者是黑夜时,通过照射灯进行可以将拍摄部位照亮,进而使拍摄部在拍摄时可以采集足够清晰的图像;所述拍摄部可以采用照相机或摄像机等设备。

参考图1、图2所示,所述光源包括第一光源21和第二光源23,所述拍摄部包括第一拍摄部22和第二拍摄部24,所述第一光源21的照射方向与所述第一拍摄部22的拍摄方向相同且为第一方向,所述第二光源23的照射方向与所述第二拍摄部24的拍摄方向相同且为第二方向。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第一光源21和第一拍摄部22用于对车体侧面的信息采集,所述第二光源23和第二拍摄部24用于对车体前面进行信息采集,此时安装体27可以设置为六面体,所述第一光源21和第一拍摄部22设置在六面体的第一侧面,用于拍摄车体的侧面;在与所述第一侧面相邻的第二侧面设置第一三棱柱,所述第二光源23和第二拍摄部24设置在三棱柱的一个面上,用于拍摄车体的前部。

参考图1、图2所示,所述光源还包括第三光源25,所述拍摄部包括第三拍摄部26,所述第三光源25的照射方向与所述第三拍摄部26的拍摄方向相同且为为第三方向。

采用上述方案,在所述六面体的第三侧面设置第二三棱柱,所述第三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不相邻,所述第三光源25和第三拍摄部26设置在所述第二三棱柱上,所述第三拍摄部26可以用于拍摄车体后部。

参考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保护一种车体检测设备,包括所述的车体信息采集装置,还包括固定装置、与所述车体信息采集装置电连接的信息传输装置、与所述信息传输装置电连接的检测装置,所述车体信息采集装置能够对第一区域进行信息采集。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第一区域为车辆接近固定装置到驶离固定装置过程中,车体的侧面、前部、后部所经过的区域,所述车体信息采集装置可以设置两个且设置在所述固定装置两侧,当所述车辆向固定装置行驶时,首先检测装置可以判断车辆是否到来,如果判断车辆到来,此时将信息传输给信息传输装置再传输到车体信息采集装置,此时当光线不佳时打开第二光源23和第二拍摄部24对车体前部进行信息采集,当车辆经过固定装置时,打开第一光源21和第一拍摄部22对车体侧面进行信息采集,当车辆经过固定装置时,打开第三光源25和第三拍摄部26对车体后部进行信息采集,此时无需人力即可完成对车体多个角度的信息采集,可以使检测结果更加高效和精准、全面。

参考图1所示,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顶板13,所述顶板13上开设有底盘拍摄口132,所述固定装置内部设置有与所述信息传输装置电连接的第四拍摄部,所述第四拍摄部能够通过所述底盘拍摄口132进行拍摄。

采用上述方案,当所述车辆经过固定装置时,所述第四拍摄部能够通过底盘拍摄口132对底盘进行信息采集,所述底盘拍摄口132可以设置为四个,并且避开车辆轮胎经过的位置。

如图1所示,所述车体信息采集装置设置于所述固定装置的两侧。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车体信息采集装置可以设置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装置两侧,可以分别对车辆两边的轮胎的侧面进行信息采集,也不会影响车辆的行驶;还可以设置可调节高度的支撑杆6用来对所述车体信息采集装置起到支撑和调节作用。

如图2所示,所述检测装置为一种触发机构,包括传动结构31和复位结构32,所述传动结构31还包括所述触发体311和所述传动部312,所述触发体311设置于所述传动部312第一端,所述传动部312与所述固定装置连接,所述复位结构32第一端与所述传动部312第二端连接,所述复位结构32第二端与所述固定装置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当车辆由路面开上固定装置时,轮胎会与所述触发体311接触并施加一定压力,从而引发所述传动部312相对固定装置进行转动,当车辆轮胎经过之后,所述传动机构31会在所述复位结构32的作用下复位,对下一次检测进行准备。本实施例复位结构采用弹簧,安装方便,制造成本低。整个过程实现了全自动化,无需人为操作,大大节省了人力以及提高了检测效率。所述触发体311可以选择与所述传动部312一体成型也可以为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选为通过螺栓连接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在所述触发体311出现损坏的情况下,方便更换,从而不至于更换整个所述传动部312。

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支撑板11,所述传动部312设置在所述支撑板11下方。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支撑板11用于车辆行驶通过,当然对于支撑板11的规格设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根据车辆的规格来设定,比如一般私家车的宽度在1.6米至1.8米之间,那么支撑板11的宽度应大于车辆的宽度才能方便车辆通行。所述传动部312设置于支撑板11下方使结构更合理,有效利用安装空间。

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一杆12,所述第一杆12设置于所述支撑板11的下方,所述传动部312与所述第一杆12转动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施例所述第一杆12连接于固定装置的两端之间,所述第一杆12的设置位置有效地利用了空间,并且很好的与所述传动部312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杆12优选设置在所述传动部312的中心轴位置,所述传动部312在转动连接时不会出现刮蹭的现象;当然也可以采用在固定装置两端设置螺栓来代替所述第一杆12,使所述传动部21可以在螺栓上转动。

所述传动部312开设有安装孔3121,所述第一杆12穿过所述安装孔3121。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安装孔3121的形状根据所述第一杆12的截面形状进行开设,本实施例采用截面为圆形的所述第一杆12和为圆形的所述安装孔3121,本实施例安装孔3121开设为通孔。

所述传动部312上设置有凸耳3122,所述安装孔3121开设在所述凸耳3122上。

采用上述方案,在所述传动部312转动的过程当中会与所述第一杆12之间产生摩擦,摩擦会对零件产生磨损,在极端的情况下能会将所述安装孔3121磨坏,设置所述凸耳3122可以在有可能将所述安装孔3121磨坏的情况下保护传动部,此时可以将所述凸耳3122与所述传动部312可拆卸连接,当所述安装孔3121磨坏时,可以直接拆下,从而不必更换整个所述传动部312。

所述支撑板11上开设有所述触发孔14,所述触发体311与所述触发孔14对应设置并具有初始位置和触发位置。

采用上述方案,初始位置为所述触发体311未感受到压力时在自然状态下所处的位置,初始位置时所述触发体311顶部超过所述支撑板11的上表面,触发位置为所述触发体311感受到压力时在所处的位置。所述触发孔14的间隔可根据支撑板11的长度来均匀设置,所述触发体311的设置间隔与所述触发孔14一致,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所述触发体311的规格应满足可穿过所述触发孔14的要求;所述触发体311的形状可以为圆柱体或长方体等。

所述触发体311还包括触发体311基部和触发体311顶部,所述触发体311顶部为帽形。

采用上述方案,帽形的所述触发体311顶部不会对轮胎造成损伤,所述触发体311顶部与基部为螺栓连接或者粘接等方式。

所述传动部312第二端开设有连接孔3123,所述复位结构32第一端穿过所述连接孔3123进行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复位结构32的第一端穿过所述连接孔3123进行固定,此种连接方式连接方便而且牢固;所述连接孔3123可均匀的间隔设置为多个,规格可以保证所述复位结构32穿过,所述复位结构32可根据所述连接孔3123的设置间隔进行设置为多个。

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二杆15,所述复位结构32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杆15进行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第二杆15连接于所述固定装置的两端之间,弹簧的第二端可缠绕在所述第二杆15上固定连接。

所述传动部312还连接有位置传感器4,所述位置传感器4与所述信息传输装置电连接,当车辆轮胎触碰到触发机构上时,所述位置传感器4在所述传动部312的带动下位置会发生变化,此时会将信号传给所述信息传输装置,从而启动所述车体信息采集装置进行信息采集。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所采用的结构基本相同,相同的部分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所示,所述检测设置为传感器。

采用上述方案,检测装置可以为红外线传感器或者光电传感器5,所述光电传感器可以设置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装置的两侧但不遮挡所述车体信息采集装置的位置,可以设置于所述车体信息采集装置上部,然后通过线管与所述信息传输装置电连接。光电传感器的种类可以选用为槽型光电传感器、对射型光电传感器、反光板型光电传感器、扩散反射型光电传感器一种或几种,本实施例选为对射型光电传感器;当接收到车辆信号时,检测装置将信号传输给信息传输装置,信息传输装置可采用中央处理器,信息传输装置再将信号输出到车体信息采集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拍摄部包括多个焦距不同的镜头。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多个焦距不同的镜头可以拍摄范围不同、大小、清晰度不同的图像,第一拍摄部、第二拍摄部、第三拍摄部均可以各自设置多个焦距不同的镜头。

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