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点称重供包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08893发布日期:2021-05-04 10:11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四点称重供包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流称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四点称重供包机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发展,网购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网购在带给人们便捷的同时也不断丰富着人们的视野,然而网购的背后,是成千上万的购物包裹,与之息息相关的就是物流运输。

物流运输是在物流/快递业务中借以实现高效、便捷传递物品和信息的重要媒介,是生产资料和商品实现流通的重要技术手段,其经济性和效率性直接影响商品的流通成本。

在对包裹进行输送的过程中,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对包裹上的二维码/条形码进行扫描记录并称重,这样有助于后续对该包裹的发放以及运费的收取,目前的扫码以及称重步骤是分开的,这样就会增加包裹的运输时间,从而相应的增加成本;而且目前的称重还是使用以往的电子秤,称重结果极不准确,因称重结果不准确而导致的收费错误,会造成商家或客户的损失,基于上述缺陷,本发明人提出一种四点称重供包机机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四点称重供包机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四点称重供包机结构,它包括:

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腿、设于所述支撑腿上端部的上层架体以及设于所述支撑腿中部的下层架体;

称重组件,所述称重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撑组件前端部,它包括间隔安装在所述上层架体上的多个压力传感器、固定在多个所述压力传感器上的支撑台、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撑台上的第一驱动轴、套设在所述第一驱动轴上的第一传送带以及与任一所述第一驱动轴端部相连接且用于带动其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

优化地,四点称重供包机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支撑组件后端部的换向组件以及设于所述称重组件和所述换向组件之间的加速组件。

优化地,所述称重组件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传送带上方的扫码支架以及安装在所述扫码支架上且朝向所述第一传送带的扫码器。

优化地,所述换向组件包括多个安装于所述上层架体上的且长度递减的安装架、穿设于所有所述安装架同一端部上且两端部转动连接于所述上层架体的第二主驱动轴、转动连接于各个所述安装架的另一端部的第二副驱动轴、套设在同一个所述安装架上的第二主驱动轴与第二副驱动轴之间的换向传送带、位于所述下层架体上且用于带动所述第二主驱动轴转动的换向电机以及连接所述换向电机和所述第二主驱动轴的换向带轮。

优化地,所述加速组件包括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上层架体上的加速轴、套设在所述加速轴上的加速传送带、设置在所述下层架体上且用于带动所述加速轴转动的加速电机以及连接所述加速电机与所述加速轴的加速带轮。

优化地,所述称重组件、加速组件以及换向组件的上端面齐平。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四点称重供包机结构集称重扫码于一体,可极大程度地节约前期的时间投入,而且本实用新型结构采用四点称重,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称重,本实用新型称重结果更加准确,而且称重扫码完成后可在加速组件的带动下,平稳快速地传输至下一工作位置,节约时间,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四点称重供包机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四点称重供包机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四点称重供包机结构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称重组件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加速组件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换向组件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换向电机与加速电机的安装简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撑组件;11、支撑腿;12、上层架体;13、下层架体;

2、称重组件;21、压力传感器;22、支撑台;23、第一驱动轴;24、第一传送带;25、扫码支架;26、扫码器;

3、换向组件;31、安装架;32、第二主驱动轴;33、第二副驱动轴;34、换向传送带;35、换向电机;36、换向带轮;

4、加速组件;41、加速轴;42、加速传送带;43、加速电机;44、加速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四点称重供包机结构通常设置在自动分拣输送线上,用于传输待分拣的产品,并对该产品进行扫码以及称重操作,而后将其输送至下一工作位置,它主要包括支撑组件1、称重组件2、换向组件3和加速组件4等。

其中支撑组件1主要包括支撑腿11、上层架体12和下层架体13等,上层架体12设于支撑腿11上端部(上层架体12的上端部为敞口状)。下层架体13设于支撑腿11中部(上层架体12、下层架体13与支撑腿11之间均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实现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下层架体13与地面有一定的间距,防止地面的积水浸入设备而发生短路问题)。

称重组件2安装在支撑组件1的前端部,如图4所示,它主要包括压力传感器21、支撑台22、第一驱动轴23、第一传送带24、扫码支架25和扫码器26等。压力传感器21有四个,它们间隔固定在上层架体12上(压力传感器21选用一般市售的即可,可通过螺丝紧固的方式固定在上层架体12上;在本实施例中,四个压力传感器21的最上端齐平,四个压力传感器21可以视作四个点,相比于传统的利用电子称称重,四点称重结果更加准确)。支撑台22固定在压力传感器21上,第一驱动轴23有两根,它们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撑台22上(第一驱动轴23为一般常见的金属圆柱辊轴,可在支撑台22相应位置开设通孔,在通孔内放置轴承,如一般常见的深沟球轴承,而后将第一驱动轴23的两端部分别安装在轴承内即可)。第一传送带24绕设在第一驱动轴23上,且可随第一驱动轴23的转动而同步循环转动(第一传送带24为一般常见的塑胶或金属传送带;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塑胶材质,因为塑胶材质在转动过程中,不会刮伤被传输的物品,而且塑胶材质相比于金属更轻,更便于转动)。扫码支架25固定在第一传送带24上方(在本实施例中,扫码支架25呈90度直角,其一直角边通过螺丝紧固或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上层架体12上,其另一直角边延伸至第一传送带24的上方)。扫码器26安装在扫码支架25上且朝向第一传送带24,用于扫描第一传送带24传送的物品(扫码器26选用一般常见的即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送带24的转动是依靠第一驱动装置实现的,第一驱动装置为电机,电机选用一般常见的伺服电机,将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在任一第一驱动轴23端部即可)。在具体实施时,当称重组件2没有承载物品时,压力传感器21测出的是组件自身的重量,当输送产品后,测出的重量减去之前的便是该物品的重量。

换向组件3设置在支撑组件1后端部,如图6所示,它主要包括安装架31、第二主驱动轴32、第二副驱动轴33、换向传送带34、换向电机35和换向带轮36等。安装架31有多个,它们安装于上层架体12上且长度递减,第二主驱动轴32穿设于所有安装架31同一端部上且两端部转动地连接于上层架体12上(第二主驱动轴32有一根,为一般常见的金属圆柱状,可在上层架体12对应位置开设安装孔,在安装孔内放置轴承,如深沟球轴承,将第二主驱动轴32穿过安装架31并将其两端部分别安装在轴承内即可)。第二副驱动轴33有多个,它们转动连接于各个安装架31的另一端部,换向传送带34套设在同一个所述安装架31上的第二主驱动轴32与第二副驱动轴33之间,且可随第二主驱动轴32的转动同步循环转动(换向传送带34为一般常见的塑胶或金属传送带;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塑胶材质,因为塑胶材质在转动过程中,不会刮伤被传输的物品,而且塑胶材质相比于金属更轻,更便于转动)。换向电机35安装在下层架体13上且用于带动第二主驱动轴32转动(换向电机35选用一般常见的伺服电机即可,可通过螺丝紧固的方式固定在下层架体13上)。换向带轮36用于连接换向电机35和第二主驱动轴32(在本实施例中,换向带轮36的传动为一般常见的链传动,因为链传动可以传动较大的力矩)。

加速组件4设于称重组件2和换向组件3之间,如图5所示,它主要包括加速轴41、加速传送带42、加速电机43和加速带轮44等。加速轴41有两根,它们可转动地安装在上层架体12上(加速轴41为一般常见的金属圆柱辊轴,可在上层架体12相应位置开设通孔,在通孔内放置轴承,如一般常见的深沟球轴承,而后将加速轴41的两端部分别安装在轴承内即可)。加速传送带42绕设在加速轴41上且可随加速轴41的转动同步循环转动(加速传送带42为一般常见的塑胶或金属传送带;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塑胶材质,因为塑胶材质在转动过程中,不会刮伤被传输的物品,而且塑胶材质相比于金属更轻,更便于转动)。加速电机43设置在下层架体13上且用于带动加速轴41转动(加速电机43选用一般常见的伺服电机即可,可通过螺丝紧固的方式固定在下层架体13上)。加速带轮44用于连接加速电机43和加速轴41(在本实施例中,加速带轮44的传动为一般常见的链传动,因为链传动可以传动较大的力矩)。

进一步地,所述称重组件2、加速组件4以及换向组件3的上端面齐平。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换向电机35与加速电机43通过一梯形支架安装在下层架体13上(换向电机35与加速电机43分别固定在梯形支架的两斜边,相比于以往的电机与下层架体13直接接触,梯形支架可以缩小安装空间,可根据加速带轮44或换向带轮36的长度适当调节加速电机43或换向电机35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四点称重供包机结构在具体工作时,货物被输送到称重组件2后,第一驱动装置带动第一驱动轴23转动,进而带动第一传送带24缓慢输送货物,在输送过程中,位于下方的四个压力传感器21可以精确的测量出货物的重量,扫码器26可同时对包裹进行扫码工作,当货物称重扫码之后,进入加速组件3;同理,加速电机43带动加速轴41和加速传送带42快速运动,进而提高货物的速度,使货物快速进入换向组件3,换向传送带34长度递减,因此货物在换向传送带34上能平稳的快速转向。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